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探究

2022-11-14 09:12莫爱玲
经营者 2022年2期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财务

莫爱玲

(浙江义乌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管理分公司,浙江 金华 322000)

一、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企业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逐渐暴露出了一些财务风险问题。对此,企业应更加关注财务风险管理工作,通过相关手段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与控制,促进各项财务活动的顺利开展,有效规避各种财务风险。企业必须正确认识财务风险管理的积极作用,及时发现企业中存在的财务风险,深入分析与探讨应对财务风险的有效办法,提高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促进企业良好发展。

二、财务风险概述

(一)认识风险

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面对的风险逐渐增多,且风险无处不在。在不同的领域,对于风险的定义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风险是一种可能会发生,并给目标实现带来一定负面影响的事件。在企业管理中,企业在进行战略决策与执行决策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主要目的在于对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识别与有效控制,促进企业实现经营管理目标。企业风险管理是一项贯穿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工作,有助于企业管理人员识别企业发展机会,有效增长企业业绩。

(二)企业风险管理理念及演变

目前,企业风险管理工作备受关注,各企业越来越重视风险管理工作,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减少企业效益起伏波动过大的情况,提高企业运营管理水平,让企业经营决策更加科学化、合理化,降低战略失误的概率,促进企业健康发展。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企业风险管理逐渐发展变化。最初的企业风险管理采用购买各种保险的方式来分散风险,这属于初级的风险管理方式。随后,风险管理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即在企业常规程序中进行风险识别与管理。而在战略风险管理层面纳入风险监控则是风险管理的第三个阶段,以此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类型及特点

外部市场环境变化会影响企业财务活动的开展,企业内部存在的管理问题也是导致企业面临财务风险的原因之一。企业预期的营业财务收益与实际的财务收益之间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企业的盈利情况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多种多样,不确定性较强,比如相关法律法规、市场环境变化、资源环境等方面都可能存在潜在风险。

同时,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判断不够客观,也可能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在进行决策时与预期偏差较大,或遗留潜在问题。除此之外,部分企业还存在欠缺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内部财务结构不够完善、各个部门之间的管理活动资金使用情况不够明确、各个岗位职责划分不清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可能造成企业财务损失,使得企业资金流失情况严重,不能保证企业资金的安全,导致企业资金完整性不足。

分析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过程,可以将企业财务风险大致划分为外部市场资金筹集存在问题的前期、投资决策存在偏差的中期、投资回报分配不均的后期,以及资金回收存在困难的终期四个阶段。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并不相同,但其特征有一定的相似性。其一,覆盖性。在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阶段,都会产生相应的财务风险。其二,客观存在性。企业财务管理中出现的财务风险并不因外界因素或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存在或消失,风险无法避免,企业必须通过风险管控手段在风险发生前进行预防,减少风险给企业各项财务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其三,经济收益与经济损失可能同时存在。企业经济损失并不一定是财务风险导致的,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高,可能其经济收益也会越大,风险越低其经济收益也会相对较小。其四,不确定性。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并不一定会产生财务风险,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财务风险不会给企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

面临风险就应确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管控。企业经营也应如此,很多企业为了降低运营风险,常常采用高负债经营模式,这种举措加大了财务风险管理的困难程度。因此,必须对风险进行有效防范,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二)有利于企业满足外部环境的需求

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应大力开发新市场,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为此,企业必须对当前的市场环境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识别等工作,对财务风险采取有针对性的管控策略,确保企业资金周转顺利,为企业稳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三)有利于企业有序开展财务管理活动

财务管理是企业重要的管理内容,而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筹措资金、使用资金,确保企业资金的保值增值,对企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是当前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积极探索的问题。企业应严格管控财务风险,才能让各项财务管理活动有序进行,确保企业资金的安全性,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我国经济发展的脚步受计划经济的束缚,导致我国经济发展情况与国际经济发展情况之间的差距较大。财务风险管理是新兴的管理内容,我国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大多管理人员的起点不高,企业相关工作人员欠缺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并未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的积极作用。在企业实际运营中,财务风险无处不在,企业的任何财务管理活动都面临相应的风险。由于企业风险意识较为淡薄,不能提前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以及风险防范,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二)企业风险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较为复杂,必须建设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体系,才能让企业从容应对财务风险。企业要想充分发挥财务风险管理的优势,就必须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还要构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加大预算执行力度。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并未建设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导致企业在应对财务风险时略显吃力,不利于企业后续发展。

(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沟通问题

现代企业要实现长远发展,对数据的掌控能力十分关键,尤其是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更要严加掌控数据信息。很多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都存在问题,比如管理信息不够真实、财务信息并不透明等,导致企业各项工作的交接存在问题,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也并不顺畅。除此之外,企业内部使用的软件并不一致,影响了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信息的传递与沟通不及时,消息滞后会对企业决策的精准性产生不良影响。

(四)财务风险管理监督力度不足

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往往具有可预见性、规范性以及强制性等特点,规范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但是,再完美的管理制度如果执行力度不足,其发挥的效用也十分有限。从实际来看,很多企业的风险管理机制都不够完善,不利于分析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优劣势,也影响了财务风险监督管理机制的制定。另外,很多企业都并未设置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组织,在业务运营中并未对财务风险进行日常监管,对财务管理人员也欠缺合理的监督控制,不能及时发现细枝末节中存在的财务风险,从而影响到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工作的开展。

(五)财务人员的风险管理素养不高

在现代企业中,财务风险管理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这就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多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风险管理和风险防范意识,还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防范与应对财务风险,实时监控财务信息中的风险,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但是,很多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素养并不高,财务风险防控意识不足,进而无法对潜在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防控。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方法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效率,强化企业风险防范能力。

五、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优化措施

(一)加强企业财务风险识别

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应首先开展风险识别工作,企业应先系统地整理与分析财务风险因素。一般情况下,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有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以及收益分配风险等,对财务风险进行合理分类有助于企业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工作。一般情况下,筹资风险主要来源于偿债风险,如果企业偿债能力不强,不能按时支付财务利息,债权人必然会对企业进行追债;而投资风险的内容更加复杂,往往是因企业投资活动不合理而造成投资回报率不高,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导致企业面临财务风险。企业在识别财务风险时,应充分考虑到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对企业风险因素进行分类整理,完善风险资料,从而顺利开展之后的风险管控工作。

(二)加快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企业必须对财务风险有正确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办法有效管控财务风险。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第一,有效控制筹资风险。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筹资活动是重要内容,如果企业的筹资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必然会让企业面临筹资风险。一般情况下,所有者投资和向银行借款是企业主要的筹资渠道与筹资方式。企业所有者投资往往发生在企业成立初期,而在企业后期发展中,通常会选择向银行借款的方式来筹集资金,这就使企业的利息负担加重。企业必须对筹资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对筹资规模进行严格管控,实现对筹资风险的有效防范。

第二,有效控制投资风险。企业完成资金筹集后,将资金投入生产项目、证券市场以及商贸活动中。其中,生产项目投资活动包括新建项目投资、改造投资等诸多方面,有很多不确定因素隐藏其中。企业在开展投资活动前,应深入了解投资风险与经营收益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项目投资评价指标机制,识别和度量投资风险,并采取有效的风险管控措施。

(三)加强风险防范监管体系的构建

企业应设置相对独立的财务风险管理部门,全面监督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与财务工作,还应加强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进一步规范企业财务管理流程,从而有效提高企业财务风险防范能力。企业治理结构的科学合理性、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效果。目前,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企业必须对财务工作进行合理的调整,优化与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构建完善的风险防范监管体系,以此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企业管理人员应具备先进的财务风险管理理念,严格按照内部管控机制的相关要求开展财务管理活动,从而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有效防范。

(四)合理运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应合理运用现代化手段,利用现有资源构建财务风险管理系统,增强财务管理数据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高效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企业可以通过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收集、分析以及处理财务数据,减少人工操作造成的工作失误,将最具价值的信息数据提供给企业管理人员,从而提高企业决策的准确性,减少财务风险。企业还可以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在各部门之间进行数据共享与信息沟通,有效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五)提高财务管理人员风险应对水平

财务风险管理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高低与风险防范及应对效果有着直接的联系,也关系到企业的正常运营。因此,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人员必须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强化自身的风险意识,积极主动了解财务风险方面的知识,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从而提高财务风险应对水平。企业也可以邀请行业专家到企业开展座谈交流活动,为财务风险管理人员答疑解惑,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让其从容应对财务风险,全面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能力,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重要帮助。

六、结语

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企业必须更加重视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企业要想有效防控与应对财务风险,必须从增强企业工作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入手。通过构建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与监督机制、合理运用财务信息管理系统、提高财务风险管理人员风险应对能力等方法,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能力,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财务
特朗普集团“财务大管家”认罪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与防范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企业财务舞弊行为与企业高层相关性研究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制造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优化对策探究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