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的几点思考

2022-11-17 00:20王梓鉴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食品质量监督管理添加剂

王梓鉴

(通化师范学院,吉林通化 13400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食品质量安全并没有得到同等程度的提升。近年来我国各区域食品安全问题频发,造成了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的恐慌,同时人们也开始注重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本文对我国现下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提出提升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1 现阶段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

1.1 食品卫生指标超标

目前我国的食品供给仍存在卫生指标超标的现象,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以及致病性微生物数量超标,其中农药残留主要表现为粮食加工产品中农药残留过量,重金属超标以及致病性微生物数量超标主要表现在肉制品、粮食加工品、冷冻食品以及现制现售食品菌落数量超标和重金属量超标[1]。笔者调研发现我国食品生产运输、销售链中存在食品生产环境卫生状况差、运输和储存条件差以及销售环节密封储存措施不到位,甚至销售终端将过期或卫生不达标的食品再加工、改造,重新入市的现象,食品卫生状况被完美包装,甚至一些主打健康卫生的终端食品也存在卫生指标超标的情况。

1.2 食品添加剂使用过量

除卫生指标不达标以外,食品添加剂的过量使用是对我国食品安全造成重大隐患的另一重要因素。根据报道,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抽检中发现的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生产厂商较生产卫生指标超标的生产厂商占比数量大,相比会直接造成人体伤害的外在卫生问题生产厂商往往捉襟见肘,在食品添加剂上大做文章,以提高自身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现阶段我国食品添加剂主要用途为延长食品保质期、改善食品观感、保持营养价值以及方便食品加工的作用,因而导致食品生产厂商为了自身利益而忽视消费者食用食品的安全性。食品添加剂的过量使用可能会妨碍人体器官的正常代谢、妨碍人体微量元素的正常吸收,甚至有一定程度的致 癌性。

1.3 食品包装不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了食品包装上应有食品名称、规格、保质期、产品标准代号及生产许可编号等必要的说明,然而我国食品抽检依然存在食品包装不合规的现象,主要表现为食品外包装说明不充分以及食品标签缺失或滥用的情况[2]。食品包装不规范现象主要存在于奶制品、发泡餐具和易拉罐等外包装说明。部分厂商对于一些含有重复使用材料的食品附属品如餐具炊具等未标识国标,更有部分生产者利用消费者心理将不健康、成分造假的食品在外包装上进行改变和美化,自行改变食品制作原料成分说明,欺骗消费者甚至导致消费者慢性疾病的产生。

2 造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缺乏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制

我国食品种类众多但整体生产混乱,存在监管无力的现象,根本原因在于我国食品安全缺乏完善并且具有针对性的安全监督管理机制。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为食品安全委员会统一协调和指导,包含农业部门、国家质检总局、卫生局以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在内的不同职能的部门的分段监管,不同部门负责监管不同阶段,同时各地方还设有相应的省级、市级管理部门。虽然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有充足的部门设置和人员配备,但内部职责划定不明确,导致整体监督管理效率低下。另外,地方监督管理体系还缺乏统一性和权威性,导致食品监督管理机制无法发挥正常的监督和管理作用。

2.2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不完善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检测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不发达和不完备,第二个方面表现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过程对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较少或运用不当[3]。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是国家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成分、质量进行检测的必备技术,但是由于安全监测技术发展不完全成熟以及无良生产厂家对新型危害性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导致食品安全监测过程中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例如,对奶制品中三聚氰胺成分的检测需要运用有效的检测手段和技术才能在监测过程中被发现,然而各级地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所运用到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导致部分商品成分被漏检而造成消费者权益受损的问题。

2.3 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够

我国各省市级和地方普遍存在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不够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即各地方食品安全法律落实不到位和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惩治不严厉。我国拥有相对健全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但各地方在实际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过程中并没有完全运用相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这是由于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人员对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认识缺失;少数食品生产产业为地方支柱产业,地方监管部门为了保持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而对相应企业适当放宽食品检测通过标准。另外,我国目前对于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远远不够,食品安全立法对于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规定的惩罚措施不足,造成食品安全问题且产生严重后果的相关违法人员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改造和惩罚。

3 加强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的措施

3.1 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提高是减少人们食源性疾病最有力的保障措施之一,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不仅是食品入市的检测通道,还是保障人们生命安全、健康的有效渠道。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对食品农药残留、转基因和食品添加剂的检测。食品市场中生产厂商运用的新型食品添加剂增长迅速,然而相关监督管理部门所使用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缓慢。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发展需要快速提高,安全监测技术的研发应保持与市场同步,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要及时发现食品厂商对食物成分配比的改动,及时了解有关成分,检测食品配料中对人体有害的新型成分。另外,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要被广泛应用,不同地方的食品检测技术要具有统一性和规范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不同种类的食品要运用对应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做到不漏检、不放过食品中任何不明成分,切实保障食品安全检测的有效性。

3.2 提高食品生产与入市标准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要提高食品生产与入市的标准,明确食品生产和入市底线。我国现阶段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规定了食品生产过程中原料采购、加工、包装、储存和运输等环节的场所、设施和人员的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鉴于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现状,相关管理部门对于食品生产的规定还要进一步提高并落实。食品生产标准体系应贯穿食品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食品安全生产标准对于产品的生产质量、包装以及运输等全供应链都有相应的规定,以保障食品生产供应全程有规范、有标准,对于每一个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都要及时发现和制止。另外,食品安全管理部门还要提升总体食品入市标准,对食品入市标准的规定是食品经过生产加工进入市场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管理部门要适当提高食品入市的食品添加剂使用量、食品卫生指标和食品包装上的标准,确保入市产品有高于国家标准的高安全性与高 品质。

3.3 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力度

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力度需要从两个方面出发。①国家食品安全管理部门要建立系统、有序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准则。国家管理部门要合理设计食品监督管理部门构成和相关人员配备,确保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监督管理人员参与并依据食品安全管理准则监督管理食品生产和运输全供应链。②各地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要将统一的标准规范落实到监督管理过程中,部门内部要设立好监督管理责任分配,将具体的监督与管理职责落实到个人,并且定期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展开评定,确保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有迹可循、有理可依、有人保障。各部门内部还要注意对工作人员开展定期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严格摒弃和制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过程中的包庇和松懈现象,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提高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

3.4 推进食品生产溯源进程

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领域急需推进食品生产溯源进程。食品生产溯源是在20世纪提出的一种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由食品溯源管理系统、食品全周期溯源管理系统和食品质量信息追溯管控系统构成。食品生产溯源办法的提出旨在提升食品生产透明化,为食品生产与食品销售终端之间建立桥梁,为消费者提供了解食品生产过程的途径,并且确保食品销售市场中的每一个产品都可追溯到具体的生产厂家,明确食品安全生产责任[4]。食品溯源管理系统通过为消费者展示食品生产二维码或其他信息显示形式的方法让人们通过智能手机或软件能够快速了解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让终端消费者也可以参与到食品生产安全监督管理过程中来。食品全周期溯源管理系统是企业在生产运输过程中对产品原料、生产方式、流向和终端消费的电子监控,以实现产品防伪、防窜货。食品质量信息追溯管控系统是为每一个环节分销商和消费者提供的食品与生产的信息获取渠道,人们可以通过信息溯源来查验货品真伪、了解食品加工和分销流程。

3.5 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我国对于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需要进一步升级。食品安全既是公共安全问题也是民生问题,在食品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行为都有可能对我国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造成重大威胁。提高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应做到以下两方面。①需要提升法律体系中对于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各地方应制定或改善目前食品安全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危害公共食品安全的行为采取严厉的惩治措施,加大食品安全违法在相关不法人员心中的严重程度,严厉警告抱有侥幸心理进行不法食品生产和运输的相关人员,从后果上降低食品安全犯罪概率。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还需要统筹协调,步调一致,在消费者中开展广泛的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引导消费者主动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过程中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危害公共食品安全的行为,运用消费者的力量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5]。

4 结语

食品安全关乎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应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要抓紧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提高食品生产与入市标准、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力度、推进食品生产溯源进程和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落实、把控好食品生产、运输、供应全产业链,多方位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猜你喜欢
食品质量监督管理添加剂
赢创扩大在华涂料添加剂产能
解艾兰:食品质量无小事,食品安全大如天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地理复习课的“添加剂”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
某区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管理的做法及建议
食品添加剂有多可怕?
会变魔术的添加剂
热成像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