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骨香果实内源抑制物质研究

2022-11-11 05:09刘绍欢万政敏何晶晶沈祥春
安徽农业科学 2022年20期
关键词:透骨胚轴提液

刘绍欢,万政敏,何晶晶,沈祥春*

(1.贵州医科大学药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2.贵州医科大学天然药物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 550025;3.贵州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透骨香来源于杜鹃花科植物滇白珠[Gaultheriayunnanensis(Franch.)Rehd.]的全株或根,味辛,性温,有小毒,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活血通络等功效[1],主治风湿痹痛、筋骨疼痛、跌打损伤等疾病[2]。透骨香药材作为贵州常用民族药之一,目前对其成分含量[3-4]、显微特征[5]、药理作用[5-7]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截至目前,该药材来源均采自野生资源,在人工种植方面鲜见报道。

近年来,随着需求的日益剧增,野生资源的逐年减少及自然环境的破坏,其人工驯化及栽培也显得日益重要。内源抑制物质作为种子休眠的原因之一[8-9],其可推迟、抑制同种或异种植物种子发芽,主要通过抑制种子的呼吸、酶的活性,阻碍种子吸水和胚生长、改变其渗透压,从而影响种子的萌发[10];主要存在于果实的果皮、果肉、果汁中,种子中的胚、胚乳、种皮亦存在[11-14];在相关试验研究中,通常采用测定白菜、小麦、油菜等种子的发芽率、胚根长、胚轴长来测定种子内源抑制物质是否有活性[15-17]。在前期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透骨香种子自然状态下发芽率较低,长势较缓慢,从而影响种子的萌发,该试验拟通过对透骨香果实(果皮与种子)内源抑制物质活性进行探究,从而为该药材的进一步试验提供相应的数据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透骨香果实(果皮与种子),自然干燥、人工分离果皮和种子,常温放置。白菜种子(贵阳金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试验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试验方法

1.2.1不同溶剂、不同部位浸提液制备。称取2.5 g透骨香种子、果皮各1份,研碎,分别置于100 mL三角瓶中,各加入10倍量蒸馏水,密封,置暗处浸提24 h,过滤,再加上述溶剂浸提,连续浸提3次,合并滤液,浓缩,定容至25 mL,分别得浓度为0.10 g/mL的种子、果皮水浸提液,4 ℃保存备用。甲醇的种子及果皮浸提液蒸干,再用蒸馏水定容,其余与上述方法相同。

1.2.2不同浓度浸提液制备。称取10 g透骨香种子、果皮各1份,按“1.2.1”方法将种子、果皮浸提得到的母液,取适量稀释成0.02、0.04、0.06、0.08、0.10 g/mL的溶液各25 mL,4 ℃保存备用。

1.2.3不同浸提时间浸提液制备。称取2.5 g透骨香种子、果皮各3份,研碎,分别置于100 mL三角瓶中,加10倍量蒸馏水,密封,置于暗处分别浸提12、24、48 h,过滤,浓缩,分别定容至25 mL,得浓度为0.10 g/mL的浸提液,4 ℃保存备用。

1.2.4不同温度浸提液制备及活性测定。分别称取2.5 g透骨香种子、果皮各3份,按“1.2.1”方法在25、35、45 ℃恒温遮光环境下浸提24 h,过滤后,再加蒸馏水连续浸提3次,合并滤液,浓缩,分别定容至25 mL,4 ℃保存备用。

1.2.5不同次数浸提液制备及活性测定。称取2.5 g种子、果皮各1份,按“1.2.1”方法浸提12 h后所得的溶液记作第1次,再加溶液提取5次,分别记为第2~6次,滤液浓缩定容至25 mL,备用。

1.2.6活性测定。采用培养皿培养法,在培养皿内放置两层滤纸,分别加入透骨香的果皮和种子浸提液4 mL,作用于白菜种子的萌发,试验种子50粒/皿,每组重复3次,用蒸馏水作空白对照。采用QHX-350B光照培养箱,每天光照14 h(光照强度 10 000 lx)、黑暗10 h。24 h统计种子发芽率,48 h测白菜胚根长、胚轴长。发芽率=正常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数×100%。

内源抑制物质对种子萌发的抑制率=(1-处理种子发芽率/对照种子发芽率)×100%,其他抑制率依此法计算。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溶剂、部位浸提液对白菜种子生长的影响由表1可知,透骨香果皮水浸提液对白菜种子的萌发呈完全抑制状态(种子未发芽)。与对照组相比,透骨香种子水浸提液、甲醇浸提液对白菜胚根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但组间差异不明显,对其胚轴长仅种子水提液起抑制作用,抑制率为98.78%;果皮甲醇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胚根及胚轴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98.18%、99.19%。

表1 不同溶剂、部位浸提液对白菜种子生长的影响

2.2 不同浓度浸提液对白菜种子生长的影响由表2可知,当透骨香种子水浸提液浓度达到0.10 g/mL时,对白菜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其胚根长有显著差异(P<0.05);当透骨香果皮水浸提液浓度为0.10 g/mL 时,完全抑制白菜种子的萌发。由此可见,当果皮浸提液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对白菜种子的萌发产生较大影响。

表2 不同水浓度浸提液对白菜种子生长的影响

2.3 不同浸提时间浸提液对白菜种子生长的影响由表3可知,透骨香种子在12、24、48 h所得的水浸提液与对照组相比,对白菜种子萌发、胚轴长的抑制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胚根长的抑制有显著差异(P<0.05)。果皮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的抑制无显著差异(P>0.05),对胚根长的抑制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48 h浸提液的抑制最强,抑制率为91.24%,12、24 h所得浸提液的抑制率分别为55.28%、58.27%;12、24 h所得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胚轴长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48 h浸提液对其抑制有显著差异,其抑制率为83.70%。

表3 不同浸提时间水浸提液对白菜种子生长的影响

2.4 不同温度浸提液对白菜种子生长的影响由表4可知,透骨香种子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抑制无显著差异(P>0.05);但白菜种子胚根长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抑制(P<0.05),25、35、45 ℃的组间差异不明显,其抑制率分别为85.37%、85.30%、84.20%;当温度为25 ℃时,种子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胚轴长有显著抑制作用,当温度为35、45 ℃时无抑制作用。25、45 ℃下所得透骨香果皮浸提液对白菜种子的萌发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35 ℃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无抑制作用;不同温度果皮浸提液对白菜胚根长的抑制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25、35、45 ℃其抑制率分别为97.65%、97.50%、95.38%,但组内的抑制作用不明显;不同温度的果皮浸提液与对照组相比,抑制白菜种子的胚轴生长差异显著(P<0.05),25、35、45 ℃的抑制率分别为99.68%、99.03%、92.58%。

表4 不同温度水浸提液对白菜种子生长的影响

2.5 不同浸提次数(12 h)浸提液对白菜种子生长的影响由表5可知,6次种子水浸提液与对照组相比,对白菜种子的萌发和胚轴长均无显著抑制作用(P>0.05),但对胚根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6次果皮水浸提液与对照组相比,对白菜种子的萌发无影响(P>0.05),对白菜种子的胚根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第2次的浸提液对胚轴长有抑制作用(P<0.05),其他浸提次数的浸提液对胚轴长均无抑制作用且有增强作用。

表5 不同浸提次数(12 h)水浸提液对白菜种子生长的影响

由表6可知,6次种子醇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和胚轴生长均无显著抑制作用(P>0.05),但其对白菜胚根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第1次浸提液的抑制作用最强,为85.14%,第2次至第6次的浸提液与对照组相比对白菜胚根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6次果皮醇浸提液与对照组比,对白菜种子萌发无差异(P>0.05),对白菜胚根、胚轴的生长仅第1次浸提液有明显抑制作用,分别为95.22%、82.33%。

表6 不同浸提次数(12 h)甲醇浸提液对白菜种子生长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透骨香种子、果皮的水及甲醇浸提液均对白菜种子萌发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水浸提液抑制作用强于甲醇浸提液;相同提取溶剂,果皮浸提液比种子浸提液的抑制作用强,当果皮水浸提液浓度为0.10 g/mL时,白菜种子呈完全抑制状态。因此,建议在人工育苗过程中应将其果皮和种子分离后进行相关试验。

猜你喜欢
透骨胚轴提液
不同鲜重秋茄胚轴形态及其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基于灰色关联的水平井提液效果评价方法
——以渤海S油田为例
渤海Q油田提液井生产规律分析
基于均匀设计法的稠油底水油藏提液研究
悼李公正中先生
控制水稻中胚轴伸长的QTL 定位
透骨祛痹方抗炎镇痛作用与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利用重测序和集团分离分析鉴定水稻中胚轴延长相关染色体区域
水稻中胚轴伸长研究进展
辣子草水浸提液对蚕豆叶保卫细胞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