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谷地中型拦沙坝大坝建设方案探析

2022-11-09 07:02刘碧尧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2年10期
关键词:淤积坝体渗流

刘碧尧

(佳县水利工作服务中心, 陕西 榆林 719299)

1 工程概况

规划的黄谷地拦沙坝位于陕西省佳县刘国具镇,坝址所在沟道为秃尾河流域一级支沟盐沟,坝控流域面积3.36 km2,河长2.92 km,平均比降18.8‰。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多年平均侵蚀模数为1.8万t/(km2·a)。项目区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402 mm,由于秃尾河内植被较差,河槽调蓄能力较弱,故洪水一般来势猛,历时短,具有暴涨暴落,峰高量小,峰型尖瘦,含沙量大等特点[1]。根据调查计算,坝控流域年输沙量为4.48万m3,20 a一遇洪水为89.0 m3/s。

2 地质工况分析

2.1 沟道工程情况

黄谷地拦沙坝工程上游0.8 km有白家下洼1#坝,工程等级为Ⅴ等,设计洪水标准为20 a一遇,校核标准为50 a一遇,该坝目前已淤满,黄谷地拦沙坝控制流域面积按包括上游淤地坝计算,确定为3.36 km2。

黄谷地拦沙坝下游1.2 km有杜家圪崂坝,该工程为20世纪60~70年代建成,坝顶高程928 m,比黄谷地拦沙坝坝底高程低2 m,工程等级为Ⅴ等,设计洪水标准为20 a一遇,校核标准为50 a一遇,该坝目前已经淤满耕种,后期建议对该坝进行除险加固,新建溢洪道,保证安全通过黄谷地下泄流量及区间洪水。

2.2 工程地质

工程区位于元古界吕梁期片岩、大理岩和古生界海相地层,为不活动或弱活动区。区内新老地层产状都较平缓,总体走向近SN,倾向W,倾角一般小于5°,构造简单,无大的活动断裂分布,属相对稳定的上升快体区。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a=0.05 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T=0.35 s,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2.3 岸坡稳定分析

库区岸坡分为黄土岸坡和基岩岸坡。库区黄土岸坡坡高40~100 m,大部分呈上缓下陡的边坡形态,上部缓坡坡度一般25°~35°,边坡稳定,下部陡坡坡度一般60°~80°,局部呈直立岸坡,稳定性较差,后期水库蓄水预计会产生一定规模的塌岸破坏,对拦沙坝影响不大。黄土岸坡段发育的2处 滑坡,现状基本稳定,后期拦沙坝淤积会进一步提高其稳定性,对拦沙坝安全运行基本无影响。

坝址左右岸高程960 m以下为岩质边坡,坡高约25 m,现状坡度约80°,近于直立。边坡岩体产状平缓,微倾向左岸坡里,边坡稳定性好。高程1080 m以上为黄土边坡,其中左岸总体坡高约35 m,现状坡度约50°~70°,右岸总体坡高约30 m,现状坡度约45°~75°。两岸边坡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分布有小型冲沟,整体边坡地形较破碎,左岸无滑坡或滑塌体发育,整体边坡基本稳定。右岸崩塌体发育,建议施工时清除 。

3 大坝设计

黄谷地拦沙坝枢纽工程由土坝、放水工程、泄洪工程三大件组成。依据《淤地坝技术规范》(SL/T 804—2020)和项目区条件[2],设计大坝为均质土坝,本工程属中型拦沙坝,设计洪水重现期为20 a,校核洪水重现期为200 a,设计淤积年限为15 a。

3.1 坝址位置合理性分析

土坝坝轴线垂直沟道布设,坝顶长109 m,坝顶宽5 m,沟底高程为930 m,坝顶高程为967 m,最大坝高为37 m。上游坝坡1∶2.75,下游坝坡1∶2.50。下游坡脚设置棱式反滤体,高4 m,外坡比1∶1.50,内坡比1∶1.00。在岸坡布设纵向排水沟,总长218 m。

坝址避开了较大弯道、滑坡体、洞穴等,坝肩没有冲沟;坝址处沟道顺直,沟谷相对较窄,无跌水、泉眼、断层、滑坡体、洞穴等,筑坝工程量较小;坝址处两岸地质条件较好,适宜修建放水建筑物及溢洪道;坝址附近筑坝土料丰富,储量能够满足工程建设需要,下游无居民点、学校、工矿、交通等重要设施。

3.2 坝高确定

坝高由拦泥坝高、滞洪坝高、安全超高三部分组成[3],即式(1):

H=HL+HZ+H安

(1)

式中:H为总坝高,m;HL为拦泥坝高,m;HZ为滞洪坝高,m;H安为安全超高,m。

本次设计淤积年限按15 a设计,拦泥库容VL=67.20万m3,查水位~库容~面积曲线,拦泥坝高HL=31.27 m,设计拦泥高程为961.27 m。滞洪库容VZ=26.31万m3,查水位~库容~面积关系曲线得,滞洪坝高HZ=3.87 m,滞洪高程为965.14 m。按照规范SL/T 804—2020的有关规定,安全超高ΔH=1.86 m。 则坝高H=HL+HZ+ΔH=37 m。

相应的坝顶高程为967 m。碾压坝的沉降量取坝高的1%~3%。本工程坝体沉降量取坝高的2%,即37 m×2%=0.74 m。

3.3 坝体设计

该坝为均质土坝,坝高37 m,按照规范SL/T 804—2020的要求,坝顶宽度取5 m,坝顶高程967 m,坝顶长109 m。上游坝坡坡比为1∶2.75,下游坝坡坡比均为1∶2.50,下游坝坡每隔10 m高差布设一条宽1 m的马道。

为防止坝坡冲刷,下游岸坡与坝坡结合处分别布设C25混凝土排水沟,排水沟断面尺寸0.3 m×0.3 m,衬砌厚0.1 m,布设长度218.0 m。坝体上游坝坡及下游反滤体以上坝坡设置植草护坡,撒播种草1.48 hm2,草种选择紫花苜蓿,播种量为50 kg/hm2。

3.4 坝体防渗处理

为了防止后续大坝出现渗水,在大坝建设中,对坝坡坡角线加宽60~80 cm范围内进行0.5 m厚的清基。坝体与岸坡结合应采用斜坡平顺连接,岸坡整修成正坡,土坡不陡于1∶1.00,岩石岸坡不陡于1∶0.50。在坝体分段填筑中,为避免形成漏水的软弱通道,分段接头层与层之间应错开一定距离,同时分段条带应与坝轴线平行布置,各分段之间不应形成过大的高差。施工中若出现接缝必须认真处理,不能出现纵向接缝。对于坝身填土与构筑物的连接部分,采用小型机械或人工精心填筑夯实,夯实厚度不小于1.0 m。填土碾压时,要注意构筑物两侧均衡填料压实,以免对其产生过大的侧向压力,影响其安全。为保证坝体与基础紧密结合,坝体与沟底及岸坡结合处应布置结合槽或齿墙。土体部分采用结合槽,沿坝轴线和上下游距坝轴线1/3坝宽处各布设一道,结合槽断面为底宽1 m的梯形,深1 m,边坡1∶1.00。岩石坝基及岸坡,设置结合齿墙,齿墙底宽1.0 m,高度1.5 m。沿坝轴线和上、下游距坝轴线1/3坝宽处各布设一道,防渗齿墙延伸到土质与基岩基础交接处。

4 安全性分析

4.1 渗流分析

为了解坝体及坝基在稳定渗流期的渗漏量及渗透稳定性情况,选取最大断面进行渗流计算。各类岩土渗透系数详见表1。

表1 坝体填土及坝基透系数

根据规范SL/T 804—2020及《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 189—2013),并结合本工程特点,渗流计算工况如下:

工况一:正常运用条件下,坝前无淤积,来一次设计洪水,上游水深19.47 m,下游无水时。

工况二:正常运用条件下,坝前淤积厚度27.93 m,来一次设计洪水水位与溢洪道底坎齐平,上游水深3.34 m,下游无水时。

工况三:非常运用条件Ⅰ,坝前无淤积,来一次校核洪水,上游水深26.62 m,下游无水时。

工况四:非常运用条件Ⅰ,坝前淤积厚度21.75 m,来一次校核洪水水位与溢洪道底坎齐平,上游水深9.52 m,下游无水时。

计算模型水力边界类型主要有已知水头边界、出逸边界两种:(1)已知水头边界包括坝体上下游水位淹没线以下的定水头边界。(2)下游坝坡地下水位高程以上为出逸边界[4]。

水库大坝渗流计算按照规范SL/T 804—2020相关的计算原理和有关规定,采用南京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编制的《二维渗流有限元计算程序UNSST2》进行计算。各工况最大渗透坡降及溢出点高度见表2。

表2 坝体渗流计算结果

由上表计算结果知,在各工况下渗透比降小于允许渗透比降,出逸点高程稍高,坝体和坝基均不会因为渗流而影响其稳定性。

根据以上渗流分析,为了增加下游坝坡的稳定性,同时排泄地基及坝体渗透水流,降低浸润线,防止渗透水流将坝身及基础的小颗粒带走,在下游坝坡趾部设置棱式排水体。结合坝坡渗流计算结果,确定拦沙坝反滤体高度取4 m,长26 m。反滤体砂层厚0.2 m,砾石层厚0.3 m,顶宽2.0 m。

4.2 坝坡稳定计算

依据规范SL/T 804—2020,采用简化毕肖普法对该拦沙坝进行稳定计算。如式(2):

(2)

式中:K为抗滑稳定安全系数;α为条块重力线与通过此条块底面中点的半径之间的夹角,(°);c′、φ′为土条底面的有效应力抗剪强度指标;W为土条重力,kN;V为垂直地震惯性力(向上为负,向下为正),kN;μ为作用于土条底面的空隙压力,kPa;b为土条宽度,m;Mc为水平地震惯性力对圆心的力矩,kN·m;R为圆弧半径,m。

计算稳定渗流期坝坡稳定时,假定上游坝体内浸润线与上游水位相同;坝体内浸润线依据渗流计算成果确定。根据《技术规范》,坝体允许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按照正常运用条件、非常运用条件Ⅰ和非常运用条件Ⅱ应分别采用1.25、1.15、1.10。

坝坡抗滑稳定应计算以下工况:

(1)正常运用条件。 工况一:正常运用条件下,坝前无淤积,来一次设计洪水,上游水深19.47 m,下游无水时; 工况二:正常运用条件下,坝前淤积厚度27.93 m,来一次设计洪水水位与溢洪道底坎齐平,上游水深3.34 m,下游无水时。

(2)非常运用条件Ⅰ。 工况三:非常运用条件Ⅰ,坝前无淤积,来一次校核洪水,上游水深26.62 m,下游无水时; 工况四:非常运用条件Ⅰ,坝前淤积厚度21.75 m,来一次校核洪水水位与溢洪道底坎齐平,上游水深9.52 m,下游无水时。

(3)非常运用条件Ⅱ。 本拦沙坝工程所在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稳定计算不考虑地震工况。

根据地勘报告,土体力学参数参见表3。 各工况上下游坝坡稳定计算最小安全系数成果见表4。

表3 土料击实后物理力学性质建议值

表4 坝坡稳定计算结果

从计算结果可见,工况二、工况四坝前淤积阻止上游坝坡滑面向上游滑动,上游坝坡安全系数大大提高,坝前淤积对上游坝坡稳定有利。4种工况上下游坝坡稳定安全系数均满足规范要求,采用1∶2.75、1∶2.50上下游坝坡稳定安全性是可靠的。

5 结 语

通过分析可知,黄谷地大型拦沙坝设置于佳县复胜湾村位置科学合理,坝体为均质土坝,坝顶长109 m,宽5 m,最大坝高为37 m。上游坝坡1∶2.75,下游坝坡1∶2.50。整个大坝建设方案科学合理,安全稳定,可以建设。工程建成后,可控制200 a一遇的洪水,使坝控范围内的洪水泥沙得到有效拦蓄和调节,充分利用水沙资源建设高产稳产坝地,对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意义重大。为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淤积坝体渗流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淤积性皮炎知多少
坝下深部煤层开采坝体移动变形规律的数值模拟
基于ANSYS的混凝土重力坝坝基稳态渗流研究
深基坑桩锚支护渗流数值分析与监测研究
土石坝坝体失稳破坏降水阈值的确定方法
水库运行管理方式对水库积淤的影响研究
渭北长3裂缝性致密储层渗流特征及产能研究
劈裂灌浆在水库土坝中的防渗加固技术
水库坝前淤积高程确定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