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生成研究

2022-11-19 18:34☉陈
小学生 2022年20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师生数学

☉陈 亚

通过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互动,学生可以挖掘知识中隐藏的数学思想,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和疑惑,引导学生交流、分享数学学习经验。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当前的课堂互动教学中,师生互动参与性较低、互动方式单一,影响了互动的效果。对此,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互动教学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的作用,采取有效的互动生成措施,促进教师和学生间的交流,激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其数学能力。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交流。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并未深入学习和落实新课程理念,没有更新教学思路,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定理以及公式,教师和学生间的沟通不足,即便是有交流,也是按照教师设计好的思路开展,学生很少有自主思考以及表达意见的机会。高年级数学知识的难度提升,只靠教师讲解,很多学生无法深入、准确地理解,在面对数学问题时不知道该怎么运用知识去解决,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1]。可见,若是教师帮学生归纳好数学知识,设计好学习的路线,就会限制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很难独立解决问题。

其次,学生参与互动的热情较低。现阶段,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互动方式就是提问,虽然教师鼓励学生勇敢地回答问题,但是因为没有合理的激励措施,加上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导致大多数学生并没有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氛围较为沉闷。当前的课堂互动多停留在课堂提问与回答、作业修改及评价上,师生的交流时间很少,很难充分发挥出互动的作用,导致师生在互动中的参与度不高。

最后,互动教学方法不合理。当前的互动教学很难全面发挥作用,和教师并未采取合理的互动方法有很大的关系,教师不能有效结合教学内容,形成系统的互动教学。教改的背景下,教师可通过网络搜集互动教学方面的案例资料,积极和其他教师进行经验交流,并且依据高年级学生的特点,合理设计课堂互动策略。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的师生互动生成策略

在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师生互动模式,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进度,渗透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进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每个教学环节中渗透师生互动模式,可以提升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构建高效课堂。

(一)创设适合互动的课堂教学情境

为了促进教学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教师应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清楚自身在教学中的定位以及发挥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建立合理健全的教学体系,应该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适合师生互动沟通的教学氛围[2]。此外,教师在制定课堂规则时,应该考虑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且对于合理的意见进行采纳,让学生全面了解课堂要遵守的纪律以及制度,促进课堂教学有序开展,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积极认真地学习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以及认同后,能够依据数学思维逻辑以及学习理念进一步进行学习,进而优化教学的质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当前的数学课程教育体系,运用互动模式教学,给学生建立一个良性互动交流的学习氛围,进而在具有创新性特点的教学内容中培育学生的数学学习和人际交往能力。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负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在课前应该先清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中给学生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回顾前面学习的有关知识。比如,分数、自然数和小数知识,让学生了解正数、负数的意义以及读写方法,能够应用负数表达出生活中的数量。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电子课件,给教学情境奠定基础,通过和学生互动沟通的方式实施教学,教师给学生分享收集到的教学资料,帮助学生直观掌握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重视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实施互动教学

数学学科知识具有抽象性的特点,难度较大,虽然小学数学知识都是基础的内容,但是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实践操作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会有一些困难。另外,数学和生活之间具有紧密联系,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升学习效果,教师就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增加师生互动的环节以及机会,构建高效课堂[3]。教师对于教学模式的选择和运用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因此需要注重课堂实践教学活动,促进教师和学生间的沟通,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更好地实施互动。例如,在学习六年级《圆柱和圆锥》知识时,要想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以及方法,教师就要组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进一步感受和理解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拿出预先准备的活动材料,引导学生依据制定的活动内容和步骤自己操作。学生在活动中合作以及讨论,探索不同形式的计算方法。之后教师结合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基于在实践活动中强化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沟通,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打造即时性互动课堂,运用多样化互动教学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具有内容贴切、形式多样的特点,在教学方式上同样存在优势,教师需要运用教学上的优势,全面发挥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需加强对于课堂互动环节的把控,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合理设计互动环节,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避免学生和教师在互动中出现尴尬、紧张的情况,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在教学中,要想保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及时互动,就要保证互动方式的合理性,应依据学生学习特点,进而优化学生的互动体验[4]。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利率》方面的知识时,要想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中运用生活中和利率有关的知识。例如,小红家今年把一万元存入银行,存期三年,到期后小红可以从银行取出多少钱?由于整存整取三年利率为2.32%,利息就是10000×2.32%×3=696元,再加上本金,共计获得10696元。通过引入这样的教学情境,不仅结合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考虑到其体验,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及时围绕教学内容进行互动以及学习,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调动学生互动的热情。

(四)建立有目的性的互动课堂,提升互动教学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所有工作的开展都有目的性,因此,教师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互动中也要清楚互动目的,以提升互动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互动的过程要做到真实有效,这就需要在互动中提升真实性以及有效性。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实际操作做一个正方体或是长方体,学生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会认真准备。基于实际操作,学生可以直观认识长方体或是正方体的表面积,进一步理解分解与组合、转换的数学思想。

(五)利用多媒体创设互动情境

在师生互动生成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和学生进行互动,将听觉和视觉进行有效结合,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可以加入不同形式的内容,如声音、图片、视频以及图片等,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促进师生的互动[5]。例如,在学习小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时,教学是要让学生理解和体会百分数的意义,准确地读、写百分数,并且应用百分数解决具体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百分数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先给学生播放视频:一瓶饮料,配料表上面标着果汁含量60%,让学生想一想每100毫升饮料中含有多少毫升的果汁?或是有50毫升的纯果汁,倒进200毫升的饮料中,这杯饮料的果汁含量是多少?基于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解决上述问题,还可以引入百分数的概念,便于学生理解及掌握教学内容,构建高效课堂。

(六)利用课堂游戏的方式实施互动

小学生比较贪玩,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以游戏的方式,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小学高年级阶段,仍然有很多学生缺乏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在课堂中易受外界影响,无法集中注意力,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一节课是四十分钟,教学时间宝贵,然而很少有学生能够全神贯注投入到教学中,要想改变现状,教师可通过课堂游戏进行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6]。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知识时,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设置相应的游戏:班级中一共有50位学生,男生30名,女生20名,让学生到操场排队,男生和女生分开。之后提问学生有多少名男生?有多少名女生?女生和男生的比例是多少?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知识。课堂中游戏的设置,可以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开发其智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构建高效的课堂。

(七)建立开放式的课堂

在数学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其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因为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思维不够成熟,还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合理引导学生,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进而建立开放式的课堂,实施有效的互动教学。例如,在学习小学五年级《圆的周长》时,教师可以构建开放式的课堂,加强师生互动。教师可提出问题进行引导:通过前面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圆有了基本的认识。这节课的内容就是求圆的周长,同学们想一想,如何计算圆的周长?学生开始认真地思考教师的问题。之后,教师继续引导:之前学习过了其他图形的周长,如正方形、三角形以及长方形,那么圆的周长该怎么计算呢?A学生:先测量出圆的直径,之后用直径乘以π。教师:这位同学回答正确,看来已经提前预习过知识了,那么有没有同学知道π怎么来的呢?代表什么意思?B学生:我记得姐姐说过π就是圆周率,约等于3.14。教师:很好,看来同学们对圆的周长已经有了很多的了解,圆的周长就是直径乘以π,这个结论是否可靠呢?接下来每四个人为一组,在组内讨论如何验证。通过这样的教学,能够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一些学生得到了结论,这是课前准备教案时并未想到的。对此,教师要发挥应变能力,因势利导,将其生成有效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互动探究,有效解决课堂中的突发情况,构建高效课堂。

综上所述,互动教学模式与新课改的要求相适应,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趣味性,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探究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和学生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可以让学生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促进教学的顺利开展。基于互动教学,教师可以不断探索优化和创新教学的方法及手段,学生可以主动表达,实现双赢。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实施互动,结合教学的内容,采取合理的互动方式和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教学互动水平,优化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师生数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以书画教育引领师生成长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思政课,师生如何“动起来——因为扣准“问题链”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麻辣师生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