PDCA模式应用于“课程思政”教学的双循环构建

2022-11-07 08:25余璐
校园英语·下旬 2022年9期
关键词:双循环课程思政

摘 要:“课程思政”是在课程教学中,将教学内容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的新的教育理念。能够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良好的品质,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PDCA模式由Dr. W. Edwards Deming于1950提出,分为四个阶段: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ion(处理),适合于管理高校教学质量。本研究将PDCA模式应用于“课程思政”课程教学全过程,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质量提升内部外部双循环。内部循环为从备课—上课—评价—反思的教学内部螺旋上升循环;外部循环为从学校层面进行的人才培养规划—全员“课程思政”教学—“课程思政”教学质量检查—问题处理的教学质量管理外部螺旋上升循环的内外双循环模式,全面提升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教学质量。

关键词:PDCA模式;课程思政;双循环

作者简介:余璐(1984-),女,河南洛阳人,郑州西亚斯学院外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郑州西亚斯学院教改基金资助项目“PDCA模式视域下‘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教学质量提升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2021JGYB5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引言

2016 年 12 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9 年 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由此,“课程思政”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目前,许多高校已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如何?如何在“课程思政”教学全过程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话题。

PDCA模式于1950年由Dr. W. Edwards Deming提出,分为四个阶段: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iton(处理),适合于管理高校教学质量。本研究将PDCA模式运用于管理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质量,创新性地提出构建PDCA模式在“课程思政”课程教学内部循环和“课程思政”教学管理外部循环的双循环模式。

二、PDCA模式应用于“课程思政”教学的双循环构建

(一)研究目的

“课程思政”教学质量提升机制研究在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本研究将全面质量管理中的核心过程—— PDCA模式应用于“课程思政”课程教学全过程,通过构建“课程思政”课程教学内部循环和“课程思政”教学管理外部循环的双循环模式,探索PDCA模式提升“课程思政”课程教学质量的新范式,是PDCA全面质量管理核心过程在理论上的进一步探索,也是PDCA模式深入高等学校教学实际的有益尝试,以期为各高校今后更好地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提供有益借鉴。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河南一所本科院校的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研究者共选取120名学生参与实验。选取理由如下:本科二年级的学生已经适应大学学习,对本专业已有一定了解。参与研究的学生非常乐于配合,态度端正,积极向上。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的研究工具为两份调查问卷和学生习作。

在研究第一阶段(专业课教学前两周)结束时,研究者发放第一份调查问卷——“课程思政融入教学效果调查”,该调查问卷主要关注学生在学期初,经过教师的教学和引导,是否在思想上有一定的提升;在研究第二阶段(专业课教学的前十五周)结束时,研究者发放第二份调查问卷“综合英语(三)思政教育质量调查问卷”,该问卷主要关注学生经过一学期的“课程思政”学习,是否在思想上得到了提升,提升的程度如何;在研究第三阶段,即本门专业课结束时,教师给学生发放一份习作任务,题目为“My Beautiful Motherland”(大美祖国),该习作的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是否已经潜移默化地提升了思想水平,是否深化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爱国情怀。

研究者将通过对两份调查问卷和一份学生习作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探索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并提出PDCA模式应用于“课程思政”教学的双循环模式。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在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的过程中,主要运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对统计数据进行整合,得出结论;在对学生习作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主要运用定性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主观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充分发挥两种方法的优势,将能够更充分地进行科学研究。

三、数據统计与分析

(一)“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第一次问卷调查

研究者以英语专业《综合英语(三)》为研究课程,在进行两周专业课教学之后,发放问卷《课程思政融入教学效果调查》,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91份。

教师从本学期授课之始,就将“课程思政”充分融入其中,引导学生思考作为一个大学生的任务和使命,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在前两周的教学过程结束之时,发放问卷得到数据。数据显示,100%的学生认为教师对自己的思想进行了有效引领,其中非常认同这一结论的占58.24%,认同的占41.76%。

研究者继而对学生认为哪种引领方式更加有效的数据进行了分析,91名学生中,选择希望教师运用实例和视频事例进行讲解的占较大部分。因此,教师可以参考学生的意见,在下一阶段的教学中多运用实例和视频事例进行“课程思政”。

(二)“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第二次问卷调查

研究者在《综合英语(三)》课程完成第十五周教学任务之后,发放问卷《综合英语(三)思政教育质量调查问卷》。本次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9份。

在回收的119份有效问卷中,认为自己思想修养和价值观上有提高的学生有118位,占比99.16%。数据显示,经过大半个学期的学习,更多同学更加认可教师对自己的思想引领,同时也认为自己通过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思想认识有所提高。

四、结果与讨论

(一)“课程思政”课程教学内部循环

PDCA模式于1950年由Dr. W. Edwards Deming提出,分为四个阶段: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ion(处理)。内部循环即将PDCA模式中的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与教师授课过程中的备课、上课、评价、反思四个阶段有机对应起来,将质量管理理念充分融入“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管理中,以此实现四个阶段环环相扣,螺旋式循环上升。

1. P—Plan计划阶段。在计划阶段,教师应该在上课前充分备课,备“课程思政”内容,思考如何将价值引领与课程内容充分结合。研究者在实验中,以《综合英语(三)》为实验课程,因为《综合英语》是英语专业大一和大二年级的专业必修课程,是夯实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的综合课程,更是培养学生品质和情操的重要基础课程。因此,《综合英语》课程在“课程思政”和“立德树人”方面的使命首当其冲。教师在备课阶段,要充分设计“课程思政”内容,使“课程思政”和课文紧密联系且充分融合。比如《综合英语(三)》中的第二课“How Reading Changed My Life”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教师可以课文为契机引领学生阅读爱国文学家的杰出作品,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比如第四课“Diogenes and Alexander”,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思考什么样的价值观才是正确的,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应该追求的等等。

2. D—Do执行阶段。在执行阶段,教师需要将“课程思政”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传递给学生。比如教师在讲授第四课“Diogenes and Alexander”时,可以运用问题导向性教学法。设置问题What is good life?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小组研讨问题答案、组间讨论问题答案、同伴评价、教师评价,最后探索出问题的答案。充分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样的生活理念才是正确的,树立正确的三观。需要注意的是,“课程思政”应“润物细无声”,不能是枯燥简单的说教,否则效果将大打折扣。

3. C—Check评价阶段。本阶段是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教师在每一阶段教学结束之后,需要对该阶段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多方面的,比如小测验、论文、调查报告、主题演讲等,设置的问题要能够检测出本阶段学生在思想方面是否有所提高。

4. A—Action反思阶段。本阶段要针对前三个阶段(计划、执行、评价)的经验与成果进行反思与总结,分析问题,进行改正。将本循环中做得好的地方纳入下一循环当中。比如在学习第二课“How Reading Changed My Life”后,教师发现运用身边实例和视频事例的方式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效果较好,那么在下一循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运用该方法。另外,教师也发现,第一循环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与课文教学内容融合不够充分。该问题在第一循环没有得的解决,教师将可将其纳入第二循环中进行探索和解决。

综上, PDCA模式中的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与教师授课过程中的备课、上课、评价、反思四个阶段有机对应,这四个阶段形成一个循环。每一循环在结束时,教师可以归纳做得好的地方,并将其纳入下一循环当中,使下一循环螺旋向上发展。如有本循环中未解决的问题,也可将其带入到下一循环当中,进行探索和解决。

(二)“课程思政”教学管理外部循环

PDCA模式的外部循环是指从学校层面进行教学质量管理。

1. P—Plan计划阶段。高校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办学定位,明确自己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并且将社会对学校人才的需求纳入考虑当中,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注意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充分融合于课程设置、专业计划等当中。

2. D—Do执行阶段。在执行阶段,高校要保证“课程思政”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教学质量保证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学校到学院、系部、教研室等各层级充分配合,全方位开展。高校教师要强化育人意识,将“课程思政”教学融入各门课程中。每一项教学工作都要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授课内容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将授课质量作为教学质量保证工作的重中之重。

3. C—Check检查阶段。本阶段,学校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等,检查“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学校要非常重视“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的质量评价,从学校对教学工作的督查到教研室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检查;从对学生每一次学习成果的评价,到学期末综合成果的考查,将“课程思政”教学贯彻到学校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应组织好各级各部门对“课程思政”的教学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及评价,并及时组织研讨,做好“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提升工作。

4. A—Action处理阶段。本阶段的核心为总结前一段教学的经验和不足,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并提出解决和改进方法。所有问题的解决不会一蹴而就,有些在本轮循环当中无法进行解决的为题可以放置到下一次循环中进行解决。“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提升是持续的,循环向上的。保留本阶段好的教学方法,未得到解决的问题可以纳入下一循环,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和解决。

五、结语

从上述研究可以发现,PDCA模式適合运用到管理“课程思政”课程教学质量当中。教师运用“课程思政”课程教学内部循环,从备课—上课—评价—反思四个阶段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管理,总结每一循环中做得好的地方,并将其纳入下一项循环,以螺旋上升的方式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在“课程思政”教学管理外部循环中,学校作为所有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应充分运用PDCA模式,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到保证教师进行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再到“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检查,最后到反思和解决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形成有效的外部循环,以此不断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质量。PDCA双循环螺旋向上模式,能够保证“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参考文献:

[1]程家福,贺一凡,丁仁船,窦艳.基于PDCA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一二三四五”模式探索:以安徽建筑大学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123-127.

[2]高丹,李国杰. 基于PDCA原理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J].中国农业教育,2010(4):32-34,42.

[3]焦沈军.“外国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究[J].池州学院学报,2020(2):149-151.

[4]时伟,张慧芳.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质量标准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20(17):36-38.

猜你喜欢
双循环课程思政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张明:如何系统地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双循环战略下我国化肥业发展的思考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