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种鸡的饲养管理措施

2022-11-16 06:32曹学香于克媛徐玉芳
吉林畜牧兽医 2022年4期
关键词:垫料种鸡鸡舍

曹学香,于克媛,徐玉芳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山东聊城 252000

肉鸡养殖是我国家禽养殖产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良好的发展能力离不开肉种鸡的饲养管理,充足优质的种蛋供给是肉鸡养殖产业发展的基础,而肉种鸡养殖中育成阶段的机体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对于其后续的产蛋性能发挥以及使用年限等多个方面有非常关键的影响。肉种鸡育成阶段养殖中首先需要注意做好体重的控制,避免肉种鸡体脂过度沉积或者性成熟时间过早导致后续产蛋性能下降以及使用年限降低的情况,体重的良好控制可以有效改善肉种鸡养殖的经济效益。同时肉种鸡育成阶段的养殖管理措施也是影响其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关键,主要是肉种鸡养殖中环境的控制,饲料营养物质的供给,疾病的科学防治以及低劣种鸡的淘汰等多个方面。本文将对肉种鸡育成阶段养殖中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进行介绍,以期为肉种鸡生产性能的提高以及我国肉鸡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1 肉种鸡育成阶段养殖的垫料管理

通常肉种鸡在采取平养和板条垫料混养的形式时需要使用大量的垫料,良好的垫料可以有效减少肉种鸡出现腿部疾病的概率,并且提高种鸡受精率和生产性能。肉种鸡通常体重较大,养殖中所使用的垫料需要保障松软、平整,同时垫料需要有一定的厚度,对于出现潮湿、发霉的垫料需要及时的更换,避免滋生病原微生物引起肉种鸡的疾病。尤其是在限饲期间种鸡容易采食垫料,发霉垫料容易促使霉菌毒素在肉种鸡体内进行蓄积,致使种鸡发生免疫抑制,给今后的疾病防控带来压力,甚至还可以直接引起霉菌毒素中毒现象,造成较高的死亡率。

实际肉种鸡养殖中,饲养管理人员需要每天整理垫料的平整度,对于缺失垫料的部位及时补充垫料,定期对垫料进行松动处理。不同养殖季节对于垫料厚度的需求不同,通常夏季养殖中垫料厚度较薄,控制在5~7 cm为宜,同时炎热季节养殖中需要定时的翻动垫料,以降低垫料的温度。而冬季肉种鸡养殖中可以合理增加垫料的厚度,有助于鸡舍内的保温,而且冬季养殖中避免频繁的翻动垫料,垫料的厚度控制在10 cm以上为宜[1]。

2 肉种鸡育成阶段环境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肉种鸡养殖中环境温度和湿度条件的控制对于肉种鸡的生长发育和机体状况有重要的影响。通常在肉种鸡育成阶段环境温度控制在20~25 ℃为宜,同时由于温度的变化对于肉种鸡的采食量有一定的影响,饲养管理人员也需要根据温度的变化合理调整肉种鸡的饲料饲喂量。肉种鸡育成阶段养殖中湿度条件控制在40%为宜,饲养管理人员主要可以通过鸡舍中积水的控制来调节环境湿度。

肉种鸡养殖中环境湿度过大容易导致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同时不利于环境温度的控制,可以通过加大通风量来排出鸡舍内的潮气,还应结合饮水管理,来减少漏水而增加的湿度。而湿度过低将导致过于干燥,空气中粉尘含量增加,不利于肉种鸡的呼吸道健康。在冬季外界湿度过低情况下,需要每天向垫料上面喷洒清水或进行喷洒消毒,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湿度,另一方面可以起到消毒效果,但是在喷洒过程中不要突然促使舍内湿度增加太高,保持鸡只体表稍微出现露珠即可,切忌将肉种鸡体表淋湿,这样就会给鸡群带来冷应激,不利于种鸡的健康生长。

3 肉种鸡育成阶段的通风管理

肉种鸡养殖栏舍中合理的通风管理可以有效减少肉种鸡患呼吸道疾病的概率,通风换气工作可以有效减少栏舍中有毒有害气体、微生物以及粉尘的含量,同时可以有效控制饲养环境中的湿度条件。肉种鸡在不同的养殖日龄阶段需要采取不同的通风管理措施,主要可以通过调整鸡舍通风口的大小,通风换气的时间来控制。饲养管理人员在肉种鸡养殖中可以通过在饲喂过程中考察鸡舍中温度和湿度条件是否合适,鸡舍内是否存在明显的异味等方面来调整通风[2]。

在通风管理过程中需要随时关注外界天气变化,来调整风机和进风口大小,促使进入舍内的风速适宜,能够达到鸡舍顶棚,与上面的热空气充分混合均匀后才落向地面,否则冷风直接吹到鸡只身体,会引起较大的冷应激。可以根据鸡群分布情况,来观察鸡舍通风情况是否处于良好状态。

4 肉种鸡育成阶段的光照管理

大量研究发现光照时间对于鸡养殖的采食量,生产性能以及性成熟时间等多个方面有关键的影响。规模化肉种鸡养殖中通常采取遮黑式的饲养管理,在肉种鸡育成阶段的21周龄之前需要将光照时间控制在8 h左右,这个阶段的光照强度控制在3~5 lux为宜。在肉种鸡21~22周龄左右的养殖中,可以根据肉种鸡的生长发育状况适当增加光照时间,首次光照时间的增加可以控制在14 h左右,光照强度增加到50 lux左右,随后每周增加光照时间0.5 h左右,直到光照时间增加到16 h左右后,持续每天的光照时间到肉种鸡产蛋高峰期结束即可。若肉种鸡养殖中采取自然光照管理,需要饲养管理人员结合肉种鸡养殖的季节、肉种鸡机体发育状况等多个方面对光照时间进行合理的调整。需要注意的是无论肉种鸡养殖中采取哪种光照管理方式,都不能在增加光照时间后再减少光照时间或者光照的强度。

5 肉种鸡育成阶段的饮水管理

肉种鸡养殖中饮水的管理对于垫料的质量品质有关键的影响,为了保障肉种鸡育成阶段养殖中垫料保持松软,需要合理控制饮水供给,通常建议在肉种鸡饲料采食后禁止饮水供给,在采食完成后的2 h左右才能供给饮水,这个时间段通常饲料在肉种鸡嗉囊中充分软化,可以改善水分的吸收,避免水洒出到垫料上,导致垫料潮湿或者发霉结块的现象。肉种鸡饲料控制饲喂的时候需要适当供水,通常控制在每天3次左右。同时需要注意炎热季节肉种鸡养殖中不进行饮水控制,保障肉种鸡获得充足的饮水,避免由于缺水导致热应激疾病[3]。

6 肉种鸡育成阶段的分群管理

肉种鸡的合理分群管理对于饲料饲喂以及养殖管理等工作均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通常肉种鸡养殖中采取大鸡舍、小群体的养殖模式,将鸡舍整体划分为几个小型的养殖结构,对每个养殖结构中的肉种鸡数量进行合理的控制。通常在肉种鸡养殖的4周龄左右进行称重,按照肉种鸡的体况大小进行合理的分群养殖,在这个阶段的养殖中体况较小的肉种鸡不增加饲料饲喂量,对于体况较大的肉种鸡不减少饲料饲喂量。在肉种鸡养殖的8周龄左右再进行一次称重,随后对肉种鸡按照体况大小进行分群饲养。随后在肉种鸡养殖的12周龄进行一次称重后按照肉种鸡的体况大小进行分群饲养,一直到肉种鸡的产蛋期即可。肉种鸡养殖中按照体况大小进行分群养殖工作,虽然没有降低体况较大肉种鸡饲料的饲喂量,也没有提高体况较小肉种鸡的饲料饲喂量,但是分群饲养的鸡群中肉种鸡整体的均匀度良好,采食量基本相近,便于饲养管理人员饲喂的同时也最大限度的获得了肉种鸡的生长性能,降低了肉种鸡养殖的生产成本。

7 肉种鸡育成阶段的淘汰工作

肉种鸡养殖中不仅需要在限饲之前对健康状况较差的鸡只进行淘汰,同时还需要在整个育成阶段对不适合作为种鸡饲养的鸡只进行甄选淘汰。在肉种鸡开产前的1~2周左右,需要饲养管理人员再次观察是否鸡群中出现生长发育不良或者疾病状况鸡只及时进行淘汰处理,主要可以通过检查肉种鸡的鸡冠状态、颜色以及精神状态等。

8 肉种鸡养殖的及时转舍工作

肉种鸡育成阶段末期需要将肉种鸡转移到产蛋鸡舍饲养,通常转舍工作在产蛋期前的2~4周左右进行,保障肉种鸡在产种蛋前对饲养环境有良好的适应。若转舍工作过晚将很容易导致转舍后肉种鸡输卵管中种蛋破裂,诱发肉种鸡出现腹膜炎症疾病,很容易导致肉种鸡出现死亡或者无法产蛋的情况。肉种鸡育成后期阶段的转舍工作很容易导致肉种鸡出现机体应激的情况,进而影响早期的产蛋性能,所以需要合理把控肉种鸡转舍的时间,并合理操作,尽量减少肉种鸡的机体应激。

猜你喜欢
垫料种鸡鸡舍
浅析鹅发酵床养殖模式
夏季雅士勇对蛋用种鸡受精率及孵化成绩的影响
木屑垫料和牛粪垫料对奶牛泌乳性能及健康的影响
鸡舍救无人机
肉用种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技术探讨
喂鸡
别请狐狸建鸡舍
种鸡各阶段饲养方法及高产技术
新西兰祖代种鸡加速入关:黑龙江引入3.32万只;江苏引入1.66万只
鸡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