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水域引航员综合素质及提升分析

2022-11-16 12:17许作恒天津港引航中心
珠江水运 2022年20期
关键词:引航员责任意识水域

许作恒 天津港引航中心

在以往的引航工作中,发生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引航员自身素质不过关导致的。通过调查显示,由于引航员能力素质有限,对特殊船型或者恶劣环境下难以进行有效引航工作,难以高效处理突发事件等情况常有出现。引航员素质较差的原因主要在于其自身学习能力较弱、实际训练机会有限、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较差等,因此需重点从这些方面加强对引航员的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

1.港口水域工作环境特点

港口水域工作环境较为复杂,这是对引航员工作带来挑战的主要因素。首先,港口水域的交通流陡增,其中船舶通常较为集中,尤其随着经济的发展,港口的船舶量更是急剧增加,仅2001年至2010年就增加了284%左右。港口水域不仅是交通繁忙地带,更是容易发生事故的区域,这主要是由于大规模的船舶蜂拥而至,导致进港航道大量船舶汇集,出现拥堵等事故。其次,港口水域的船舶类型多种多样,各种大型船舶的出现对通航环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大型油船、超大型集装箱船、大型液体化工船的不断涌入更是对港口水域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使引航员工作环境变得更为艰难复杂。而各类型船舶的船员驾驶能力各不相同也对引航员工作造成一定压力,不同类别的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的瞭望能力、避让能力等有所不同,这就需要引航员需要特殊注意其中的协调问题。港口水域的码头相较于其他水域而言也较为复杂,导致大量船舶在进出过程中交通受到严重影响。

2.港口水域引航员必备综合素质

2.1 遵纪守法素质

遵纪守法是港口水域引航员必备的根本性素质,只有保证做到遵纪守法,才能在此基础上开展顺利的引航工作。在生活中,任何事的进行都离不开法律法规的要求,只有在遵循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开展各项活动,才能保证活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对于港口水域引航员而言,必须遵循的法律法规主要有水上海事管理方面的相关规定和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等,以相关法律法规严格要求自己的工作行为,真正做到遵纪守法,提高职业素质和能力。在进行引航工作时,引航员需要严格按照法规要求,做到协调谦让,以理服人,在港口水域范围内创造和谐、有序和安全的航行环境。遵纪守法是保证航海人安全基础,引航员是否具备法律意识、履行法律职责,以法律要求自己对航海者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若是引航员能够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相应的工作和管理权限,势必会降低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引航工作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高效开展。

2.2 专业科普素质

对于港口引航员而言,其主要进行的是社会公共技术服务工作,在遵纪守法的根本素质基础上,首要必备的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港口水域引航员必须具备对船舶结构、船舶设备以及操作等知识和能力,同时还要学习基本的水动力学、水静力学、水文、泥沙沉积等与船舶航海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理论,以此可以在引航过程中有效判断船舶运行中的安全隐患和出现危机的时刻等,实现对船舶的高效控制。同时,港口引航员还需要具备对安全事故的预测和分析的能力,并对可能出现的碰撞等事故后果进行深度分析,以此为基础在控制船舶时将碰撞力限制在最小范围内并尽可能地通过对水文、船体的浮态特征等的准确判断和推测将事故有效避免或将其危害降到最低。不仅如此,港口水域引航员还必须掌握丰富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尤其针对港口狭窄水道的特点对超大型船舶的控制和保证安全工作具备较强的操作技能。对船舶中的舵、缆、锚等重要结构加强控制,并保证操作的绝对安全性,若是在操作过程中遇到安全问题要善于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和理论进行解决[1]。对于引航员而言,其对船舶的控制能力主要由其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决定,因此只有不断提高专业知识素养才能保证引航工作的顺利且高效进行。

2.3 人文安全素质

在港口水域引航员工作的过程中,其服务的对象为船舶驾驶员、承运人、代理人、所有人等多个社会人员类型,因此在其引航工作中,对人文素质具有较高的要求,引航员要确保具有较高的职业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由于引航员职业的特殊性,其自身的安全素质不仅影响其自身的安全,更是牵连到其他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公共安全,因此,引航工作中的一大关键点就是要保证安全性。港口水域引航工作的安全与否不只受到科技的影响,更受到引航员自身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影响,只有引航员做到重视安全、将安全放在第一位,不因自身原因或外界原因等出现忽略安全的问题,确保维护公共秩序和行业安全,才能使引航工作高质量完成。不仅如此,引航员工作更是需要人文素养,重视人的生命,以人为本开展工作。当船舶在港口水域航行的过程中,其生产能力与引航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引航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直接影响船舶的运动和生产情况,决定着他人的行驶权利乃至于生存权利。在引航工作中,引航员要保障各驾驶员的合法权益,在港口水域内平等行驶,不能出现侵占其他船舶运行领域的情况,避免在航行过程中出现矛盾冲突,影响船舶驾驶者的财产乃至生命安全,影响公共秩序[2]。因此,为了保证引航工作的安全进行,引航员还需具备加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树立责任意识和公平意识,在履行责任义务时确保合规合理,并以较高的道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他人付出,深度领会人文素养,为船舶航行人员打造安全和谐的航行环境,保证港口水域的安全。

3.港口水域引航员综合素质的提升途径

3.1 强化引航员安全责任意识

在港口水域引航员工作中,最关键的就是保证工作的安全性。因此,为了提升引航员的综合素质,必须首先要强化引航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人们的一切行为都是受到意识的支配,意识会直接影响甚至决定行为,因此,必须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深刻落实到每个引航员的心中,使其自觉履行责任义务,真正在工作中重视安全,使安全意识不断内化为其自身的观念,并使其成为自觉性行为。就近年来发生的引航事故来看,除了部分由于技术或设备的缺陷和故障外,基本上大部分事故都是由于引航员缺少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出现违规操作所导致的。对于引航工作而言,若是缺少安全责任意识几乎相当于对人生命安全的漠视。因此,要不断向引航员输入安全责任意识和思想,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加强安全宣传等多种途径,提高引航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同时,相关监管部门也需加大管理力度,对不遵守规章制度、缺少安全责任意识并造成事故问题的引航员加大惩罚力度。海事交通部门也要加强与引航员的沟通和对其的引导,确保引航员真正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3.2 完善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要想真正提高引航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必须完善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以制度约束引航员的行为,使其真正意识到安全的重要。通过制度的规范,一旦引航员做出违反制度的行为,就会予以大力的惩罚,这有利于引航员对自身安全责任的主动履行,促使其成为一名合格的引航员。针对引航员的工作特点和工作性质,要制定出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在相关港口引航管理体制的会议上,也将引航员工作的安全性作为重点反复指出,并强调安全的重要意义。因此,在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中,应对引航员的岗位职责加以明确和细化,从可能引起安全事故的各方面,包括引航操作、安全管理、调度过程、指挥引导等各工作实施全面调查和管理[3]。一旦发生违反安全规定的操作,要对各个环节严查,将责任追究并落实到个人,并严格按照规定要求予以惩罚,保证制度落实的力度和公平性。通过制度的制定和追究责任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对引航员行为的约束力,使其在工作过程中自动履行安全责任义务。

3.3 健全考核晋升机制

港口水域引航员队伍越来越壮大,相关人才越来越多,专业程度越来越高。为了进一步全面提高引航员的综合素质,可通过健全考核晋升机制的途径,使各引航员在竞争和激励的过程中不断优化和提升自己,使自身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对此,各管理机构可以针对引航员成立相应的评委会,对于入职的引航员的专业能力素质等进行全方位评估,并以此作为参考不断向其中吸收更多优秀的引航员资源,在对引航员评估的过程中要确保按照公平公正的进行,真正做到优胜劣汰。不仅如此,在日常工作中,还应加强对引航员工作能力的评估和考核,通过日常工作对其理论知识、技术素质、操作能力、应变能力等全方面进行综合的测评,并结合实战演练的方式,集中对引航员进行重点项目的考核,将两种考核方式相结合,全方位地督促和提升引航员的能力素质。除此之外,还需要在考核的基础上予以相应的激励制度,令引航员更加认真地对待引航工作,并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通过福利、晋升等各项激励方式,能够有效鼓励引航员自觉提升自己综合素质,在考核评价中脱颖而出。

3.4 加强对管理和专业培训

为了提升港口水域引航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需加强对其专业培训和管理。对此,要重点对引航员的驾引技术、应变能力等加强管理和培训,全面性提高引航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在引航员考试过程中,海事管理机关就需要加强管理力度和对引航员的考核力度,确保其专业素养过关才能为其颁发证书。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相关管理机构需要对引航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定期培训和考核,重点以实际演练操作的方式对其培训和开展实际操作考核,评价引航员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船舶操作能力,尤其是在恶劣环境下的实际操作能力。对于引航员在日常管理中,海事管理机构应对其进行分类管理,并对其日常工作展开严格的监督,确保专业素养不合格的引航员不能参加到引航工作中[4]。在正式进入引航工作之前,要为引航员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管理方案,严格按照计划要求展开工作,并加强与船方之间的交流,了解其中与船舶航行相关的各类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加强对引航过程的自检查。引航员要具备善于发现船方隐患问题的专业能力,若有安全风险要明确拒绝为其引航。

3.5 加强引航员心理素质培养

受引航员工作性质的影响,不仅对其专业能力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对其心理素质更是有绝对的要求。由于港口水域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和高危险性,要求引航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此,相关机构单位应加强对引航员的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疏导等,帮助引航员掌握自我调节的能力。引航员在工作中必须要具备较强的自信心和安全心理,在积极的心态下才能高效开展工作,并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素质。在日常工作中,要通过心理疏导等传授引航员控制情绪的方法,使其心理承受能力不断提高,减少不良情绪对引航工作的负面影响,保障引航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引航员的心理舒缓能力,以此能够有效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在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5]。在日常相关机构组织建设活动的过程中还应该多加将安全心理培养工作渗透其中,将其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引航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面对挫折的积极心理,避免引航员在受到外界各因素的影响下出现敏感心理,影响其引航工作的安全进行。

4.结论

综上所述,港口水域的复杂环境对引航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具备更高知识技能的引航员才能更好地胜任引航工作,保证水域安全航行。总体来说,引航员必须具备遵纪守法素质、专业科普素质和人文安全素质,以此为要求,结合目前引航员欠缺的素质,需要重点从强化引航员安全责任意识、完善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健全考核晋升机制、加强对管理和专业培训、加强引航员心理素质培养等途径提升引航员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引航员责任意识水域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进博会水域环境保障研究及展望
城市水域生态景观设计探讨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日本引航员培训与考证体系研究与借鉴
关于引航员梯国际规范的使用研究
强化责任意识 树立担当精神
我国水域将按功能定位分类保护
强化社会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