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酸的礼物

2022-11-16 20:56曾颖
时代邮刊 2022年19期
关键词:吊牌小树苗班会

● 曾颖

几年前,我应邀去参加一所小学的主题班会。这所省城重点学校与一所山区小学开展“手拉手”结对子活动,建立联系,互赠礼物,写信交流心得和体会。

我正赶上小朋友们收到来自远方的包裹,包裹里装着乡村孩子们为他们精心准备的礼物,有画在树叶上的画,有刻在石头上的小雕塑,还有木头做的微缩板凳,以及他们在校园大树下拍的合影,全校总共二三十个人,比城里一个班的人数还少,但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

在礼物中,还有几件小玩具,一个是半新的蓝头发娃娃,一个是陀螺。班里的小同学们顿时窃窃私语,面露讪笑之色,细问方知,这些小玩具,都是一两元钱小零食的赠品。有小孩子说:“我们送他们新书和新玩具,他们送我们这个,太抠了!”一个小男孩,还捻起一个金属小吊牌,大声说:“居然还有裤子上的商标牌!”没错,那确实是一个商标牌,通常买了新衣服或裤子,第一时间就要剪下来扔掉的东西。孩子们顿时哗然——居然有人拿这个当礼物?

这样显然不是主题班会主办者想要得到的结果。看着桌上被当成笑话的几件礼物,我心中莫名的有一种被电击的感觉。这几件被嫌弃的礼物,也许是那些乡村小孩能得到的最好的礼物,就像穷亲戚把家里仅有的好东西拿去送给富亲戚,而恰好是人家淘汰和丢弃的东西。

之后半节课,我给城里孩子们讲了关于礼物和情义的故事。告诉他们,那些身在遥远山区的小朋友们并非小器和吝啬,他们也许是把自己能得到的最好的东西送给了你们,这些你们早已不玩的粗陋玩具和商标吊牌,说不定是他们的爸爸妈妈难得回一趟家带给他们的,是他们最宝贵的东西。这些东西也许是他们能够拿得出手的最好的玩具,就像你们如果在城市高楼上种出最好的一株小树苗,跟他们山中的任何一株小树苗都没办法比。

孩子们似乎明白了一些,眼神渐渐平和了,开始商量如何回信,并且准备下一次的礼物。他们要把自己最喜欢而不是最贵的礼物,给乡村孩子们送去。

这件事虽过去了很久,但给我的刺激却很大。我从中看到了城市和乡村巨大的物质与非物质差异。在这个“素质考试”动辄就考钢琴有几个键、无人飞机操作原理、蓝山咖啡与猫屎咖啡的区别的时代,还有孩子将商标牌作为最漂亮的饰物,并且作为珍贵的礼物,他们输的,岂止是起跑线?

现在流行说格局,认为成就来自于格局,而格局来自于眼界。我发现一个普遍的规律——乡村孩子年纪越小,与城里孩子的差异就越小,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差异会越来越大。差异,就来自于阅历和见识!

我参与公益的初心,也许就来于此,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去关心和参与针对乡村青少年阅读和认知的公益活动。

这一切也许皆缘起于那个昏黄的下午,那一些来自远方的寒酸的礼物。

猜你喜欢
吊牌小树苗班会
种下一棵小树苗
我们和小树苗
服饰吊牌的可持续性设计探究
新衣服吊牌还能这样用
肥皂吊牌
服装吊牌的创新设计探究
主题班会共话中国梦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