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画派一大家
—论大写意花鸟画家薛志耘先生其人其艺

2022-11-17 09:27陈海峰
书画世界 2022年9期
关键词:萧县龙城大写意

文_陈海峰

安徽省萧县书画院院长、萧县美术馆馆长

内容提要:本文阐述了书画之乡萧县的渊源以及薛志耘先生成长的环境;从各个角度展现薛志耘先生的个人形象和人格魅力;从具体作品分析、解读薛志耘先生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追求,以及薛志耘先生在书画界的影响力。

薛志耘先生是龙城画派在当代的代表性画家。他为人豪爽,画风潇洒不羁。先生远行十年了,一提起他,“大才华、大胸怀、大仁爱”仍是书画界对他的共识。

龙城画派形成于清朝中期,发展壮大于清末民初,涌现一批“重传统、重笔墨、重生活”的水墨写意新人。他们相聚龙城,挥洒于室,活跃于世,笔墨泼辣豪放、肆意纵横、朴茂厚重。这个时期有影响的书画家有吴作樟、刘云巢、张太平、王维翰、吴柳庵、袁汝霖等数十人。

20世纪新学大兴,龙城画派优秀学子纷纷走出萧县,到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美术院校深造;尔后远渡重洋到法国学习西方绘画艺术,扎根民族文化沃土,放眼世界,融汇东西方绘画,扩大了中国画对世界的影响力。萧县先后走出了美术史论家、油画家王子云,雕塑大师刘开渠,水彩画大师王肇民,油画大师朱德群,中国画名家王青芳、萧龙士等。在这些大师的带动和引领下,萧县学书、习画风气日盛,1993年被文化部(今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

薛志耘先生就是在这片书画沃土上成长起来的大写意花鸟画名家。薛志耘,号耘翁,半闲馆主。1945年,他生于中国书画之乡萧县,擅长大写意花鸟画及书法,先后师从于萧龙士、郑正、李苦禅、许麟庐先生,并继承明清以来文人书画优秀传统。其作品以书入画,气势雄浑,水墨淋漓,清新俊逸,浑然天成。国画大师许麟庐先生赞曰:“画法不落窠臼,天趣洋溢,前人未之有也。”[1]艺术大师刘开渠评论道:“其作品敢破传统之围,能容前贤之长,又多标新立异之举,又因其学画之初便以青藤、八大为风范,且未忘师法自然,故其作品始终保持着较高的格调和品位。”[2]

笔者师从志耘老师数十年,每每想起,先生音容笑貌如在眼前。他身材高大,气宇轩昂,一头黑密的鬈发,神采奕奕,厚厚的老花镜片后散发着纯净和神秘的目光,令人倍感亲切可爱。那时,志耘老师身居简陋画室,二十多平方米的茅草屋就是他的创作空间,寒冬里用高粱秸秆围成的篱笆墙四面透风,砚台放在热水盆里才能正常研墨作画。老师常常创作到深夜,韬光养晦,笔耕不倦。

志耘师爱好读书,特别偏爱传统诗词歌赋,创作构思的时候喜好抽烟,偶尔小酌,穿着朴素,讲话睿智;好交友,好热闹,广交鸿儒雅士,又喜欢深居简出,独居静守。老师平素待人慈祥亲和、谦恭温良,但作起画来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放笔直铺。特别是在微醺状态下,他的水墨运用恣情欲狂。在貌似疯癫的状态里,他依然落笔自如,无丝毫游移。他从花鸟画入门,最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番气象,别有洞天。

薛志耘 松风英姿136cm×68cm年代不详

薛志耘 双禽图68cm×136cm2008

“少陵翰墨无形画,韩幹丹青不语诗。”诗乃无形的画,画乃有形的诗。志耘先生不是诗人,但他的画就是诗,就是耐品的诗。

他的《秋荷》绘一方野塘,秋风瑟瑟,荷秆高挺,错落有致,透着生命的高贵气质。即使青春不再,荷依旧亭亭玉立,一尘不染。

映着墨云的水面,隐约觉得它很宽很广。几星雨滴无声无息地落入这池欲睡的荷塘,溅起点点水花,轻轻荡漾,又铺展开去。而从他的《雨荷》中似乎能听到雨滴滑落的声音,荷叶曼妙迷离,仿佛已逝的烟火。

志耘师画荷,已经超越了对具象情景的单纯描摹。他消除了似与不似的界限,越过了一枝一叶的纠缠,取象外之象、韵外之韵。他的画荷作品洋溢着缕缕来自他心底的荷韵馨香。那一幅幅倔强如诤臣、孤冷如老衲、清逸如仙子的荷,实乃画家心中之荷的外化和升华。

人们常见的花鸟画,多是小摆设,如小家碧玉。志耘先生的画作别开生面,笔致如大江奔涌,景阔意深,气势磅礴;同时,纵横之外有冲融,恣意之外有内敛,淡然祥和,富有理趣和禅意,有自然造化之妙。他的笔触似日月星辰之巡天、江河溪流之行地,无痕圆融,已臻化境,让人疑其下笔如有神助。每有所作,笔走墨行,如风行水上;笔随意转,圆融飘举又骨力劲健,一笔一画犹如曲铁银钩,内力充盈,跌宕奇幻。

志耘师爱画葡萄。我们都见过太多的人画葡萄,形象逼真,甚至把葡萄绘成了一粒粒晶莹剔透的珍珠,虽秀色可餐,但是总让人觉得少了点儿什么。看志耘老师画葡萄,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震撼。那盘根错节的葡萄藤、根、叶、须,纷披交错,若舞若蹈,灵动的线条交织成一幅充满无限生机的田园画面。那看似随意的苔点,诠释了他对土地、自然、生活深沉的热爱和理解。

继承与创新,一个崭新又恒久的话题,在志耘老师的创作实践中得到了忠实的贯彻。譬如,志耘先生画鹰,一方面继承了李苦禅大师的“鹰嘴方形,利斧般的神韵”;另一方面推陈出新,富有创意。志耘先生笔下的孤鹰、双鹰、群鹰,或顾盼或沉思,或远眺或酣眠,神情不一。用笔多出了一些大写意画法中很少用的细节:鹰的头部用墨层次处理利落有致;鹰眼的着色是用一抹浅黄,变化有致;鹰爪以焦墨枯笔处理,锋利中透着刺破天穹的冷峻感。这些创新,都符合他胸中鹰的特点:沧桑霸气,自信坦然……

“写意”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灵魂。大写意人物更多的是追求传神写照和造型意趣;写意山水强调知常守道;而大写意花鸟除了表现禅僧、高士的志节,更具意义的精神指归则是表现生活,传达时代之最强音。大写意花鸟题材广泛,构图多变,更讲究“脱落形迹,求其神妙”过后的一种正大的气象。不甘于岁月的沉潜就不要说笔墨上的厚积薄发,更妄谈深切的人文关怀;没有一种赤子情怀与豪壮的胆魄,也就谈不上精神的升华。大写意花鸟的至高境界就是“笔墨与心”的圆融,这种超越之功,需要天资,需要心力,需要时间。

薛志耘先生毅然决然选择了大写意花鸟,沿着传统脉络开拓创新。品观他的画作,味道浓厚,收放自如,线条厚拙又不乏灵动,水墨晕章层次分明,点、线、面、体布局自然得体,灵性所趋,心到意随。志耘老师用墨、用色单纯淡雅,却错落有致,淋漓纷披而又幻化灵变、超越象外,笔飞色扬处,豪放不羁。他喜用水,朦朦胧胧,浑然一体,又不失苍茫、厚重,一片化机,一般作手难以望其项背。

志耘师已仙逝近十年,他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得到同行艺术家的赞誉。他勤勉奋进、孜孜以求的精神,将永远成为我们共同的财富。志耘老师走了,他的大才华、大气派、大胸怀、大仁爱,必将留存我们心中,传扬社会,大行天下。

猜你喜欢
萧县龙城大写意
春天的脚丫
百褶裙
奥运福娃
狮子山
我对大写意花鸟画笔墨的理解与认识
江苏龙城精锻有限公司
热舞龙城适力啦啦操
龙城常州:美景让幸福指数飞升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风及美学主张
一拳打破古来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