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和甲胎蛋白对预后的评估分析

2022-11-11 03:05罗清兰邓宇伟曾涛
当代医学 2022年19期
关键词:比值淋巴细胞原发性

罗清兰,邓宇伟,曾涛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 惠州 516000)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1],若不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病情发展,患者可出现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3]。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可反映机体免疫功能及机体炎症反应,相关研究表明,NLR与肿瘤患者预后密切相关[4-5]。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可反映机体的肿瘤炎症反应的状态及抗肿瘤免疫间的平衡情况,相关研究表明,PLR水平变化与肝癌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6-7]。甲胎蛋白(alpha fetal protein,AFP)是最早发现的蛋白质肿瘤标志物,主要由未分化的肝细胞合成分泌,是反映肝功能受损特异性指标[8]。本研究旨在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NLR、PLR、AFP对其预后的评估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80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65例,女15例;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56.32±4.21)岁。对照组男56例,女24例;年龄29~75岁,平均年龄(54.32±3.21)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观察组患者均符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中的诊断标准;入组前未进行抗感染治疗。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肺、肾等重要脏器疾病;伴全身严重感染。

1.2 方法

1.2.1 样本采集对照组于体检时抽取外周静脉血2 ml,观察组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分别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2 ml。应用全自动血细胞仪及其配套试剂,严格按照仪器操作步骤,以3500 r/min离心10 min处理,检测患者静脉血中中性粒细胞水平、淋巴细胞水平及血小板计数;应用Cobas 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并按照仪器检测步骤检测患者血清中AFP水平。

1.2.2 随访对肝癌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术后随访后,通过门诊随访、电话随访的形式了解患者预后情况,每3个月随访1次。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术前、观察组手术前后及术后随访期间观察组复发与无复发患者的血清指标(NLR、PLR、AFP)水平;分析肝癌患者术后预后与术前血清指标的相关性及血清NLR、PLR、AFP对肝癌患者术后预后的检测价值。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检验,绘制肝癌患者血清NLR、PLR及AFP的ROC曲线,分析其与术后预后的相关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前血清NLR、PLR及AFP水平比较术前,观察组NLR、PLR、AF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前血清指标水平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preoperative serum index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1 两组术前血清指标水平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preoperative serum index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注:N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P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AFP,甲胎蛋白

组别观察组(n=80)对照组(n=80)t值P值NLR 6.56±1.421.52±0.3230.9690.000 PLR 113.85±10.6856.34±10.2634.7330.000 AFP(μg/L)452.36±26.7811.84±3.38145.9720.000

2.2 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指标水平变化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观察组NLR、PLR、AFP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指标水平变化(±s)Table 2 Changes of serum index levels in observation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表2 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指标水平变化(±s)Table 2 Changes of serum index levels in observation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注:N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P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AFP,甲胎蛋白。与术前比较,aP<0.05

时间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F值P值NLR 6.56±1.424.23±0.86a 2.46±0.74a 307.2020.000 PLR 132.22±16.89126.35±24.31a 113.85±10.68a 21.3330.000 AFP(μg/L)452.36±26.78263.58±35.68a 135.26±42.56a 1606.2390.000

2.3 观察组术后预后与术前血清指标比较随访期间,观察组16例出现复发(20.00%),复发患者术前NLR、PLR、AFP水平均高于未复发患者(P<0.05),见表3。

表3 肝癌患者术后预后情况(±s)Table 3 Postoperativ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liver cancer(±s)

表3 肝癌患者术后预后情况(±s)Table 3 Postoperativ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liver cancer(±s)

注:N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P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AFP,甲胎蛋白

预后复发(n=16)无复发(n=64)t值P值NLR 6.72±1.265.36±1.024.0000.000 PLR 143.56±18.65122.95±12.434.1840.000 AFP(μg/L)436.48±20.26405.62±13.625.7610.000

2.4 肝癌患者术后预后与术前血清指标的相关性分析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NLR、PLR、AFP水平与患者治疗后疾病的复发率呈正相关(P<0.05),见表4。

表4 肝癌患者术后预后与术前血清指标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Table 4 Correlation Spearman analysis between postoperativeprognosis and preoperative serum indexes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ancer

2.5 血清NLR、PLR及AFP对肝癌患者术后预后的检测价值对术前NLR、PLR及AFP绘制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PLR及AFP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1、0.859、0.858,对应最佳截断点为0.536、0.506、0.453,见表5、图1。

图1 血清NLR、PLR及AFP对肝癌患者术后预后的ROC曲线分析Figure 1 ROC curve analysis of serum NLR,PLR and AFP on postoperativ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liver cancer

表5 血清NLR、PLR及AFP对肝癌患者术后预后的检测价值Table 5 Detection value of serum NLR,PLR and AFP for postoperativ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liver cancer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是世界第五大常见的癌症,同时也是全球第三大致死癌症,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不仅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还增加社会的经济负担[8]。相关研究表明,肝癌患者的预后与患者体内的炎症因子密切相关,肝癌的主要发病机制是炎症反应促使癌细胞发生转移,使病情进一步发展、恶化[9-10]。部分血液中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标已被证实与多种肿瘤患者的预后情况密切相关,包括NLR、PLR、C反应蛋白等[11-12]。AFP可用于肝癌高危患者的筛查,虽然AFP是诊断肝癌的特异性标志物,但有关研究表示并非所有肝癌患者体内的AFP水平明显升高,约40%的患者AFP可维持在正在范围内[13]。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前,观察组NLR、PLR、AF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周帅等[14]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肝癌患者NLR、PLR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分析原因为,当机体内出现肿瘤细胞,机体会出现自我破坏,过度应激反应,释放多种炎症因子进入血液,未分化的肝细胞大量合成分泌AFP,使肝癌患者体内NLR、PLR、AFP明显高于健康人群[15]。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观察组NLR、PLR、AFP水平低于术前(P<0.05),提示可通过患者NLR、PLR、AFP水平判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并可用于判断其治疗方式是否有效。随访期间,观察组16例出现复发(20.00%),复发患者术前NLR、PLR、AFP水平均高于未复发患者(P<0.05),可能原因是术前患者NLR、PLR、AFP水平为肝细胞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提供了合适的内环境,同时高水平的炎症因子促使肿瘤血管、肿瘤细胞因子的生成,降低了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应答,促进肿瘤的进一步发展,导致NLR、PLR、AFP高水平患者预后不佳[16-18]。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NLR、PLR、AFP水平与患者治疗后疾病的复发率呈正相关,提示原发性肝癌患者的预后情况与治疗前体内NLR、PLR、AFP水平密切相关,指导临床应进行早期干预降低患者体内相关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本研究ROC曲线结果表明,术前NLR、PLR及AFP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1、0.859、0.858,对应最佳截断点为0.536、0.506、0.453,提示NLR、PLR、AFP可作为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的判断指标。

综上所述,原发性肝癌术前NLR、PLR、AFP水平与患者预后情况具有相关性,可作为患者预后的判断指标。

猜你喜欢
比值淋巴细胞原发性
牦牛转移因子对藏绵羊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的影响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靶向免疫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宏基因组测序辅助诊断原发性肺隐球菌
HIV感染者/病人CD4+T淋巴细胞检测及情况分析
也谈极值点偏移问题破解策略
物理中的比值定义法
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的比较与应用
益气养阴祛瘀煎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