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牛羊细菌性疾病的治疗

2022-11-15 19:10张西伟
吉林畜牧兽医 2022年3期
关键词:梭菌性疾病氏杆菌

张西伟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华丰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畜牧站),山东泰安 271400

牛羊养殖中细菌性疾病属于一种常见病,具体包括沙门氏菌病、链球菌病和巴氏杆菌病等几种。因为细菌性疾病具有比较强的传染性、危害性,所以务必加强防控,以免造成全群感染。日常牛羊养殖地饲养、管理工作,除了针对牛羊本身的一些工作之外,还需要做好圈舍通风、消毒、粪污清理等,以免因为环境问题诱发细菌性疾病。及时预防、治疗细菌性疾病,有效控制发病率与传染性,不仅可以降低死亡率,还有利于保证牛羊的健康生长,减少因细菌性疾病导致的损失。

1 细菌性疾病类别与症状

结合牛羊养殖的经验,牛羊细菌性疾病作为常见病,主要有肉毒梭菌中毒、沙门氏菌病、巴氏杆菌病、羊梭菌性疾病等几种类型。每种类型的症状表现均不相同,养殖户需要结合牛羊养殖实际情况,判断具体属于哪一种疾病,再选择对应的治疗方法。

1.1 肉毒梭菌中毒

如果牛羊在养殖过程中感染了致病性肉毒梭菌,可能会诱发肉毒梭菌中毒症[1]。一旦感染该症状,牛羊机体内部的肉毒梭菌中毒症主要为发散状态,而且在肉毒梭菌感染之后,牛羊还会有神经麻痹症状出现,对日常采食、活动等造成直接影响,若是病情严重还会出现呼吸困难、器官衰竭症状,极大地危害到牛羊健康、生产机能。

1.2 沙门氏菌病

从症状上来看,沙门氏菌病和肉毒杆菌两种疾病的症状相似度非常高,在牛羊机体内同样有发散的现象,但是感染了沙门氏菌之后,牛羊个体很大概率会出现肠道炎症、败血症,尤其是在羊养殖中更为常见。一旦羊感染了沙门氏菌,可能出现体温升高、腹泻、精神状态萎靡、体质虚弱等诸多症状。

1.3 羊梭菌性疾病

一般牛羊养殖中,感染了致病性梭状芽孢菌,会直接诱发羊梭菌性疾病,并且威胁到牛羊种群,甚至会引发羊黑疫疾病。症状上来说羊梭菌性疾病的传染性非常高,一旦感染会快速发病,治疗难度非常大。牛羊如果有感染羊梭菌性疾病的症状,通常表现为急性发病症状,临床上发现有呼吸困难、不采食等症状。当养殖人员发现了牛羊感染羊梭菌性疾病,应该马上隔离患病牛羊,以免混养导致羊梭菌性疾病快速传播。此外,发现羊梭菌性疾病之后,还需加强牛羊养殖饲料喂养的管理,展开牛羊免疫接种,起到大范围的牛羊羊梭菌性疾病防治效果。

1.4 巴氏杆菌病

巴氏杆菌病往往表现为急性的症状。按照牛羊感染发病具体类型,划分为肺炎型、浮肿型、败血型等几种形式。如果牛羊感染了肺炎型巴氏杆菌病,患病牛羊会有呼吸困难、精神萎靡等症状出现,而且疾病一般集中在肺部;如果感染了浮肿型巴氏杆菌病,常见症状是牛羊喉咙一类的关节发生炎症;如果感染了败血型巴氏杆菌病,会有不采食、精神萎靡等症状出现。养殖人员对牛羊状态进行观察,便可以总结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以免巴氏杆菌病在牛羊种群中发生大面积感染。

2 牛羊细菌性疾病的治疗方法

2.1 肉毒梭菌中毒的治疗

牛羊养殖时必须将牛羊饲料投喂作为关注的重点,养殖人员不能向牛羊投喂腐烂草料,而且要时刻关注饲料安全,以免牛羊在采食腐烂饲料之后感染肉毒梭菌。对于牛羊养殖圈舍的管理,养殖人员必须定期清理,清除粪便,及时展开圈舍全面消毒。对于牛羊群中已经怀孕的个体,要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例如可以采用隔离养殖和保证饲料营养等方式,提高怀孕牛羊病菌抵抗能力。在养殖过程中如果养殖人员发现有牛羊感染肉毒梭菌中毒的现象,必须马上组织治疗。可以采取静脉注射方式,向染病牛羊注射多价抗毒素,控制注射量在3~5 mL/次即可。若是牛羊感染肉毒梭菌的情节较为严重,建议向其注射硫酸卡那霉素,一般每日注射2次,每次注射量为5万IU/次。

2.2 沙门氏菌病的治疗

牛羊投喂饲料需要提前展开检查,不能有任何危害到牛羊身体健康的可能性,注意提高牛羊养殖饮食安全。养殖人员需要定期打扫牛羊圈舍,及时将圈舍内的粪便等清理干净,主动与区域范围内的基层动物防疫站取得联系,对养殖牛羊进行疫苗注射,起到预防沙门氏菌病的效果。预防沙门氏菌病这一方面养殖人员必须注意,对牛羊注射疫苗一般是抗生素药物,所以注射之前务必组织牛羊的药物进行过敏试验,以免出现用药错误导致事故。若是发现牛羊有感染沙门氏菌病的现象,应该马上组织治疗。针对已经染病的牛羊,建议按时复用土霉素、新霉素,每日服用量在30~50 mg/kg,根据染病牛羊体重决定具体服用量,每次服药可分3次完成。

2.3 羊链球菌病的治疗

因为羊链球菌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所以养殖人员务必要定期观察羊机体状态、生长情况,若是有羊感染了链球菌病,应该马上组织病羊隔离治疗,并对羊群中是否有其它染病羊存在进行观察。观察之后全面清理、消毒羊圈,杜绝其它羊感染羊链球菌病的可能性。对于已经感染羊链球菌病的病羊,需要进行肌肉注射青霉素,每次注射量为30~60万IU,每天注射1次,连续注射3 d。肌肉注射青霉素的同时,还需在病羊饲料中掺入羊氯苯磺胺作为辅助治疗方法,投喂量以4~8 g为准,每天投喂2次,连续投喂3 d即可。

2.4 巴氏杆菌病的治疗

巴氏杆菌病与其他种类的牛羊细菌性疾病相比,具有比较长的潜伏期,而且在潜伏期内很难发现。所以,预防巴氏杆菌病这一方面,作为养殖人员必须做好牛羊圈舍的清理、消毒,加强牛羊饲料管理,尽量将巴氏杆菌病感染源全面消除。养殖人员实时观察养殖牛羊状态,如果发现有牛羊感染了巴氏杆菌病,务必要马上组织治疗。首先隔离病牛、病羊,其次采取皮下注射方式,注射巴氏杆菌抗血清,注射量以80 mL/d为准。最后考虑到实际治疗效果,养殖人员可以在病牛病羊的饲料中掺加青霉素、链霉素等,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2.5 羊梭菌性疾病的治疗

一般在发现羊染上羊梭菌性病之后,很难马上展开治疗,而且羊梭菌性疾病控制难度比较高。为此,养殖户在发现羊梭菌性疾病的第一时间,需要马上将染病羊隔离,同时注射强心剂,在饲料中放入抗生素。对于病羊的治疗,建议口服10%石灰乳,投喂剂量控制为50~100 mL/次即可,只需连续投喂2次。预防羊梭菌性疾病时,养殖人员应该及时组织羊群接种疫苗,最大程度地降低羊梭菌性疾病感染率。

2.6 炭疽杆菌的治疗

炭疽杆菌同样具有非常强的传染性、致死率,除了会感染牛羊外,还会威胁到养殖人员的身体健康。炭疽杆菌潜伏期在2~5 d之间,一旦牛感染了炭疽杆菌,将会有高烧、皮肤病等症状出现,按压之后还会有疼痛感、发硬的现象。如果羊感染了炭疽杆菌,机体上则会出现摇摆不定、磨牙,甚至是猝死等症状,观察病羊发现鼻孔有血液流出,颜色为酱油色、有气泡。预防炭疽杆菌病需要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牛羊饲料的营养均衡性,可以在饲料中掺加维生素、蛋白质等,满足牛羊生长对营养物质基本需求。圈舍管理方面,加强光照、通风,定期清理粪污、替换垫草,做好圈舍消毒,创建无菌化的牛羊生长环境。牛羊引种检疫方面,一方面及时组织接种疫苗,另一方面应该检查牛羊引进来源,引种牛羊需要隔离饲养2个月左右,确定没有任何异常再合群饲养。接种疫苗时,例如可以在每年9月组织养殖羊接种Ⅱ号炭疽菌苗,接种量为1 mL。感染炭疽杆菌的牛羊,采用链霉素、卡那霉素一类敏感性比较强的药物进行治疗,可最大程度地降低死亡率。

如在养殖中发现牛羊出现气喘病,且久治不愈、反复咳喘,在已经确定感染了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巴氏杆菌等疾病基础上,还有可能感染了传染性胸膜肺炎、烂肺病等疾病,建议养殖人员对患病牛羊投喂咳喘烂肺康,同时注射盐酸多西环素注射和氟苯尼考注射液。投药时采用肌肉注射方式,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Ⅳ的注射量为0.05~0.1 mL/kg,每100 kg体重需要使用1支,每日注射1次,连续注射2~3 d;氟苯尼考注射液的注射量控制在0.075~0.1 mL/kg,2 d注射1次,连续注射2次即可。两种药物混合治疗,也可以根据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和氟苯尼考注射液的说明书用量要求分别注射,遵循现配现用原则进行治疗。

3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牛羊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治疗,养殖人员必须结合日常喂养、生长等实际状态,在观察中作出总结。一旦发现感染细菌性疾病,必须马上组织隔离、治疗。对于不同的疾病需要采取相应治疗方案。除了治疗外,日常的疾病预防也必不可少,定期清理圈舍、全面消毒,为牛羊养殖创造无菌环境,降低细菌性疾病感染概率。

猜你喜欢
梭菌性疾病氏杆菌
饲用益生菌丁酸梭菌抑菌性能的研究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壁弥漫增厚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丁酸梭菌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血清检验和细菌检验在布鲁氏杆菌感染诊断中的效果及准确率分析
布氏杆菌病,你了解多少
试论羊布鲁氏杆菌的综合防控措施
盆腔炎性疾病的危害及治疗
2019华山医院色素异常性疾病与毛发疾病诊疗新技术学习班
2019华山医院色素异常性疾病与毛发疾病诊疗新技术学习班
不明原因发热,当心布氏杆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