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难攻坚三十六计

2022-11-11 15:53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2022年7期

发布者 四川省乐山市委组织部

亮点 “三新”聚力促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引领

乐山市紧紧围绕解决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覆盖问题,突出行业特点,从构建“新”格局、打造“新”阵地、激发“新”能量着手,促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攻坚破题。

构建齐抓共管“新”格局。

整合交通运输、市场监管、民政等行业部门力量,新建快递物流、小个专等县级行业党委21个,由行业主管部门党组成员担任行业党委委员,进一步健全工作体系、强化工作力量。开展“两个覆盖”动态清零百日攻坚专项行动,通过市、县纵向联动,行业部门横向联动,在全市用时100天集中攻坚,通过全覆盖走访调查、大数据比对等,精准查找新业态流动党员700余名,分类组建流动党支部29个,同步纳入流动党员“一码通”、“蜀道畅”App等党建工作平台动态管理,100%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

打造服务管理“新”阵地。

在市内高速路、国道、省道依托服务区建设3 个“暖心之家”,设置“车师傅工作站”,为货车司机群体提供休息淋浴、平价餐饮等基本生活服务和“一站式”道路营运高效政务服务,畅通诉求反映和权益维护渠道。在中心城区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党建活动阵地,建设“小哥加油吧”“快递小哥驿站”等服务阵地4个,为快递外卖从业人员提供休息、阅读、充电等10 余项贴心服务,让流动“小哥”党员及时参加社区线下组织生活和“云党课”等线上组织活动,切实将“两个覆盖”延伸到新业态新就业群体。

激发基层治理“新”能量。

紧扣快递物流、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从业实际,探索推行“一核引领+三向融合+四心联动+五员尖兵”的“1345”工作机制,以党建为引领,坚持需求、服务和公益导向,打造集“红心党建、贴心交管、匠心工会、爱心妇团”于一体的“四心”联盟,赋予党员政策法规宣传员、社情民意收集员、困难群众服务员、群防群治信息员、文明创建观察员五项职能,推动货运、快递、网约车等行业自发组建志愿服务队伍30 余支,发动志愿者1200 余名,在疫情防控、环境整治、安全维稳等重要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发布者 广西玉林市委组织部

亮点 “123”工作模式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

近年来,玉林市探索加强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以及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外卖送餐员、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推行以组建“一套机制”、提高“两个覆盖”、抓好“三个统筹”的“123”工作模式,提高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质量,以党建引领新业态经济健康发展。

组建“一套机制”,串联“责任链条”。

出台《玉林市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构建党委负总责,两新组织党工委牵头抓总,交通运输、邮政管理、市场监管、网信、商务、总工会等行业管理部门具体推动,乡镇(街道)、社区兜底管理四级工作机制,确保党建工作落到实处。组建新业态行业党委值班、平台公司轮岗、协会会商三项管理制度,通过每季度组织召开季度联席会议和专题会议等方式,加强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调度。实行考核机制,结合基层党建巡回督导、“两随机”调研指导等进行督导调研,并将成果纳入部门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重点内容。

提高“两个覆盖”,织密“组织网络”。

分级建立企业经营运行、出资人、员工队伍、党员队伍和党组织建立情况等“十本台账”,且半年更新一次,目前,共摸排出268名流动党员并纳入管理。深化行业党建集中攻坚大行动,紧盯平台公司、分支机构、加盟企业以及基层网点等抓组织覆盖,成立行业党委5个。采取单独建、选派建、联合建、区域建等方式,推动应建尽建;对已经建立党组织的,推动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对暂不具备党组织组建条件的,实现工作覆盖。

抓好“三个统筹”,发挥“党建效能”。

统筹服务阵地,指导新业态企业按照“六有”标准,依托群团组织活动阵地,打造“遇见暖州·骑遇驿站”等17 个暖“新”驿站,免费提供防疫物资、充电、应急药品、饮水休憩等10多项暖心服务。统筹职能部门力量,常态化开展暖心活动,建立“党员问需、驿站集需、乡镇解需、部门应需”的诉求机制。统筹开展“党旗领航”系列活动,组建党员先锋队、志愿服务队,推动新就业群体从“治理对象”转变为“治理力量”。

发布者 江西省南昌市委组织部

亮点 精准破“四难”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弱点变亮点

南昌市现有新业态企业205家,新就业群体80余万人,数字经济和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着眼新形势,组织部门顺势而为,坚持“党员群众在哪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聚焦“工作谁来抓”“组织怎么建”“基础力量薄”“作用发挥弱”等四大难题精准施策,明确工作由两新工委牵头,运行由行业部门指导,管理由街道社区兜底,着力扩大组织覆盖、强化运行保障、增强组织功能,推动新就业群体成为服务市民、助力城市发展、推动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

坚持条块结合、应建尽建,扩大组织覆盖。

2021年,南昌在全国率先成立首个零工经济工会联合会,并同步布局党的工作,设立党组织,理顺隶属关系。依托平台“归口”建。在规模较大新业态平台企业单独建立党组织,并在企业分支机构、业务板块、基层网点等设立党组织。依托园区“区域”建。在产业园、数字经济集聚区等,依托管理单位建立区域性行业党委,按照行业相近、区域相连等原则成立党组织。依托商圈“统领”建。在商务楼宇,通过产权单位、物业公司等牵头统领单位组建党组织,将入驻的新业态企业和新就业群体纳入组织覆盖。依托社区“联合”建。对分散的新就业群体,由街道社区成立联合党组织进行兜底管理。

坚持专项专人、共用共享,保障组织运行。

针对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缺人缺钱缺场所”的问题,经费投入采取“上级拨付+业主投入”。给予新组建党组织5000元启动经费,全额返还党费,每名党员每年活动经费不少于300元,鼓励业主赞助、党员捐助,多渠道保障经费。党务干部采取“组织选派+社会选聘”。活动场所采取“驻地共享+区域布点”,形成“15分钟党群服务圈”。

坚持提升实效、发挥作用,增强组织功能。

健全组织生活。利用班前班后会、每日晨会、业务例会和社区“流动党员之家”、微信群等“线上+线下”方式,灵活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积极发展党员。引导网约车司机、外卖员中的党员亮身份,设立“红色的士”“红色骑士”,在文明行车、规范从业上作表率。发挥网络主播党员在引导正确舆论,弘扬社会正气上当先锋。组织快递小哥运用“随手拍”,引导其在参与基层治理上显担当,成为基层治理的流动“哨兵”、移动“探头”。

发布者 浙江省海宁市委组织部、许村镇党委

亮点 发挥“新”力量打造“连心服务链”

许村镇作为海宁市新居民的重要集聚地,新居民人口达20万,占常住人口的60%。为破解新居民管理难题,许村镇以党建为引领,进一步深化全镇新居民党建工作,以“浙里网格连心”系统为载体,以为新居民治理、解忧、服务为核心,提升新居民管理服务水平,营造全镇新老居民共建共融共享的良好氛围。

以“网”释放能量,多元赋能缔造“大合力”。

为更好地服务和管理新居民,许村镇探索推行网格化管理,针对新居民相对集聚问题,按照新老居民人数、治理难度、人员分布等情况,启动微网格四级重构,推动各村(社区)进行微网格重新划分,并增配网格员86 人、微网格长352 人,将297 名新居民党员、优秀新居民代表纳入微网格长队伍。联动提升“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微网格长—微网格员—农户”治理服务效能,提升新居民管理水平。重构后的网格数从108 个重新划分成125个网格、微网格数从1647 个划分至1781 个。依托“浙里网格连心”系统线上线下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

以“融”情系温暖,凝聚共识打造“零距离”。

以“五大融入指数”为依托,强化“以新管新”模式,吸收129名新居民党员助推动新居民防疫工作有效开展。升级“新居民五大融入指数”2.0版,打造“以心联新·融合共治”新居民集聚区党建项目,建设新居民党建示范带,深化新居民组织上、生活上、环境上、安全上、文化上五大融入。打造“第二故乡”融入项目,如许巷村建立新居民红色学堂,结合新居民的需求开展“点单式”课程10场;塘桥村通过五大融入再深入、六大工作机制再助推、七大暖心服务再深入,打造新居民“567”暖心未来之家。

以“富”融合发展,汇聚力量携手“共富路”。

做深新居民融合共富,链接本地资源,发挥新居民党员、乡贤合力,打造新居民“共富园”“共富岗”“共富帮”等新居民帮富体系。如翁埠村建成50 亩“红色共富菜园”,由赵庆卓等50 多名新居民党员、微网格长轮流自发组织参与种植,产出全覆盖用于新老低收入居民的帮扶。同时,在“共富菜园”种植、村保洁等工作中设置新居民“爱心公益岗位”,为49名有劳动能力但体力有限的新居民提供轻便岗位。又如花园村党委与华德利公司党支部联动,为16名困难新居民家庭成员提供公益性岗位,每月每人可增收2000元。

发布者 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委组织部

亮点 “三个提升”推动两新党建提质增效

近年来,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两新党建工作相关要求,围绕重点任务、政治激励、载体创新等三个方面精准发力,探索破解两新党建抓不好、抓不实等难题,推动两新党建工作脱虚向实、提档升级。

抓牢重点任务,提升工作成色。

一是抓好组建攻坚。出台提高两新组织“两个覆盖”质量、常态化摸排动态化组建规范化提升等工作方案;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优势,全面摸清底数,做到“五个清楚”;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区域建、行业建”等方式,做到应建尽建。二是抓严标杆打造。对照标杆党组织创建标准,运用支部自查、党(工)委检查、组织部门核查等方式,推动创建工作落细落实,打造“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标杆性党组织。三是抓实业务指导。选派200 余名机关党员干部到两新组织担任党建指导员,提供工作指导,促进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发展;汇编党建知识手册,帮助两新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建专干开展工作。

坚持政治激励,提升工作活力。

一是强化政治荣誉。大力推荐两新领域优秀党员和先进党组织参与各类评选,切实增强政治荣誉感。二是注重企地互动。充分发挥企业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积极邀请辖区企业党组织负责人、职工居民党员代表参与基层治理。三是激发工作热情。将两新组织主要负责人对党建工作的支持情况作为选举“两代表一委员”、评优评先等方面的重要依据,有效激发两新组织抓党建工作热情,全区“两代表一委员”有24.5%来自两新领域。

加强载体创新,提升工作动能。

一是实施党建项目工程。运用企业项目管理方法,将产品质量、成本管理、现场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作为党建工作项目,以“三会一课”制度执行、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党员管理为突破点,进行党建项目设计。二是实施党员先锋工程。设立党员先锋岗,细化有关制度、明确目标任务,提升党员的荣誉感,增强党员的责任心,促使党员自我加压、追求卓越,影响带动身边同事积极投身企业发展。三是实施党建结对工程。四是实施党建助企工程。以“党建引领、助力千企”行动为载体,选定10 家企业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开展“一企一策”专项服务,大力支持和服务民营企业发展,全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者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委组织部

亮点 “三联”工作法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围绕提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质量,创新推行“三联”工作法,通过常态化开展“摸排联查、活动联办、服务联动”,不断增强党组织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常态摸排联查建组织。

县委企业工委组建工作专班,每季度对全县新业态企业进行全覆盖分层分类摸底排查,建立新业态企业台账、从业人员花名册、党员花名册、入党意愿人花名册“一台账三名册”,及时更新、动态管理、定期回访,详细掌握新业态企业经营运行、职工队伍、党员队伍、出资人和党组织建设等情况。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三找”活动,引导“隐性党员”“口袋党员”及时转接组织关系,进行登记上报、亮明身份,为组建党组织打下基础。

定期活动联办抓覆盖。

围绕提升党建工作的引领力,定期组织新业态企业与其他非公企业党组织联合开展党内活动,实现党的工作覆盖。4月份以来,组织全县外卖快递行业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负责人及党员员工,与其他非公企业党组织联合开展“坚持不懈抓防控,时不我待谋发展”“6+x”主题党日活动,落实要求,落实齐唱国歌、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接受红色教育、开展志愿服务等;组织全县111个两新组织党组织于线上实时收看、共同探讨,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等内容。

贴心服务联动解难题。

每季度组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负责人及党员员工参与全县非公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建指导员线上线下集中培训,及时宣传中央和省市县委出台的政策“干货”,增强党组织引领力和向心力。深入推进服务两新组织恳谈机制,收集快递、外卖等新就业群体的需求及意见建议,邀请税务、科工、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利企惠企“政策沙龙”活动,畅通企业合理诉求反馈渠道,为非公企业解决发展难题。今年以来,先后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协调解决实际问题6件,组织外卖、快递协会积极参与疫情防控,较好地发挥了作用。

发布者 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党委组织部

亮点 货运“红管家”办好司机“心头事”

六枝特区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以构建货车司机“家”文化为主题,着力打造货运“红管家”党建品牌,让“红管家”的优质服务真正畅通货车司机群体“党员有归属、诉求有去处、困难有解处”的闭环管理路径,让货车司机群体在党的关心关怀下愉悦畅行、开心致富。

关爱温馨的“家”,变“一路担心”为“一路顺心”。

通过发挥党员“家庭办事员”作用,开展“牵手式”“问卷式”“菜单式”“三式”闭环帮扶服务,彻底解决货车司机后顾之忧。建立村(社区)党员与货车司机家庭“结对子”帮扶机制,组织党员开展“定期家访”活动3批次,严格按照《货车司机家属诉求采集登记表》进行“一户一档”详细登记,按照“就医、就学、收入、突发、其他”5 个类别,将收集到的诉求梳理建立代办“菜单”,“分类施策”办理货车司机家庭诉求18 个,给予货车司机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

关注路上的“家”,变“一路拥堵”为“一路畅行”。

通过发挥流动支部“业务通信员”作用,实施“微信息”“微助理”“微提示”“三微”服务,不断解决资源少、成本高、出行难等问题。充分发挥交通部门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联系拓宽货源渠道,通过“红色黔线”微信群促成货运生意17单。会同交通、工信等部门,着力构建货车司机与辖区内加油站、修理厂等企业的合作桥梁,协调六枝中石化分公司与港樽运输有限公司以0.45元/升的优惠达成合作。积极发布天气、路况、疫情防控等信息100 余条,为广大货车司机合理安排行车路线提供依据。

关心流动的“家”,变“一路奔波”为“一路旅程”。

通过发挥行业党委“红色服务员”作用,开展“爱心礼包”“舒心热线”“暖心港湾”“三心”关爱服务,有效化解货车司机“风餐露宿”现状。整合多方资源,为每名党员货车司机送上“雨衣+保温杯+医药包+手电筒+洗漱包+剃须刀”“致货车司机一封信+疫情防控提示卡”等“6+2 爱心大礼包”。开通“舒心热线”,明确专人收集货车司机遇到的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做到第一时间追踪协调解决。同时,在货运车流大的六枝新窑镇花园洞治超检测站建立集休息、就餐、淋浴、学习、心理纾解等为一体的“司机之家”,让货车司机做到“身体充能”“心理充电”。

发布者 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委组织部

亮点 “1+1+1+N”企业服务新体系构建助企发展新格局

为进一步加快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浙江省青田县开启“1+1+1+N”企业服务新模式,常态化精准开展“三服务”,全力打造最佳营商环境。

打好助企“组合拳”,注入创新发展“原动力”。

一是在政策上有扶持。出台《青田县健全和完善精准服务企业工作机制的方案》,联合教育、卫健、金融等12个部门出台20条惠企政策、便企制度。二是在人力上有支持。结合县领导“一联八”制度,建立“1+1+1”驻企服务员机制,目前已有37 名四套班子领导“一对一”联系51 家重点企业,选派42 个县直部门中187 名科级干部、144 名业务骨干任驻企服务员,打造联企驻企服务格局。三是在形式上有加持。建立“N”个特色服务组团,整合涉企部门力量,凝聚业务骨干、智库专家合力,精准惠企、专业助企,现已建立6大产业链服务队。

做好助企“店小二”,争当服务企业“贴心人”。

一是行动实际,举措具体。常态化开展“千企走访赋能”“三访三联”走访活动,推行“三个帮办代办”制度,建立“侨乡微税厅”等八大特色服务,在企业转型发展、企业党建工作、人才队伍培育等方面提供专业指导和服务。二是服务周到,破难有力。入企上门形成问题清单,落实联系责任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三项制度,为企业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服务,目前已为企业解决150余个困难,累计接受咨询700 余次。三是政策上门,发展减负。充分发挥“分类挂星,创星进位”激励机制,提供特色贷款金融产品、推出纳税信用贷款,组织招才引智招聘活动以及发放发展考核奖励等20余项措施,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当好助企“监考官”,发挥督查考核“指挥棒”。

一是坚持需求导向做问卷。创造载体,充分发挥驻企服务员(党建工作指导员)作用,积极推动驻企服务为企业选举换届、重大决策、升级转型理思路、提建议、破难题。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做答卷。未雨绸缪、服务前置,能出“好招”,解决企业“蒙着眼睛”做市场问题。三是坚持效果导向做改卷。实施驻企服务推进情况月监测、季通报制度,开展年度“招引员”“征地员”“店小二”以及“先进驻企服务员”“优秀党建工作指导员”等评选活动,作为干部年度考核、选拔任用、职务职级晋升的重要依据,真正做到干好干坏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