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优化的思考

2022-11-14 09:12范世宇
经营者 2022年2期
关键词:流程机制体系

范世宇

(北京普华鑫淼企业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1113)

一、前言

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产业结构日渐升级,传统产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更大的发展机遇,就应向新兴行业转型。传统行业具有发展优势,但由于市场逐步饱和,竞争压力加大,产生了众多发展问题。因此,在全新的形势下,传统企业应尽快更新发展观念,优化发展战略,设计配套的内部控制体系与举措。内部控制对企业未来发展具有重大价值,应优化内部控制工作,借此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长效发展的资质与能力。

二、内部控制构建对企业的意义

内部控制属于企业正常运营和控制风险的关键手段及途径。近几年,国家层面出台了相关文件,指出企业要想稳定发展,就应创建完备的内部控制体系,这足以见得内部控制对于企业运营和发展而言非常重要。

(一)加强内部控制易于企业防范风险

成功的内部控制,是企业预防各种风险事件的有效手段及方法。企业通过开展内部控制活动,使用有效方法监督与控制每一项业务流程,防范每一项风险的出现。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风险点也会随之变化。但只要全面评估每个风险点,设计对应的内控措施,便可有效规避风险,防止出现相应风险影响企业经营与运转。

(二)加强内部控制可满足企业经营发展要求

如今,大多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采用多元化经营模式。如果使用单一的风险控制方式,不能满足企业灵活应对各种风险的要求。因此,企业需要创建较为完备的内部控制机制,以满足管控不同风险的要求,助力企业持续增强发展实力,朝多元化方向稳步发展。同时,重视内部控制,也是企业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率的关键手段,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对各项事项的监督水平及控制水平,全面管控企业经营时出现的各种不合规行为,避免严重浪费企业内部现有资源,真正助力企业高效运转。

(三)加强内部控制契合新时代要求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企业的生存环境愈发恶劣。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承担各种风险,不同的外部因素均有可能加剧企业风险,如合同风险、财务风险以及信用风险。这种形势下,加大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力度,既可保障企业强化风险监测及控制,又符合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如今,众多企业已逐步创建专属内部控制体系,但在具体运行时却鲜少发挥作用。究其原因,主要受管理责任不明确及成本受限等因素的影响。只有持续强化内部控制,才能有机结合内部控制与内部诊断,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合理性及科学性,促使企业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再创佳绩。

三、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

企业有效落实内部控制工作,对未来良性发展极其有利,但企业在推进内部控制工作时,要遵循固定原则。只有坚持固有原则,才能优化内部控制机制,准确把握控制要点,全面发挥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关于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全方位覆盖原则

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活动时,要保证其覆盖企业内部的每一个部门,甚至是每一个岗位。与此同时,要全过程监督与管控企业生产过程、企业经营过程及企业管理过程涉及的所有项目,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内部控制机制作用,并且吸引企业各岗位成员参与到内部控制活动中,真正增强企业内部控制效果。

(二)内部制衡原则

企业在完成内部控制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为对应的部门赋予一定权力,但不可赋予绝对权力,既要保障国有企业内部结构足够平稳,又要保障部门和部门间互相制衡,这就要求企业在设置机构时,全面考量不同风险,保障权利和义务相匹配。部门和部门间能够相互监督与约束,这样才能在维持企业周转效率的同时,有效制衡内部各个部门的效果,真正提高内部控制水准。

(三)内部控制和企业发展相适应原则

由于企业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在面临内部风险及外部风险时,所接触的风险类型各有千秋。所以,企业在推动内部控制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自身发展情况,这样才能明确风险类型,重新审视内部控制是否与企业发展互相适应,保证内部控制及企业发展高度匹配,全面发挥内部控制工作辅助企业未来发展的作用。

(四)控制成本与收益原则

企业在推动内部控制工作时,要全面考虑内部控制需要消耗的成本和落实内部控制工作能否帮助企业获取一定效益。一般来讲,只有收益大于成本,或者是收益和成本趋于一致,才能真正凸显内部控制应有的价值。所以,企业在创建内部控制体系之际,应紧紧围绕成本、支出及最终收益。只有进行全面的分析,才能有效规避企业在内部控制体系创建时投入的各种成本,争取收获更多利润及效益。

四、当下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状况

(一)内部控制制度明显落后

历经多年发展,传统企业内部控制模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逐步趋于成熟。有效执行内部控制计划,能帮助企业开展各种管理活动。然而,企业生存环境常受内部微观环境及外部宏观环境的影响。近些年,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催生了很多新鲜事物。面对诸多环境问题,企业的每一项工作流程和环节均有可能产生风险,而如果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工作时并未考虑到环境变化问题,则会丧失其应有价值,无法高效应对风险。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一些企业在建设内部控制制度时并未量体裁衣,导致内部控制制度与现实情况脱轨,不具备可持续性。如果企业未结合具体情况优化原有的内部控制方案,未结合企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形势推陈出新,会严重影响内部控制工作成效,令其无法发挥实际作用。

(二)内部控制目标有待改进

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目的,在于控制企业风险。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工作要以企业战略发展为核心。然而,很多企业所设置的内部控制目标,均只是为了防止企业出现常规的运营风险,未进行细化。由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环节涉及众多事项,笼统的目标不利于指挥每一项工作的顺利落实。所以,在工作的过程中,虽然个别企业意识到了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意义,也配备了专业的机制,但因目标不清晰,整个流程不规范,内部控制工作可控性及时效性不强。这样一来,因目标不清晰,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会变成徒劳,既浪费资源,也无法发挥优良的风险防范作用,极有可能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风险。

(三)内部控制执行力度不足

内部控制制度并未贯彻到底,进而导致有关工作承担了不必要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在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过程中,岗位与岗位间并未实现理想的制衡效果,导致工作职责不清晰,存在互相推卸责任的现象。经常受各种各样人为因素的制约,无法把内部控制工作落实在具体环节中,而且未结合相关制度和流程推动此项工作,难以发挥内部控制功效。另一方面,内部控制过程及事后监督考评力度不够,导致内部控制执行工作止步于表面。个别企业针对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而产生的结果缺少分析和预防价值。在出现风险事故后,并未及时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与评价,导致执行效果不佳。

(四)内部审计重视程度不高

监督与考核评价属于企业内部控制活动中的关键事项。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及考核,主要是全面审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合理性及合规性。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全面展现自身功效,保证内部控制活动有效落实。但在现实工作中,大多数企业并未高度关注内部审计,未设置专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又或者内部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及内部人员缺乏专业知识、经验,不符合新时期的审计工作的要求。由于传统企业存在大量弊端,内部审计变成了“走过场”,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少了内部审计的支持与辅助,会导致企业内部管理工作进展受阻,难以取得精确客观的内部控制执行效果。

五、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优化对策

(一)坚持优化内控氛围,提高内控工作地位

面对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传统企业要想突破发展窘境,就要在创新产品及创新服务的基础上,保障内部管理控制工作跟上时代发展潮流。一方面,企业应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工作,创建完备的内部控制机制。通过提高重视程度,不断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并建设专业审计部门,优化内部控制工作目标,从不同角度落实内部控制工作,按照具体规章制度执行,真正展现内部控制工作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要强化内部控制文化建设,增强文化建设意识。为了全面推进内部控制机制的顺利落实,企业应营造优良的内部控制氛围,自上而下地优化文化氛围,以便为高效落实内部控制工作创造沃土,真正夯实内部控制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关键地位,持续完善内部组织结构,明确内部控制工作职责。

(二)保障更新调整及时,确保内控制度合适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直接照搬其他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而应立足企业当前的实际情况,创建适合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与方案。企业要想合理推动内部控制活动,并保障内部控制活动的开展效果,就应确保内部控制机制极具适用性及可执行性。在制定制度之际,要杜绝华而不实的现象,契合企业实际情况,而且要避免出现制度制定后便被束之高阁的问题,这要求企业定期检测与更新内部控制制度,以保障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极具时效性。

首先,企业要定期检验内部控制制度。在具体进行检验与审核工作的过程中,要结合企业实际运行时出现的各种问题,分析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变化情况,规避各种影响因素,重点更新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以保障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企业工作环境密切结合。结合工作实践来看,只有内部控制机制能经历工作检验,才能保障机制的合理性,否则应结合具体情况适当调整与完善相关制度,以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符合企业发展需求。

此外,企业需要敏捷地针对内部控制制度作出反应,及时更新内部控制活动和具体工作流程,保障内部控制机制与时俱进。在重新检验相关机制后,如果企业内部及外部因素发生了重大改变,企业应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全面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为内部控制工作保驾护航,保障内部控制工作有效落实,规避各种新的风险点。

(三)加强监督机制构建,确保内部控制落实

成功推进内部控制工作,要有优良的监督机制保障,所以企业要定期优化内部控制制度,以便保证相关控制制度最大限度地展现功效,避免在内部控制过程中出现敷衍了事的情况。因此,企业需要加强监督与考核,制定完整的监督及考核机制,支撑内部控制工作落到实处。

一方面,应全面展现内部控制机制的监督作用。加强自身监管,企业要针对各项内控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全面监控,掌握每一项内部控制工作的执行效果,防止在项目执行时出现各种错误或偏差,避免出现渎职等问题。要迅速清除内部控制工作中的绊脚石,以保障所有内部控制工作都能高效落实及执行。另一方面,要想保障考评工作的科学性、客观性,要注重完善内部控制工作,优化内部控制环境,结合良好的考评制度,增强内部所有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要针对每一岗位履职情况进行监督与考评,促使所有员工生成危机意识,能够严格参照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真正胜任岗位,避免应付了事。与此同时,企业在考核过程中,需要定期通报考核结果,并进行结果反馈,以便刺激企业全体员工强化内控意识,将内控意识落实在每一项工作中,形成全员内控局面。

(四)发挥内部审计价值,促进内部控制优化

在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工作时,内部审计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推动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快速落实。所以,企业要重视内部审计,提高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地位,以保障内部审计作用得以有效发挥。

一方面,企业应设立专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并赋予其独立性。如果条件允许,可设置专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及机构,或者在董事会下设置对应的审计委员会,切实履行内部审计职责,保障内部控制工作的落实。但需要注意的是,企业需要将内部审计归属关系独立化,保证其不受业务部门或其他部门领导的指挥,这样才能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客观性、独立性,防止外来压力影响内部审计结果,保障内部审计结果更具参考价值。另一方面,企业应持续提高内部审计部门人员的专业水准。内部审计部门是其他部门难以替代的,所执行的内部审计活动和出具的审计结果要极具有效性,这不仅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有超强的职业道德,还要求其拥有丰富的经验。所以,企业需要对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予以重视,并为其提供实践训练的机会,使所有审计人员都能在参加专业审计活动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个人能力,为内部审计工作奉献更大的力量。

(五)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内控工作效率

进入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早已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企业要加强内部控制,也应瞄准信息化发展的潜力。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新兴企业,都应牢牢抓住信息技术发展优势,并将该项技术融入企业发展过程中。要借助信息技术优势,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提高各部分工作的效率,以保障内部控制工作发挥最大价值。具体来讲,企业应创建完备的信息化系统,保障信息系统畅通无阻,及时传递有关信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进而增强企业内部控制执行效果。企业在逐步完善内部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能够实时归集及传送全量数据信息,为企业顺利落实内部控制工作提供充足的信息支撑。与此同时,还能反馈具体的执行结果和考评结果,为后期的内部控制工作带来便利。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节约信息传递时间,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另外,企业要重视防范信息系统风险,信息技术为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带来的便利是有目共睹的,但同时也会产生一些风险。为了防止信息系统威胁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企业应针对具体流程设置相关权限,以保障信息系统内部数据和信息的安全性,防止因人为因素破坏数据及信息,避免出现风险事故,增强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安全性及稳定性。

(六)注重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内部执行效能

企业内部控制镶嵌于企业有关业务流程之内,随着流程的变化,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企业若想实现自身战略决策及目标,就要在优化内部控制体系时,重新优化及塑造流程。具体来讲,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适当下放权限及职责,优化流程时要定期梳理流程,明确流程责任。健全责任体系,强调每一职能部门及执行岗位的权利及义务。同时,需要为个人分配相关任务,但要把握好授权的度,以便确保流程效率及质量。第二,要注重规范业务流程,建立完备的规范机制,保障流程的规范性,但不可使用流程替代制度。每一级员工需要在全面了解企业管理模式及业务流程后,在遵循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处理相关业务,保障组织为流程服务。

(七)统筹企业制度建设,有效衔接各项制度

为了真正优化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要统筹建设内部控制体系及企业管理制度,保障相关机制有效衔接及融合。内部控制体系以各项规章制度为核心与基础,结合流程特点,直观展现管理及控制要求。企业管理制度属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成内容,内部控制体系属于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体现。企业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时要格外关注目标,而内部控制更重视管理过程及流程。优化内部控制体系,不仅在于创建各项管理机制,更要将相关制度内置于日常管理活动中,将其建设成常规运行机制,保障内部控制体系在企业内部真正落地。在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前期,企业内部控制主要通过各项规章制度加以实现。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只有保障内部控制体系与管理制度有效融合,逐步合二为一,才能收获内控无形化的管理效果。

(八)改进内控评价方式,增强内控评价效果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贯穿企业发展的始终,通过专项监督、日常监督以及与内控评价互相融合的方法,落实内控评价工作。结合内控要求,需要考虑企业整体层面及具体业务操作层面的相关控制问题。在应用内部控制表达方法时,可以采取比较分析法、抽样法以及调查问卷法,全方位了解内部控制工作进度。另外,在这一过程中要重视强化内控缺陷分析及认定工作,注重整改内控缺陷,并且要对现有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考核机制及披露机制加以改进,完善企业内控自我评价报告披露机制,规范报告披露标准,统一设置信息披露内容及格式。最后,要建设内控体系激励约束机制,建成内部控制评价考核制度,并将其列入企业绩效考核指标,从而增强企业内控评价效果。

六、结语

在全新的经济背景下,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意义不容忽视,尤其是对于传统企业来讲,由于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越来越复杂,更应该重视内部控制工作。在具体执行内部控制工作时,企业需要认清内部环境及外部环境,应用先进的技术与方式,完善内部控制环境及制度,加强监督及考评,全面优化内部审计工作运作环境,真正提高企业内部控制力度及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目标做好准备。

猜你喜欢
流程机制体系
工星人平台注册流程
织牢社保网底要不惜“细针密线”——论全球最大社保体系的建立、构成与延展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与元英&宫胁咲良零距离 from IZ*ONE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一课四备”磨课流程例说
皮革机制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