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2022-11-16 10:13张海华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宣钢分院河北张家口075100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2年22期
关键词:微时代思政时代

张海华(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宣钢分院 河北张家口 075100)

书 名:“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作 者:董杜斌

出版单位:冶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03月

定 价:52.00元

ISBN:9787502484217

在“微时代”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创新离不开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尤其是对新媒体的运用,而这些技术手段有助于学校打破原有思政课单向传播的瓶颈,实现教学的扩容、扩面与增效。不止于信息技术,“微时代”为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所带来的机遇还包括集时代特征与网络特征为一体的语言话术,能够不断激发思政课的活力,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可见,“微时代”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模式亟待创新且大有可为。

由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书正是一本贴合“微时代”特征、符合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益读物,不仅论述了“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还为“微时代”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该书共分为七章。第一章概述了“微时代”在媒介、语言等方面的特征,阐述了当前“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第二章与第三章分别围绕新媒体两大标志性的载体,分析了借助新媒体手段思政教育的育人功能,阐明了新媒体作为思政教育载体的发展优势;第四章重在探究“微时代”的“危”与“伟”,即“微时代”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消极影响与积极影响;第五章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微时代”的现实境遇,提出重塑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设专业思政教师队伍的策略;第六章以“微言行”为切入点,从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网络意见领袖、提升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三个方面,指导当代的大学生积极适应“微时代”的新常态;第七章基于“微阵地”探讨了思政教育“微”平台的搭建以及各方力量的“微”管理,避免“微时代”思政教育流于形式,真正激发出思政教育的“微”活力。

当前,学校在“微时代”思政课教学模式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以新媒体为辅助工具的教学模式通过互联网在线平台实现了师生的有效互动,实现了思政资源的跨时空共享,使得思政课教学实效得到了进一步放大。结合《“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书可知,在“微时代”背景下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应当找准思政课教学定位,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包括移动客户端在内的现代化信息工具为媒介,以线上平台为阵地,将“学生-课堂-教师”连接起来,围绕思政课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三大环节,构建切实可行的“微时代”思政课新的教学模式。

第一,“点单式”课前准备。“点单式”课前准备包括本节课的教学主题、所使用的教学手段、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专题设置等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这一过程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兴趣所在、疑难问题,从而设计出针对性强、可行性高的“好的思政课”。在“微时代”,方便快捷的现代化信息工具让课前准备突破固有模式,为思政课的课前准备提供更多有效的内容。

第二,“互动式”课中执行。“互动式”课中执行包括教师的教学语言、教学用具、教学平台等,不是灌输式的授课而是以学生为主导的互动式授课。在“微时代”背景下,教师可以运用“微话语”、叙事的形式进行思政课的讲授,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讨论主题、发现趣味相投的学生并组建讨论组,通过图片、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在形象生动的思政课堂上学习知识,在开放自由的思政课堂中激励学生。由于“微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更快、内容短小却繁多,教师在具体的思政课教学中还需要关注时下热门的话题,筛选出真实有效、寓有教育意义的内容,与学生一起分析热门话题,深思其中奥妙,用高效的互动打开学生心扉,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三,“共享式”课后评价。“微时代”的思政课教学同样需要发挥结果反馈的导向作用,课后评价则是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微时代”背景下思政课课后评价不能照搬原有的思政课评价方式,需要充分考虑微时代的特殊性,在原有思政课的评价方式上进行改革,重点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微载体”的运用熟练度、“微平台”的使用频次、师生有效互动等多方面内容。具体而言,高校可以依托信息技术,搭建多主体参与的“共享式”评价平台,通过平台可以实现同学与同学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打分;同时,这种共享式的评价平台可以将线上评价结果共享给思政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评估,便于获得更为客观合理的评价结果,促进思政课教学取得新突破,促进思政教育取得新成效。

猜你喜欢
微时代思政时代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e时代
e时代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