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机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措施探讨

2022-11-14 09:12贺芹
经营者 2022年2期
关键词:医疗机构机构监督

贺芹

(沂水县夏蔚镇卫生院,山东 临沂 276417)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不断进步、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目前疫情防控的常态化,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的大型医疗机构不管是在基础设施、技术水平还是在整体管理上都已经相当成熟,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更为普遍、更为方便的基层医疗机构却发展得较为缓慢。为了给更多的人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服务,为社会发展创造更加稳定和谐的环境,做好基层医疗服务工作势在必行。内部控制作为医疗机构极为重要的管理手段,应该得到重视。所以,基层医疗机构应该尽快完善内部控制工作,在机构内部营造更加稳定健康的发展环境。

二、内部控制有效性概述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设计的有效性,另一部分是运行的有效性。

设计的有效性是指设计出来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及时发现或者防止重大问题的发生,能够有效保障基层医疗机构的资金安全,能够为基层医疗机构合法合规地运行提供保障。同时可以在机构内部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环境,最终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实现阶段性的战略目标。

运行的有效性是指内部控制可以通过与基层医疗机构的资源配置、预算管理、医疗服务以及资产管理等工作完美融合,从而在机构内部持续发挥良好稳定的监督控制作用,最终实现机构的内部控制目标。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基层医疗机构出现的问题,发挥预警、协调和监督作用,促进基层医疗机构更加稳定和谐地发展。

三、基层医疗机构内部控制的现状

(一)不具备良好的内控环境

基层医疗机构不具备良好的内控环境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对内控体系的认识存在不足。调查发现,还有部分基层医疗机构未形成完整的内控体系,职工的内控意识淡薄,而且无法从制度层面对职工的行为加以约束。二是企业内部结构不完善。内部组织结构模糊不清是基层医疗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就内部控制而言,缺乏独立、完整的治理结构,而且存在“一人多岗”的现象。

(二)机构现有的内控制度与实际情况不符

现阶段,大部分基层医疗机构都建立了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有些基层医疗机构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根本无法满足自身的实际需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机构发展目标的不断调整以及国家医疗政策的不断更新等,导致基层医疗机构内部控制制度滞后于基层医疗机构实际的发展情况。二是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关人员对本机构各部门工作内容不熟悉、创新意识不强等,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时候仅仅参照其他医疗机构的相关制度内容,而没有针对本机构特点进行相应创新,所以制定出来的内部控制制度不符合本机构的实际情况。最终导致该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无法有效监测和解决本机构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三)对预算工作的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

如今,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管理在各个行业、各个单位都得到了重视,基层医疗机构也不例外。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全面预算管理为内部控制工作的展开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内部控制管理反过来也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产生了约束,两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但是大部分基层医疗机构,甚至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在具体实施管理工作的时候,都将两者分离开来,没有对全面预算管理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监督,导致前期制定的预算被篡改,预算执行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最终造成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无法得到控制,使得其在单位管理中失去可靠性。

(四)内部和外部监督不充分

我国有相当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基层医疗机构更是如此。虽然有些基层医疗机构已经建立了相应的内部监督机制,但是其内部监督机制不具有独立性,行使监督职责无法保证严肃客观。比如某些基层医疗机构的内部审计一般由财务人员兼任,而内部财务人员是不具有相应独立性的,所以内部审计工作流于形式,起不到真正的监督作用。除此之外,一些外部监督机构因资源有限,相应的监督工作也无法覆盖到基层医疗机构的方方面面。不管是内部监督还是外部监督,都存在监督不到位的现象,从而影响了基层医疗机构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

(五)风险评估机制不健全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首先,部分基层医疗机构还未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对机构所面临的风险认识不足,尚未建立系统化的风险管理措施;其次,大多数基层医疗机构缺乏风险评估机制,由于开放式的市场环境复杂多变,基层医疗机构所面临的风险也逐渐多元化,而机构的风险防范措施未更新,导致其无法应对多元化的风险,极大地限制了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

(一)增强内控意识,优化内控环境

内控环境是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先决条件,而且良好的内控环境有利于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落实。因此,基层医疗机构需要优化和改善自身的内控环境,可以从内控意识和治理结构这两方面切入。就内控意识而言,基层医疗机构管理层应当主动学习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知识,正确认识内部控制对机构运行的重要性,起到应有的表率作用。与此同时,机构领导及管理层还应当借助日常会议,或者开展专题会议,将内控意识贯彻至机构的各个部门,并将内控工作层层分解分配到相应部门,从而形成全员参与的工作模式。

就治理结构而言,基层医疗机构要明确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要求,在政策、法律允许的前提下,完善内控治理结构,明确相关的内部控制管理细则。基于此,机构还需要积极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不断提升内部控制的地位,增强其权威性,进而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治理结构。

(二)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员工素质

基层医疗机构想要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化和科学化,必须加大内部控制相关工作的培训力度,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

一方面,提高全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度。基层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分享优秀案例或者加大内部控制的宣传力度等方法,让员工更清楚地认识到内部控制的具体工作内容以及实施内部控制的意义。同时,基层医疗机构还可以在各部门选取能力相对较强的员工作为部门代表参与到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工作中,这样可以全方位把控内部控制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其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

另一方面,增强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基层医疗机构要尽可能地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学习平台和学习机会,让他们可以及时了解最新的医疗政策以及卫生医疗行业的发展动态,并且接触到更加新颖、更加权威的专业内容。与此同时,基层医疗机构还应该邀请一些专业人士对员工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这样制定出来的内部控制制度才会更有创新性,更符合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目标,而且也有利于后期对制度的不断更新和完善。

(三)加强预算工作的内部控制机制

不管是全面预算管理还是内部控制,都在基层医疗机构管理工作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内部控制是针对机构内部所有工作而言的,全面预算管理也不例外,因此基层医疗机构应该尽快建立对预算工作的控制与监督体系。首先,基层医疗机构可以建立多层次的预算监控主体。比如对预算的宏观监控可以由机构主要负责人来执行;对于相对具体的预算可以指定专人监督,形成相对独立的监督机制,从而对预算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其次,基层医疗机构可以在财务管理系统中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相应的披露,确保相关人员及时了解预算执行情况以及相关的执行数据信息,并且在财务管理系统中生成内部管理报告。与此同时,还要对报告中的异常数据进行审查,然后将其提供给相关人员及时处理,并在后期工作中进行相应调整。

(四)加大内部和外部的监督力度

监督检查工作是内部控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有效落实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手段。基层医疗机构想要强化自身的监督工作,需要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入手。第一,关于内部监督。如果无法立即建立相应的内部审计部门,基层医疗机构可以在机构内部成立相应的综合监督小组,小组负责人由机构内部相应的领导担任,然后对机构内部的各项管理制度、人员配置等工作进行不定时的监督检查。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达到较好的内部监督效果。第二,关于外部监督。除了财政、审计等常规的外部监督机构外,基层医疗机构还需要借助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审计事务所等专业的外部组织,对本机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及时找出潜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

(五)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

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各类信息数据,其信息化的建设程度、信息的传递速度和准确性都会对内部控制的实施造成一定的影响。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很多科技发达地区的企业包括行政事业单位都引入了信息化管理,但是一些基层单位,如基层医疗机构等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还不是很充分。信息化技术是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内部控制非常有力的工具。例如,信息化技术可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内部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准确性,可以使员工及时了解外界信息,也可以更方便地对预算管理实施监控,并且还可以加大内部监督力度等。所以基层医疗机构应该尽快引入信息技术,另外,机构内部的财务处理系统也需要不断优化,使其适应新的财政政策,为不同阶段的财务处理工作提供便利。

目前,基层医疗机构需要引入的最关键的信息技术是信息共享系统。信息共享系统不仅可以提升工作效率,还可以促进管理工作更好地开展。基层医疗机构在引入信息共享系统的过程中,可以从其中一个部门或者业务开始,逐步延伸。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两点:第一,建立的信息共享系统应该囊括基层医疗机构各部门的数据信息;第二,在该系统中需要对比较重要的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并且设置不同的查看权限和修改权限,确保数据信息在传递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信息技术可以让基层医疗机构更方便高效地开展内部控制,同时信息技术也实现了信息数据的可追溯性,有利于问题的及时发现和解决,这为基层医疗机构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

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医疗机构要想更好地落实内部控制工作,就必须增强风险意识,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增强自身的风险防范能力,并合理控制各个环节可能产生的风险。首先,进一步强化全体职工的风险管理意识。风险并非只存在于财务部门,所以机构各部门应当深化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时刻关注风险,并做好日常风险防范工作。有必要的话,基层医疗机构还可以组建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并给予其参与机构重大事项的权力,使其全面系统地分析机构所面临的风险,同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建议。其次,基层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扩大风险防范范围,从制度层面强化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升机构的风险防范质量。除此之外,基层医疗机构还有必要建立短期与长期的风险预警机制。短期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能够帮助机构及时发现风险,并在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长期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有助于机构将财政资金合理分配到各个业务或者项目区间。

五、结语

基层医疗机构是我国医疗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乎绝大多数人健康的机构。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卫生医疗行业不断发展,基层医疗机构更应该加快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加强内部环境的稳定性。内部控制作为单位管理最有力的手段,基层医疗机构应该尽快认识到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对本机构的特点对机构现有的内控制度与实际情况不符、对预算工作的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以及内部和外部监督不充分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员工素质、加强预算工作的内部控制机制、加大内外部监督力度以及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等措施,进一步增强内部控制实施的有效性,为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促进基层医疗机构长远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医疗机构机构监督
基层医疗机构财务预算与绩效考核间的关系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什么是四个监督?
浙江1200多家医疗机构入驻省药品采购新平台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我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将有行业信用评价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落实依法监督、科学监督、高效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