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2022-11-14 05:36
活力 2022年9期
关键词:班子党组织基层

陈 水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党委组织部,九江 332004)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建党百年之际,我们坚持强基固魂、大抓基层、夯实基础,筑牢基层党组织,畅通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为我们党的事业的发展壮大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新形势下,炼化企业必须持之以恒地抓党建,坚持服务中心不偏离,推动“在经济领域为党工作”,确保党建与中心工作想到一起、站到一起、干到一起。所谓融合,是指熔成或如熔化那样融为一体,在心理意义上是指不同群体之间认知、情感或态度倾向融为一体。党建融合是围绕中心任务,选择好视角、找准结合点开展党建工作,确保党建与中心工作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同步协调,切实把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本文深入分析党建融合理论和需求、党建融合的难点和堵点、党建融合的方法和思考,总结党建融合工作实践,在基层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基层单位整体工作再上台阶。

一、融合之需——为什么要融合

(一)国家层面

要清楚地认识我国处于“两个大局”,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这是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国企党建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用企业发展成果检验党建工作实效,不断提高企业效益、增强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要清楚地认识党的十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明确国有企业党委定位由“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修订为“发挥领导作用”。同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事业中,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余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

要清楚地认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的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深入贯彻“中央企业党建巩固深化年”专项行动,加快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升级,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二)总部层面

要准确把握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会议中强调的“融合意识”,“抓生产从思想入手、抓思想从生产出发”是石油石化企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党组织要切实落实五项主要任务,确保党建工作策划到位、落实到位。

要准确把握集团公司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推进会议精神,落实党委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班子成员在分管领域的“第一责任”,细化“一岗双责”,领会构建“一基两翼三新”和“打造世界领先”的长远思考。

要准确把握集团公司“1355”党建工作思路,其中“五个坚持”特别提到了“融合导向”的新要求,积极探索基层党建融合的有效载体,做到生产经营重点任务推动到哪里,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三)公司层面

要深刻领会集团公司党组领导调研讲话的深远意义,切实在“做强做优特色发展”中迈向世界领先水平,在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中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扎根地方、奉献地方中扛稳央企责任,在强根固魂、凝心聚力中把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要深刻领会公司治理结构变化的历史意义,理解企业党委在“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中的作用,结合党委书记和公司代表“一肩挑”治理模式调整,企业自主追求党建考核A档的内在需要,更需要通过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

要深刻领会企业党委自我追求的现实意义。公司机构改革、分离移交、装置检修、疫情防控、防洪抗汛等重点任务迫切需要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因此必须号召全厂党员干部群众同心同向、协同发力,早日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二、融合之忧——为什么难融合

(一)难融合的现象

一是融合认识不到位。少数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融合认识不到位,工作各自为政、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对对方工作不插手、不介入、不过问,“各唱各的调,目标不聚焦”。

二是融合意愿不强烈。部分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思想意识有误区、个人情绪有抵触、工作能动性不强,工作岗位职责划得太清,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错误思想,相融互促的想法不多。

三是融合能力不够高。部分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有融合的愿意,但缺少融合的实际措施。有的找不准切入点,“融”不到点子上;有的操之过急,“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四是融合行动不积极。部分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局限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肯“越雷池半步”,牢守“分内之事”,不积极进行融合工作也就在所难免。

(二)难融合的危害

第一,行政不认可,生产“缺保障”。党组织负责人握在手里的一支骨干队伍、一种红色资源、一种政治优势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使装置“安稳长满优”缺少了政治、组织和思想的保障。

第二,党建不“给力”,形成“两张皮”。党建工作未能深度融入生产经营,自说自话,“内部循环”,从“没作为”到“没地位”,逐渐出现党建弱化、党建虚化、党建淡化和党建边缘化的现象。

第三员工不满意,稳定“难维系”。党建工作未能深度融入生产经营,会出现目标不同向、互相不买账,甚至相互拆台的现象,尤其是主要负责人,出现了不团结的现象,员工“六神无主”,队伍“一盘散沙”。

(三)难融合的原因

一是思想意识不到位。政治站位不高,思维方式狭隘,把“党要管党”当成“党只管党”,未能抓住炼化党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看似干好了“分内之事”,实际疏忽了“一岗双责”。

二是能力素质不够高。部分领导干部受工作能力水平的限制,有的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怎么下手,有的碍于面子,不善于进行沟通,“生拉硬拽”搞融合,效果不佳,造成误会,最终放弃融合。

三是体制机制不健全。对党建融合缺少全过程的制度保障,使融合停留在自主行为上,主要负责人意识好、能力强、水平高就能融合得好,人事调整后就会出现难以融合的现象。

三、融合之法——从哪里去融合

(一)深化目标融合

公司根据生产经营目标,同步提出党建工作目标和计划,从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强化保障。2020年以来,在“百日攻坚创效”“持续攻坚创效”“疫情防控”“防洪抗汛”“检修改造”等重点任务中,公司不仅明确了效益指标,同时对基层党组织、党员队伍、政工团队进行了统一部署,充分发挥了组织体系保障作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一体化推动的格局,凝聚各方力量,合力推进党建融合。

(二)深化过程融合

围绕公司中心任务谋划部署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示范项目优势,把生产工作的难点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抓弱项、补短板,真正在生产经营、安全环保、企业发展中发挥党组织示范引领作用。深化党组织示范项目创建工作,创新实施“1+2+3”分级管理模式:“1”是“党建+”活动,由公司系统策划、机关部门推进,由基层党组织实施;“2”是党员责任区和党员示范岗,列为基层党组织规定动作;“3”是党员项目攻关、党员先锋队、党建共建,属于基层党组织自选动作。截至目前,各基层党组织共创建党员责任区10个、党员示范岗10个、组织党员攻关项目4个,累计成立党员先锋队14支,逐步形成“现场有攻坚就找基层党组织”“生产有难题就申请示范项目”“装置有硬骨头就带党员冲锋”的良性局面,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三)深化考核融合

坚持“考核经营看党建、考核党建看经营”,把党建业绩纳入单位组织绩效考核,把生产经营指标作为党建考核的关键要素,把党建和生产经营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用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优化党建考核内容,将传统的机关对基层的单向考核改为机关和基层双向考评、互评互促,站在不同角度提出意见建议。党建考核坚持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日常考评与现场考评相结合,与企业管理“三基”、基层党支部分类定级联动,与生产经营业绩相辅相成、相互印证,强化结果运用,有效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四、融合之计——怎么样促融合

(一)压实责任促融合

压实党建主体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从制度层面把“一岗双责”“党政同责”“交叉任职”等固态化、清单化,明确各级党组织、班子成员及支部委员的党建职责,构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局面,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层级责任体系。

在总厂党委层面,要紧紧围绕“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明确基层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深度融合的目标任务和考核评价体系,抓好检查考核,督促整改落实,及时总结、归纳、推广好经验、好做法。

在机关部门层面,要以强化作风建设为突破点,抓好管理和服务职能,用服务的理念去做管理的事情,做到服务为先、服务在前,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单位更好抓生产、抓安全、抓管理、抓效益。

基层支部层面。要以强化执行为落脚点,针对“抓班子、带队伍、强管理、促发展、保稳定”五项主要任务中的薄弱点,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强弱项、补短板,制定具体目标和措施,提高工作实效。

(二)抓好班子促融合

党建融合好不好,关键看班子,核心看班子的主要负责人。班子的主要负责人要有融合的意识、融合的气度和融合的艺术。班子成员要凝心聚力、同心同向,像保护眼睛一样维护团结,单位闹不团结就没有希望,干部闹不团结就没有前途。

要强化班子思想建设,严格党内组织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增强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要求的自觉性。

要突出班子能力建设,建立学习研讨制度,紧密贴合上级精神,强化执行落实的真本领,切实把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和期盼转换为解决现实问题的有利法宝和具体措施。

要注重班子民主建设,抓实班子会和支委会,坚持民主集中制,按程序议事决策,主要领导带头相互支持、密切配合,有问题要摆在桌面上,及时消除误解、解开心结。

要发挥班子的整体功能,压实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党建引领作用,把基层班子建成政治素质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工作业绩好的“四好班子”。

(三)带好队伍促融合

队伍融合好不好,关键看队伍精气神佳不佳。带队伍,重点带思想、带作风、带士气、带能力、带绩效,要建设一支关键时刻听指挥、拉得出,危急关头冲得上、打得赢的干部员工队伍。

带思想,团结班子成员、管理人员、班组骨干、党员队伍和员工群众,通过恰当场合,宣贯融合理念,从思想层面下好“先手棋”。

带作风,抓实基层单位或基层班组的执行力,强化机关部门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牢牢把握“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际效果。

带士气,强化意志、鼓舞斗志,激发员工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意愿,实现劳动效率和人力资本的最大化、最优化。

带能力,通过“上半年培训季,下半年技能竞赛,全年微课堂”的形式,提高学习理解、发现问题、异常处理、沟通协调的能力。

带绩效,以结果为导向,从工作绩效中理性看待工作态度,引导队伍成为充满激情、斗志昂扬、奋发勇为、业绩突出的工作团队。

(四)建好机制促融合

党建融合得好,首先要目标融合,党政工作目标一致、责任同担,才能使广大干部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干工作。实现目标融合后,就要建立融合保障机制,固化融合实际效果。

一是保障工作机制。企业创新“基层党建与生产经营工作融合”的载体,出台相应制度,明确机关服务、项目管理、融合落实、能力提升及工作考核等措施,确保融合有据可依。

二是保障机构人员。没有强有力的组织和优秀的党务人才,党建融合工作只能是纸上谈兵,面对扁平化机构和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企业应配备专兼职党组织负责人和政工干事。

三是保障责任分工。稳步推进符合条件的基层班子成员全部进入支委班子,实现“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压实“一岗双责”,充分发挥班子的集体智慧,齐心协力促进党建融合。

四是保障素质能力。公司注重党务政工团队建设,每年定期举办培训班,提升想融合、会融合、善融合的能力水平,基本实现“三懂三会三过硬”目标,确保深度融合有力有效。

结 语

综上所述,党建融合就是要处理好党建与生产经营的关系。在融合中,我们既要防止将两者割裂开来,在“种好责任田”的背景下挤出时间,照顾对方感受,搞“搭把手、补个台”式的融合,又要防止将两者“一锅粥”式地混在一起,分不清你我,甚至“失去了自我”,搞成“打下手”“雨伞式”的融合。炼化企业党建和生产经营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方向和目标是一致的,只是途径和方法不一样,都是为了把公司做强做优做大,发展国民经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猜你喜欢
班子党组织基层
基层巡览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换届后,乡镇班子干事状态观察——以延安市96个乡镇班子为例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白云不再“空悠悠”——白云村“两委”班子的“自我激励”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党组织在正式党员减少为3人以下时如何开展工作?
走基层
基层治理之路
“三挂钩”管好村党组织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