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脑包虫病的危害及综合防治措施

2022-11-15 19:10阿热艾阿哈太
吉林畜牧兽医 2022年3期
关键词:绦虫包虫病驱虫

阿热艾·阿哈太

新疆塔城地区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新疆塔城 834700

新疆有着非常丰富的草场资源,近年来随着畜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的调运、交易十分频繁,这给多种疾病带来了良好的传播条件,羊脑包虫病作为养殖环节中较常发生的寄生虫类传染病,其发病率也逐年升高,这不不仅给养殖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也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了威胁。

1 羊脑包虫的危害

据统计我国每年患有脑包虫病的牛羊约5 000万头,因患病导致的牛羊死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可达30亿元,而由于脑包虫病是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因此羊患病后很容易传播给人,我国的脑包虫病患者约40万人,人感染脑包虫病后常会因少量抗原就引起过敏反应,例如囊肿穿破或在手术时囊液溢出导致发热、皮疹、腹痛、腹泻、昏迷等,严重时还会因过敏导致休克,患有脑包虫的患者经手术后仍有复发的风险。羊患病后会造成体质下降,死亡率较高,当有羊只患病后如果不能及时的进行隔离、治疗,很有可能造成大面积的传播,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也危害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2 脑包虫病的病原

羊脑包虫的病原是多头绦虫,其体长约为400~600 mm,宽度约5 mm,成年的多头绦虫繁殖速度很快,能够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卵子,该病原对环境的抵抗能力较强,在环境中可存活数年,对热敏感,70 ℃时可将其杀灭。多头绦虫常寄生在犬、狼、狐狸的小肠内,孕节片脱落可随粪便排至环境中,养殖接触到孕节片和虫卵污染的环境、草料以及饮水后,虫卵通过消化道进入羊只体内,六钩蚴逸出后钻入肠黏膜的血管内,经由血液进入脑脊髓,发育2~3月后成为多头蚴,也有一部分六钩蚴随着血液进入肺脏,经6~12个月发育成有感染性的幼虫。

多头绦虫不仅能够感染牛、羊,对马、猪以及人也均有感染性,进入动物体内后通常寄生在脑内或脊髓内,该病以2岁以内的幼羊最为易感,六钩蚴在羔羊体内的发育速度最快,进入机体后2周内就可发育至粟粒大小,6周时囊体约为2~3 mm。

3 临床症状

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可以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

3.1 急性型

多为感染1个月的病例,此时感染的包虫数量较多,约为7~25个,幼虫在移行的过程中对脑组织有较为严重的损伤,可引起脑脊髓膜炎,在死亡前,患病羊暴躁狂奔,痉挛惊叫。

3.2 亚急性型

多为感染2个月的病例,感染包虫的数量大多为2~7个,患病羊呈间歇性癫痫,一日可发病数次,每次持续5~10 min,有多种神经症状,患病羊的食欲受到一定的影响,体重降低,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可发生死亡。

3.3 慢性型

多为感染2月以上的病例,感染包虫的数量多为1个,癫痫发作的频率与亚急性型相比较低,多为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患病羊呈转圈运动。可根据患病羊的症状判断脑包虫寄生的位置,当脑包虫寄生在大脑时,患病羊萎靡不振,不喜走动;当脑包虫寄生于额叶时,患病羊呈低头前进或头抵住墙;当脑包虫寄生于颞叶时,患病羊可能出现失明现象;当脑包虫寄生于小脑时,患病羊容易受到惊吓,行动不协调。

3.4 病理变化

剖检患病羊,可看到颅骨变薄,质地柔软,脑组织有脑炎、脑膜炎病变,可看到乒乓球大小至鸡蛋大小不等的透明包囊,包囊中有透明的包囊液,包囊中有白色颗粒状物质,囊内膜上附着寄生虫头节,将包囊取出后,可以看到脑组织因长期压迫变形,形成空洞。

4 诊断方法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流行病学特点进行诊断,但需要注意与莫尼茨绦虫、羊鼻蝇蛆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5 综合防治措施

5.1 治疗

刚刚发病的患病羊可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最常使用的药物是吡喹酮,用量为70 mg/kg,同时使用其他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可取得一定的疗效,但如果患病时间稍长,使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患病时间较长的羊只应采取手术治疗,将患病羊置于空地观察其运动,来判断寄生虫的寄生位置。脑包虫的手术可使用穿刺式或圆锯式,圆锯式手术应先将术部的毛剔除干净,而后使用3%的碘酒进行消毒,再用75%的酒精脱碘,手术前术者应熟练掌握羊脑部的结构,了解静脉窦的位置,羊的静脉窦有两条,处于羊的大小脑之间和大脑的纵轴处,在手术的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开这些部位,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在手术时应在羊角及其中心的内缘1 cm处施圆锯术,这样能够很好的降低对脑组织的损害。切口长度约为2 cm,用圆锯进行开孔,看到脑包虫的包囊后应捂住患病羊的口鼻,使其不能呼吸,以此加大大脑的压力,而后让羊呼吸,重复几次后可看到因颅内压增大而被挤出的包囊,将包囊去除后用止血纱布对术部进行止血,盖好硬脑膜和骨膜后进行缝合,缝合结束进行包扎。

5.2 预防

预防羊脑包虫病首先应当加强饲养管理,规范牧羊犬的管理,对于流浪犬只、狐狸、狼等动物进行防范,禁止其与羊群接触,牧羊犬应定期使用吡喹酮进行驱虫,驱虫后应当妥善处理犬只排出的粪便,以防粪便内有孕节或虫卵,污染环境造成羊只感染。其次,应当勤于观察,一旦发现有羊只出现异常,尤其是有转圈运动等神经症状时,应当及时的进行隔离,并对其生活的环境进行消毒。定期对羊群进行驱虫也是很好的预防羊脑包虫病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驱虫后的粪便应进行深埋或焚烧,以防止反复感染。

猜你喜欢
绦虫包虫病驱虫
生猪驱虫正当时
牛羊绦虫病的预防和中西医治疗分析
牛羊绦虫病的预防和中西医治疗分析
驱虫产品怎么选
家里主子这么多驱虫怎么办
包虫病科普课堂:认识它 预防它 根除它
健康中国,哪儿都不能落
夏季猪群驱虫抓好五点
绦虫大战,争夺宿主控制权
体内出现绦虫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