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后的反刍思维与创业韧性关系研究
——来自互联网行业的证据

2022-11-10 04:26张宏如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年21期
关键词:韧性创业者效能

王 影,张宏如,梁 祺

(1.常州大学 经济学院;2.常州大学 商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1)

0 引言

创业成功并非易事,失败在所难免。对于创业者而言,如何激发创业韧性以便迅速从失败中恢复、转变甚至超越自我,才是实现创业预期的关键。作为经历负面生活事件后维系心理健康的能力,创业韧性往往与个体情绪和思维方式密切相关[1]。创业失败在给创业者情感、经济、社会关系等带来沉重打击的同时,也会诱发创业者重复审视失败细节的反刍思维。反刍思维是创业者遭遇失败后普遍存在的思维活动。既有研究认为,反刍思维创业者会陷入消极思考,并对身心健康产生负向影响,不利于个体适应性成长[2]。但也有学者指出,个体并非总是回顾负面工作经历,也会出于解决问题的考虑而反刍失败线索,以为未来做好意义建构[3]。具有争议的两种观点说明,如何引导创业者从失败恢复与后续发展中正确利用反刍思维值得深入探索。

Karabat[4]研究发现,持续停留在消极感受上的反刍思维与焦躁、自责、抑郁正相关,会显著降低个体履行任务的自信程度。但反刍内容如果集中在解决问题的沉思过程,则有助于个体理清因果逻辑,进而增进自我效能感。因此,创业者失败后的自我效能感可能与反刍思维内容有关。而反观创业实践,自我效能感较强的创业者往往能够迅速克服挫折,表现出较好的失败复原力和创业韧性。自我效能感可以驱使创业者在逆境中持之以恒,启动积极的自我认知追求更高的目标,促进创业韧性提升[5]。鉴于此,探讨自我效能感在反刍思维与创业韧性之间的中介传导作用,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

另外,反刍思维容易造成心理资源损耗,即便是聚焦解决问题的反刍思维活动也会在短期内诱发消极情感等[6]。而家庭、朋友或社会网络中的支持性资源能够改善创业者心理健康和情感状态。Ames等[7]通过构建社会支持缓冲效应模型,提出社会支持可以调节反刍思维与后续认知、情感、行为之间的关系,有效降低反刍思维的负向影响。反刍思维与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受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故本文将其作为调节变量纳入模型。

综上所述,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本研究主要探讨经历创业失败的创业者不同反刍思维方式对创业韧性的影响,分析哪种反刍思维更有助于激发高水平韧性,并探究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以及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研究结论不仅有利于明确反刍思维与创业韧性的内在机制,为创业者差异化韧性水平提供理论解释,而且能够为合理干预创业者身心健康贡献力量。

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 反刍思维

反刍思维在心理学领域已得到充分发展。早期研究多将反刍思维视作重复回顾悲痛经历的心理现象,认为沉浸在反刍思维中的个体将注意力投向负面感受,容易加重或延长不良情绪或抑郁症状[8]。其后,受到积极心理学的影响,主流研究认为反刍思维是包含情感、认知与行为后果等多层面内容的构念。目前,根据事件与主体间的作用关系,反刍思维被划分为侵入反刍与主动反刍两种[9]。前者强调负面事件在创业者无意识状态下闯入认知领域,迫使其重复进行消极思考。后者侧重于说明个体主动对事件信息的重复审视与加工,力图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本研究参考这一观点,认为在创业研究领域,反刍思维是创业者遭遇失败后不断思索问题细节的认知过程,以及侵入反刍聚焦创业失败所带来的消极情感体验。其中,主动反刍侧重于创业失败事件的意义重构,旨在驱动自我成长。

1.2 反刍思维与创业韧性

创业韧性并不等同于心理学研究中的韧性,其内涵更强调后天发展的能力,着重描述创业者面对困境时的动态适应能力。Ayala等[10]将创业韧性定义为创业者在经历艰辛与挑战之后持续保持心理健康和正常情感的能力;Fisher等[11]指出,创业韧性不仅强调适应性,更突出成长性,是创业者承载冲击、反弹恢复甚至反超改进的能力。鉴于此,本研究认为,创业失败作为创业过程中多发的负面事件,为研究创业韧性提供了良好的契合情境。创业韧性可界定为创业者遭遇创业失败后,有效适应、积极应对困境进而实现自我超越的能力。其中,适应性反映创业者失败复原能力,应对性反映创业者主动改变与调整的能力,超越性折射创业者事后获得成长与发展的能力。

创业者一旦遭遇失败,侵入反刍思维会使其陷入对痛苦经历的强迫性关注以及对业务损失的反复思考上,易于加重失败后的负面情感与认知,并对失败复原意愿或资源调整产生不利影响。周宵和伍新春[12]研究发现,侵入反刍会迫使个体进行消极思考,并预测后续行为的心理撤退。侵入反刍聚焦创业失败负面影响因素,通过削弱创业者自我修复与发展意愿,阻碍创业韧性提升。同时,根据资源分配理论,侵入反刍迫使个体将有限的认知资源消耗在失败事件负面体验中,会对正常资源分配造成损害。因此,侵入反刍的创业者难以把注意力资源转向创业失败经验吸收和整合,这会降低创业者对外部环境信息的敏锐性,淡化未来机会的警觉性和洞察力,不利于展现创业韧性。

而在主动反刍过程中,创业者着重寻求失败事件的积极意义,受负面情绪的干扰较少。拥有主动反刍思维的创业者能够冷静看待失败,主动梳理信息,力求后续行动的因果关系链条更加清晰,通过提高失败恢复与调整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创业韧性形成与发展。Kinnunen等[13]的研究表明,采取主动反刍的个体会积极加工事件线索,在头脑中重复设想错在何处、什么原因以及如何改变。这一专注问题细节的思维方式有助于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对创业者失败后的学习成长产生推动作用。并且,主动反刍思维下的创业者不排斥与外界互动,能够真诚交流失败事件中的特定问题和情绪状态。来自利益相关者的理解和支持,不仅有利于促进创业者适应性水平演化,为创业失败修复提供保护机制,使其抵御心理与经济损失,而且还可以提高创业者预判能力,使其积极投入失败修复与后续成长,并表现出更强的创业韧性。据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1a:侵入反刍与创业韧性负相关。

H1b:主动反刍与创业韧性正相关。

1.3 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1.3.1 反刍思维与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达成特定目标的主观评估,可以较好地预测努力、坚持、创新等行为。Mcgee等[14]从创业领域视角指出,创业者自我效能感反映其通过自身能力达到创业预期的信念。之后,更多学者把自我效能感的概念与微观创业活动联系起来。比如,Newman等[15]指出创业者自我效能感体现在营销、创新和财务控制等多项创业活动中,展现了创业者完成机会识别、关系建构、风险管理行为的自我信念。综合这些观点,本研究认为自我效能感是创业者遭遇失败后对自己有能力获取创业成功的自信程度。

关于侵入反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业失败引起的消极情感体验上,导致悲伤、焦虑、沮丧等负面情绪加剧。Carnevali等[16]研究发现,侵入反刍水平高的个体会体验到更多疲劳感,对半年和一年后的情绪耗竭具有较为稳定的预测。而沉溺在负面情绪中的创业者通常会自我贬损,对自己履行创业角色和任务作出较低评价,创业活动控制感不强,从而会弱化创业自我效能感。同时,侵入反刍把创业者的认知资源锁定在失败体验和负面情感中,使得深度分析创业失败的资源受到限制,创业者难以找到改善行动的有效途径,从而对自我效能感产生负面冲击。已有研究指出,侵入反刍能够中介压力源与抑郁、焦虑、愤怒之间的关系,导致创业者消耗的心理能量无法及时恢复,继而放大创业行为控制的无力感[17]。另外,个体将注意力投放在消极感受上,缺乏积极的印象管理动机,影响社交功能的正常发挥,利益相关方可能会对创业者失去信心。投资人、员工等利益相关者的怀疑不仅会延迟创业者的情绪修复,而且还会降低创业者对于自我胜任创业的积极认知。据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2a:侵入反刍与自我效能感负相关。

不同于侵入反刍,主动反刍创业者受消极情绪的干扰较少,他们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有意识地重复检视失败线索,对自我效能感有增强效应。具体而言:第一,主动反刍不局限于消极情境的重演,反刍内容涉及基本假设、认知图式与行为策略的批判性沉思,有利于创业者挑战既有惯性思维,减少确认偏差,进而提升自信心。有研究揭示,主动反刍个体能够以较好的心理状态思考“当时采取哪些举措能够让我规避失败结果”等问题[18],这有益于创业者集中注意力回溯失败,更好地理清问题逻辑,提高失败经历转化为创业经验的水平,进而强化自我效能感。第二,主动反刍创业者重视心理建设,在还原失败事件时能够通过自我调适维系心理平衡,通过增加消极情绪抵抗力强化心理认知与控制感。Weinberger等[19]关于企业家创造力的追踪调研指出,主动反刍创业者在生理和心理恢复过程中更加关注失败事件的意义重构。这一积极调整的心理基础可以让创业者较为从容地处理令人尴尬或威胁自尊的问题,减少失败信息的外在干扰,理智进行因果推断,有利于修正谬误,从而增强掌控感。第三,尽管主动反刍同样属于压力下的穷思竭虑,可能会对创业者造成较大的心理损耗,但随着时间推移,拥有主动反刍的创业者可从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更多愉悦与满足,抵消消极情感的冲击。锚定解决问题的主动反刍能够提高个体认知弹性,带给其富有意义的感受,从而对工作绩效产生促进作用。因此,主动反刍让创业者在资源整合与机会开发过程中找到实现目标的方法,从而获得积极结果预期与自我效能感。据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2b:主动反刍与自我效能感正相关。

1.3.2 自我效能感与创业韧性

创业失败后个体韧性的激发与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紧密。首先,自我效能感有利于创业者启动积极自我认知,这种认知状态促使创业者坚信自己有能力采取适当行为处理失败带来的压力和挑战,继而快速从失败中恢复,积极调整自我,并实现蜕变成长。自我效能感使创业者面对失败逆境仍能保持行为动力,愿意调动主观能动性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创业韧性的形成与发展。Duchek等[20]的研究证实,拥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创业者会乐观看待创业失败,弱化风险感知,增加目标坚持,提升创业韧性。其次,自我效能感影响创业者遭遇失败后的努力程度。有研究指出,自我效能感较强的创业者倾向于从外部归因创业失败。这意味着失败经历并未严重挫伤创业者自信心,其对自我能力仍然保持肯定与认可,从而更有意愿加大失败学习力度,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推动失败修复与成长[21]。从行为角度看,自我效能感通过影响创业者失败学习的努力水平和效果而间接作用于创业韧性。再者,具有较强自我效能感的创业者对未来绩效抱有希望,易于激活失败后的积极印象管理动机,这会驱使创业者努力在利益相关者面前展现最佳形象,推动失败后断裂资源与关系的修复,从而对创业韧性产生正向影响。据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3:自我效能感与创业韧性正相关。

1.3.3 自我效能感对反刍思维与创业韧性关系的中介 创业失败说明创业者期待的重要目标受阻,易于诱发反刍思维以降低创业目标与现状之间的落差。其中,侵入反刍强调创业者在脑海中被动、持续重演失败经历,并陷入自责、焦虑等负面情绪的重复体验和强迫关注,由此可能会降低创业者自尊,增加创业角色履行的消极评价,不利于唤起自我效能感。并且,沉浸在侵入反刍之中的创业者长时间受消极认知干扰,不仅难以形成建设性解决问题的内驱力,还会弱化利益相关者的能力信任和支持力度,诱发自我否定或自我轻视,阻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自信心不足的创业者缺少化解危机的内在动力,面对挑战会选择退缩,面对逆境无法产生有效应对能力,从而对失败后的复原与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Wolfe等[22]基于目标进程理论指出,创业失败既有消极内容的侵入反刍,也有客观复盘的主动反刍。不同之处在于,创业者主动反刍内容聚焦问题解决,从粗到细,由浅入深,持续思虑创业失败的发生、评估与改进。这种沉思学习式思维活动以及对外真诚沟通的态度有助于增强创业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升创业者自信。而且,主动反刍创业者具有不利情境下自我调整的心理基础,容易获取利益相关者的理解和信任,有利于激发自身对创业失败事件的把控。一旦创业者坚定克服逆境的信念,自我效能感将从启动积极自我认知、提升失败学习努力程度、保持积极印象管理动机等方面促进创业者遭遇失败后的复原、调适和超越,正向推动创业韧性的形成与发展。据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4a:自我效能感在侵入反刍思维与创业韧性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H4b:自我效能感在主动反刍思维与创业韧性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1.4 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

社会支持研究发端于康复心理学与流行病学,伴随着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发展,社会学、心理学、创业学、营销学等领域学者纷纷从自身学科视角对社会支持给予关注。虽然社会支持概念并不统一,但多数研究认同社会支持一般指人们从社会关系网络中获取的财务、情感等多元化帮助[23]。根据资源提供来源不同,社会支持主要分为正式和非正式社会支持。前者源于政府、社会正式组织的制度支持,后者是家庭、亲友、同事等关系网络给予的非制度性支持。在创业活动领域,社会支持同样发挥关键作用,对缓解创业风险、压力与资源短缺具有积极效应[24]。基于以上认识,结合社会支持多从接受主体角度衡量的特点,本研究认为在创业研究领域,社会支持是创业者感知在社会中被尊重、被支持和被理解的主观体验。

侵入反刍让创业者无法割裂失去对象的情感纽带,易于引起资源损耗失控,甚至出现无法摆脱情绪困扰的疲劳状态,从而对自信心产生严重打击。而高水平的社会支持可以从物质帮助、精神关怀等方面削弱创业者的自我损耗,缓解侵入反刍引起的认知失调,减少创业者对失败事件作出不可控判断的概率。并且,高水平社会支持会鼓励创业者对创业失败进行积极认知。不同个体对失败事件的自由讨论会弱化创业者的失败污名感知,促进其认知思考向积极面转移;反之,低水平社会支持使创业失败事件的压力感上升,容易加剧创业者的心理资源损耗,诱发更多消极情绪,导致侵入反刍引起的负面效应加大,阻碍自我效能感的产生。据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5a:社会支持负向调节侵入反刍与自我效能感的负向关系。

主动反刍通过问题沉思,积极影响创业者的认知评价和自我效能感。已有研究指出[25],作为反刍思维方式之一,主动反刍也会给个体带来较大的心理资源损耗。关键之处在于,创业者能否在问题过程中获得愉快的心理体验,弥补负面情绪引起的损耗。而高水平社会支持能够为主动反刍带来信息、物质、情感资源,既能够促进创业者产生希望、感恩等正向心理预期,尽早将资源导向创业失败的理性分析,又能够帮助创业者提高失败容忍度,减少主动反刍过程中的冲动或非理性决策,提高创业者解决问题的信心和能力。反之,低水平社会支持下的主动反刍可能由于缺少异质性知识经验的碰撞,难以有效解析失败事件线索。此时,主动反刍思维不仅无法通过解决问题补偿心理资源损耗,还会延长心理激活,弱化失败事件的意义重构,并对自我效能感产生不利影响。据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5b:社会支持正向调节主动反刍与自我效能感的正向关系。

另外,失败后的反刍思维会经由自我效能感的传导对创业韧性产生影响。如果社会支持水平较高,那么创业者可以从社会网络中得到资源补充,如情感鼓励等,有助于增强创业者自信心,削弱侵入反刍的负向影响。即遭遇失败后的创业者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侵入反刍通过自我效能感间接作用于创业韧性的负向效应就越弱。并且,在高水平社会支持下,创业者能够迅速脱离负面情绪困扰,充分发挥主动反刍的作用,调动更多主观能动性克服困难,展现出更强的创业韧性。即社会支持水平越高,主动反刍的积极效应越大,通过自我效能感作用于创业韧性的作用越明显。据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6a:社会支持调节侵入反刍对创业韧性的间接作用。即社会支持水平越高,侵入反刍通过自我效能感间接作用于创业韧性的效应越弱;

H6b:社会支持调节主动反刍对创业韧性的间接作用。即社会支持水平越高,主动反刍通过自我效能感间接作用于创业韧性的效应越强。

综上所述,本研究构建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2 研究设计

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将创业失败界定为创业者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终止新创企业或退出新创企业经营活动的行为。根据郝喜玲和张玉利(2018)的研究,相比于其它产业,互联网产业中的创业者具有高失败率和快速恢复的特点。因此,笔者依托校企合作平台,采取问卷调研方式,对长三角地区(主要包括苏州、无锡、上海、杭州)互联网行业中具有创业失败经验的创业者进行数据采集。自2020年12月开始,结合现场发放和电子邮件形式,课题组共发放问卷500份,截至2021年6月底共回收问卷371份。剔除空白太多、反应倾向过于一致的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323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64.6%。虽然各地区有效问卷回收率不同,但填写者人口特征无显著差异。这说明,问卷回收率未影响抽样的科学性和代表性。在本次受访者中,女性占比23.2%;年龄分布以35岁以下为主,占比达到57.2%;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58.2%。样本分布较合理,可基于所收集的数据开展实证研究。

2.2 变量测量

本文主要选取被广泛使用的成熟量表进行变量测量,为提高题项测度的准确性,在保证语义不变的前提下,根据创业失败情境特点,对部分题项进行语序调整和表达方式修正。

(1)创业韧性:改编Fatoki[26]的量表,共包含10个条目,如“我容易在失败后恢复良好状态”“我能承受失败带来的痛苦感觉”等,变量Cronbach′s α系数值为0.817。

(2)反刍思维:借鉴Feldman等[27]测量创伤事件反刍的问卷,共包含10个条目。其中,侵入反刍包含5个条目,如“我难以停止创业失败的悲伤”“我反复感受创业失败后的孤独”“我反复在想为什么创业失败的是我”等,侵入反刍变量Cronbach′s α系数值为0.833;主动反刍包含5个条目,如“我会反复思考创业失败的原因”“我会拆解分析创业失败过程的细节”“我会反复思考创业失败带来的后果”等,主动反刍变量Cronbach′s α系数值为0.774。

(3)自我效能感:借鉴Mcgee等[28]的创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共包含8个条目,如“我自信可以书写一个创业商业计划”“我有信心把产品或服务销售给新顾客”等,变量Cronbach's α系数值为0.867。

(4)社会支持。本研究重点并非考察不同社会支持方式带来的差异化影响,因此借鉴Gottlieb 等[29]的量表,不区分维度,共设立9个条目。如“我有尽力支持我的朋友”“我的家人愿意为我提供建议”“我可以和朋友分享情绪”等,变量Cronbach′s α系数值为0.852。

(5)控制变量。借鉴先前研究成果[30-31],本研究将创业者个体特征,包括年龄(实际年龄测度)、性别(男=1,女=2)、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学历=1,大专学历=2,大学本科学历=3,研究生及以上学历=4)以及失败经验(失败次数)、失败成本(由低到高区分5个等级,利用自我报告方式测量)设置为控制变量代入模型,以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2.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为降低同源误差的影响,本研究一方面采取预先调研的事前控制,并在正式问卷指导语中向受访者强调问卷匿名填写,且无对错之分,避免夸大心理误差;另一方面,应用Harman 单因素检验法对问卷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未旋转的第一个因子解释变异量为28.91%,累积解释总方差为76.4%,不存在单一因子解释大部分变异的现象。因此,本研究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

2.4 信效度检验

本研究利用Cronbach′s α系数判别信度。结果显示,所有变量的Alpha值都大于基准值0.7,说明问卷具有较高信度,内部一致性较好。随后,本研究利用 Amos 21.0 软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在五因子模型中,χ2/df=2.191, RMSEA=0.041,CFI=0.957,GFI=0.942,NFI=0.925,模型拟合指标均达到标准值,且比其它竞争模型更优,说明问卷整体结构效度良好。

表1 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

3 实证结果分析

3.1 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2列示了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及相关系数。其中,均值与标准差在合理范围内,侵入反刍与创业韧性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35;主动反刍与创业韧性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03,直接效应假设得到初步验证。

表2 变量描述性统计与相关系数分析结果

3.2 假设检验

(1)直接效应检验。本文利用层级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假设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其中,模型6显示侵入反刍对创业韧性具有显著负向影响(γ=-0.228,p<0.01),假设H1a得到验证;主动反刍与创业韧性显著正相关(γ=0.335,p<0.001),假设H1b得到验证。

表3 层次回归分析结果

(2)中介效应检验。首先,模型3考察自变量与中介变量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结果显示,侵入反刍对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负向影响(γ=-0.264,p<0.001),主动反刍显著正向影响自我效能感(γ=0.387,p<0.001),假设H2a、H2b得到验证。其次,模型7将自变量、中介变量同时纳入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显著正向影响创业韧性(γ=0.201,p<0.001),假设H3得到验证。对比模型6的结果发现:侵入反刍(γ=-0.147,p<0.05)、主动反刍(γ=0.184,p<0.05)对创业韧性的显著性影响系数均出现下降。这表明,自我效能感在侵入反刍、主动反刍与创业韧性影响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假设H4a、H4b得到初步验证。最后,借助Process程序的Bootstrap 方法(5 000 次)对中介效应再次进行检验。由于侵入反刍、主动反刍通过自我效能感间接发生作用的95%CI分别为[-0.225,-0.083]、[0.107,0.311],二者均不包含0,因此假设H4a、H4b得到进一步验证。

(3)调节效应检验。本文对自变量与调节变量进行中心化处理并代入模型,结果如表3所示。其中,从模型2、模型3可见R2变化(ΔR2=0.023,P<0.001)显著,说明社会支持与侵入反刍的交互项增强了方差解释力;而且,由交互项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系数(γ=-0.114,p<0.05)可知,社会支持对侵入反刍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产生负向调节效应。同理,对比模型4和模型5可知,R2变化(ΔR2=0.016,P<0.001)显著,说明社会支持与主动反刍的交互项提高了方差解释力;而且,由交互项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系数(γ=0.123,p<0.05)可知,社会支持对主动反刍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产生正向调节效应,假设H5a和H5b得到验证。

同时,为更加直观地反映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本研究分别绘制比均值高低一个标准差水平的调节效应图,如图2所示。

表4 社会支持调节效应检验结果

(4)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本文将样本量设置为5 000,利用Bootstrap方法继续检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当社会支持水平较低时,侵入反刍通过自我效能感影响创业韧性的间接效应为-0.182,95%置信区间[-0.214,-0.015]不包含0,说明间接效应显著;当社会支持水平较高时,侵入反刍通过自我效能感影响创业韧性的间接效应为-0.057,95%置信区间[-0.125,-0.006]不包含0,说明间接效应显著。这表明,在不同社会支持水平下,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显著,假设H6a得到验证。同理,当社会支持水平较低时,主动反刍通过自我效能感影响创业韧性的间接效应为0.124,95%置信区间[0.115,0.247]不包含0,说明间接效应显著;当社会支持水平较高时,主动反刍通过自我效能感影响创业韧性的间接效应为0.228,95%置信区间[0.139,0.412]不包含0,说明间接效应显著,假设H6b得到验证。

4 结论与启示

4.1 研究结论

本研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探讨反刍思维对创业韧性的影响机理,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1)创业失败后的反刍思维对创业韧性发挥“双刃剑”作用。一方面,侵入反刍会导致创业者长时间停留在负面情绪状态,对失败过程和细节不断进行消极思考,难以从失败阴影中走出来,不利于激发创业韧性;另一方面,主动反刍使创业者反复检视创业失败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专注思索事件逻辑,努力作出客观的因果推断。这一聚焦问题解决的沉思性思维活动有助于创业者将失败经历转化为创业经验,并对创业韧性的形成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2)自我效能感在反刍思维与创业韧性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一方面,侵入反刍导致创业者重复体验失败事件的负面情感,难以理智思考创业失败的各种细节,甚至无法进行正常社交,易于放大对后续行为控制的无力感,使其面对失败复原与自我超越挑战时极易产生心理撤退和退缩行为,不利于创业韧性的形成与发展;另一方面,主动反刍创业者会批判性反思失败事件的基本假设、认知图式和行为策略,提高学习认知能力,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收获喜悦、兴奋等积极情绪,有助于减少确认偏差,提升自我效能感,进而更有信心重新配置资源与开发机会,从而对创业韧性产生积极影响。

(3)社会支持调节反刍思维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社会支持水平越高,侵入反刍的负向影响越小,其通过自我效能感负向作用于创业韧性的间接效应越不显著。来自社会关系网络中的情感、信息和物质支持可以抵消侵入反刍带来的负面效应,防止其通过削弱自我效能感间接阻碍创业韧性。同时,社会支持水平越高,主动反刍的正向作用越大,其通过我效能感作用于创业韧性的间接效应也就越显著。主动反刍创业者获得高水平社会支持会更加专注、灵活、富有创造力,从而更有信心克服失败困境,展现出更强的创业韧性。

4.2 理论贡献

(1)拓展了反刍思维理论应用范围。Zoccola等[32]指出,反刍思维作为创伤事件后的非病理性自我调节形式,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心理学领域,对其它领域涉足较少。本研究比较不同反刍思维方式对创业韧性的影响,深化了反刍思维在创业领域的应用,有助于启发未来新的探索方向。

(2)丰富了创业韧性理论体系。宋国学等[33]研究发现,探讨创业韧性影响因素具有重要价值,但多数研究片面强调社会网络、乐观、失败成本等情境因素或个体特质的影响,讨论不够全面深入。本研究认为,反刍思维与社会支持对激活创业韧性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从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整合视角深化创业韧性相关研究。

(3)为社会支持理论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创业是一种高风险活动,虽然类似的风险和压力已被证明可从社会支持中获益,但创业研究领域有关社会支持的讨论尚处于初级阶段。社会支持对创业者心理、行为与成长的作用机制仍有较大探索空间。为此,本研究探讨反刍思维与创业韧性关系时考虑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对拓展社会支持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4.3 管理启示

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研究提出以下启示:

(1)在管理实践中探索既能促进主动反刍又能减少侵入反刍的有效途径。比如,在创业教育过程中植入失败正常化内容模块,培养创业者不因一次失败而影响整体发展的大局观,提升创业者失败容忍度,减少侵入反刍的干扰。通过开展讲座、培训、竞赛等创业活动引导创业者形成叙事习惯和能力,使创业者聚焦失败事件本身,不断从失败中汲取知识,充分展现创业韧性。

(2)提升主动反刍应对创业失败的有效性,促进创业韧性形成与发展。努力建构客观有效的社会支持体系,如探索创业失败资金补贴制度和专项政策优惠,营造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为创业者利用反刍思维审视失败过程的意愿与行为提供良好的外部支持。

(3)维护创业者自信心。在失败情境下,一方面需要施政者创建适宜的制度环境,如完善创业保障体系、拓展创业学习渠道、营造创业支持氛围等,帮助创业者建立成功创业的信念;另一方面,创业者面对失败后内心产生的自责和怀疑,要通过运动、旅游、社交等方式转移注意力,避免执念情绪的干扰,冷静分析失败事实,利用反刍思维将情绪调整到有利于学习的最佳状态,促进创业韧性的形成与发展。

4.4 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存在如下不足:①主要从主观层面对社会支持进行测量,对创业者而言,更重要的是主观预期与客观提供的社会支持是否一致,未来应考察社会支持一致性对创业韧性的影响;②考察反刍思维对创业韧性的影响,但个体层面与情境层面还有其它重要变量,如创业承诺、社会文化等,未来应整合这些变量进行多层面交互研究;③利用自我报告法收集数据,受访对象的回忆偏差与主观偏好可能会对研究结果产生主观性影响,未来应采用实验方法或二手数据等进行对比验证,以提高研究结论的稳健性。

猜你喜欢
韧性创业者效能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基于排队论的信息系统装备维修保障效能分析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创业者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