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探究

2022-11-19 02:42王俊华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19期
关键词:小麦病虫害种子

王俊华

(济南市槐荫区人民政府玉清湖街道办事处,山东 济南 250117)

1.小麦种植技术

1.1 更新种植理念

要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就必须摒弃传统的种植观念,摒弃传统的栽培模式,消除小麦在同一种植区长期重复种植。制定科学的轮作制度,合理规划同一种植面积内的作物种植。农民在同一种植区连续种植小麦,会导致病原菌在土壤中不断积累,最终导致病虫害大规模爆发,影响小麦的质量和产量,给农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国家粮食储备。

1.2 选种

在绿色小麦种植的准备阶段,应做好选种工作。合理选择种子可以有效提高绿色小麦的产量,确保绿色小麦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根据绿色小麦种植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结构特征,综合选择绿色小麦种子,并根据区域气候特征分析当地降水,确保绿色小麦种子能够适应当地气候条件,以提高绿色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农民应总结多年种植经验,结合环境特点提高绿色小麦的抗病虫害能力,根据土壤条件科学合理地选择绿色小麦品种。

1.3 种子处理

为了使种子在后期生长良好,应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处理。首先,将小麦种子浸泡在水中。如果种子不够饱满,它们会漂浮在水面上。然后去除坏种子,只留下完整的种子,这将有效地提高播种率。为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可根据以往病虫害发生的当地情况,合理地将种子与化学品混合,以确保小麦快速出苗。小麦包衣时,可使用50克40%辛硫磷,2%利克休湿混剂与4克水混合,然后播种4-6小时。自然干燥后,种子可以播种。

1.4 选地和整地

根据小麦种子的生长习性,最好选择有机质丰富、平整的土壤,特别是排水环境理想的土壤。当土壤中有以前的作物时,有必要在收获后进行深耕和清除残茬。整地时,种植深度应控制在25cm以内,土壤压实度应为虚拟。如果当地有明显的病虫害,应进行消毒。一般选用温湿麦麸和白僵菌的混合物作为农药。

1.5 播种

播种也是绿色小麦种植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科学确定绿色小麦的播种时间,根据小区实际情况选择绿色小麦的种植方式,确保绿色小麦产量达到预期水平。绿色小麦的播种时间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大部分北部地区的绿色小麦播种期为10月中旬和10月上旬。根据绿色小麦的种植规模,合理选择种植方式。一般而言,应优先采用机械化种植模式,以提高绿色小麦的种植效率。采用机械化播种时,应充分控制机械设备的运行速度,控制绿小麦播种的深度和数量,避免重复播种或漏播。

1.6 科学灌溉

小麦灌溉类型可分为春型和冬型。其中,冬灌和越冬水对小麦的作用是保证小麦安全越冬、保证早春肥料和水分回退的重要农业种植措施。越冬水可以避免小麦幼苗冻死的问题,为次年的小麦复壮储备充足的水分,达到春冬季水和春旱早防的效果,还可以使土壤稳定下来,消灭越冬害虫。有必要在遵守因地制宜原则的前提下确定越冬时间。考虑到缺乏肥力、土壤肥力差、人口少,以及小麦苗圃生长不良,可尽早在11月下旬施用冬季水。同时,应做好浇水和追肥工作。一般来说,尿素的追肥量约为150kg/hm2,可以保证小麦的生长;一般来说,如果天气的平均温度降低到5℃左右(11月和12月之间的交替期),冬季用水的理想时间是晚上结冰,白天消失。春季灌溉期设置在次年3月和4月的交替期,需要科学施肥使小麦茁壮成长,以降低病虫害风险。

1.7 施肥技术

施肥是实现小麦高产的重要环节之一。良好的营养供应不仅可以提高小麦产量,而且可以增强小麦对病虫害的防御能力。在施肥过程中,种植者应主要使用腐烂的农家肥,适当添加氮、磷、钾等复合肥料,最大限度地为小麦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为了有针对性地补充土壤中的营养元素,种植者可以提前检测小麦种植区的土壤,采集一些土壤样本,并将其发送给专业检测机构。通过试验报告,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种植区土壤中所含的营养元素,并在后续的施肥工作中真正实现定向施肥,补充小麦不同生长阶段所需的营养成分。小麦苗期对土壤养分含量要求较高。因此,在这一阶段,种植者应在成熟后增加农场肥料的施用量,以确保土壤中有足够的养分含量。在复壮阶段,小麦对氮和磷的需求很大,种植者可以施用一些氮或磷复合肥料。小麦抽穗期对钾的需求很高。在此阶段,播种机可适当增加钾肥的施用量。

1.8 除草管理

一般来说,杂草的生命力相对较强。如果不采取合理措施处理杂草,将影响绿色小麦的正常生长。杂草将占据绿色小麦的生长空间,并争夺绿色小麦生长所需的养分,从而降低绿色小麦的质量和产量。目前,大多数地块由轮作和人工除草控制。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应尽量避免使用除草剂。人工除草效率低,会抑制绿色小麦的生长。在除草管理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污染生态环境的除草剂,并严格控制除草剂的使用。

1.9 田间管理

种植人员应进行科学的田间管理,以实现增产的主要目标。首先,在种子出芽和长芽的时候。叶子逐渐生长发育,根和茎伸展。新幼苗生长后,应进行育苗间隔工作,以确保所有植物都能获得营养,从而实现快速生长。此外,从源头上提高小麦养分吸收效率,增强小麦生长能力,需要适当浇水。第二,在接合过程中。此时,必须严格控制肥力问题,根据生长情况及时施氮肥,加强小麦水肥管理,提高小麦吸收率。第三,灌浆期。在此阶段,应进行喷涂工作,并制定合理比例。每亩种植量选择1.5%的尿素溶液,以便第一时间为小麦提供磷、钾元素,为小麦的良好发育创造有利条件。最后是后期。此时,小麦即将成熟。最重要的是全面清理杂草和病苗,确保小麦获得一定的营养。如果在田间出现小麦倾倒和歪斜,应立即将其矫直,以防止对附近的小麦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可以将苄嘧磺隆与水按1:32的比例混合喷洒,达到除草的目的。此外,种植人员还可以进行挤压小麦的工作,提高根和茎的活力,防止反挤压现象。

1.10 合理促控

结合小麦的实际趋势,选择了田间推广和控制方法。首先,这反映在由弱转富的程度上。播种期晚的晚熟麦田积温不足,积温是当年前强苗的核心影响因素,主要采用以推广为主的田间管理控制模式。对于土壤水分较差的地块土壤,首先要注意整个幼苗的种植效果。要尽快给幼苗浇水,然后在适当的时候进行2次以上的锄头,以促进小麦幼苗的早期发育。对于土壤水分较好的晚播弱苗,通常在入冬前不施肥、不浇水,为防止低温降低不利于幼苗发育的问题,可进行2-3次浅锄作业,同时进行松土、保水、增温作业,从而促进小麦幼苗的早期发育。然后,它反映在控制繁荣的水平上。对于生长旺盛的小麦,冬季前必须进行小麦幼苗生长抑制处理。了解小麦幼苗的实际生长情况,选择变压器碾压的方法进行多次压实作业,并结合深耕作业,选择先耕后压实的模式,在控制旺盛生长的过程中压实土壤,防止透光问题和冻害。在抑制过程中,选择抑制装置沿小麦水平方向运行,一般抑制频率为1至2倍。

1.11 适时进行采收

为了提高收获率,防止浪费,有必要在收获前进行实地研究,收集小麦的具体数据,综合分析不同地区小麦的发育情况,并评估每个地区小麦的成熟度、种植密度是否合理以及秸秆倒伏的数量。根据实际收集的数据,实施收割方法,并安排相关人力资源和机械设备。在收获时,可以采用适时的晚收模式,从而利用晚熟的优势提高小麦的总产量。机械收割完成后,应采用人工收割方法收割缺失的小麦穗,防止浪费粮食。此外,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去除小麦中的杂质,以提高小麦的质量和产量。

2.小麦种植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2.1 把握好用药方式

从我国现阶段的小麦生产来看,针对小麦生长过程中的虫害以及病害,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杀虫化学药剂以及治疗药物。在实际的小麦病害和虫害防治过程中,一般是以防御为主,将病虫害从根源上进行遏制。比如,农业工作人员在种植小麦时,会选择抗病害能力比较强的优质小麦。在播种之前,还会对小麦种子进行处理,科学地使用药剂来搅拌小麦种子,采取合适的药物进行土埋,这样可以提升小麦种子抗病虫害的能力,从而提升小麦的整体质量,为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2.2 农业防治

随着绿色环保思想的推广,农业防治成为现阶段常用的病虫害防治方式,借助田间管理工作实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第一,在进行小麦播种前,要深入调查当地小麦病虫害的具体情况,然后和近几年情况相结合,研究小麦病虫害出现的特点以及流行,采取科学的监测手段第一时间监测小麦生长,当出现病虫害时就要马上解决。为增强监测水平,就可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实时动态监测,掌握田间病虫害情况。第二,用专业药剂对种子展开拌种,防止病虫害出现。比如,对小麦条锈病来说,就可用戊唑醇等三唑类种衣剂拌种,有效预防小麦苗期阶段条锈病以及白粉病等。对全蚀病出现区域来说,可用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等相关药剂对种子拌种,增强种子预防能力。第三,进行田间管理工作,科学轮作,精细整地,解决土传病害,提高土壤的通透性,避免积水,合理施肥以及灌溉,让小麦得到足够营养,增强自身抵御力。

2.3 把握好防治季节

在小麦的实际种植过程中,大量的经验表明,在合适的季节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最佳的防治效果。从我国现阶段的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看可以发现,春季是小麦病虫害高暴发的阶段。这是因为春季气候比较湿润,温度也比较适宜,很容易滋生害虫,再加上麦苗比较青嫩,抵抗力并不是很强,很容易受到病害和虫害侵袭。所以,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小麦种植的实际情况,在春季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可以采用化学药剂来有效消灭害虫的虫卵,也可以通过喷洒适合的农药来预防有可能会出现的小麦病害。此外,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天气监测,这是因为很多病虫害和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可以在小麦田安装土地监测系统,对天气情况及时进行分析和预报,一旦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气象灾害,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避免出现严重的病虫害,这样才能增长小麦产量。

2.4 播种时防治技术

播种时防治技术指做好选种、拌种和晒种工作,不会对生态环境和小麦植株造成任何损害,是小麦种植中常见的病虫害预防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提高小麦出苗率,增强对病虫害的防御能力,种植户要将选种和拌种工作做得更加细致。在选种阶段,种植户要尽可能选择颗粒饱满圆润的种子,挑出干瘪种和损伤种,再利用盐水选种法去除不饱满的种子。盐水选种法利用了饱满种子和不饱满种子密度不同的原理。种植户需把所有种子放在食盐水中,剔除漂浮在食盐水上方的坏种,留下沉在底部的种子。之后要开展晾晒工作,待种子完全干燥后开展拌种工作。拌种药剂可以使用敌委丹溶液,即苯醚甲环唑溶液,该种药剂对小麦纹枯病、黑穗病有较强的预防效果,价格便宜,适应范围较广。为最大限度提高小麦出苗率,均匀搅拌后需进行晾晒处理,但晒种时间不能超过5d,每天不能超过8h。在播种前期的防治工作中,应以预防为主,增强小麦对病虫害的防御能力,从源头上降低小麦种植区域发生病虫害的概率。

2.5 返青期管理

小麦在返青这一时期很有可能会出现纹枯病、吸浆虫等病虫害。在生长过程中,一旦小麦被纹枯病所侵袭,就会直接造成小麦产量的下降。所以,相关的工作者需要加大对返青期小麦的关注。可在这一时期,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和果利可湿性粉剂、纹枯净可湿性粉剂和水进行混合,将得到的混合溶液喷洒在小麦的根茎部,15天之后再次进行喷洒,这样能保证小麦拥有较好的长势。

2.6 化学防治

如果小麦在生长过程中病虫害问题非常严重,就必须在第一时间借助药物进行防治。药物管制将在短时间内产生非常显著的效果。然而,长期使用药物会导致耐药性,从而削弱药物的实际效果。同时,药物的大规模应用也会污染生态环境。因此,在化学预防和控制过程中,有必要预防大量药物,并按照适量的原则使用。小麦蠓通常出现在小麦的苗期,并不断吸吮它们的汁液。在防治蠓虫时,可在田间使用5%西维因3kg和20kg细砂的混合物。对于蠓成虫,可将85毫升浓度为50%的辛硫磷乳油喷洒在小麦植株上,以消除成虫。小麦黑穗病多发生在小麦拔节后期。麦穗外面有一层灰色薄膜。成熟时会散落黑色粉末,破坏穗粒,大大降低小麦产量。为有效防治黑穗病,可在种子上涂抹120g浓度为20%的粉状锈菌乳油,以达到早期预防的目的。此外,如果在小麦生长期间出现黑穗病,也可以将浓度为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末与水混合,稀释200-400倍,喷洒在小麦叶片表面。对于麦蚜来说,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害虫。麦蚜会吃掉小麦的叶子和根,使小麦的生长速度显著降低,从而降低产量。因此,当麦蚜虫害开始出现时,需要将4-8g50%可湿性粉剂和20-50kg水第一次混合喷洒在小麦上,这将具有非常明显的防治效果,不会伤害该虫害的天敌。

3.结论

加强小麦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应注意选种、拌种、选地和整地,为小麦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提高其病虫害防治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小麦病虫害种子
冬春小麦科学防治死苗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豌豆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
2022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呈重发态势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桃种子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可怜的种子
我的英国朋友小麦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