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常见疾病防治中免疫失败原因及预防措施

2022-11-15 19:10王晓荣
吉林畜牧兽医 2022年3期
关键词:效价免疫力抗体

王晓荣

南部县碑院镇畜牧兽医站,四川南充 637300

1 生猪常见疾病防治中免疫失败的原因

1.1 母体抗体因素

在母猪怀孕时,由于母体的抗体较为强悍,在注射过程中没有降到标准的抗体线上,进而产生干扰性抗体,或者没有出现相应的疾病免疫能力。如果母体的抗体水平过低,则新生仔猪免疫力和抵抗力差,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中细菌和病毒的袭击,造成仔猪生病。

1.2 疫苗因素

1.2.1 疫苗保管

生猪注射疫苗从生产、流通、保存及后续的使用都必须严格按照疫苗管理规定。而疫苗有一定的保质期,同时对光照、温度等要求较高。如果保存不当,疫苗所处环境的温度过高或过低,则会导致疫苗的功效发生变化。此外,冷藏保存被误认为是冻干苗稀释保存或冷冻保存,造成疫苗在反复冻融中性状下降,影响效价。同时,由于疫苗的特殊性,不能被太阳光直射,否则容易降低效价。再加上保质期的限制,随着时间的延长,功效不断降低。

1.2.2 疫苗使用

根据不同地区生猪常见病特征来使用疫苗,对症下药更能提升生猪的免疫力。特别是在病种多、小型流行病频繁地区,则需要进行血清学和免疫抗体检测,对付不同毒株的疫苗不能产生统一的抗体,因而在使用疫苗时,要针对不同的血清型选择不同的疫苗,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疫苗的机制和作用。此外,同种疫苗不同剂量所产生的疫苗效力不同。因此,在使用免疫疫苗时要仔细斟酌疫苗的剂量。同时如果盲目使用组合疫苗,则会引起不良注射反应,干扰正常的免疫能力,无法充分发挥疫苗的功效。且不同的稀释液对疫苗也有一定的影响,由于疫苗的载体不同,免疫效果不尽相同。

1.3 免疫接种因素

1.3.1 消毒

在接种过程中,要对注射器械和注射部位进行消毒。而当前很多生猪在接种免疫疫苗时,没有做好器械消毒工作,所使用的注射相关器械没有用专门的无菌盒放置,同时针头没有实现一畜一针。一旦遇到潜伏期带病猪,则免疫注射就转变为带毒接种,造成大规模疫病的传播。此外,生猪注射部位用碘酊进行消毒后,没有等到酒精干就直接注射,导致接种失败。

1.3.2 免疫方法

不同的疫苗所作用的免疫部位不同,在接种时,要选择免疫部位相对应的疫苗。比如,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等对疫苗的要求不同。而在实际注射中,常常出现空针现象,这势必会导致免疫失败。

1.4 饲养管理因素

生猪饲养管理工作对生猪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影响巨大,在日常饲养中,要保证饲料营养均衡,满足生猪生长所需营养,从而避免生猪因营养不足而免疫力下降。根据相关临床研究发现,生猪蛋白质缺乏会直接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影响淋巴器官发育,并降低细胞免疫力、体液免疫力等。同时,饲料营养不均衡则很容易导致生猪免疫器官发育受到阻碍,不能很好地产生免疫功能。此外,饲料中如果存在霉菌则会大大破坏免疫效果。根据数据显示,几乎所有类型的霉菌毒素都对免疫系统有较大的破坏力量。比如,新月霉素产生的毒素会压制正常蛋白质的合成,影响细胞增殖。因此,生猪日常饲料管理中营养是否充分、配比是否合理对免疫效价具有重要影响。

1.5 应激环境因素

生猪发生应激反应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通风环境较差、猪栏过小、猪舍密度过大,而特别在断奶、运输、转群等一系列行为下更容易产生应激反应,而系统的免疫机能调节其内在机能,从而更倾向于另外的状态,导致暂时性的免疫抑制,致使免疫效果下降。

2 做好生猪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

2.1 使用国家专用疫苗

在使用疫苗或其他相关兽用药物时,要通过正规途径购买。在购买时要求对方出示相应的兽医资格证和生物用药资质,从而保证药物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禁止使用“三无”产品,并严格根据说明书使用,提升生猪的免疫力,做好生猪常见疾病的预防工作。

2.2 完善疫苗冷藏链建设

在疫苗运输、冷藏和使用中做好疫苗的保护,防止疫苗效价的下降。通常来说,冻干苗存储在-15 ℃左右,添加抗热剂的疫苗则存储在4~6 ℃左右,油乳剂疫苗则存储在2~8 ℃之间。在提取疫苗的过程中,要保证疫苗进出时低温、避光环境,并快速、轻取轻放,登记好使用疫苗的名称、出库日、使用日、存取温度等。

2.3 严格开展科学的免疫程序

根据不同地区的流行病,开展科学有效的免疫程序。组织生猪血清学检测,并对抗体产生时间、机体承受度、母体的抗体水平以及疫苗的选用制定严格的应用程序,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保证生猪感染流行病,能够及时得到控制,避免地区内猪群的大规模感染和暴发,减少养殖户损失,提升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保障生猪养殖业健康发展。

2.4 健全管理制度

通过严格的消毒机制,保证预防接种过程中不会出现病毒传播和感染。并建立相应的驱虫制度、检疫机制以及疫病检测制度。对死亡病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做好环境卫生控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病死猪对环境的污染,造成更大的危害,达到抑制病毒的效果。

2.5 强化抗体检测和监督

针对母源抗体因素,其免疫后抗体产生水平不同,对生猪免疫效果影响不同,因此要开展必要的抽检,查清母源抗体的根源。并采用有效的方式来实现母源的抗体均衡,从而提升免疫接种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对不同疫苗进行动态跟踪监控,这样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可以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进行更多治疗。

2.6 做好日常饲养管理工作

生猪养殖过程中,应进行日常粮食配比检测,杜绝使用各种霉变、污染的日粮,并做好生猪居住环境的清理和打扫,减少细菌和病毒滋生。同时根据养殖规定,使用合法、正规的兽药以及疫苗,并尽量选择没有药残、药害以及无毒的药物,这样能够避免药物使用对生猪机能的损害。此外,在接种免疫疫苗前,可以使用疫苗增效剂来促进疫苗的发挥,提升免疫的效价,从而促进生猪免疫能力的提升,减少生猪患病的可能性。

猜你喜欢
效价免疫力抗体
免疫性因素对常见血型意外抗体产生的影响探讨
材料作文“免疫力”导写
词汇具体性对情绪名词效价加工影响的ERP研究*
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临床意义探讨
全国唯一人源化抗体小鼠 进入药物开发应用阶段
一种用于抗体快速分离的嗜硫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免疫力并不是越强越好
情绪的确定性评价对信息加工的影响
正负效价面部表情图片加工的差异
培养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