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利用和植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022-11-18 21:42冯金涛李虹朋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15期
关键词:植物保护利用植物

冯金涛 李虹朋

(烟台南山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0)

引言

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由于地域、环境以及气候的差异,不同地区的资源种类和数量存在明显的不同,由于自然资源和野生植物不断遭到破坏,导致资源和植物都在快速减少,更加满足不了人类的需求。就土地资源而言,我国人口较多,人均耕地面积少,存在水土流失、气候干旱以及污染情况,可使用的土地资源更少。森林资源大多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和西南地区,沙漠化较为严重,主要是人类的乱砍滥伐行为,给森林造成了较大的破坏,这些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通过分析资源利用和植物保护的发展现状,针对不同的问题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案,从而减少和杜绝人类的恶劣行为。

1.资源利用的现状和问题

1.1 发展现状

1.1.1 土地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虽然国土面积较大,但是可以用来耕地的较少,人类的过度开垦,导致土壤破坏,使得面临粮食紧张问题。为了农作物产量增长,对于土地资源使用过度和不正当开发等这些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1.1.2 森林

根据我国森林资源分布和发展的情况来看,各地资源分布差异较大,对于西北地区,由于干旱和气候的原因,森林种植面积和覆盖率相对较少,还有荒漠化的问题,使得森林的发展局势不容忽视。人们不断地砍伐和土地乱用情况,导致植被种植面积快速减少,还面临着严峻的生存问题。

1.1.3 海洋

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的总称。我国海岸线长达一万八千多公里,海洋面积约为四百七十多万平方米,且可进行渔场养殖的面积有两百六十多万平方米,海洋生物和鱼类较为丰富,由于对海洋资源开发起步晚,相关的技术运用不到位,使得开发能力较弱,在海洋资源产量开发利用中,与世界其他国家比较,生产总值低。

1.1.4 矿产

矿产指一切埋藏在地下(或分布于地表的、或岩石风化的、或岩石沉积的)可供人类利用的天然矿物或岩石资源。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但是对天然气、石油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足,其中矿床大多都是小型的,大型、支柱性矿区少,开采难度较大,且富矿不多,另外民间私自开采严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各种资源和能源的需求量都在不断地增加,原来我国是出口矿产资源,现在要从外国进口矿产资源。

1.1.5 淡水

淡水是指含盐量小于0.5 g/L 的水,当下我国水资源总量充足,尤其是河流泾川的量在两点七亿立方米,地下水有八千两百亿立方米,但是从人均量占比,只有世界平匀水平的四分之一,并且我国南北水资源差异较大,尤其是北方,经常性缺水问题较为严重。

1.1.6 能源

能源是能够提供能量的资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以及天然气等,其中的煤炭资源较为丰富,而且大部分在我国北方城市;石油大概有八百亿吨左右,已经探查好的有一百三十多亿吨,剩下的如果有三十亿吨的话,每年产量为一亿吨,那么还可以开采三十年。天然气,储备在四十万亿立方米,其中已经勘查到的只有一点四三万亿立方米,加上我国天然气开发技术不强,导致一些潜在资源,还未被开发出来。我国煤炭资源在能源占据中占百分之九十四,石油为百分五点四,而天然气只有百分零点六,通过这些可以看出,煤炭资源较多,但石油和天然气较少,因而能源基本上都是以进口为主。

1.2 问题

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对资源的开发强度日益上升,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的工业化发展下,采用较高的代价换取利益,给自然和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和污染,如果将损失的代价和产生的经济利益相比较,损失的就会占据百分之七左右。在社会的不断前进和发展下,虽然已经意识到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弊端,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保护和限制,但是效果不佳。二是我国人口数量和各项资源需求量的增加,在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力不从心。

1.2.1 对资源的价值认知缺乏科学性

价值主要包含物质和服务两个内容,其中的物质价值可以用货币来进行计算,但是服务价值无法确切的估算。在创造价值和损失上进行对比,损失较大,主要是由于对资源的认知错误和不科学,认为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无价,原料低价,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的企业对其进行掠夺性开发和利用,造成较大的破坏和污染,特别是自然资源上,认定是免费的,就大肆浪费,超过自然资源可承受力度,使得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此外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对资源的损坏和污染在持续扩大化,虽然国家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但是具体的内容不全不完善,管理部门上没有明确的机制运行,使得没有达到应有的效益。

1.2.2 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数量的变化

森林过度砍伐和水资源的过度浪费是工业化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以高消耗、高成本等换取较低的利益,在不合理的发展下,导致资源浪费和破环。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对各项资源的需求量随之上涨,还有对生活和就业的需求,导致了对自然环境的需求也增加了不少。

1.2.3 没有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①在资源开发中,没有想到节约

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技术跟不上、一些设备陈旧落后、资源产品价格低、管理不当以及体制不完善等,导致大量的资源浪费,比如水资源和煤炭的浪费。因而在开发中,要用长久持续发展的眼光,去进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尽可能地减少浪费。

②经济效益和生态代价不统一

在经济快速发展中,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重视,使得在生产过程中,造成大量的损失,使得经济价值和生态的破坏代价不一,往往是造成的不良影响大于其价值。

③对可再生资源没有进行再利用

对一些不可再生资源,要加大开发力度,节约资源,采用先进的技术,而可再生资源同样可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对他们进行再次利用,要确保其有一定的恢复和净化能力,而不是盲目进行。根据资源的类型,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优先和综合利用。

2.植物保护的现状和问题

2.1 现状

2.1.1 制定了一系列生物法律法规

主要是针对一些重要和珍稀植物,制定了对应的法律条例,比如关于甘草、黄莲以及红豆杉等法规,另外在刑法中,确定了非法采伐和毁坏国家重点保护罪名。

2.1.2 保护区成立

主要是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后,开始针对不同植物,成立保护区,到两千零四年,相关的保护区已经有几千个,比如国家级的有两百多个,长白山、武夷山以及神农架等,被列入到联合国保护组织中,随着保护区的不断发展,现如今有一定的规模,还有许多遗产列入国家保护中。

2.1.3 对不同资源进行分类调查和研究

主要是针对各地不同的植物资源,不同城市对其进行分类管理和保护,并利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方式,提高信息的互通性,还有在各大院校和科研人员对不同植物生长进行研究,并采用迁地和就地保护等方式进行管理。在保护工作的不断开展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1.4 加强与国外的合作与交流

主要是针对植物保护的具体方法、技术以及人才培养,加强和各国的交流,以便适应当前时代发展和保护的需求,

2.2 法规问题

2.2.1 相关的保护制度不完善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我国先后制定了各种资源开发和保护法规,但是其中的一些和实际情况有差异,比较书面化,操作可行性不强,在野生植物保护相关的法律条例中,对原生天然植物的经济、科学、文化价值等,没有明确的界定,导致一些珍稀植物在种植后,就被放入市场进行售卖,而执法机关,仅仅是对其进行罚款和没收。

2.2.2 资源的产权问题

主要是资源的归属权界定不明确,比如将矿产、森林以及滩涂等划分为国家,将上面规定之外的划分到集体权益中,使得在管理中出现混乱不清的问题。

2.2.3 法律法规之间的矛盾

主要是在中药行业的发展中,药材大多是原材料,而且价格昂贵,使得一些厂家从中谋取暴利,采用违法和不正当的行为。比如某个制药厂家收购珍稀药材,当地相关部门进行立案调查,主要是由于收购中成药违法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其中对具体的操作规定不明确或者重复,使得管理难度加大。

2.3 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

2.3.1 管理

不同的资源有不同的管理部门来进行分别式管理,比如野生植物由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药品由食品管理监督局等,不同部门之间的管理权限不一,存在矛盾,没有科学的沟通和交流平台,使得在遇到问题时,难以达到统一。在我国西南地区,常常出现野生植物被贩卖现象,主要是由于行政和管理部门问题。

2.3.2 地方保护政策

主要是对植物保护重视不足,在利益的驱使下,地方保护主义,使得在进行植物保护管理中,难度加大,还有的边境贸易,看到高利益的存在,出现频繁走私现象,还有国外市场对一些珍稀植物的需求,

3.解决措施

3.1 资源利用

3.1.1 改善认知,加强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一是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教育,对原有的资源产业进行改造和升级,我国人口数量多,对资源的需求量大,通过对产业的知识化改造,有利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开发和利用意识,从而在行为上改变;二是对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并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以科学技术为依托,制造可代替产品,同时在资源的开采中,不断加强对相关技术的研究,从而减少资源的消耗,提高产量,解决现有的危机和问题;三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利用循环经济,减少人类与自然的矛盾,有效地减少浪费和破坏等问题。另外加大技术和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3.1.2 制定科学化的管理方案

对不同资源的价格与价值进行重新考量,同时对损耗的资源,建立补偿机制,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信息化管理。

3.1.3 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引导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使人们能够树立相关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并在人们的消费行为上进行引导,从而对一些不良消费进行自我抵制,继而在开发和利用方面,都会有所改变。此外为了进一步改善资源开发和利用问题,对现有的消费结构进行调整。

3.1.4 加强政府的管理职能

在资源利用中,政府的作用尤其重要,面对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采用开放性方式进行管理,科学利用我国的资源优势和国际市场,进行有序发展。对现有的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强他们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并根据资源的界定,确定不同部门的职责,并建立监督机制,对他们进行监察。

3.2 植物保护

3.2.1 迁地保护

将对应的植物全部移植到合适的环境中加以保护,这个方法能够有效地保护植物的多样性,从而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和繁育效果。一是建设植物园,并进行栽培。当下我国已经建设了一百四十多个植物园,面积高达两万四千公顷,园内的植物大多都是珍稀或者濒危的,不仅仅是对他们进行保护,还要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其进行研究,以便于繁衍下去;二是对濒危的植物种子或者组织进行科学的保存,对于植物而言,种子是繁衍的主要途径,因而加强对其保存,有利于延长它们的寿命,比如采用离体保存的方式,对植物的组织进行培养,随着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对它们保护方法进行研究,采用超低温储存方式,以便它们在合适的环境和时机下能够进行繁衍工作,从而保证植物的多样性。

3.2.2 就地保护

主要是根据当地的植物资源类型,不移动它们,采用不同的措施进行保护;对于不同的珍稀植物,可以建立保护区,进行分类保护,并安排人员进行科学管理,制定合适的管理方案。对于森林来说,覆盖面积较大较广,可以将其和人类的休闲、娱乐活动以及人文景观的观赏等结合起来,使得在园内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从而促进各类植物的有利生长。另外在风景名胜区的划分和管理中,对珍稀和濒危植物的管理,纳入到法律法规体系中,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然后在管理中,不断加强对相关人员或者游客的思想教育与宣传,定期地对不同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和研究,同时收集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项资料,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资源利用和植物保护工作开展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问题,在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不同地区和城市都要重视该项工作,并从法律法规、制度以及专业人才培养上出发,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资源利用和植物保护,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不仅仅是价值观的引导,还要对现有的法律和管理进行调整和完善。

猜你喜欢
植物保护利用植物
浅谈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如何提高植物保护与维护生态平衡
画与理
试论信息化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
废物巧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