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救援队伍作战体系的思考

2022-11-17 07:37魏磊
消防界 2022年19期
关键词:系统思维灭火救援改进

魏磊

摘要:灭火救援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用系统思维对作战行动程序进行搭建和优化。用体系思维对作战行动程序进行优化,就要先确定系统的框架与核心环节,并将所有的行动整合进环节中,本着尽可能从源头着手解决问题的思想,对每个环节用系统思维进行统合综效,使每个环节中的人、事、物都优先服务于整个系统,并留有一定量的冗余力量、装备以应对突发状况。

关键词:灭火救援;系统思维;改进;作战体系

消防救援队伍改制以来,在党中央的关怀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消防救援队伍的发展和专业化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职责任务的范围也进一步扩展,面对的救援类型更加多样,对人员、装备、作战体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想从基层一线人员的角度谈一下对消防救援队伍作战体系的思考。

一、接警

(一)“119”指挥中心接警

在实际工作中,主要通过“119”指挥中心接警,其他接警方式也都绕不过“要给指挥中心汇报”这一环节。在“119”指挥中心接警后,指挥中心发送给消防中队的接警单上的火场地址这栏,会存在两种占比很高的现象:(1)地址仅描述到村、路这一级别;(2)地址出现错别字。出现这样的现象通常是因为报警人情绪不稳、语言清晰度不高、逻辑混乱,导致关键信息录入错误。

(二)消防站接警

消防站接到指挥中心出警单,消防站通信员按照地址的描述在导航内输入,会大概率出现无法确定火场位置的问题,这时中队通信员采用回拨报警电话的方式及加微信发定位的方式,来确定火场准确位置。

在接警环节中,尝试从源头上进行一点优化。指挥中心的目标是快速确定精确位置,迅速发出派警单。为实现这个目标,指挥中心的接警员通过话术培训,运用“接警标准问询话术”的方式,按照市、区、街道、路、标志建筑物的顺序询问,逐步缩小定位范围,并在询问中尽可能让报警人做“选择题”不做“简答题”。这样不仅大大减少了指挥中心接警员确认位置消耗的时间,且火场位置的精确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派警的速度也更快。且进一步提升了消防站通信员定位火场的速度、精度,且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并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消防车队走错路、掉头、没有选择最优路线行进等问题,降低了消防车队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行车安全得到明显提升。

二、出警

消防站接到出警单、警铃响起,以救援人员经常活动的地点为起点,到个人装备放置区为中点,救援人员为了迅速到达中点,他们行动的路线是确定的,那么路线中涉及的灯、转角、地面这类硬件就可以优化,穿戴个人装备的流程也可以优化。救援人员从个人装备放置区为中点,到消防车上的指定座位为终点,在路线上救援人员的行动也可以优化,每个号员的座位、号员的行动分工和及号员分管的器材箱也可以统筹安排。大多主战消防车驾驶室为双排,水泵在车尾,尾部器材箱放置有水带、水枪,车中部器材箱放置有破拆工具,医疗箱等器材。1号员职责为水枪手,令1号员分管车尾部左侧器材箱,给1号员分配车左侧靠窗的座位;2号员职责为副射手(辅助一号员),令2号员分管车尾部右侧器材箱,给2号员分配车右侧靠窗的座位;3号员职责为破拆手,令3号员分管左侧中部器材箱,给3号员分配车左侧靠1号员右侧的座位;4号员职责为救护员,令4号员分管右侧中部器材箱,给4号员分配车右侧靠2号员左侧的座位;如果编制有5号员,5号员职责为供水员,在3、4号员中间的座位给5号员;到达火场后,1、2号员坐于外侧先下车跑向尾部器材箱取用水带、水枪,3、4号员随后下车,跑向中部器材箱取用破拆工具和医疗箱。可以清楚地发现从下车开始,到取用器材,直到各自就位履行崗位职责为止,所有号员的行动路线没有交叉,这就意味着他们之间没有发生相互干扰的可能。部分主战车后排有6个座位,依旧可以遵循“号员的行动路线不交叉”的原则,来统筹分配号员职责、座位和器材箱。按照“听到警铃响起60秒内首车出库”的标准,本着“尽可能从源头着手解决问题”的思想,优化关联的硬件,优化人员的行动,优化统筹分配,实现对每个环节的优化,使每个环节提升效能,最终也提升整个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三、到场

消防队到场后,救援人员和车辆装备就开始脱离集体行进的状态,转入根据人员职责岗位分工展开行动准备的状态。从消防救援队到场持续到救援行动开始之间的这个环节,叫救援行动的准备阶段。灭火救援行动的准备阶段的内容有:

(一)火场侦查

(1)初期侦察小组。成员构成:指挥员1名,通信员1名,车班长1名。任务内容:询问知情人、外部侦查、内部侦查,收集火场信息。目的:为指挥员确定作战方案提供信息支撑,为通信员向指挥中心汇报提供数据信息,为车班长组织本小组正确行动提供决策支持。(2)全程侦查小组。在初期侦查任务完成后,指挥员下令调用机动组3人,组成全程侦查小组,继续负责火场侦查,随时汇报。解散由指挥员、灭火救援A组组长、通信员组成的初期侦查小组,立即履行各自职责。(3)主战车驾驶员。给供水组和水池车(火场作为水池的供水车)驾驶员提供两个关键信息:水池车与水池车之间的距离(驾驶员通过查看车辆公里表的方式报出这个距离)、水池车的停放位置(主战车驾驶员报:请水池车停放在T字左侧/右侧)。

(二)车辆停靠

(1)主战车。到场后进行火场侦查需要侦查小组和装备,且为了后续灭火行动的快速展开,需要主战车携带侦查组和作战组人员,尽可能通过单位内部道路或小区内部道路或村内道路靠近火场,并选择相对安全的位置停靠。(2)供水车。水池车驾驶员收到主战车驾驶员发来的停靠信息“请水池车停放在T字左侧/右侧”,水池车驾驶员立即将车停到此位置,就能够实现供水干线连接两车后,供水干线不与路面形成交叉的结果,那么后续进入火场的车辆就不会遇到需要跨越的水带干线。到这里会发现,只是让主战车驾驶员多说了几个字,就让后续进入火场的车辆不会遇到需要跨越的供水干线,这背后要省去大量人力、减少大量沟通时间。把消防车队到场待命的市政道路或乡村公路比作T字横着的一笔,把与市政道路或乡村公路相连的内部道路比作T字纵向的一笔,用这种方式在实战中进行方位描述,可以让指令用词变得精炼清楚,提升沟通效率。这种方法的底层逻辑是让身处不同位置的两个人共用同一个坐标轴进行沟通。(3)抢险车。到场后立即放下抢险组人员,停靠在市政道路或乡村公路上待命,车头面向进入火场的内部道路,做好随时向火场运输器材的准备,器材运送完毕立即返回待命位置。一般起火建筑周边的空间有限,宁可空着不用,也不要让抢险车停在这里。道路狭窄的情况下,优先选择调用机动组运送器材。(4)其他车辆。高喷车、举高车、云梯车、充气车、指挥车、通信车,运兵车等在火场上都属于其他车辆,全部停放在待命区,车头面向内部道路的方向,等待调用,使用完毕立即回到待命区。

(三)供水

(1)供水组。到场后供水组立即下车,在待命区准备供水器材,并等待主战车驾驶员报送主战车与水池车之间的距离(精确到±10米),根据距离确定供水干线需要多少盘水带,结合供水组人员数量确定供水组单个人员携带水带的数量,优先选择一次性完成水带干线铺设的配置方案,备选从主战车上取用供水水带弥补干线水带不足的方案。(供水干线铺设方案设定的距离不超过500米,如果供水距离超过500米,触发式启动接力供水方案。)供水组在到场5分钟内完成供水干线铺设工作并向水池车驾驶员下令供水,随后供水组即刻转换成灭火救援B组,在主战车旁待命,并肩负紧急救助小组的职责。(2)常用的取水方案。A方案:水池车利用吸水管连接消火栓取水,供水车驾驶员、供水员2人操作3分钟内完成连接取水。B方案:利用消防水池吸水取水,供水车驾驶员、供水员2人操作3分钟完成连接取水。C方案:警戒人员引导水罐消防车排成供水队列为水池车运水供水,增援到达时触发式启动此方案。D方案:利用远程供水系统供水。取水的A、B方案由水池车驾驶员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如果都A、B方案都无法执行则触发式启动C方案,只要增援力量到场或A、B方案无法执行,不用请示汇报直接执行此方案,D方案由全勤指挥部启动。其他供水方案由现场最高指挥员根据情况临机决定。

(四)警戒

到场后,抢险车的抢险组立即下车,3人携带警戒装备负责警戒工作,抢险组组长带领抢险组剩余成员待命,集结待命区其余车辆上的号员组成机动组,并负责指挥机动组。这是指挥员手中唯一的机动力量,是用于弥补战斗减员、处置供水干线爆裂、补充警戒力量不足、运送装备器材的预备队。3名警戒人员穿着印有反光字的背心,携带警戒锥、旗、灯、对讲机,分别占据主路两端的路口或距T字口200米处,引导社会车辆掉头,引导增援车辆分类停靠在指定区域(引导水罐车加入运水供水队列,引导其他车辆停放在路边,车与车前后间距3米,车头面向T字路口),3人中的警戒组长立于T字路口负责引导进出火场的车辆,并负责指挥警戒组成员和处于待命区的驾驶员(警戒组组长携带两部对讲机,一部三级网、一部二级网)。

(五)通信

(1)2名通信员各携带2部对讲机,一名随侦查组进行侦查,并向指挥中心汇报现场情况,协助指挥员进行现场指挥,另一名负责分发对讲机备用电池,做好充电准备,负责操作无人机、单兵图传,接收和回复各级指挥部指令的工作。(2)指挥员、组长、驾驶员、执行特定任务的小组或个人至少携带一部三级网对讲机,确保通信畅通。

(六)灭火救援组准备

(1)A组随主战车抵达起火建筑旁,确定进攻起点,做掩护救人的准备,并作为侦查组的紧急救援小组。(2)B组在铺设好供水干线后,立即抵达主战车旁,做好整建制替换A组的准备,等待指挥员下达替换指令,并作为A组的紧急救援小组。

(七)安全员

一般由站长助理担任,负责做好进出起火建筑人员登记,负责监控火场建筑、气象、环境变化等情况,及时与指挥员沟通。在紧急情况下触发式启动紧急撤退信号。

(八)指挥员

(1)带领侦查组侦查现场情况,确认被困人员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增援力量。(2)询问各组组长,各组长分管的到场准备任务是否完成,迅速解决没完成的任务,避免影响后续行动。(3)确认持续不间断供水的最大流量(升/秒),作为布置阵地的依据。(4)指挥员要依据自己可调动的力量,按照“救人第一”“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在“救人”“控火”“灭火”三项中做出选择,集中注意力、集中力量在一项上发力。

特别说明:A、B两组的成员需要5~7人,两组人数尽量相等,整建制乘坐前两部车,尽量避免拆分使用,C组(预备队)的人数取决于中队编制人数的多寡,在执行完初期的器材运送任务后,可以根据火场需要组建疏散组、破拆组、控火组、设施维护组,来完成灵活机动的各类任务。

对照表1能更加直观地看到这个作战体系呈现的结果。

四、灭火救援行动

经过到场阶段的一系列分组同步工作,现阶段为止,全程侦查小组已进入火场持续提供现场信息,掩护、搜救力量(A组)整装待发,紧急救援小组(B组)准备充分,预备队(C组)抵达待命,救援器材已经到位,本队的火场供水不会间断,警戒组已控制主干道路并为增援力量预留救援场地。

全勤指挥部到场,主战队站指挥员向全勤指挥部移交指挥权,并依据所画现场力量部署图汇报现场情况,提出参谋建议,此草图可作为“全场一图作业”的基础图。有利于全勤指挥部尽快掌握现场情况,迅速进行力量调度部署。

如果是不需要全勤指挥部到场的火警,队站指挥员就需要维护好作战体系,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指挥员直接指挥的人员有:灭火救援A、B组组长、警戒组组长、机动组(C组)组长、通信组组长。

2.在不影响作战体系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指挥员能用的力量有:整建制使用A、B组中的一组,完成攻坚类任务。拆分C组,组建2~3人小组、5~7人组,完成非攻坚类任务。

3.下达命令前应注意的关键环节

首先,确认“持续不间断的供水的最大流量”是多少,就能确定自己最多能出多少枪、多少炮,也就知道自己的力量能控制多大面積,结合自己可调用的力量,就能科学合理布置阵地。其次,选择灭火时,围绕“先控制,后消灭”这个原则,先确认是否真的控制住了,然后结合最大供水能力和供给时长,选择灭火战术。

五、战评

1.警戒组的行动为本队的供水不间断提供了多大的场地保障,是否引导供水车辆形成供水队列,为增援力量部署封闭出了充足的场地,引导的车辆是否通畅地到达指定位置。

2.主战驾驶员为供水组提供信息的具体时间,是否及时,为水池车提供的位置信息是否准确,主战车停靠的位置是否恰当,主战车作战时的运行情况。

3.水池车停放的位置是否满足“供水干线与路面不交叉”,水池车停放位置是否方便执行供水A、B、C、D方案,水池车驾驶员选择的取水方案是否恰当,水池车作战时的运行情况,能否做到持续不间断地输出本车最大供水量。

4.供水组铺设的水带干线是否为增援车辆入场提供了方便,水带干线的铺设长度与消耗的时长是否保证了主战车用水不间断。

5.侦查阶段A组作为紧急救援小组为侦查组提供保护,开始提供保护的时间和结束时间。

6.A、B组整建制轮替的一系列时间节点及记录是否真实完整,从接到替换指令到替换完成所消耗的时长,替换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问题,阵地设置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出水射程、压力、流量能否满足需要,选用的射水器具是否恰当,选用的灭火药剂和泡沫发泡比例是否合适。

7.全程侦查组,是否不断收集火场信息,持续性地为指挥员、灭火阵地提供现场信息,提供的信息质量如何,选定的进攻、撤退路线是否合理,对火势发展蔓延进行预判的精确度如何。

8.C组(机动组),集结完毕的时间,向前方派出的全程侦查组到达主战车旁的时间,向前方运输的器材到位的时间,器材选取是否合适,指挥员临机下达指令的时间,任务完成的时间,完成情况如何。

9.安全员现场记录的完整性、准确性情况,对火场外部环境变化的感知情况,做出的危险预判和提示有哪些,能否顺利发出触发式紧急撤退信号。

10.指挥员、各组长分析作战体系的运行情况,每个环节是否按照对应的时间节点顺畅衔接,出现的问题是什么,问题的源头在哪里,从源头开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是什么。指挥员、各组长下达的指令是否简洁、清楚、明确、可执行。指挥员、各组长下达的指令是否超出不间断供水上限。指挥员、各组长下达的指令是否影响了作战体系的正常运转。指挥员、组各长是否存在错位、缺位、越位的现象。

六、结语

上面的灭火作战体系呈现了主战车驾驶员与供水组、水池车之间的协作;呈现了初期侦查组与待命A组、全程侦查组之间的协作;呈现了通信员与对讲机使用者之间的协作;呈现了A、B组之间的协作;呈现了警戒组与供水组之间的协作、呈现了主战消防队与增援队、全勤指挥部之间的协作。

这个消防站级的作战体系,目的是服务绝大多数的普通消防站,在到达火场的初期,尽可能发挥出班组这一级的指挥员的力量,同时明确人员职责内容,让固定人员和小组完成固定的任务并做好相互衔接,发挥整体作战效能,从而减轻基层指挥员初期到达火场时的指挥负担,让站级指挥员专注于关键问题,从而系统性地解决火场混乱问题。同时让消防站与增援队站和全勤指挥部能够更高效地衔接,让全勤指挥部到场后可以无缝銜接进行高效部署,而不用推倒重来或者将计就计。

参考文献:

[1]消防救援局培训基地.中国消防灭火救援实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9.

[2]陈志斌,朱健.灭火救援理论基础[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系统思维灭火救援改进
系统思维视角下的高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研究
商科学生系统思维能力提升对策探索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浅谈如何强化灭火救援战斗中的安全防护
浅谈全面强化基层消防部队灭火救援能力的措施
浅谈强化基层消防部队的灭火救援能力建设的对策
浅谈如何提高中队灭火救援战斗力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浅析秦二厂设计基准洪水位提升对联合泵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