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像力的方法

2022-11-16 10:11郭娟强
小学生 2022年27期
关键词:想像力事物想象

☉郭娟强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像力是非常必要的。学生通过想象才能在已知事物基础上创造出新的事物和写作思路。基于此,针对学生在小学阶段对新鲜事物感兴趣以及具备想像力的良好条件,教师应在作文教学中加以培养与引导,使学生在作文创作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流畅写作。同时,通过语文教学中有效培养方法,激发学生的想像力,赋予作文教学重要意义。

一、培养小学生想像力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改的开展,小学语文成为教育中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小学课程的一项重点学科,对于培养小学生丰富的情感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小学阶段是培养小学生丰富想像力的黄金阶段,而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优秀想像力的主要方式。然而,在目前的教学阶段,大部分学生的想像力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在习作中常出现作文内容单一、缺乏想像力等现象,对此,本文提出了有关培养小学生想像力的相关策略,致力于为小学教师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1]。

想像力是在外界的刺激下,通过自身大脑的思考对现实中的事物进行的全新加工想象。想像力可以快速激发大脑对知识的学习,是促进小学生智力快速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写作的分析指导,让学生将自己的思想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是有效培养学生想像力的一种教学手段。当学生接触的素材知识越来越多,便会自主创造更多的思想内容,写作的内容也会越来越丰富,这对提升学生创作思维灵活性和文字的创新能力都有极大的帮助,可以更深入地奠定学生在写作方面的基础。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多多借助多媒体课件,对课文内容进行情景再现,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深入感受和理解文章中的人和事物,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开阔学生的思维,进而使学生在写作时有丰富的内容可以选择,不至于单调枯燥无话可谈。

二、教学情境的辅助,激发想像力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积累的知识进行想像力的发挥,进而依靠想像力,完成作文写作。基于此,教师应在适宜的教学情境辅助下,激发出学生的想像力,活跃教学氛围的同时提升作文思维能力。

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在正式开始教学前可以先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讨论有关梦想的问题,请大家积极思考,你的梦想是什么呢?”问题提出后,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梦想有了,那么你们能想象一下未来的你梦想达成了么?”“再想象一下,未来的你正在做什么。”学生通过教师这样的问题引导,激发出自己的想像力,有的学生想象自己已经成为一名遨游太空的宇航员;有的学生想象自己已经成为一名科学家,正在做着科学实验;有的学生想象自己也成了一名教师,此时此刻正在给学生上课;还有的学生想象自己成了袁隆平那样的农业专家,正在广阔的良田中指导农民科学种田……教师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引导,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并在思考中激发想像力,这时再进行作文写作,就会达成“下笔有神”的效果。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想像力培养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情境辅助,激发想像力,也可以通过生活实际引导,调出想像力,还可以通过作文主题更新,扩展想像力。基于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依据学生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良好条件,在作文教学中持续培养与引导,使学生在作文创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导流畅写作,达成想像力培养目的,使作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助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2]。

三、生活实际的引导,调出想像力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应注重对学生想像力培养,并通过生活实际引导,调动出学生想像力,进而拓展学生作文思维视域,满足小学生好奇的探究心理。基于此,教师应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有趣的实践经历,并进行记录,潜移默化中调动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进而使学生积极进行新颖作文的写作。同时,在进行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依据不同教学进行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导,使学生通过生活实际体验,想像力被调动出来,进而提升作文能力。

如,在作文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依据作文题目《——即景》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际观察所得进行作文。同时,通过实际观察调起学生的想像力。学生在生活实际中结合教师给出的作文主题“观察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写出景物变幻以及观察心得”,进行实际生活现象的探究,好奇心得到满足的同时激发出想像力。同时,依据作文要求“将作文题目补充完整”,将自己生活观察的内容进行题目的补充,可以是“校园即景”,也可以是“雨中即景”“日出即景”“日落即景”“植物园即景”,甚至还可以就自己趴在自己家的窗台边看到的景色或事物,进行“窗外即景”的写作。进行写作时,按照教师的指导,遵循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把观察到的景物描绘出来,可以由远及近,也可以从近向远,依据自己的观察,合理设计,进而使自己的作文景物动态化地展示出来,活灵活现。这样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进行作文,学生的作文教学参与积极性被激发出来,想像力也得到有效培养。

四、作文主题的更新,扩展想像力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针对具有一定作文基础的高年级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时,可以通过作文主题内容的更新变化,吸引学生作文注意力,以此扩展想像力,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进行作文写作。同时,教师依据不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主题更新,激发学生创新能力,进而达成想像力能力的培养目标。

例如,在学习完《手指》这一课时,就就可以依据这篇课文的特点,让学生进行身体其他部位或器官的仿写,并在仿写的过程中结合课文内容主题,先说说你所写的身体部位或器官的特点、作用,再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详细介绍。学生通过这样的作文主题内容的创新,想像力得到拓展,进而注意力集中进入仿写,写出与课文相同的具有童话色彩的人体部位的介绍。同时,通过课文作者笔下对大拇指和食指的介绍“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学习这种诙谐的作文写作手法,并进行思考,我们生活中谁是“大拇指”与“食指”这样的人呢?通过这样的联想,想像力得到丰富扩展,进而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仿写中,作文能力有效上升,达成作文写作培养目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这类作文主题内容更新,激发学生想像力的作文教学时,应注重从作文写作主题中挖掘出作文本质内容进行拓展,以此拓宽学生作文视域,扩展出更为丰富的想像力空间,助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

五、结合现实生活,培养学生想像力

想像力是小学阶段学生的必要能力之一,对于小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阅读及作文书写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老师在开展作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小学生想像力进行培养。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对各种事物都充满好奇心,需要通过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想象,才能更有效地拓展、拓宽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得到更好地运用。

如,小学语文中的作文教学是小学阶段教学的重要部分,通过作文的写作,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增加学生对事物认知的能力。低年级的学生写作文,往往是想一句写一句,而且还不能有逻辑、有条理性地把语句写连贯。追根究底,是因为在作文写作中学生想像力不够丰富。小学阶段的学生知识面比较狭窄,好奇心强,对于学习的积极性比较弱,对于事物的理解能力比较差,这是由小学生心理及生理成长的规律所限制的。对于此种情况,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老师可以从现实生活中选择和学生息息相关的一些素材作为上课的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的想像力和作文的书写能力进行培养。因为在生活中提取的素材对小学生来说更为熟悉,和其他理论知识相比较,这样更加贴近生活的内容更容易让学生理解。老师在整理素材时要从现实生活中选取,通过教学素材来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再利用兴趣来推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着重关注学生对于事物的观察力,让学生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展开想象,同时可以将自己观察到的情况以及自己联想到的事物通过作文的形式记录下来。如,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室外面有小鸟在鸣叫,这时,老师就可以和学生发起互动:“同学们,你们看树上的小鸟,大家来猜测他们是不是在说话?你们认为它们说了什么呀?”。再例如,在讲述课文《夜色》的时候,老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怕不怕黑呀?”通过课堂上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引起学生的互动和讨论,在促进课堂氛围的同时,学生通过积极的探讨和交流也可以提升想像力。

六、通过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想像力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对于事物的理解能力和思维拓展都有局限性,所以在作文写作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语句不通顺,想一句写一句,词语乱用。如,老师让写100个字,他们写不出来就会凑字数,无法有逻辑地阐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想法。这种情况下,往往是学生对题目的中心思想没有深刻的认识,对于事物没有丰富的情感和想象,想法空洞缺少新意。小学语文老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中创建教学情景的方式让小学生对作文课题有深入的了解,通过更加直观的感受展开对事物的想象,增加写作的素材,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如,当语文教师在讲解课文《春夏秋冬》的时候,可以根据季节设立场景问题:“同学们,大家知道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都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假如现在是冬天,大家应该穿什么衣服了?”“小草在什么季节发芽呀?”也可以结合课程准备相关的道具或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四季不同的风景和变换,通过更多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话题让学生对于季节有更直观的感受和印象。通过老师在课堂中的引导,激发学生对事物的想像力,还能通过这种情景模式的创建激发学生的情感并把这种情感融入文字中,让学生在作文书写的时候更具有创新性,内容更加丰富。过去传统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可以说是老师的一言堂,通常是老师直接灌输教学内容,学生填鸭式地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更谈不上对学生想像力的培养,写作的方式通常采用标准的方式,学生死记硬背相关的语言逻辑。而今,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图画、多媒体影音、情景剧等多种方法吸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注意力,通过多元化展现课程内容加强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认知和理解,通过兴趣带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想象。选择小学生喜欢的故事、颜色鲜明的图片、内容丰富的动画片或课件,让小学生自己去阐述看到的事物并根据看到的事物结合自己的想象展开讲述。由此提高学生的想像力。

综上所述,通过培养小学生的想像力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可以为日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想像力在小学作文教学阶段具有极大影响力。小学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积极拓展课程资源,为学生建立自由想象的课堂空间,鼓励学生天马行空的丰富想象,引导学生提高生活感悟能力,让想象的种子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进而帮助学生实现写作能力的快速成长。

猜你喜欢
想像力事物想象
快乐的想象
一生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单独中的洞见
浅议舞蹈中的想象力
高中语文读文教学中创新思维与想象力的培养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