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细小病毒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

2022-11-15 19:10
吉林畜牧兽医 2022年3期
关键词:犬类细小患病

刘 国

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综合服务中心畜牧兽医服务科,吉林公主岭 136105

犬细小病毒病在犬科动物中比较多发,导致该疾病发作的原因为感染犬细小病毒。该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有着比较特殊的结构。病毒在显微镜下表现为圆形或者椭圆形,无囊膜。由于犬细小病毒有着较为特殊的结构,因此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会呈现出极强的抵抗能力。该病毒在患病犬的呕吐物以及尿液、唾液及粪便中均有广泛的分布,因此传染性极强。由于犬细小病毒生存能力较强,很难被灭杀,因而其对健康犬科动物的生长发育影响极大。本次研究通过分析犬细小病毒病的临床发病特征及治疗措施,为该疾病提供循证证据。

1 犬细小病毒病临床特点

1.1 流行病学特点

犬细小病毒一般由患病犬的粪便、尿液及呕吐物、唾液等介质传播,其中携带的大量病毒会通过直接或者间接传播的方式进行传播。直接传播途径是其它犬科动物接触患病犬的排泄物后造成传染,而间接传播方式是患病犬的排泄物污染食物、饮用水以及周围环境后引发的感染。相关研究还证实,康复后的犬类,其粪便中仍然会携带大量的犬细小病毒,加上一些犬科动物由于发病早期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此,这类群体也是犬细小病毒的主要污染源。犬细小病毒病无明显规律,在一年四季中均可发病,但总结来说,4~9月发病率稍高,而春夏季节该疾病呈流行性及散发性发病。该疾病在幼龄犬中发病较多,而对犬类的品种进行分析,一些外国引进纯种犬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且症状更为严重。发病时,常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进而出现严重的脱水情况,死亡率较高。

1.2 临床症状表现

犬细小病毒病发作早期,患病犬会出现呕吐症状,呕吐物中有食物或者无色黏液,部分伴随胆汁。而随疾病进行性发展,呕吐物会变为黄绿色,夹杂黏液及血丝。不久后,呕吐伴随腹泻情况出现。发生腹泻早期,粪便的形状为稀软的长条状,基本成型,颜色正常。不断发展,粪便转为稀水样,其中夹杂大量的粉红色物质。腹泻发生2~3 d后,腹泻物转为番茄色,其中夹杂大量血液,粪便散发出难闻的臭味。疾病进行性发展,腹泻物全部变为血液,且颜色呈现出深红色,部分为紫色或棕红色,气味为腥臭味。伴随血便情况,患病犬体温最高可达41 ℃,出现精神萎靡及心率加快情况。疾病进一步发展,会产生脱水情况,伴随眼球周围皮肤凹陷、鼻镜干燥,皮肤失去弹性。患病犬出现毛粗糙及脱毛情况,并进行持续昏迷状态,呈现全身衰竭征象。而随着患病犬饮水欲望不断增加,其脱水情况也越来越严重,死亡风险进一步增加。

1.3 病理学特征

临床将犬细小病毒病划分为两种类型,其中肠炎型表现为黏膜苍白无光泽,进行病理解剖,见腹腔内部存在大量积液。空肠及小肠、回肠中后段的肠浆膜变为暗红色,见黏膜下充血及出血情况。局部见黏膜坏死脱落,肠绒毛萎缩,肠腔扩张为半透明状。肠腔内有大量血液、肠黏膜。肠系膜淋巴结出现肿大及出血情况。而心肌炎型病变特点为累及心肺,出现明显的肺脏水肿,外观为斑驳状,局部出血、充血。心脏出现扩张情况,大量积液携带血液蓄积在心房、心室内。心肌及心内膜出现化脓情况,出现肌纤维化,甚至出现变性及坏死情况。

1.4 实验室诊断特征

犬细小病毒病的实验室检查,以犬细小病毒快速测试法为主。将0.1 g的粪便标本放置在2 mL生理盐水中处理,并充分搅拌后取上层清液,将2~3滴清液滴到试剂条上。等待10 min后,见C区域及T区域出现明显的红线且T线颜色为深红色的,可判定为犬细小病毒感染。

2 治疗措施

2.1 犬细小病毒诊断要点

患病犬就诊时,对其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分析,并结合流行病学特点,结合患病类型可进行初步的判断。对于有早期犬细小病毒感染症状的病例,则需要等病理分析、实验室检查结果出来后,才能够通过病毒分离鉴定以及血凝等实验进行进一步的明确诊断。通过早期开展呕吐及腹泻症状的观察,以患病犬腹泻物检查结果,以及进一步的粪便样品电镜检查等综合检查,能够明确诊断犬细小病毒病,为进一步的诊疗提供依据。

2.2 犬细小病毒病的预防

犬细小病毒的感染性非常强,传播范围广,为了提升疾病防控效果,需要做好免疫接种预防,主要采取接种犬细小病毒灭活疫苗以及其他抗病毒疫苗进行接种。一般来说,出生1~3个月的犬类,可使用全五联弱毒疫苗接种,连续接种3次,而出生3个月以上的犬类,则需要进行两次免疫注射,第一剂接种后,间隔2~4周后再接种第2剂,之后间隔半年接种1次。流行病暴发期间,还要组织养殖区做好消毒工作。一旦发现疫情,应及时上报,尽早治疗,尽量控制传染范围。通过发病早期使用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及免疫球蛋白注射,可提升疾病的治愈率。

2.3 犬细小病毒病的治疗

犬细小病毒病的治疗,主要以增强机体免疫力为主,并结合临床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同时进行抗感染治疗。通过皮下注射高免疫力血清,以患病犬体重2 mg/kg的剂量,进行每天1次的增强免疫力治疗,连续治疗3 d。并同时以皮下注射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剂量为1.5 mg/kg,每天1次的剂量进行抗病毒治疗,连续治疗3 d;对于存在呕吐症状的,皮下注射胃复安,每天2次,每次1 mL,连续治疗3 d;腹泻的,以372止泻灵皮下注射治疗,剂量为0.2 mL/kg,每天1次,连续治疗3 d;对于消化道出血者,以维生素K3、止血敏治疗与生理盐水混合后肌注,每天2次,连用3 d;开展相关支持治疗,以ATP 40 mg、维生素C 2.0 g、0.9%氯化钠溶液250 mL及辅酶A 1 000 IU混合后静脉补充,改善体循环,减轻脱水症状。通过使用5%的葡萄糖溶液对机体进行注射,缓解酸中毒情况。以250 mL生理盐水及20 mL双黄连、10 mg地塞米松混合后静脉注射。连续治疗9~10 d,患病犬病情得到显著控制后,治疗有效。在发病早期,合理使用免疫血清,以提升疗效。对于与患病犬接触的犬类,应立即使用高免血清或者康复犬血清治疗。高免血清每天用量0.5~1.0 mL/kg,康复犬血清为0.5~2.0 mL/kg,连续治疗3~5 d,可与其他抗感染药物共同应用,提升用药疗效。

综上,犬细小病毒病属于一种对犬科动物生命健康威胁比较大的疾病之一,其传播范围广且治疗难度大,会对犬类养殖业造成严重的威胁。而在犬细小病毒病的临床防治过程中,通过对其临床特点,包括流行病特征、临床症状及病理、实验室特征进行分析,作为临床诊疗的依据。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疾病控制及诊疗,能够获得较好的疾病控制效果,可降低传播范围及影响的广度。

猜你喜欢
犬类细小患病
阿尔博阿多尔
血脂异常与高血压对糖尿病患病的交互作用分析
小小的小里
分析犬类动物的常见疾病和有效预防
中药治疗犬类真菌性皮肤病疗效分析
犬类动物保健及疾病预防措施
你熄灭了我,像夜晚
完形填空训练
犬类中毒的预防与治疗
高二生物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