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观官制度与北宋后期颍昌诗人群体

2022-11-09 13:11张振谦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苏辙

张振谦

宋代特有的宫观官制度,是朝廷优待士人的政治政策和尊崇道教的宗教政策结合的产物。因最初规定年高硕望的重臣兼领神祠(宫观)而获取俸禄,又称祠禄制度。据《宋史·职官志·宫观》载:“宋制,设祠禄之官,以佚老优贤。先时员数绝少,熙宁以后乃增置焉。……时朝廷方经理时政,患疲老不任事者废职,欲悉罢之,乃使任宫观,以食其禄。”宋代宫观官制度始于崇道的真宗时期,设有宫观使、提举、都监、提点、管勾等职,用来安置不能任事或年老退休的高级官员,奉祠年龄一般在六十岁以上。熙宁变法后以此处理异己,任命宫观官成为党争背景下贬谪的重要辅助手段,正如宋人王栐所云:“王安石创宫观,以处新法之异议者,非泛施之士大夫也。其后朝臣以罪出者,多差宫观。”哲宗亲政,党祸大起,宫观官大量出现。宋徽宗将其推向高潮,“徽宗慕道,尝两敕添宫观凡四十,一日之中,与祠禄者达七十人;钦宗靖康中,祠禄奉罢最常,可称极盛”。学界对该制度的流变已有周详研究,它一方面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影响士大夫的政治命运;另一方面,为士人的清闲生活提供了经济保障,为他们从事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提供了充裕时间。近年来有学者关注其与南宋士人心态、文学创作的关系,但甚少论及北宋文人及其作品。本文拟从宫观官制度的视角研究北宋后期的颍昌诗人群体,考察宫观官身份对他们的日常生活与诗歌创作产生的影响。

一、宫观官成为北宋后期颍昌诗人重要的身份印记

颍昌地处中原腹地,古称颍川,曹魏定都名许昌,至唐改称许州,北宋元丰三年(1080),升为颍昌府。《宋史·地理志》载:“颍昌府,次府,许昌郡,忠武军节度。本许州。元丰三年,升为府。……县七:长社、郾城、阳翟、长葛、临颍、舞阳、郏。”靖康二年(1127),金国占据后再称许州,元、明、清沿袭,即今河南许昌。颍昌东邻都城开封,西接洛阳,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司马光赞曰:“许昌昔名都,于今亦雄藩。先贤虽已远,风迹凛犹存。”张耒《次颍川》亦云:“许昌古名都,气象良未替。”

颍昌与洛阳相似,由于地近京城,政治地位颇为突出。宋神宗原封颍王,赐封于此地。熙丰变法之后,朝廷往往安排旧党名士闲居于此,既暗含贬斥、不用,又有便于召还的意味,时人刘攽称,“陪京之南,许昌为重。昆吾旧宅之地,是曰大邦;行朝启封之始,因建赤府。连七城之会繁,当一道之绥辑”,两宋之交的张邦基更是直言:“许、洛两都,轩裳之盛,士大夫之渊薮也。”相对于北宋洛阳文人集团,颍昌诗人群体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颍昌诗人群体主要由退居于此的旧党大僚和当地文人构成。北宋最后的半个世纪,年高望重的“元祐党人”多退居颍昌,其主要原因是与新党政见不合,被变法派排挤出朝。朝廷往往授予他们宫观官,使其处于准致仕状态,虽无职事,但享受廪禄,于闲置之中寓优厚之意。宫观官又称祠官,分为内祠(在京宫观)和外祠(地方宫观)两大类别。北宋外祠以名山宫观为载体,设有宫观官的四十六座道教宫观多位居名山。作为北宋京畿地区唯一的名山和道教第六洞天,嵩山上道观林立,文化胜迹遍布,时人文同曾言:“嵩少,天下山水最佳绝处。峦岭涧谷,幽深奥邃,道祠佛宇,布若联罫。前朝高爽傲逸之士,遗迹如昨。”嵩山的道教宫观以崇福宫和中岳庙最著名,它们均属北宋中期设置外祠的宫观。宫观官“虽曰提举、主管某宫观,实不往供职也”,但北宋士人所提举或管勾的宫观往往位于其家乡或此前为官地附近,他们退居之所与挂衔的道教宫观在地缘上一般较为接近。因此,许多提举崇福宫或监中岳庙的文人士大夫曾隐居嵩山或闲居嵩山脚下的许、洛地区。

崇福宫在北宋宫观官制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宋人称为“独为天下宫观之首”,是最早设置外祠的五座宫观之一。它始建于西汉,据说汉武帝游嵩山时听见山呼万岁之声,遂敕建万岁观。唐高宗时改为太乙观,宋真宗下诏对其修葺,并更名为崇福宫。仁宗朝又于崇福宫保祥殿供奉真宗及其皇后画像,崇福宫遂为皇家神御道观。熙宁年间,朝廷为安置大量政论有异者以及闲散官员,增加了崇福宫宫观官的员数,其政治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大观元年(1107),宋徽宗下诏扩建崇福宫,并御制《西京崇福宫记》说明了崇福宫的重要性:“王畿之西,琳官真馆,神圣所依,崇福为之冠。”崇福宫作为京西地区最重要的宫观,在宋朝宫观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政治地位,正如宋人王安中《宝章阁学士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谢表》所云:“惟嵩岳之外祠,实洛师之重地。”北宋后期忤时的旧党士人多投闲于此。

北宋后期提举嵩山崇福宫的名臣最著名的应是旧党巨擘范镇和司马光。他们同年考中进士,是终身挚友,晚年均有长期领任宫观官的经历。元丰三年(1080),范镇因批评新法被闲置不用,遂居颍昌,八年(1085),哲宗即位,“拜端明殿学士,起提举中太一宫使兼侍读,且欲以为门下侍郎。镇雅不欲起,从孙祖禹亦劝止之,遂固辞,改提举嵩山崇福宫”。范镇侄孙范祖禹有诗《蜀公恳辞经席改领嵩宫赋诗以代献寿》:“累诏褒优免造庭,两宫虚伫想仪形。千年辽鹤高华表,万里云鸿独杳冥。绮皓采芝终佐汉,桓荣稽古旧传经。真宫岑寂烟霞外,南极光中作寿星。”诗中用丁令威化鹤还乡、商山四皓和“桓荣稽古”之典赞美祖叔领任宫观官期间的逍遥自在、高尚品格和精湛学问。范镇任满致仕,不久卒于颍昌。司马光晚年退居洛阳十五年,曾四次提举崇福宫。可以说,宫观官制度为其心无旁骛撰写《资治通鉴》提供了充分的时间保障和制度通道。他曾作诗《酬仲通初提举崇福宫见寄》云:“富寿安民旧学违,符移拥笔素心非。青云有路那足顾,白发满头胡不归。永日杜门无俗客,临风隐几得天机。西山爽气秋应好,恨不相从上翠微。”这是为其门生、旧党成员刘安世之父刘航提举崇福宫而作,其中饱含了劝慰和向往之情。

范仲淹和韩亿等名臣后裔自幼迁徙至颍昌,晚年因党争受挫领任宫观官、知颍昌府或致仕后长期生活在颍昌。接下来我们就简要列举以范纯仁、范纯礼、范纯粹兄弟为代表的范氏家族与以韩绛、韩维兄弟为代表的韩氏家族晚年归乡里居的情况。范纯仁(1027—1101),字尧夫,祖籍吴县(今属江苏),后徙居颍昌,曾于元祐四年(1089)、绍圣元年(1094)两度知颍昌府,元符三年(1100)年,提举崇福宫。范纯礼(1031—1106),字彝叟,官至尚书右丞,绍圣四年(1097),管勾亳州明道宫,建中靖国元年(1101),知颍昌府,旋即提举崇福宫,仍居颍昌,崇宁三年(1104),提举鸿庆宫。范纯粹(1046—1117),字德儒,官至户部侍郎,绍圣四年(1097),管勾江州太平观,徽宗朝又落职提举南京鸿庆宫,崇宁五年(1106),管勾太清宫,归居颍昌,直至致仕。韩氏兄弟祖籍真定(今属河北),自幼随父徙居颍昌。韩维(1017—1098),字持国,曾拜翰林学士、门下侍郎,熙宁八年(1075)与元丰四年(1081)两次知颍昌府。元丰六年(1083)至元祐五年(1090),连续提举嵩山崇福宫。任满知颍昌府。两年后提举中太一宫兼集禧观公事,致仕,元符元年(1098)卒于颍昌。韩绛(1012—1088),字子华,熙宁七年(1074)知许州,元丰元年(1078)、四年(1081)两任西太一宫使,闲居颍昌,元祐二年(1087)致仕,次年,卒于颍昌。

晁氏家族也是北宋名门望族、文学世家。晁咏之(1066—1117)因晚年提举崇福宫,将作品集命名为《崇福集》,“元符末,上书,居邪等,废斥二十年,以朝请郎奉祠崇福宫而终,故以名集”。可见此任宫观官对其人其文影响之深。其兄晁说之(1059—1129)因党争而领祠禄隐居嵩山三年,其文集命名为《嵩山文集》也可看出这段经历对他的影响。晁说之一生七次领任宫观官,对其影响最大的是崇宁二年(1103)监嵩山中岳庙。其《与刘壮舆书》云:

前是六年,说之自中山无极投劾归……幸而圣治恩宽,使得食祠庙之禄,每念壮舆之归,便绝稍廪,又益使人惭叹。说之自是家嵩山下,颇适平昔之志,岁一入洛省亲。……去冬再蒙厚恩领祠庙,其授命时,适有役解梁,且栖薄俟春夏之交宜道途时东归。

中岳庙是熙宁年间朝廷颁布具备外祠资格的“五岳庙”之一,也是嵩山著名的道教宫观。晁说之写给好友刘羲仲(1059—1120,字壮舆)的这封书信作于大观二年(1108)。晁说之于崇宁二年(1103)出知定州无极县期间遭新党弹劾罢免而监嵩山中岳庙,遂隐居嵩山,直至崇宁五年(1106)。次年,他又领华山西岳庙祠禄。宣和元年(1119)、六年(1124),又分别提点南京鸿庆宫和管勾神霄玉清万寿宫。靖康元年(1126),提举嵩山崇福宫。建炎元年(1127),提举万寿观,再得请提举杭州洞霄宫。两年后致仕,卒,享年七十一。

与晁说之同时隐居嵩山并领任宫观官的还有颍昌阳翟人陈恬(1058—1131)和崔鶠(1057—1126)。据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十九载:“陈恬字叔易,尧叟裔孙也。博学有高志,不从选举,躬耕于阳翟,与鲜于绰、崔鶠齐名,号‘阳城三士’。又与晁以道同卜隐居于嵩山。大观中,召赴阙,除校书郎。”陈恬是当时嵩山的著名隐士,“陈恬出仕时间并不长,除任秘书省正字,入王序幕府,管勾清平军上清太平宫,直秘阁主管西京嵩山崇福宫之外,多数时间都在隐居”。陈恬同乡好友崔鶠,字德符,元祐九年(1094)进士,崇宁元年(1102)入元祐党籍,被免官,以龙图阁直学士管勾嵩山崇福宫。

在这一时期提举嵩山崇福宫的士大夫还有晁补之、刘安世、王安礼、张商英、杨时、程珦、司马康、薛昂等。宋诗中对该现象也有提及,如曾巩《送任逵度支监嵩山崇福宫》、范祖禹《寄华州提举崇福李侍郎》等,但由于他们未居颍昌,不属于本文的论述范围。

二、韩维领任宫观官与北宋后期颍昌耆英会的形成

北宋后期提举嵩山崇福宫、闲居颍昌的士大夫群体中,韩维领任宫观官的时间最久,在当地的影响也最大,可谓颍昌耆英会的组织者和核心人物。他此时所作诗句“官冷身闲百不营,一时高会得耆英”,准确地概括了其宫观官身份与组织耆英会的关系。

韩维自元丰四年(1081)知颍昌府直至去世的十八年间,除有短暂的入朝经历外,大部分时间在颍昌生活。其中领任宫观官三次:元丰六年(1083),“甲子,知颍昌府、资政殿学士、通议大夫韩维提举崇福宫”。元丰八年(1085)至元祐二年(1087),韩维在朝期间,也兼领提举中太一宫兼集禧观公事。元祐三年(1088),因兄韩绛卒而乞祠,得到朝廷许可,“资政殿大学士、知汝州韩维提举崇福宫,以营葬兄绛自请也”。之后改知颍昌府,元祐五年(1090)“已未,资政殿大学士、提举崇福宫韩维知颍昌府”。

韩维晚年提举宫观之后,没有了政事的羁绊,将更多的精力用来召集当地诗人聚饮酬唱。六十七岁的韩维首次提举嵩山崇福宫,退居颍昌,便作《偃仰》诗云:“鹊噪庭柏喧,朝光来入隙。祠官谢余事,偃仰百骸适。回思朝市人,小大各有役。区区就终尽,万古同一迹。而我遂慵散,兴味良不极。富贵非所慕,兹愿傥有获。”诗题取自《荀子·非相》“与时迁徙,与世偃仰”,取随世事沉浮之意。诗中描绘了他担任宫观官之后“慵散”的生活状态。

次年,韩维与知颍昌府的孙永开始频繁往来。孙永(1019—1086),字曼叔,赵郡(今属河北)人,因其父孙旦“徙占颍昌府长社县,子孙遂为许人”,据《东都事略·孙永传》载:“神宗虑立法未尽,诏韩维及永究实利害,而御史张琥言维与永定夺不当,永罢降龙图阁直学士、知颍州,会赦复旧职,知太原府。以将作监召还,迁端明殿学士、提举崇福宫,起知陈州,徙颍昌府。哲宗即位,召拜工部尚书。”韩维有诗《偶成寄曼叔》云:“红芳落尽鸭陂边,白首伤春倍惨然。自愧闲官消永日,独吟佳句想当年。早休诸吏眠斋馆,时引双童上舞筵。闻说年来亦归兴,琳宫仙籍旧无员。”韩、孙二人既是同乡,又是挚友。梅尧臣任许州教授的庆历年间,就曾与他们交游,梅尧臣有诗《同诸韩及孙曼叔晚游西湖》。此时他们都已步入暮年,且领任宫观官而闲居故里,又回想起当年的诗酒风流。“明年,(孙永)以资政殿学士兼侍读提举中太一宫,未拜而卒,年六十八”。对于孙永未及续任宫观官而卒,韩维《孙曼叔挽词》三首其一云:“高才正论动朝绅,出入光华二十春。褒诏未登新学士,恤章俄贲旧宫臣。履声长绝高门地,墨妙空留素壁尘。一奠华觞不知恸,白头相好苦无人。”

韩维于元祐三年(1088)再次提举嵩山崇福宫。同时提举崇福宫并卜居颍昌的还有韩维晚年交往颇多的王皙。王皙(1011—1100),字微之,太原(今属山西)人,历任太常博士、刑部郎中等,熙宁中提点醴泉观。元祐年间以龙图阁学士提举崇福宫,寓居颍昌,直至终老。韩维在《王微之龙图挽辞》中极力称赞他晚年的奉祠生活和高超的诗艺:“高情夙慕冥鸿举,晚节终随倦鸟回。……九十年龄随化尽,所嗟不尽是君才。”对于宫观官的身份认同,韩维与王皙酬唱时经常提及,如《和微之饮杨路分家听琵琶》其二:“遇酒逢春触处春,白头相视若天伦。须知丞相官仪重,不及琳宫自在人。”《次韵和厚卿答微之》:“书闻玉座光儒效,任久琳宫长道情。老纵笔锋尤壮健,醉评花艳益精明。”从这些诗句看,二人对提举崇福宫而里居颍昌的闲适生活非常满意。元祐四年(1089)出知颍昌府的范纯仁也加入其中,他们经常聚会宴饮,欣赏西湖美景。范纯仁《西湖四首》其三云:“深堂高阁启清风,舟泛荷香柳影中。日月待公逃暑饮,官无拘检是琳宫。”诗后自注:“持国、微之皆领崇福宫。”范纯仁罢相后以观文殿学士出知颍昌府,后又于元祐八年(1093)再知颍昌府。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颍昌。他生命的最后十二年除短暂回朝和谪居永州外,其余时间多在颍昌。从这首诗中可见时为颍昌知府的范纯仁对宫观官的向往,他晚年也曾提举崇福宫和领任中太一宫使。

我们再看当时身为宫观官的韩维《予招宾和微之》诗云:

恩予琳宫庇病身,闲中得近酒杯频。偶成五老追前会(自注:予与微之四君年七十以上),仍喜三公作主宾(自注:尧夫罢相偃藩犹黑头)。欢兴到来歌自发,吝情消尽语皆真。时人不用惊疏放,同是羲皇以上人。

宋代退居士大夫为了怡情适兴而经常组织以饮酒赋诗为主要内容的集会,如“耆老会”“高年会”“尊老会”等,也往往根据耆旧人数而尊称“某老会”。其来源应是白居易在洛阳所结的“九老会”,当时要求入会者年龄必须七十以上。由“尧夫罢相”可知此诗作于元祐四年(1089),范纯仁时年六十二岁,虽未及古稀之年,但与七十岁以上的“四君”一起,组成了颍昌“五老会”。尾句语出陶渊明《与子俨等疏》:“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以“羲皇上人”比喻无忧无虑、生活闲适的耆旧诗人群体。

韩维《和公美以诸家会集所赋诗》又云:

道在何非乐,官闲不近权。过从只闾里,真率易盘筵。捉麈躬千圣,衔杯慕八仙。清欢垂老得,佳句即时传。玉醴初醇日,琼花欲坠天。谁能于此际,华发问流年。

从“官闲不近权”来看,这次集会应该也发生在韩维领任宫观官期间。与韩维一样,晚年退居颍昌的耆旧诗人往往将诗赋视为寄托个人精神世界的场所和安身立命之处,强调文学在安顿人生和自我放逐中的价值,远离了险恶的仕途,他们更多地关注自身的生活环境和心理体验。里居乡闾,诗酒唱和,酷似杜甫笔下的“饮中八仙”和司马光在洛阳集结的“真率会”。颍昌耆英会的规模不断扩大,韩维曾参加卞仲谋召集的“八老会”,其《卞仲谋八老会》云:“同榜同僚同里客,斑毛素发入华筵。三杯耳热歌声发,犹喜欢情似少年。”从韩维《和微之》诗中自注“范尧夫相公、卞大夫在坐”“宾主四人并家颍昌”来看,参加集会的韩维、范纯仁、王皙、卞仲谋均家居颍昌。

元祐八年(1093),范纯仁再知颍昌府,愈发羡慕尚在宫观官任上、时年八十二岁的王皙,因作《谢微之见赠》诗曰:“属邑逢公喜望尘,便陪将漕向江滨。当时早重朋僚契,晚岁重敦道义亲。华衮已惭无德称,琳宫弥羡最闲身。相过无惜频欢醉,八十康宁有几人。”其约作于同时的《和微之以足疾不赴西湖赏雪》诗亦云:“年来遇景强追攀,长恐身衰兴易阑。八十康宁天下少,四并聚会古为难。客尘随念须频拂,世网萦人且自宽。布政未能跻乐俗,爱贤犹喜共清欢。湖光映雪凝深碧,野色当轩展素纨。心似白公何虑脚(自注:白公诗云既有心情何用脚),燕堂深暖小安禅(自注:音丹)。”记录了他们西湖赏雪之事。此时述及他们集会的还有《和王微之赴韩持国燕集》:

颍川太守无羁束,为政课卑才第六。里中耆旧六七翁,渐闲勇退皆高躅。独愧衰疲掌民社,谩拥熊轩驾丹毂。身病何由安百姓,才薄岂当尸厚禄。巧匠居旁只坐观,老手真能袖间缩。唯有过从相爱心,青松不肯更寒燠。韩公开宴坐高堂,帐帟垂红窗绮绿。帘深不散玉炉香,夜长屡剪铜盘烛。从容谈笑杂笙歌,烂熳肴烝兼海陆。翩翩舞态学惊鸿,嘹喨龙吟出横竹。与公进退晚相同,曾共忧勤参大麓。酒量从兹减壮年,岂复长鲸吞百谷。兴来犹勉奉公欢,金尊未釂先颓玉。且同万物乐时康,况慕诸君知止足。

诗中作者自称“颍川太守”,面对出席韩维燕集的“里中耆旧六七翁”,在感慨“与公进退晚相同”的同时,也羡慕他们“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第四十四章)的生活心态。他们晚年闲居颍昌迥异于勾心斗角的朝堂,因此,他们的友情在诗酒酬唱和欢歌曼舞中老而弥坚,正如范氏的诗所言:“元老邀宾乐事并,每居右席愧群英。里中耆旧唯公长,醉里篇章映古清。柔袂缓舒鸾鹤舞,短箫轻引凤凰鸣。莫嫌尊酒过从数,向老交游更有情。”

耆英会是北宋后期颍昌诗坛上具有相当规模和声势的名臣诗人群体,韩维在其发展过程中担任核心成员和组织者。元丰年间,程颢也曾移居颍昌,与韩维、范纯仁等宴游畅谈。吕本中《童蒙诗训》“韩持国诗”条:“持国闲居颍昌,程伯淳自洛往访之,时范中丞纯礼亦居颍昌,持国作诗示二公云:‘闭门读《易》程夫子,清坐焚香范使君。顾我未能忘世味,绿樽红妓对西曛。’”可以说,每一次宴集都有思想的撞击,酬唱成为一种重要的承载。随着韩维、王皙和范纯仁的相继离世,颍昌耆英会也渐趋式微。此后的北宋诗坛上又出现了以苏辙为核心的另一个颍昌诗人群体。

三、苏辙提举太平宫与“颍滨遗老”形象塑成及苏门群和陶《辞》

颍昌是苏辙晚年寓居之地和终老之地,在他的一生中具有重要意义。“苏辙晚年闲居颍昌府十二载,其间作诗三百七十余首,是北宋末期诗歌史上的最重要内容”。徽宗时期,元祐旧臣、苏轼及苏门弟子几乎凋零殆尽,苏辙成为首屈一指、硕果仅存的文学巨匠。

元符三年(1100),哲宗驾崩,徽宗继位,贬谪岭南的元祐大臣逐渐内迁,苏轼、苏辙位列其中。当年十一月,兄弟二人同时领任宫观官,苏轼提举成都玉局观,苏辙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均任便居住。苏辙因有田产在颍昌而前往居住,其《复官宫观谢表》云:“顷尝卜居嵩颍之间,粗有伏腊之备,杜门可以卒岁,蔬食可以终身。生当击壤以咏圣功,死当结草以效诚节。”其青词《许昌三首》其一亦云:“臣顷以宿世旧殃,七年流窜,天鉴在上,矜其无他,还寓颍川,粗霑微禄。顾视世事,自知难堪。姑愿筑室耕田,养生送死,优游里社,聊以卒岁。”历经七年贬谪生涯之后,苏辙表达了卜居颍昌的杜门隐身之愿和感谢圣恩之情,不久,他邀请苏轼同住,苏轼初从其意,后决意不往,于次年七月病逝于常州。

四个月后,徽宗改元崇宁,昭示崇尚熙宁之政。蔡京拜相后树立元祐党人碑,对司马光为首的元祐大臣及其子弟大肆迫害,苏轼、苏辙、苏门四学士皆在党籍。崇宁二年(1103),苏辙因避祸迁居汝南,同年十月,朝廷罢其宫观官,《颍滨遗老传》载:“皇子生复徙岳州,已乃复旧官,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有田在颍川,乃即居焉。居二年,朝廷易相,复降授朝请大夫,罢祠宫。”其《罢提举太平宫欲还居颍川》诗云:

避世山林中,衣草食芋栗。奈何处朝市,日耗太仓积。中心久自笑,公议肯相释?终然幸宽政,尚许存寄秩。经年汝南居,久与茅茨隔。祠宫一扫空,避就两皆失。父子相携扶,里巷行可即。屋敝且圬墙,蝗余尚遗粒。交游忌点染,还往但亲戚。闭门便衰病,杜口谢弹诘。余年迫悬车,奏莫屡濡笔。籍中顾未敢,尔后傥容乞。幽居足暇豫,肉食多忧慄。永怀城东老,未尽长年术。

苏辙提举太平宫期间,寄食祠禄,有基本的经济保障。他在汝南时开始担心宫观官任满之后的日子,其《次迟韵寄适、逊》诗云:“汝南薪炭旧如土,尔来薄俸才供爇。眼前暖热无可道,心下清凉有余洁。颍川归去知何时?祠宫欲罢无同列。夜中仿佛梦两儿,欲迓老人先聚说。”宫观官的罢免使苏辙失去了朝廷供给的俸禄,缺少了稳定的经济来源,崇宁三年(1104)所作《喜雨》诗云:“夺官分所甘,年来禄又绝。”同时,这是朝廷党禁加剧的一个重要政治信号。苏辙必须减少与朋友的交往,只能选择闭门索居的生活方式,诗歌酬唱的对象也仅限于家庭和亲戚。其《十日二首》云:“谩存讲说传家学,深谢交游绝世讥。”“交游散尽余亲戚,酒熟时来一叩扉。”本来想再乞宫观官或致仕,但身在党籍,未敢上奏。他提心吊胆的同时不得不面对贫乏的生活窘态。

此后,苏辙把主要精力用于家庭生活,开始租屋、买宅和营造新居,并将具体过程详细写入诗歌。其中对“遗老斋”的兴建记录尤详,“筑室于许,号颍滨遗老,自作传万余言,不复与人相见。终日默坐,如是者几十年”。此处的“几十年”,即将近十年之意,指的是苏辙提举太平宫之后的岁月。在这期间,苏辙独坐遗老斋,自号颍滨遗老,精心撰写《颍滨遗老传》。“遗老”二字是他晚年形象的身份标识,既是元祐之后遗留旧臣,又是遗世独立的独居老人,象征着苏辙对旧党气节的崇尚和对理想人格的塑造。遗老斋看似与外界隔绝,实则为其晚年自我思索开启了一个新的生命空间。

苏辙《初成遗老斋》其二云:“旧说颍川宜老人,朱樱斑笋养闲身。无心已绝衣冠念,有眼不遭车马尘。青简自书《遗老传》,白须仍写去年真。斋成谩作笑谈主,已是萧然一世宾。”这正是此时苏辙的心绪阐发,他在孤独封闭的生命空间中开始体认自己的身份,此处所言的“写去年真”即作于崇宁五年(1106)的《自写真赞》,赞云:

心是道士,身是农夫。误入廊庙,还居里闾。秋稼登场,社酒盈壶。颓然一醉,终日如愚。

他将自己塑造为道士、农夫、居乡官吏,宫观官无疑是这三种面相的集合,对于考察苏辙自我身份认同有重要价值。作于同时的《予昔在京师,画工韩若拙为予写真,今十三年矣,容貌日衰,展卷茫然。叶县杨生画不减韩,复令作之,以记其变,偶作》结句云:“近存八十一章注,从道老聃门下人。”他六十八岁所作《丁亥生日》亦云:“老聃本吾师,妙语初自明。”苏辙自称道门中人,不仅仅因为晚年曾作《老子解》,也与宋人领任宫观官后往往自称道士有关,虽然奉祠仅借宫观之名而食禄,但其具有的道教符号意义仍然对士人心态产生某种暗示。因此,宫观官既属于职官系统,标示士大夫身份,又含有退隐色彩,介于出处之间,类似吏隐。苏辙虽常在诗中构建理想的隐居生活,以躬耕为最终归宿,但直到晚年寓居颍昌,以种田为生,农夫的形象才逐渐丰满起来。此时的诗歌常以农夫的眼光审视自然现象,甚至以农夫自称,“麦秋幸与人同饱,昔日黄门今老农”(《同外孙文九新春五绝》其五)、“游宦归来四十载,粗成好事一田家”(《再赋葺居三绝》其二)。赞文中的“终日如愚”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这里是说缄口不问世事,他去世前夕所作《白须》亦云:“自顷闭门今十载,此生毕竟得如愚。”

政和二年(1112),苏辙又作《壬辰年写真赞》:“颍滨遗民,布裘葛巾。紫绶金章,乃过去人。谁欤丹青,画我前身,遗我后身?一出一处,皆非吾真。燕坐萧然,莫之与亲。”其中带有强烈的回顾性质,凝聚了苏辙对人生的深沉思考。此时的他偏好自己的隐士形象,对于仕宦生涯,认为是“误入廊庙”,比起“紫绶金章”,“布裘葛巾”的道士更能得到他的认同,他曾在《赠写真李道士》诗中云:“十年江海须半脱,归来俯仰惭簪绅。一挥七尺倚墙立,客来顾我诚似君。金章紫绶本非有,绿蓑黄箬甘长贫。如何画作白衣老,置之茅屋全吾真。”可谓最好注脚。苏辙在建构自我形象的同时,也找到了安顿晚年生命的方式。

苏辙提举太平宫的三年是他卜居颍昌的开始,也为其晚年心态奠定了基调。他在诗中常提及这三年:“终年闭户已三岁,九日无人共一樽”(《九日独酌三首》其一)、“三年不踏门前路,今夜仍看屋里灯”(《上元夜适劝至西禅观灯》)、“孤坐忽三年,心空无一物”(《遗老斋绝句十二首》其一)。宋人孙汝听《苏颍滨年表》说:“辙居颍昌十三年。颍昌当往来之冲,辙杜门深居,著书以为乐。谢却宾客,绝口不谈时事。意有所感,一寓于诗,人莫能窥其际。”在此期间,苏辙不仅作有大量诗篇,先后完成了《栾城后集》《栾城三集》和《应诏集》的搜集和编纂,而且以文坛耆宿和元祐旧臣的身份影响着当时士人的价值取向和文学生态,成为北宋末期苏门的领袖,正如苏过《叔父生日四首》其一所云:“斯文有盟主,坐制狂澜漂”“手持文章柄,烂若北斗标。”苏辙晚年对苏门影响最大的创作当是他提举太平宫期间次韵苏轼《和陶归去来兮辞》。其《〈和子瞻归去来词〉并引》云:

昔予谪居海康,子瞻自海南以《和渊明归去来》之篇要予同作,时予方再迁龙川,未暇也。辛巳岁,予既还颍川,子瞻渡海浮江,至淮南而病,遂没于晋陵。是岁十月,理家中旧书,复得此篇,乃泣而和之。

苏轼于元符元年(1098)谪居海南时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将其《〈和归去来兮辞〉并引》寄给苏辙和秦观,邀他们同作。秦观在元符三年(1100)北还时作《和渊明归去来辞》,不久便辞世。苏辙因“再迁龙川”直到建中靖国元年(1101)十月才完成,此时苏轼已病亡,从其和作“心游无垠,足不及门。视之若穷,挹焉则存。俯仰衡茅,亦有一樽。既饭稻与食肉,抚箪瓢而愧颜。感乌鹊之夜飞,树三绕而未安。有父兄之遗书,命却扫而闭关”来看,刚到颍昌的苏辙虽惊魂未定,但已决计“归去”,这篇作品可视为他晚年杜门归隐的宣言。

不久,苏辙邀张耒、晁补之、李之仪、李廌等苏门成员同作。此次同题写作活动首唱者虽是苏轼,但真正的发起人和具体组织者是苏辙。李之仪《跋东坡诸公追和渊明归去来引后》:

予在颍昌,一日从容,黄门公遂出东坡所和。不独见知为幸,而于其卒章始载其后尽和平日谈笑间所及。公又曰:“家兄近寄此作,令约诸君同赋。而南方已与鲁直、少游相期矣,二君之作未到也。”居数日,黄门公出其所赋,而辄与牵强。后又得少游者,而鲁直作与不作未可知,竟未见也。张文潜、晁无咎、李方叔亦相继而作。三人者虽未及见,其赋之则久矣,异日当尽见之。

可知当时参与此次群体唱和的有七人,其中秦观和作写成时间早于苏辙,黄庭坚是否成稿,今已不可考。但从黄庭坚晚年所作词《拨棹子·退居》上片“归去来。归去来。携手旧山归去来。有人共、月对尊罍。横一琴,甚处不逍遥自在”能够看出对《归去来兮辞》的化用,可看作他隐退的信号。其余四人的和作则是苏辙邀约的结果。在短暂的时间内和严峻的政治形势下,他们集体对该作品的追和,是对已故苏轼的纪念,更是借陶渊明来表达摆脱政治压迫、回归退隐的集体呼声。晁说之《答李持国先辈书》云:“建中靖国间,东坡和《归去来》初至京师,其门下宾客又从而和之者数人,皆自谓得意也。陶渊明纷然一日满人目前矣。”

崇宁元年(1102),张耒管勾亳州明道宫,黄州安置。大观年间,监南岳庙,后又主管崇福宫,移居颍昌不远的陈州,长期赋闲乡里。期间所作《和归去来词》序云:“子由先生示东坡公所和陶靖节《归去来词》及侍郎先生之作,命之同赋,耒辄自悯其仕之不偶,又以弔东坡先生之亡,终有以自广也。”是年,晁补之因入党籍被免官,回到家乡缗城(今山东金乡),次年作《追和陶渊明归去来辞》,诗序云:“言语文章,随世随异,非拟其辞也,继其志也。”他生命的最后八年基本处于领任宫观官里居状态,去世当年所作《近智斋记》“余术不与时偶,废官休其廛八年”正是他晚年的写照。他于崇宁元年(1102)和五年(1106)两次管勾江州太平观,大观二年(1108)又提举崇福宫、南京鸿庆宫。他在《归来子名缗城所居记》中决心像陶渊明一样躬耕田园:“念身于古,无一可数。读陶潜《归去来词》,觉己不似而愿师之,买田故缗城,自谓‘归来子’。庐舍登览游息之地,一户一牖,皆欲致《归去来》之意,故颇摭陶词以名之。”这些行为无疑是对陶氏的精神追随,正如《宋史·晁补之传》所言:“遂主管鸿庆宫。还家,葺归来园,自号归来子,忘情仕进,慕陶潜为人。”

相对于张耒和晁补之,当时居于颍昌的李之仪和李廌更能感受苏辙邀约的用心。元符三年(1100),五十五岁的李之仪任职颍昌,苏轼北归途中所作《答李端叔十首》其三有“儿侄辈在治下,频与教督之”的请托,原本苏轼也想同往颍昌定居,后来改居常州而卒。数月后,李之仪应苏辙之邀作《次韵子瞻追和渊明〈归去来〉》,首句即追问“归去来兮,吾其老矣何时归?”接着又言:“归去来兮,聊随缘以遨游。何吾乡之必归,姑稍足而无求。等天地于逆旅,曷此乐而彼忧!”表现出倦怠仕宦的心迹。巧合的是,李之仪于崇宁五年(1106)、政和六年(1116)两次提举玉局观,其《再领玉局,昔东坡翰林作诗送戴蒙有“玉局他年第几人”之句,后自岭外归,遂领玉局。予复官亦得之,坡今亡矣,怅然有怀》诗云:“东坡因地夙相亲,玉局终为继戴人。禄仕岂知承末轨,恩光又许袭前尘。青蝇附骥元非援,白玉无瑕晚更真。泉下有灵应首肯,不随凡劣易缁磷。”他视自己为苏轼的承继者,寄寓了对苏轼的深切怀念。同在颍昌的还有李廌,因屡试不中,李廌“中年绝进取意,谓颍为人物渊薮,始定居长社,县令李佐及里人买宅处之。卒年五十一”。由于李廌寿年未及六十,未能领任宫观官。长期隐居颍昌的他与崔鶠、陈恬、苏辙等相与为友,唱和颇多,但和陶《辞》之作今不存。从其《赠卜者张生歌》“阅人多矣君自信,归去来兮余已悟”“箕山之阴颍水湄,二顷荒田安畎亩”诗句来看,他已接受苏辙之约,将颍昌作为安放晚年生命之处。

宋人王质《和陶渊明归去来辞》序中记载:“元祐诸公多追和柴桑之辞,自苏子瞻发端,子由继之,张文潜、秦少游、晁无咎、李端叔又继之,崇宁崔德符、建炎韩子苍又继之。”其中的崔鶠是崇宁年间入元祐党籍的颍昌人,韩驹曾师事苏辙。他们因徽宗朝遭遇仕途坎坷,加入苏辙和作引发的苏门群体唱和,以此表达回归、退隐的愿望和决心。其实,陶渊明之“归”不仅是简单的归园田居,还带有回归自我的意味。苏辙组织的这次群体唱和活动所标示的主要是对清高人格和坚定节操的追求,以及对真率适性生活的向往,这也是他晚年以遗世独立的“颍滨遗老”形象和杜门索居生活方式为苏门重塑的一个文化符号。苏门的此次同题创作,俨然是他们公布于世的归隐宣言,传达出决绝的倔强不屈之志。令苏辙始料未及的是,这次集体唱和的意义与反响最终超越了苏门内部,北宋末和南宋时期出现了更多的追和之作。

四、余 论

苏辙去世五年后的政和七年(1117),晁补之的外甥叶梦得知颍昌府,与时任颍昌府通判的韩维之孙韩瑨(1069—1121)、知颍昌府郾城县的苏过(1072—1123),以及寓居颍昌的旧党公卿后裔结为规模宏大的许昌诗社。元代陆友仁《研北杂志》卷上有详细记载:

叶梦得少蕴镇许昌日,通判府事韩缙公表,少师持国之孙也,与其季父宗质彬叔,皆清修简远,持国之风烈犹在。其伯父丞相庄敏公玉汝之子宗武文若,年八十余致仕,耆老笃厚,历历能论前朝事。王文恪公乐道之子实仲弓,浮沉久不仕,超然不婴世故,慕嵇叔夜、陶渊明为人。曾鲁公之孙诚存之,议论英发,贯串古今。苏翰林二子迨仲豫、过叔党,文采皆有家法,过为属邑郾城令。岑穰彦休已病,羸然不胜衣,穷今考古,意气不衰。许亢宗干誉,冲澹靖深,无交当世之志。皆会一府。其舅氏晁将之无斁,自金乡来过;说之以道居新郑,杜门不出,遥请入社。时相从于西湖之上,辄终日忘归,酒酣赋诗,唱酬迭作,至屡返不已。一时冠盖人物之盛如此。

据此可知,入许昌诗社者有叶梦得、韩瑨、韩维之子宗质、韩缜之子宗武、韩维婿王实、曾公亮之孙诚、苏迨、苏过、苏过姻亲岑穰、叶梦得妹婿许亢宗、晁将之、晁说之十二人。他们基本都拥有元祐党人亲属的特殊身份,受崇宁党禁影响,仕途不顺,除叶梦得舅父晁氏兄弟分别在距离颍昌不远的新郑和山东金乡“遥请入社”外,其余十人当时均居颍昌。许昌诗社以交游唱和、切磋诗艺为主要活动形式,带有隐蔽而趋同的政治诉求和明显的结盟意识。

许昌诗社的核心成员是当时任颍昌地方官的叶梦得、韩瑨和苏过。韩维四世孙韩元吉《书〈许昌唱和集〉后》云:“叶公为许昌时,先大父贰府事,相得欢甚。大父以绍圣改元登第,对策廷中,有‘宜虑未形之祸’之言,由是连蹇不得用。建中靖国初,几用复已,凡四为郡倅,秩满辄丐宫祠,遂自许昌得请洞霄,以就休致。平生喜赋诗,一时士大夫之所推重。”可知,“大父”韩瑨任职颍昌通判后旋即提点洞霄宫,于宣和三年(1121)致仕而卒,可惜未有诗篇传世。诗社主盟叶梦得早在大观三年(1109)就曾遭排挤而提举洞霄宫,政和二年(1112)又逢父丧,因此在出知颍昌府时已萌生退隐之志。他与当时的元祐党人亲属相互酬唱,可视为一群仕途失意之人的精神慰藉。虽然《许昌唱和集》及大部分诗社成员的文集均已失传,但存世的叶梦得《石林词》、苏过《斜川集》仍保留了部分诗社同人的四十余首唱和诗词,其中叶梦得与苏过唱酬最多。宣和二年(1120),叶梦得因得罪杨戬、李彦被罢知颍昌府,提举南京鸿庆宫,退居卞山石林。在他离开颍昌之际,苏过作诗《次韵晁无斁与叶少蕴重开西湖唱酬之诗》云:“虽走蓬莱通帝籍,邦人且欲寇公留。”其《送叶少蕴归缙云》亦云:“飘然香案仙,宜著蓬莱岛。”诗中既含挽留之意,又倾羡叶氏领任宫观官后的闲散隐居生活。次年,五十岁的苏过在颍昌西湖旁边筑园“小斜川”,作为传承苏门慕陶精神的象征。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载:“陶渊明游斜川诗,自叙辛丑岁年五十。苏叔党宣和辛丑亦年五十,盖与渊明同甲子也。是岁得园于许昌西湖上,故名之曰‘小斜川’云。”苏过取“斜川”作为晚年居所之名,自号“斜川居士”,其文集称《斜川集》,透露出归隐情怀和逍遥出尘之志,次年又作《次韵姚美叔约寻春之什》诗云:“曲水会当追逸少,斜川终拟学渊明。”迁居斜川两年后,苏过猝然离世,标志着北宋后期颍昌最后一个重要的诗人群体终结。许昌诗社虽然仅仅存在了四年,但其地位和价值不容低估。钱锺书曾指出:“北宋末南宋初的诗坛差不多是黄庭坚的世界,苏轼的儿子苏过以外,像孙觌、叶梦得等不卷入江西派的风气里而倾向于苏轼的名家,寥寥可数。”可见,以叶梦得、苏过为核心的许昌诗社在严禁“元祐学术”的现实夹缝中承传苏门遗风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综上所述,北宋后期颍昌诗人大多是领任宫观官闲居乡里的元祐党人及其子弟,有着相似的政治立场和晚年生命体验,长期处于吏隐的状态之中,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诗酒唱和与交游雅集。他们为了政治上声息呼应和凝聚旧党力量,通过组织耆英会或群体唱和形式,向朝中当政的新党宣示他们的存在,并试图突破人生困境,寻找生命归宿。颍昌作为北宋后期诗人集会结社的中心之一,从宫观官制度的视角厘清其间纷繁交错的人际交游网络与地域性文学活动踪迹,对于研究这一时期的文学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苏辙
苏辙晚年诗中“老卢”为谁?
宋仁宗为了一个人延期考试
宋仁宗为了一个人延期考试
秀杰之气终不可掩
苏辙:秀杰之气终不可掩
苏辙骂皇帝不为拆台为补台
苏辙骂皇帝不为拆台为补台
妙语连珠
苏辙:做苏轼弟弟,累并幸福
苏辙:没有哥哥绚烂,却比哥哥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