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管理要紧盯“五个人”

2022-11-18 08:48
世界有色金属 2022年13期
关键词:安全员危化品实验室

李 征

(中铝郑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41)

实验室是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场所。

实验室安全是教学、科研实验活动的基本条件和立足之本。

实验室安全隐患重点集中在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主要包含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等八类。近年来,因危化品存储、使用、管控不当酿成的安全事故,触目惊心、惨不忍睹。实验室的危化品安全在各高校、企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中,尚存在管理程序不合理、职责不清的管理漏洞。

2015年12月,北京某大学一实验室因违规存放叔丁基锂,燃烧后发生火灾,引起违规存放在实验室的氢气瓶爆炸,造成1名正在做实验的博士后当场死亡。

2021年7月,江西吉水县某企业化学实验室由于化学实验员操作不当发生,造成1死1伤。

2021年10月,南京某大学一实验室发生爆燃,造成2死9伤。发生爆炸的实验室内有大量镁铝粉末和丙酮,因为操作不当,引燃了镁铝粉末,后明火引燃空气中挥发的丙酮,导致了更剧烈的爆炸,酿成惨祸。

无独有偶,近年在多个高校、企事业单位实验室发生的多起各类安全事故,均与危化品有关。危化品的安全管理已经成了实验室的定时炸弹,稍有不慎,随时都会触发引信,酿成大祸。

上述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操作人员操作不当引发事故,或者开始只是引发小事故,后因处理不当,酿成大事故。

间接原因是:单位监管不到位,实验室未落实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违规存放危化品,员工安全意识淡薄。

实验室危化品常存在的安全隐患有:存储环境和方式不符合要求;品种多、数量少,管理繁琐;经常以领代耗,造成有物无账,忽视监督;操作人员习惯性违章,凭经验多、专业防护知识缺乏。一个小疏忽、一个小隐患,会酿成大事故,一旦发生事故,实验室和实验人员遭毁灭性打击。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于化工生产企业制定了严苛的管控要求和准入条件,但对于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尚无专门的法律法规。笔者长期在研发单位工作,并分管安全,现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结合实际,认为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管理,重点要在管、进、存、用、出等环节,抓住关键点、盯住关键人,方可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其中,人是第一因素。抓好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管理,笔者认为重点要盯住单位的“五个人”,分别是:各级领导、采购人员、安全员、操作人员、保管员,把实验室危化品的安全管理形成体系,养成习惯。

1 各级领导责权统一、重在落实

各级领导必须落实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管理领导责任,根据权责,分级管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企业安全管理的要求:“所有企业都必须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采取有力的措施,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对于实验室危化品的管理具有指导作用,其中要求各级领导落实“四到位”,包括:

1.1 投入

指对人、财、物等的投入,各级领导作为决策者和管理者,有权实施人员调配,使每个流程有人管,专业人管专业事。财物的投入,才能保障安全培训、劳动保护、宣传教育、仓储环境、预防措施、事故救援等有效落地。具备条件时,对危化品的采购、存储、使用、清理等程序实行信息化管理,数据共享,阳光操作,程序透明。

1.2 培训

做好安全培训,使全体员工树立安全意识,学会按章操作,懂得保护自己,明白发生事故的严重性。对接触危化品的各类员工,坚决做到:不培训不上岗,不满分不上岗,不心平不上岗,不敬业不上岗。通过安全培训,使员工从被动到主动,从本能到主观,接受危化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现实性。

1.3 管理

夯实安全基础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制,完善制度建设,明确操作流程,实施定置管理,打造安全文化,树立安全荣辱观。

1.4 救援

制定安全应急预案,成立事故应急预案领导小组,高校、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明确各类事故处理程序,责任到人,并定期进行演练。一旦发生事故,立即停止作业,现场人员先切断电源等,采取防护措施后,再疏散群众,组织救护,逐级上报。

2 采购人员严把入口、履行审批

不断完善危化品采购机制,把好危化品的进口关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危化品采购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专人采购、履行审批、查验资质、建立台账。

2.1 专人

采购危化品,必须安排专门且相对固定的采购人员,对每类危化品的性能、采购流程和报批程序等都比较熟悉。对采购人员的挑选应注重:政治素质过硬、有责任心、执行力强,最好是党员。新接手危化品采购的采购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师带徒,以致能独立完成危化品采购任务。不得让实验室危化品操作人员直接采购危化品。对于新的危化品,采购人员一定要提前熟悉其性能、存储条件、使用禁忌、防范措施等。

2.2 审批

采购人员采购危化品,必须严格履行单位采购审批程序,不得未批先购。对于爆炸品、剧毒(易制毒)等危化品,还须报公安机关审批同意后,方可采购。不允许实验室直接从商家取危化品的现象,如有,应拒绝办理相关报销手续,并报本单位相关监督部门,从制度流程方面予以纠正整顿,以绝后患。

2.3 资质

国家对危化品的生产和储存实行审批制度,对危化品的经营销售实行许可制度,对危化品的运输实行资质认定制度。采购人员在采购危化品时必须选择有资质的企业,不得以降低成本、简化流程为由,选择无资质的危化品经销单位,或者直接接收其他单位赠送和捐赠的危化品。

2.4 台账

建立危化品采购台账,一是记录每笔危化品的来源和去向,一旦发生事故,利于追查危化品源头;二是可实时掌握各个危化品仓库的储存情况,根据各实验室的需求做好危化品仓储地的调剂工作,按实际需求适量采购,减少不必要的库存;三是有利于制定批量采购计划,降低成本。

3 安全员重任在肩、专业监管

安全员是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管理的重点人员,它不一定专职,但一定得专业,安全员要以中医的仁厚和敬业,拥有危化品安全管理“望、闻、问、切”的技能。

3.1 望

安全员要定期或不定期到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进入实验室要眼观六路,眼随心动,一要善于观察,时刻留意身边的安全隐患,首先看制度是否上墙,观察危化品是否实行定置管理,是否针对各类危化品配备了消防设施,是否对易相互发生反应的危化品进行了隔离。二要深入一线紧盯关键部门、关键部位和关键环节的员工,是否真正掌握了危化品安全知识、能否熟练操作各类消防安全器械、是否熟悉掌握危化品试验的操作流程,并加大督促和落实力度,随时准备开展突击检查,使重点岗位、重点部位的工作人员时刻保持高度警惕,观察仪器设备、电气及线路、防护装置、员工是否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穿实验服,发现问题,要立即要求整改,切不能“睁只眼,闭只眼”。

3.2 闻

首先是耳闻,安全员要及时掌握各级政府和上级对危化品的管理新政策、新要求、新标准、新动态。每到一个实验室,认真倾听各单位、各部门人员对安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安全工作实际情况,为相关措施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靠经验倾听设备、仪器、危化品反应过程中发出的各类声音,听见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其次是还要发挥鼻子的嗅觉作用,如有烟味、焦味、燃胶味、霉臭味等异味,就要提高警惕、刨根追底,这都可能是事故的前兆。

3.3 问

安全员要经常深入现场,抽查试验操作人员、危化品管理人员,尤其是上岗的新手,抽查其对各类危化品的安全知识、操作流程是否准确掌握。如有不清楚不了解,立即要求其离岗培训。安全员对安全宣传教育要有个“婆婆嘴,正直心”,要不厌其烦,不怕得罪人,敢抓敢管。

3.4 切

通过上述的望、闻、问,安全员要把每个实验室、每个重点部位、每个关键环节都装在心里。通过分析危化品安全事故发生的特点,还要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不仅要明确危化品安全防范措施,还要切实掌握避免事故发生的技术要领,时刻跟踪事故隐患易发的重点部位,并考虑如何避免危化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危化品安全管理,从进、管、出,每个环节和细节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奠定基础,才能有的放矢,对症开药。

4 操作人员坚守规程、防险自救

从近年来各实验室发生的危化品安全事故来看,多数都是操作人员操作不当,或开始只是轻微事故,后期因操作人员处理不当酿成大祸。无论如何落实各级领导监管责任,还是安全员的苦口婆心,如果操作人员视若罔闻、思想麻痹,事故的发生就会成为必然。实验室操作人员多数是大学生、研发人员,都是寒窗苦读十几载,即将成名闻天下的有用人才或社会精英,却因一个小小的操作失误,或者一次轻微的思想麻痹,让社会痛失人才,家庭痛失子女,实在痛心。笔者通过多年的观察,结合实践,认为实验室操作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四项技能,方可上岗。

4.1 专业

谈起操作人员的专业,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专业的技术。当然,专业的技术是操作人员必备的基础,但如果没有专业的实验操作技术,不具体操作经验,一味地依赖操作工或者专门配备实验员,对于试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者对于试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都会大打折扣。高校学子、科研人员做研发搞试验,必须事必亲恭、亲力而为,才能从试验中看出端倪、从思考中发现玄机。每一名研发人员同样是一名试验操作人员,每一名试验操作人员首先是专业的危化品安全自我防护人员。

4.2 程序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危化品的领用、使用、清理、报废等规定的程序和流程操作。可以说,各高校、企事业单位所规定的每道程序,都是前人从几千次失败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不可想当然地走捷径、图省事。比如:提取剧毒品、爆炸品等危化品要双人提货;按需领取,不能以领代耗,未使用的危化品及时退库,减少现场存放危化品带来的风险;任何人不得私自将危化品带出实验室;不私自接收其他单位或私人转让和借入的危化品,也不向外单位转让和借出危化品;不直接从商家取危化品。

4.3 自保

进入危化品存放地,或者使用危化品时,根据危化品的性能,严格按要求做好防护,有的危害当时无症状,比如放射性危化品,可能会几个月,甚至几年后才能显露出危害。对于实验室的环境要时刻进行观察,是否有人抽烟、使用明火,是否需要通风、加湿,沙箱、灭火器、急救箱等是否能正常使用。如发生火灾、爆炸、跑料、中毒、伤亡等事故,首先要冷静,进行风险预判,学会自救、救人。

4.4 清理

2020年4月某日,笔者带人在所在单位巡逻时,发现某实验室旁的垃圾堆里青烟弥漫、浓烟滚滚,随即赶往现场进行扑救,火势及时得到控制未造成损失。经查起火的原因是:一实验室将金属镁燃烧后的残渣倒入生活垃圾,残余的金属镁遇雨水发生反应,被可燃物覆盖产生高温所致。可见,残废危化品的处理不当,危害也极为严重。试想,如此事发生在晚上,或者垃圾箱距离居民区较近,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试验后的固液残渣,剩余或过期、失效、变质、报废的危化品,操作人员一定要安全合规存放,及时清理入库,集中处理。

5 保管员专业管理、账实合一

危化品保管员必须由政治可靠、工作负责的人员担任。保管员要相对稳定,不要任意调换。保管员管理危化品,应必备四项基本素质:合理分类、账实相符、把握原则、合规处理。

5.1 分类

危化品的存放地,应符合有关安全规定,并根据危化品的种类、性质,设置相应的通风、防爆、泄压、防火、防雷、报警、灭火、防晒、调湿、消除静电等设施。对入库的新的危化品必须认真阅读说明书,或提前了解其性能,如达不到存储条件,要及时向上一级领导进行报告,及时解决存储问题。

5.2 账实

建立危化品台账管理制度,坚持登记,定期清点,做到帐、卡、物一致。熟知各类危化品的不同领用流程和审批程序。严格实行专用保险柜和双人、双锁、双保管、双领用制度。

5.3 原则

对于采购人员入库的危化品,一定要认真核对品名、类型、数量、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存储要求等,是否与采购计划一致,如有偏差,拒绝收货。同时要在危化品台账登记采购人员、送货人、销售商家、送货日期等信息,利于追查根源。对于无订单,商家直接送货到实验室的,拒绝办理入出库手续。仓储条件不符合要求的,必须提前进行预判,不具备存储条件的,坚决不能入库。

5.4 处理

对于试验后的固液残渣,剩余或过期、失效、变质、报废的危化品需要销毁时,必须履行审批程序,按照销毁程序,在监销人监督下进行销毁,或者通知专业机构进行销毁。

猜你喜欢
安全员危化品实验室
危化品停车场选址及运营
危化品全生命周期安全管控模式在危化品使用单位中的研究应用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浅析航空安全员体能素质储备与提升
生的希望
供电企业安全环保基层安全员的作用
安全员为何难以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