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状况及建议探究

2022-11-14 09:12徐燕芳
经营者 2022年2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流程行政

徐燕芳

(无锡市锡山区东亭街道财政局,江苏 无锡 214101)

一、引言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也需要进一步升级,深化改革,进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固定资产管理属于十分重要的工作,可以有效降低单位成本,使行政事业单位可以节约资源,保护资产安全,使单位各项活动顺利开展。

当前,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落实固定资产管理有一定的问题,具体体现在制度不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等方面。鉴于此,文章以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为研究重点,对问题展开研究,并进一步提出相关建议,对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进步能够起到理论指导作用,对推动相关单位做好固定资产工作具有实践作用。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概述

固定资产指的是非货币性资产,这类非货币性资产需要达到一定标准与使用时间,是一个单位为了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经营管理等持有的资产。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等同单位活动组织有关系的工具、设备。固定资产是单位中的劳动工具,属于基础性资产。以会计角度为基础,固定资产能够分成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还没投入使用的、暂时无需求的、捐赠与租赁的固定资产等。固定资产有独特的特点:首先,固定资产具有价值较大、使用时间较长、可以重复使用的特点;其次,固定资产具有磨损后其本身的实物形态不变,可根据其磨损程度,逐步地将其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其价值转移部分回收后成为折旧基金的特点。固定资产需要管理,保证其价值更大、使用时间更长,能够为单位带来更大的收益。

固定资产管理指的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管理单位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能够在长时间产生效果,破坏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但是固定资产会由于单位的各项活动与工作,价值逐步朝产品成本转移,变成其中的一部分。固定资产的价值主要是依据资产自身磨损程度逐渐向新产品转移,固定资产的磨损分为有形磨损与无形磨损。使用时,对固定资产因为磨损而转移到产品之中的那一部分价值的补偿被称为折旧,折旧依据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限综合法等方法计算。固定资产以物质形式替换,以价值形式补偿,是对固定资产的更新。

三、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状况

(一)未能真正重视固定资产管理,管理基础较为薄弱

固定资产管理需要得到高度重视,使单位中的各项活动能够顺利开展,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进步。但在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效果不佳,主要表现为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并不重视,而且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这会导致管理基础不牢,无法有效管理,不能为单位提供更加有效的管理方式。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的相关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缺乏认识,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导致在日常工作中没有着重强调这一工作,使单位职工对工作内容与职责缺乏认识,对工作的开展产生较为严重的消极作用。其次,与这一工作相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工作任务时,没有以基础制度为保障,只是将工作安排下去,并没有考虑真正落实时可能遇到的问题,以致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落实难度很大。

(二)固定资产管理结构不合理,导致固定资产管理难落实

行政事业单位为了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已经在单位中建立起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但是在正常的工作之中,对于资产的管理十分不合理,导致这一工作的开展难度直线上升。首先,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公共性预算内很大一部分支出都属于固定资产购置。在此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岗位与同职能的岗位同时存在,不兼容的现象十分明显。如资产岗位与财务岗位不兼容、资产管理职能与业务岗位职能不兼容等,这类问题频频出现,以致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无法按照统一的标准执行,影响固定资产管理的效果。其次,部分职位的工作人员无法分清职责,且职责常常发生变化,在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时,无法将责任落实到人头上,导致问题频发,工作人员相互推诿,不能更好地管理固定资产。如果行政事业单位不能解决这一问题,就会十分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使固定资产管理很难落实。

(三)固定资产管理流程过于烦琐,工作效率低下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需要按照标准工作流程执行,以保障固定资产管理能够更具条理性。但在当前,与固定资产管理相关联的问题并不少,能够在管理流程十分复杂的方面有所体现,以致管理工作的效率十分低下,不能及时完成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这一工作时,需要先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层层上报,在部门内通过审批后,递交到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层再次审批,管理层层层审批。在审批全部通过后,才能够继续完成其具体工作。

立足于这一视角,现有的工作流程与环节设置过于烦琐。在处理固定资产方面,需要经过很多的流程,十分影响工作效率,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具有消极作用。

(四)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具有随意性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开始使用内部控制的手段,以此保障事业单位的各项活动可以正常开展,避免风险威胁,使行政事业单位能够快速发展、改革。但在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其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十分随意,缺乏严谨性。

首先,固定资产在平时的管理之中缺少登记,在固定资产的清点与使用前后,没有针对其加以记录。同时,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没有针对固定资产的数目与使用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导致固定资产长期缺乏严密管理,使固定资产的记录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

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存在一定的人员变动,在出现这种情况后,资产清理人员往往会拖延时间以免自身担责。财务人员由于出现懈怠情绪,在工作中延迟清理工作,导致固定资产清理工作很难开展。这些问题都与单位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有关,缺乏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与控制,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缺陷。

(五)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程度低,影响工作完成质量

在当前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逐步开始使用信息化系统进行管理,将单位内部的各个工作流程规范化,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提升事业单位的综合能力。但在当前,单位缺乏完善的信息化系统,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无法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开展。

首先,相关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技术水平较低,在操作时,往往缺乏主观能动性,部分资产管理人员甚至依然采用手动的管理方法,没有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影响固定资产管理质量。

其次,行政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效果较差,不注重对信息化系统的升级更新,导致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无法及时清点与管理单位中的固定资产,并上传到系统之中。如果行政事业单位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将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四、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建议

(一)强化思想认知,加大人才投入,夯实资产管理的基础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需要加大力度,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在当前管理意识缺乏的情况下,需要单位加强思想教育,培养资产管理意识。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可以从外部聘请相关专业人员,采取科普、讲座等方式,培训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使管理人员能够明确固定资产的重要性,以此加大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执行力度。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促使负责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人员认清其工作的重要意义,起到带头作用,带领单位职工共同加强对固定资产的保护,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能够高效开展。其次,单位可以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打下坚实的基础,便于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在单位日常工作之中可以更有效地进行管理,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活动能够在固定资产得到有效管理的情况下顺利进行。

(二)优化固定资产管理结构,明确划分管理职责,确保固定资产管理落实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结构不清晰的问题需要尽快解决,单位应采取有效的方式,避免出现固定资产管理职能不明确的情况。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需要优化管理结构,明确并落实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各个岗位的职责,使工作人员对自身责任形成清晰的认识,保障工作顺利进行。对此,行政事业单位可以细化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能,向工作人员详细地介绍各个岗位的职责,使其明确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自己的位置。

其次,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明确责任划分,将责任落实到人,使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对自身工作负责,规避工作人员职责不明的情况。另外,可以将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与绩效考核紧密衔接,保证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完成自身工作,在工作岗位上认真负责,保持工作积极性。

(三)强化流程控制,优化固定资产管理流程,提升工作效率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需要完善流程,同时使流程更加简化,保障工作效率能够有所提升。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简化工作流程,取消层层审批的机制,给予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一定的权限,使其能够在日常工作中提升工作效率,保证工作时效。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工作速度,使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得到提升,将时间与精力花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

其次,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注重对其使用与管理各个环节的管控,在管理时将工作效果与工作质量放在首位,保证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可以顺利开展。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提升行政事业单位整体工作能力,使相关工作人员更加注重固定资产管理,节约单位资金,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活动开展效率。

(四)建立固定资产内控机制,把好监督关,推进资产的规范化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使其发挥作用。首先,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机制,将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放在内部控制之中,以内部控制管理其各个环节。其次,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凸显此类工作的重要性,以内部控制对其加以监督,保证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能够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对固定资产的记录,保证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能够被完整记录并保存。最后,行政事业单位需要以内部控制为基础,对日常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推进规范化管理的有效开展,保障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工作,不断提升资产管理效率。只有这样,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才能够更好地执行,推动行政事业单位不断进步,使其能够迅速改革,取得较好的效果。

(五)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数据高效更新与全方位管理

信息化建设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属于较为主要的工作,能够简化单位工作流程,使行政事业单位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工作。针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数据高效更新与全方位管理。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积极升级创新信息化系统,保障工作人员在清点固定资产后能够及时上传到系统中,为单位决策提供建议。其次,行政事业单位需要针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化系统操作的培训,使管理人员能够在熟练掌握相关技巧的基础之上,采取新技术来开展工作,以此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能够顺利开展。只有这样,行政事业单位才能够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效率,使单位资源得到优化,节约成本,提升行政事业单位效益。

五、结语

固定资产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属于十分重要的管理内容,能够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安全,使各项固定资产能够长期、重复使用,节约事业单位的资金与资源,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同时,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能够节约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营成本,提升单位的社会服务质量与创新能力,保障其能够便捷高效地发展。

经过研究,文章提出强化思想认知,加大人才投入,夯实资产管理基础;优化固定资产管理结构,明确划分管理职责,确保固定资产管理落实;强化流程控制,优化固定资产管理流程,提升工作效率;建立固定资产内控机制,把好监督关,推进资产规范化管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数据高效更新与全方位管理的建议,可以有效提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效率。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流程行政
关注《行政与法》方式
工星人平台注册流程
与元英&宫胁咲良零距离 from IZ*ONE
论行政和解中的行政优先权行使
我国成人教育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问题探讨
从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谈行政行为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一课四备”磨课流程例说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行政不作为的概念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