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派报告》中的非线性叙事解读

2022-11-12 20:04吴燕飞
戏剧之家 2022年4期
关键词:卡普兰唐娜威特

李 源,吴燕飞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人文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2)

《少数派报告》是菲利普·迪克最通俗易懂的短篇小说之一。作为二十世纪的小说家,他的小说作品因其前瞻性,充满节奏感的情节和出人意料的反转而被奉为科幻小说的经典。读者在阅读《少数派报告》时,跟随主人公的有限视角进行推测和解读,整个叙事呈现为主人公逃亡和抗争的主体故事框架中嵌套三份先知关于此事的预见性报告,由此形成多重时间、多线索的非线性叙事结构。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的不对等形成信息差,在情节发展中主体故事框架和报告的情节不断产生交叉,形成环型叙事结构,叙述形成的悬念大大增加了故事的可读性,也赋予了科幻小说紧张刺激的氛围。

一、交叉

法国文学评论家热奈特在《叙述话语》中提出,叙事时间分为“故事时间”和“话语时间”。“故事时间”是指所述事件发生所需的实际时间,“话语时间”指用于叙述事件的时间。情节结构表层的时间序列具有先来后到的时序,而话语层的时间则有可能会显现为逆时序的安排。在《少数派报告》中,三份预言报告依次按照时间顺序生成,依据主人公读到报告后的行动而修改,因此第三份最终报告遵循了自然时序,阐述了整个故事的前因后果。而作者打破先来后到的时序,安排主人公先看到第二份报告,然后再看到第一份,最后看到第三份报告,这样的情节处理使故事扑朔迷离,呈现出一种非线性叙事结构。“非线性叙事结构抛弃了时间的序列性,表层叙事结构呈现出零散与错乱,具有多维度,多视角,时空错乱与倒置,立体感强烈,没有明显的逻辑思维走向等特点。”三份预言报告的时间与主人公逃亡的故事时间有平行、有重叠,形成三个交叉点,将故事推向反转和高潮。

从故事时间角度出发,本文情节脉络清晰完整。主人公约翰·安德顿是测罪系统的发明者,测罪系统运用于预防犯罪中,三个先知的只言片语通过计算处理器转换成预言。偶有一位先知的预言有别于其他两位时,这个预言就被称为“少数派报告”。利奥波德·卡普兰是联邦西署同盟军的将军,在同盟军被取缔后,他一直企图再次拢权。根据故事时间,情节的梳理如下:埃德·威特沃作为安德顿的助理和接班人上任;安德顿看到了自己即将杀人的预言;他第一时间藏匿预言纸条,打算在军队发现前逃跑(因为所有预言在军队总部有备份);安德顿怀疑是新上任的助理威特沃设局陷害自己,接着他被妻子提醒卡片上的受害者是主人公闻所未闻的“利奥波德·卡普兰”;当安德顿对一切线索和推理半信半疑时,他被陌生人带到车库与预言中的受害者卡普兰见面;卡普兰假装行使正义,说服安德顿相信一切是威特沃的阴谋,安排他在收音机中听到有关“少数派报告”的信息;安德顿联系前助手佩奇潜入测罪中心,听取少数派报告;报告结果显示安德顿预见谋杀并阻止了谋杀;安德顿拿到自证清白的磁带,妻子丽莎驾驶飞船前来营救他;弗莱明声称丽莎也是陷害计划的一份子;安德顿幡然醒悟,与妻子合力打晕弗莱明,验明其身份;安德顿这才知道弗莱明是卡普兰的下属,佩奇是卡普兰安插在测罪中心的眼线,他错信卡普兰的谣言,错将威特沃当成敌人;安德顿回到测罪中心,先后听了先知“唐娜”和“迈克”的预言,这两个预言的结论相同,即安德顿杀了卡普兰,但具体的时间和过程不同;卡普兰将军假意向众人宣布安德顿受虚假指控的来龙去脉,实则意在指出少数派报告的不合理性,预谋推翻测罪系统;为了维护预防犯罪机制,安德顿枪杀了卡普兰;故事的最后,安德顿被流放人马座,临行前他给威特沃总结了测罪系统的工作原理,发现“唐娜”“杰里”和“迈克”的预言的时间路径各不相同,“唐娜”和“迈克”预言结果是安德顿杀了卡普兰,“杰里”预言结果是安德顿没有杀卡普兰,这三份报告形成于不同时间,是前后连贯,相互驱动的。因此只有最晚的一份“迈克”的报告是基于完整故事时间的,因而不存在“少数派报告”。

梳理完故事线,我们发现嵌套其中的先知报告与整个叙事大框架的第一个交叉点出现在安德顿听“杰里”预言他无罪的报告,也就是所谓的“少数派报告”。这份报告的存在让他自然开始怀疑其他少数派报告的存在,并据此判断:预防犯罪机制下或许存在很多冤假错案。读者此时掌握的有限信息是,误以为三份报告的结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杰里”的报告是不被采纳的少数派报告,进而与主人公一起怀疑测罪系统的合理性。

嵌套的预言报告和叙事框架的第二个交叉点在第二份报告显露时。作者笔锋一转,暗示卡普兰不可信。安德顿的行动顺应第一份报告的前半部分,在此时他发现自己恰巧也顺应着第二份报告的内容。卡普兰设法利用信息差使安德顿与威特沃对立,发现弗莱明身份后的安德顿立刻推翻了之前的猜想,做出杀人的决定。

第三个交叉点在故事的结尾,三份报告全部呈现完毕。“唐娜”和“杰里”都是错误的,只有“迈克”是对的,因为之后再没有生成其他报告来否定他。其实安德顿在测罪中心就听完了三份报告,并提出唐娜的预言与迈克的不同。作者选择让安德顿在文章的结尾揭示测罪系统的工作原理,有助于增强紧锣密鼓的节奏,增加抽丝剥茧的快感,也强调主人公在掌握切实证据后运筹帷幄的人物特点。

这三个交叉点构成了故事的完整性,增加了情节的戏剧性,时间的跳跃性,和读者解读的自由性。张弛有度的解构,分配和再组合,给小说增添了无穷的艺术魅力。

二、闭合

第三个预言是对前两个预言的颠覆和故事线索的重组,故事结尾与开头第一个预言结果重合,三重颠覆形成一种环形的叙事结构。龙迪永认为环形叙事结构是“在某一完整的叙事过程中采用三个向度:过去、将来和现在,并在向度转换中形成闭合。”在环形叙事中,读者用过去发生的事对未来进行合理猜测,保持对冲突的期待。菲利普·西德尼认为“像诗人一样,人总是仓促奔向最中间,即使在他不得不思考过去,并展望未来时”。作者设置三个预言报告层层嵌套,读者可通过“时序”理论将过去,现在和未来自然地联系起来,体验情节,设置悬念和惊喜。热奈特将时序分为三种,最常见的是“自然时序”。“如果事件还没有发生,叙述者就预先叙述事件及其发生过程,则构成预叙;事件时间早于叙述时间,叙述从现在开始回忆过去,则为倒序。”

第一份报告是“唐娜”的报告。这个预言的时间路径是安德顿第一时间掌握自己将要杀卡普兰的信息后逃亡,逃亡中被安排与卡普兰相见。卡普兰称一切都是威特沃的阴谋,他被安德顿当即识破并击毙。这份报告是最先生成的,却不是主人公最早看到的。作者巧妙打乱报告被看见的顺序,产生了与报告相悖的情节,由此给读者造成多重时间的假象。安德顿在逃亡中首先获取了“杰里”的所谓少数派报告,也就是故事时间中的第二份报告。他意识到卡普兰密谋削弱警方势力,于是向参议院寻求帮助。参议院为自保肢解警察系统,安德顿带领一众警察举行政变,击毙卡普兰。这份报告与故事不符,被第二份报告否决了。

第二份报告是“杰里”的报告。这是安德顿看到的第一份报告,作者用“预叙”表达安德顿的推测:“威特沃当然已经看过这份报告了。即便如此,他还是篡夺了他的局长之位,让警察小组满天下追踪他。”因为安德顿第一时间掌握预言改变了第一份报告,这份报告就在“唐娜”的报告之上有所修改。安德顿在妻子营救计划中醒悟过来,识破阴谋后他决定要杀了卡普兰。因此第二份报告与故事不符,被第三份报告否决了。

第三份报告是“迈克”的报告。这是最后生成的报告,也是符合故事情节的正确报告。安德顿按照“二一三”的顺序掌握了预言的内容,逐渐能够准确判断形势,改变“不杀卡普兰”的想法,所以最终结论与第一份报告相同。作者在故事结尾采用“倒叙”手法,“第三份报告否定了第二份报告,就像第二份报定了第一份报告一样。然后我们又回到了原点。”主人公短短几天经历了从测罪系统局长到流人的辛酸历程,他对形势的判断也一直左右着决定,“杀卡普兰——不杀卡普兰——杀卡普兰”,全文大体上的叙事落脚在“现在”,作者有意营造环形叙事,主故事线向前推进中穿插对于过去的“倒序”和对于未来的“预叙”,将有关情节串联和错位,丰富了叙事时间,给予读者丰富的叙事进度,形成大环与主线的鲜明对比和交锋,给读者带来更大的冲击性。

回到故事结尾,作者采用预叙手法,安德顿提醒新任局长威特沃“同样的事情很有可能再次发生……你要时刻保持警惕”,使故事又回到了开头,测罪系统仍有被推翻的可能,只不过下次反抗的势力不再是卡普兰,可能会是其他人。关于测罪系统的合理性,作者没有给出明确回答,环形叙事结构起到暗示作用,引发读者对于故事设定的进一步思考。

三、结论

在《少数派报告》中,时序的颠倒错乱形成数个交叉点,这种打破传统的非线性叙事在大故事中套小故事,戏中戏的嵌套结构更是给科幻小说增添了烧脑的推理情节。故事没有了绝对的开始和结尾,较传统线性叙事结构有独特的戏剧性和解构性,读者往往在结尾恍然大悟,并对小说本身进行反思。菲利普·迪克对时间的连贯性和矛盾性掌控自如,用极少的文字呈现极大的艺术效果,因此作品可读性极强。他在掌握命运与预知未来的情节交织中,给读者带来关于“时间”感知上的冲突混乱。

猜你喜欢
卡普兰唐娜威特
基于Kaplan-Meier算法的应急灯电池组件性能衰退和失效曲线
诺奖得主唐娜·斯特里克兰:做自己喜欢的事
爱拼才会赢
唐娜的婚礼
乖乖兔的菜园子
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公平的推进
邻居家被盗
长颈鹿的叫声
照片
一个神童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