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上皮样血管肉瘤99Tcm-MDP SPECT/CT 显像一例

2022-11-16 11:11伍杨付巍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2年8期
关键词:股骨颈股骨头股骨

伍杨 付巍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桂林 541001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ithelioid angiosarcoma,EA)是一种来源于血管内皮细胞的恶性肿瘤,该病具有高度侵袭性和破坏性[1],在深部软组织较常见[2],原发于骨组织较为罕见[3]。99Tcm-MDP 全身骨显像可观察全身骨质情况,并且SPECT/CT 融合显像作为全身骨显像的有效补充,将组织代谢情况与形态学表现相结合能更好地了解病灶的改变[4]。本文报道了1 例发生于股骨的EA 病例,查阅文献并分析其99Tcm-MDP SPECT/CT 显像特点,旨在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1 患者资料

患者男性,38 岁,因“右侧髋部疼痛4 个月,伴行走障碍,疼痛放射至右侧膝关节”入院就诊。既往无骨关节手术史及外伤骨折史。体格检查结果:右侧髋部软组织无肿胀,未触及包块,压痛不明显,右侧股四头肌未见萎缩,患肢末梢血液循环及感觉正常。实验室检查结果(括号内为正常参考值):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碱性磷酸酶(ALP)92(25~90) U/L、血钙2.30(2.30~2.55) mmol/L、血磷1.44(0.87~1.60) mmol/L、超敏C 反应蛋白24.49(0~8) mg/L;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均为阴性。为明确诊断,患者行99Tcm-MDP 全身骨平面显像,示右侧股骨近端及股骨颈放射性浓聚影(图1A),其余骨骼未见异常;SPECT/CT 融合显像示右侧股骨溶骨性改变,病灶内部放射性分布减低,病灶边缘见不均匀放射性浓聚(图1B~D),考虑原发性骨肿瘤,恶性病变可能性大。同机CT 检查示:右侧股骨头至股骨颈局限性溶骨性改变,边界清楚,无硬化边,周围见残存骨皮质(图1E)。患者行右侧股骨肿瘤病灶清除术,免疫组化检测结果:CD31(+)、E26转录因子相关基因(ERG,+)、波形蛋白(vimentin,+)、CD68(部分+)、转录因子E3(TFE3,弱+)、细胞角蛋白(CK,散灶+)、 CK19(散灶+)、抗胰糜蛋白酶(AACT,+)、传导样增强因子1(TLE1,部分+)、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30%+)、抗凋亡蛋白63(P63,-)、CD34(-)、上皮膜抗原(EMA,-)、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CD56(-)、抗黑色素瘤特异性单抗(HMB45,-)。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结果:(右股骨近端及股骨颈)符合EA(图1F)。

图1 股骨上皮样血管肉瘤患者(男性,38 岁)99Tcm-MDP SPECT/CT 显像图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图 图中,A 为99Tcm-MDP SPECT 全身骨平面显像图,示右侧股骨近端及股骨颈异常放射性浓聚影;B~D 为骨盆99Tcm-MDP SPECT/CT 融合显像横断位、矢状位及冠状位图,示右侧股骨头至股骨颈溶骨性改变,病灶边缘骨代谢活跃;E 为CT 平扫图,示右侧股骨头至股骨颈溶骨性骨质破坏,内见软组织肿块,周围见残存骨皮质,边界清晰,无硬化边;F 为组织病理学检查图(苏木精-伊红染色,×100),示肿瘤细胞呈巢团状结构,异型性明显。MDP 为亚甲基二膦酸盐;SPECT 为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 为计算机体层摄影术Figure 1 99Tcm-MDP SPECT/CT fusion imaging and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images of a patient with the epithelioid angiosarcoma of the femur (male, 38 years old)

2 讨论

骨EA 是上皮样血管源性的高度恶性骨肿瘤,原发于骨的EA 极为罕见,占骨原发恶性肿瘤的0.5%~1%[5]。骨EA 以老年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EA 好发于长骨,偶见于颅骨、脊柱及骨盆[6]。骨EA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病变部位持续性疼痛常见,实验室检查也无特殊表现。

骨EA 的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CT 平扫主要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低度恶性EA 可呈局限性骨质破坏、边界清晰、无硬化边、瘤内一般无钙化、骨膜反应少见,高度恶性EA 呈大片状溶骨性骨质破坏[7];CT 增强扫描表现为肿瘤实质部分可见强化,但强化程度差异较大,可表现为轻度至明显强化[8]。CT 可显示发病部位、大小、形态、病变与周边组织的关系,为制定手术治疗方案及预后观察提供重要依据。MRI 软组织分辨能力极佳,对骨肿瘤的软组织显示清楚。MRI 平扫在T1 加权成像上呈等信号或低信号,在T2 加权成像上呈混杂稍高信号;增强扫描表现为明显不均匀性强化[3]。本例骨EA 患者右侧股骨头至股骨颈的CT 骨窗可见溶骨性骨质破坏,骨皮质变薄,软组织窗病灶内见分叶状软组织肿块,该结果与李翠翠等[9]文献报道的CT特征相似。99Tcm-MDP SPECT/CT 显像通常用于诊断转移性肿瘤。对于骨EA,99Tcm-MDP 全身骨显像能较早发现无症状病变,具有灵敏度高的优点,并能显示多发病变的分布。因骨EA 组织学上以形成大量肿瘤性新生血管为其基本改变,恶性内皮细胞高度增殖, 在CT 上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残存骨小梁间隔少见,无骨膜反应[10],故99Tcm-MDP 全身骨显像中病灶表现为轻-中度放射性摄取。

本例股骨EA 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为股骨的软组织肿块,需要与常见的股骨肿瘤相鉴别。(1)骨转移瘤:多为溶骨性或混合型骨质破坏,骨皮质变薄或不完整,可结合肿瘤病史及实验室检查结果;(2)骨巨细胞瘤:多表现为沿股骨颈的膨胀性囊样或地图样溶骨性骨质破坏;(3)动脉瘤样骨囊肿:表现为膨胀性骨质破坏,病灶内可有分隔“液液平”为特征性表现;(4)朗格汉斯细胞增多症:表现为不规则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界模糊,并可见骨膜反应[11]。

骨EA 的最终确诊需依靠免疫组化,常用的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有CD31、CD34、弗里德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FLI-1)和E26 转录因子相关基因(ERG),其中CD31是最具特异性且最灵敏的标志物,在绝大多数的血管肉瘤中均有表达[12]。

骨EA 是高度恶性肿瘤,预后极差,目前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单发病灶最佳的治疗方法是通过手术切除,多发病灶可通过放疗控制局部复发。99Tcm-MDP SPECT/CT 骨显像诊断骨EA 虽缺少特异性,但SPECT/CT 骨显像为全身显像,可了解全身骨骼情况及发现全身其他部位是否有类似病灶,同时可根据CT 了解病变骨质的破坏程度,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伍杨负责文献的收集与分析、论文的撰写;付巍负责论文的修订与审阅

猜你喜欢
股骨颈股骨头股骨
人工髋关节股骨柄假体断裂的研究进展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例手术室细节护理应用效果观察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舒适护理用于股骨颈骨折病人中的效果评价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应用MRI、CT诊断的价值差异研究
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股骨头坏死可不手术治疗吗
3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