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街上掌灯人

2022-11-15 04:52北京市城市照明管理中心
中华魂 2022年11期
关键词:灯杆长安街天安门广场

文/北京市城市照明管理中心

在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上,清晨国旗升起,华灯熄灭;傍晚国旗降落,华灯初上。天安门广场上守护国旗的“国旗班”家喻户晓,但鲜为人知的是,这里还有另外一批默默的守护者——“华灯班”。他们的职责和任务,就是守护华灯。

华灯班是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所属北京市城市照明管理中心生产一线班组,主要负责对天安门广场及长安街华灯进行清洗、检修和运维,共有14人,平均年龄35岁。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前夕,华灯与首都十大建筑同步建成,华灯班也于此时成立。一代代华灯人以青春为祖国掌灯,履行着庄严的使命。

天安门广场和十里长街的华灯共有253棵灯杆、6000多盏灯烛。天安门广场上的是9球莲花灯,十里长街上的是13球棉桃灯。有一首歌中唱道:“能望见天上的银河,也能望见北京的华灯;不论那夜色多苍茫,你也能走到明亮的北京。”

半个多世纪以来,华灯的造型没变,而随着祖国现代化建设发展,华灯的光源却不断更新换代。最初的灯烛为白炽灯(俗称灯泡),500瓦和1000瓦不等。国庆35周年时,450瓦自镇流高压汞灯替换白炽灯;国庆60周年时,又换成了85瓦电磁感应无极灯。华灯的光源功率一降再降,而华灯的亮度却一路提升,高科技、电子化诸多新技术在一盏盏灯烛上显现出来。今天的华灯已经实现智能化开灯关灯、状态化实时精准监测,一盏灯烛出现异常,监控指挥中心立即报警,华灯班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理。这样的科技含量,对于新时代华灯员工来说,有着更高的技术标准和作业规程。

光源在变,技术在变,而“身在华灯班,重任挑在肩”的使命感一直没变。华灯班现有员工均为共产党员。多年来,华灯班党支部坚持以中国工人阶级的崇高使命为引领,坚定理想信念,着眼懂技术会创新,培养勇于担当和努力奉献的一代中国工人。

几十年来,华灯班一直以能打大仗、能打硬仗而著称。第四任班长孟庆水,从1981年起在华灯班工作了37年,对这里的每一个灯座、每一盏灯都了然于心。他带领全班参与了全力保障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政治任务,这些都是检验华灯班实战能力的重大战役,每次都圆满完成任务。

清洗检修华灯,称得上是华灯班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任务。为了迎接国庆盛典,确保华灯正常运行和外观清洁,每年6月到9月间,都要对华灯进行一次集中清洗和检修。清洗维护华灯,听起来很轻松,实际上却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活。华灯灯柱高大,设计复杂,每一基华灯都是由多种光源配出的色调,灯柱内线路密布,再加上华灯所在的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人流、车流密集,交通状况复杂,呵护好这些宝贝,单靠一个人不行,明确细致的团队分工必不可少。员工们要登上253棵灯杆,把6000多盏灯烛一一拆卸、擦拭、清洗、安装、加固、维修,工作量之大、完成任务之艰巨、工作环境之艰苦,难以想象。

最早清洗检修华灯时,得用碗口粗的杉篙搭脚手架,搭架子就得半个小时。干完一棵灯杆,要挪三四次架子,一天当中爬上爬下不知多少回。后来,有了检修车,但还是功能不全、效率不高、劳动强度大。如今,华灯班用上了现代化的华灯作业车——“中华第一车”,电脑操控、液压装置、自由升降、移动平台、循环用水等一应俱全。每一基华灯的清洗检修工作都需要整个华灯车团队的密切配合,严格按照交通指挥疏导、华灯车操控、灯球清洗和检修作业等6个步骤、37个环节完成。

1976年出生的陈春光,现任华灯班班长,毕业于重庆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高级工程师、国家电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优秀共产党员,曾经获得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优秀职工科技成果一等奖。他的发明成果很有意思:在一棵灯杆上,可以因地制宜,按需选配,加入智能照明、通讯微基站、无线上网、气象监测、信息屏、电动汽车充电桩等十几项社会服务功能。副班长韩国强、郭鑫琳也是年轻的技术骨干。在北京市技能大赛配电线路专业的激烈较量中,韩国强、郭鑫琳和另外两名华灯员工一起进入前10名,韩国强还夺得第一名。这几年,在陈春光的带领下,华灯班从生产实践出发,创新技术31项,获得科技专利29项。

华灯人经历了一代代赓续传承,如今已是第五代了,但对华灯的那份情却从未改变。

研究生毕业的裴希瑶今年33岁,他是目前华灯班学历最高的成员,主要负责资产管理。在现代化管理中,华灯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坏了才去维修,而是在维修中掌握灯具的生命周期,从而提前进行维护和更换,以确保长安街的华灯亮灯率达到100%。

华灯车操控员李勃在这个岗位上干了16年,他不仅要负责华灯车的平台升降,在清洗华灯时还要爬上灯杆最高处负责摘、装顶灯。去年,由于疫情原因,李勃基本上全年无休,虽然辛苦、经常与家人分离,但他依然为自己是华灯班的一员而骄傲。

现任华灯班党支部书记、北京市城市照明管理中心优秀党务工作者宋晓龙,出生于“路灯世家”,他和祖父、父亲三代人,干的都是路灯工作这一行。回忆祖父宋志龄,宋晓龙说,老人十几岁就在路灯队当学徒,换灯泡、架电线、检修线路,什么工种都干过。宋晓龙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天晚上祖父都要外出工作,天刚擦黑就出门了,骑着一辆自行车,带着工具、零件,回来常常是夜半时分。受家庭影响,宋晓龙考入电力技校,每次回家见到祖父,老人还时常过问一些课程问题。宋晓龙回忆,老人讲得最多的还是安全用电和供电的话题。

宋晓龙说,父亲上山下乡返城后赶上路灯队招工,经过职工夜校培训,在同龄人当中,文化考核、技术考核双获第一。后来,父亲也开始了巡线、查线、修灯、查灯工作,和祖父一样的,都是骑着自行车四处奔波;不一样的,就是晚上出去、早上才回来,整夜见不到人,常常宋晓龙出门上学了,父亲刚睡着。

华灯班还有一支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就是宋晓龙。几年来,这支党员服务队开展了“六进三送”活动,即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医院、进乡村,送增值服务、送阳光服务、送亲情服务。党员服务队最初成立时,自发设置“共产党员连心卡”,卡上有队员姓名、联系方式和监督电话,24小时全天候服务。再后来,提出了“多伸一把手,多修一盏灯”的口号,致力于解决老旧社区照明问题,成为党员服务队的行动指南。截至目前,他们已在300多个老旧社区义务安装6000多盏路灯。2018年,华灯班共产党员服务队被国家电网公司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服务队。建党百年前夕,华灯班党支部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从国旗升起,华灯关闭,再到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一代代华灯人伴着华灯参与了一次次重大活动,从国庆10周年、35周年,再到国庆60周年、70周年。他们见证着每一基华灯的亮起,也见证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一代代华灯班传承的,不仅是清理华灯的规定和窍门,更是一代代华灯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品格。

华灯班

猜你喜欢
灯杆长安街天安门广场
智慧灯杆在5G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智慧灯杆的现状及应用场景研究
多功能灯杆智慧灯杆的模块化与标准化
吉林一号视频07星天安门广场影像图
祖国在长安街上赶路——献给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春分的秘密
胜利日大阅兵
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