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探索与思考

2022-11-14 05:36
活力 2022年9期
关键词:载体深度经营

吴 慧

(国家能源集团大武口热电有限公司,石嘴山 753000)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随着党的十八大及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的落幕,推进党建工作融入企业治理、融入生产经营中心的工作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必须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促进党建工作实现由围绕中心到融入中心的深度转变,通过有效发挥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为企业发展把稳舵,通过企业改革发展成果反向检验党建工作成效,从而确保虚实结合、同频共振,推动国有企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一、基层国有企业在推进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方面的现状调查

以国家能源集团为例,作为全国最大的煤炭生产、火电、风电、煤制油、煤化工公司,近年来,国家能源集团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全力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以一流党建引领一流企业建设。特别是在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以来,按照能源集团工作部署,所属各基层企业坚持抓党建从业务工作入手,抓业务工作从党建出发,全面促进党建与生产经营工作的深度融合。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融合不深”“两张皮”等问题依旧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各基层企业。

为有效探索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路径,在一次参加系统内青干班培训时,笔者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同班级学员所属各企业开展深度融合工作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一)调查参与情况

来自煤炭、火电、水电、新能源、运输、化工、科环等不同领域的64名学员中,共有62人参与调查,其中工龄在10年以上的学员占77.40%,来自煤炭、电力主力板块的学员占70.97%。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各企业基本均已借助将党建要求融入公司体制机制、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丰富各类实践活动等方式启动了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工作,但活动开展过程依旧存在各类问题。

(二)问卷数据反馈

问卷结果显示,对于各企业开展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工作评价较好的占比达80.65%,下面对问卷中关于“所在单位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二、当前国有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数据显示得出初步结论,即目前集团所属各基层企业,依然存在着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效果不佳的问题。可以按照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归纳分析上述问题,找到主要矛盾,逐步探寻解决途径。

(一)政治建设方面: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性不足

理论武装依旧处于被动应对、摆花架子的状态,没有真正树立起一个共产主义者以理论指导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分析问题的自主意识,进而导致学用脱钩。

(二)思想建设方面:融入意识不强,定位存在偏差

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一些老企业的纯党建思想根深蒂固,尚未得到彻底扭转。有的党务干部对党组织的功能作用认识有偏差,认为党建工作就是“三会一课”、笔记读书,对于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持不屑、不想、不愿的态度。遇到生产经营实际问题时,将党建摆在次要位置。

(三)组织建设方面:组织力弱化,组织工作流于形式

一是组织措施不接地气。不能把准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立足解决实际难题,因地制宜地推动形成具有业务特点和实效的工作载体。二是党建工作没有彻底融入公司治理当中。行政主导使得党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的情况仍有存在,加之干部人才双向培养机制不健全、责任体系建设有缺失等因素,使得党组织在企业生产经营工作中的地位、声音被弱化。

(四)作风建设方面:作风不实、墨守成规

一是创新意识不强。特别是在深度融合工作推进过程中,习惯于因循守旧,不愿超越常规和打破思维的牢笼,致使工作缺乏创新活力。二是工作作风不实。在执行各种服务于提质增效、节能降耗、提升管理、改革发展等工作举措过程中,走过场、敷衍塞责,使得措施不能很好地落地见效。

(五)制度建设方面:体制机制不顺畅

一是党建与生产经营绩效考核的连带机制未能有效建立,没有实现嵌入式的绩效考核模式,行政考核、党建考核各自独立,不能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二是未能构建起推进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常态化机制,配套制度衔接不紧密,特别是在群众评议与反馈方面缺乏畅通的渠道。

三、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对策建议

对照反映集中的问题归纳总结,基层国有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工作,在怎么想、怎么做、怎么保障三个环节仍然存在短板。结合实践掌握,探索形成“三个融入”路径,即思想融入、载体融入、体制机制融入。应以思想融入为基础、载体融入为抓手、体制机制融入为保障,形成齐抓共管、全面统筹的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工作体系。

(一)思想融入做到“三个要”

1.观念转变要彻底

无论是党务干部、党员,还是普通群众,都要不断提高辩证的思维能力,正确界定党建与生产经营工作的辩证关系。既要将党建工作作为提高生产经营战斗力、提升生产经营绩效的根本途径,也要将生产经营工作的实效作为检验党建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要实现生产经营的主战场在哪里,党的建设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思想上要突出强调“党政同责”,行动上要突出强化“党政共管”,要将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的理念渗透到各项具体工作中,确保从根源上为二者的深度融合提供思想共识。

2.意识提升要到位

一是企业的领导干部要切实提高政治意识,要从巩固党执政兴国的地位、落实国家能源集团一流党建引领一流企业的全局出发,客观清醒地认识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重要意义,主动扛起强根铸魂的艰巨使命。二是要牢固以理论武装提升队伍战斗力的思想意识,既要多层次、全方位地学习党的新理论、新思想,还要锻炼将理论成果转化为工作推动力的本领。要通过规范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三会一课”制度、班组政治学习等分层分类的学习途径,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基层、进车间、进班组。要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增强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不断地交流研讨来破解现实瓶颈问题的尝试和积累,提升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素养。

3.思想解放要充分

在新时代,如何打开党建工作的新局面,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解放思想是关键。面对不同的市场背景、不同的生产需要,深度融合的方法和思路也要灵活多样。这就要求各基层企业在保证规定动作不走样的情况下,要勇于打破常规、突破定式,在探索工作新模式上深入研究,用创新的思维在机制建设、载体运用上激活深度融合的生命力。要尝试管理模式的双向探索,借助企业精益管理的理念开展党建工作,借鉴党建规范化、制度化的方法指导生产经营,实现在管理思维上的相互融合。

(二)载体融入实现“两个结合”

1.载体搭建结合实际需要

科学地设计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工作载体是确保融合取得实效的重中之重。从前期调查中也能够发现,除党建工作进章程、理论交流研讨、干部交叉任职等规定动作外,目前集团内部各企业多是以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结合生产经营工作实际组织开展党员突击队、党员先锋岗、党员创新创效等各类实践活动为主,载体形式或是相对单一,或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在结合具体问题设计有针对性的载体方面有所忽视。结合实际需要搭建深度融合的载体,一要提高载体设计的主体性。可按照党员、干部、支部等不同主体选择不同的活动方式,比如针对党员采用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针对干部采用干部联系点、干部承包制,针对支部采用示范党支部创建,等等。二要提高载体设计的有效性。对内可充分借助“党建+”灵活党建融合方式,找准工作切入点,围绕安全、生产、文化、廉洁等自选路径,并收集、凝练标准化案例进行培训学习及实践运用。对外可在区域促进煤电融合互助大背景下开展跨领域的党组织间的党建共建、党建带团建,为企业的发展稳定提供强大的服务优势。

2.载体落地结合过程反馈

任何一项举措的实施,都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由执行者根据切实体验进行反馈。这就需要我们在开展深度融合工作过程中随时掌握举措实施的动态,通过过程跟踪、不定期评价来保证实施效果,有问题应随时纠偏。在这一点上,很多党组织习惯在实施结束后进行评价,相对滞后的评价工作不能及时地发挥其鞭策促进作用,加之一些评价在内容、方式上设计不够合理、明确,使得评价反馈工作流于形式。评价反馈工作要坚持过程把控、量体裁衣的原则:一是在评价对象上,要调整“重上级评、轻同级评、缺群众评”的局面,多到广大党员群众中去吸取意见;二是要针对不同的对象科学合理设计反馈方式、评价目标、指标体系。对于一些长期适用的活动载体,要注重对重点环节、重点内容的过程跟进,而一些短期的、简单的活动,则适用于进行后期评价或集中评价反馈,要努力确保评价过程实现复杂事情简单化、粗放要求精细化、定性任务定量化的目标。

(三)体制机制紧抓“五个点”

1.紧抓决策切入点

党建融入生产经营就是要将党建工作贯穿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为企业发展把关定向。贯穿就要从源头入手,通过党组织参与决策议事,带领企业算大账、谋大事、扛大责。从这一点出发,要建立完善、科学的民主议事机制。以制度的形式固化党组织在企业治理中的法定地位,紧抓“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党委议事规则等制度的具体要求,充分发挥好党委在落实重大经营管理事项的前置决策作用。基层党支部则要确保开好支委会、参与部门工作会,促进基层党务干部从中心工作出发抓党建,生产经营干部从党建工作出发抓生产。

2.紧抓组织建设点

保证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合理的组织架构是基础,特别是在党支部的设置上需要花心思、动脑筋。要通过通盘考虑组织功能、业务特点优化党组织设置,实现党组织真正意义上的内嵌于行政体系;要主动打破专业壁垒,成立党的基层组织,促进支部内部的业务交流指导。特别是对于一些企业的行政科室,可以尝试将其与在某一方面存在弱势的生产单位进行联合,通过组织内部的互帮互助来补齐短板,实现1+1>2的整合效果。

3.紧抓责任落实点

体系清晰、责任到位,是保障工作正常推进的前提。要想抓实深度融合工作责任,首先要抓实党委主体责任,明确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具体职责,确保实现总揽不包揽、放手不撒手。同时,班子成员要切实履行好“一岗双责”,突出服务主线,主动下沉到党建联系点、安全生产包保单位检查指导工作、宣讲政策、答疑释惑,确保“身到位、力到位”。党支部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好不同成员的第一责任、重要责任和分工负责的作用,这一点也是当前各企业在抓深度融合工作中出现问题最多的地方,党支部的建设绝非单纯是党支部书记的工作职责,同样也离不开作为党支部委员、党小组成员和党员的全力支持和通力合作。因此,要围绕深度融合的工作要点,对照梳理支部和党员任务清单,让每名党员干部、党员在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工作中都有清晰的职责,实现“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心中有目标”。

4.紧抓绩效联动点

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其中的重要一环就是要落实好党建绩效考评体系建设,实现党建绩效考核与业务工作考核在过程与结果应用上的互融互通。要加强绩效管理办法与党建工作的衔接配套,有效发挥绩效杠杆作用,通过工作业绩与党建考核相互联动,实现“业务工作中有党建,党建工作中有业务”,督促党支部认清“自留地”,种好“责任田”,以实实在在的工作质效推动党建工作落实从“软指标”变为“硬约束”

5.紧抓监督作用点

要想增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生产流程、重点领域、履职履责等环节的管控能力,就必须要加强党内监督与依法治企之间的深度融合,强化党组织的监督功能,统筹运用好各类监督手段,突出抓好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预防,确保有问题早发现、早治疗。特别是对于四风问题所造成的推进深度融合工作作风不实、工作劲头不足等问题,要及时纠正,确保为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工作提供坚强的纪律保证。

结 语

综上所述,持续推进国有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不断总结、持续优化,结合企业自身实际,从思想、体制机制方面靶向发力,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发挥到最大,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和稳定提供强大动能,引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双赢。

猜你喜欢
载体深度经营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雷人画语
以多媒体信息为载体,展数学课堂魅力
以几何画板为载体,探究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以学习故事为载体 提升教师察析幼儿学习行为的能力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乔万强:经营企业经营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