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窥镜鼻窦术式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2-11-19 07:34刘良胜泰和县人民医院眼耳鼻喉科江西泰和343700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2年13期
关键词:内窥镜术式鼻窦

刘良胜(泰和县人民医院眼耳鼻喉科 江西 泰和 343700)

鼻窦炎属于耳鼻喉科疾病,发病率较高,源于一个或多个鼻窦发生炎症反应。临床将鼻窦炎分为急性鼻窦炎与慢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在临床比较多见,且常与鼻息肉联合发生[1]。头晕、流鼻涕、嗅觉异常、流鼻血是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目前临床通常采取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相比之下,药物治疗效果差强人意,无法短时间内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所以,临床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病例较多。传统手术方式会给患者造成较为严重的创伤,近几年,鼻内窥镜鼻窦术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是一种全新的鼻窦炎手术治疗方式,其临床疗效需进一步明确。本研究旨在明确鼻内窥镜鼻窦术式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5~55(40.21±1.64)岁,病程1~8(4.56±1.42)年;观察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6~55(40.87±1.66)岁;病程2~8(5.09±1.31)年。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指标指南》[2]诊断标准,且疾病表现显著者;无并发症者;符合相关手术指征者;本人及其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靶器官器质性疾病者;无法积极配合随访者;既往药物过敏史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沟通障碍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入院后,患者均接受常规检查,明确病灶位置、大小、疾病程度,以指导手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接受传统手术治疗。2%利多卡因常规麻醉,将患者中鼻甲后半部分切除,充分显露蝶窦口,切除蝶窦前壁,保持蝶窦开放状态,依次开放处理后组与前组筛窦,最后开放额窦口,切除鼻卤门,扩大颌窦口。完毕后以碘伏纱布填充颌窦腔,以凡士林纱布填充鼻腔。术后3天可取出纱布,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遵医嘱予以抗生素消炎、止痛治疗。同时,每天清洗,彻底清除淤血,以免感染。术后7天灌洗鼻腔,叮嘱患者复查。观察组接受鼻内窥镜鼻窦术式治疗。术中以鼻镜为引导,首先切除较大的鼻息肉,在内窥镜引导下处理残留鼻息肉。在窦腔内放置内窥镜,彻底吸除脓性物质,清理鼻息肉及邻近肥厚黏膜组织,清洗效果满意后,彻底冲洗。在此基础上,由内向外压筛窦、鼻甲,缩小鼻腔,开放嗅沟。在窦腔填充碘仿纱布,在鼻腔填充凡士林纱布。术后处理方法与对照组一致,术后3天取出纱布予以消炎、止痛治疗,每天清洗鼻腔,术后7天灌洗鼻腔,定期复查。

1.3 临床观察指标(1)治疗效果:显效:症状、鼻息肉消失,CT检查鼻窦正常;有效:症状改善,鼻息肉大幅度缩小,CT检查鼻窦基本正常;无效:上述标准均未实现。(2)并发症: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瘀血、鼻腔流血。(3)症状评分:息肉:无息肉0分、中鼻道息肉5分、息肉超过中鼻道10分;水肿:无0分、轻度5分、严重10分;鼻漏:无0分、清亮5分、黏稠或脓性10分;瘢痕:无0分、轻度5分、重度10分。每侧分值0~10分,总分0~20分。(4)生活质量评分:以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估组间生活质量,项目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症状评分比较两组术后症状评分较术前均有下降(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1、3个月的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12个月,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症状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症状评分比较(±s,分)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 P n 30 30息肉术前17.14±1.35 17.21±1.40 0.197 0.844术后1个月15.50±1.30 15.60±1.33 0.295 0.769术后3个月14.16±1.21 14.43±1.26 0.847 0.401术后6个月12.03±0.71 13.07±1.11 4.323 0.00术后12个月10.62±0.16 11.86±0.58 11.288 0.00水肿术前16.04±1.25 15.99±1.31 0.151 0.880术后1个月14.56±1.19 14.62±1.21 0.194 0.847术后3个月13.20±1.08 13.43±1.21 0.777 0.440术后6个月12.04±0.96 12.90±1.08 3.260 0.002术后12个月10.77±0.24 11.99±0.87 7.404 0.00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 P n 30 30鼻漏术前14.56±1.59 14.62±1.62 0.145 0.885术后1个月13.84±1.31 13.99±1.40 0.429 0.670术后3个月12.42±1.19 12.92±1.26 1.580 0.120术后6个月11.43±0.61 11.95±1.14 2.203 0.032术后12个月10.52±0.20 11.04±0.78 3.537 0.01瘢痕术前15.66±1.81 15.60±1.97 0.123 0.903术后1个月14.33±1.47 14.43±1.51 0.260 0.796术后3个月13.60±1.43 14.32±1.39 1.977 0.053术后6个月12.50±0.99 13.59±1.07 4.096 0.00术后12个月11.64±0.48 12.36±0.94 3.736 0.00

2.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术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 P n 30 30生理功能干预前59.99±6.24 58.52±6.45 0.897 0.373干预后80.50±5.92 76.52±5.80 2.630 0.011心理功能干预前56.13±5.93 57.26±6.10 0.728 0.470干预后83.11±7.15 78.82±6.93 2.360 0.022日常生活干预前62.52±6.54 61.43±6.61 0.642 0.523干预后82.59±7.33 77.92±7.42 2.452 0.017社会功能干预前55.92±6.25 57.30±6.48 0.840 0.405干预后83.20±7.42 79.08±7.45 2.146 0.036

3 讨论

绝大部分慢性鼻窦炎患者都合并鼻息肉,临床常见于成年人。目前,针对其具体的病理机制没有明确的定论,患者发病后会出现进行性鼻塞、流脓性鼻涕、鼻涕增多、嗅觉障碍、心痛等疾病症状,药物治疗疗效不够确切。所以,临床广泛应用手术治疗。传统的鼻息肉切除术手术创伤范围大,会对患者正常的鼻窦生理功能造成严重的破坏,术中出血过多,从而限制手术视野,难以保证理想的息肉切除率,且术后复发率较大。近几年,鼻内窥镜手术在临床上得到推广,将其应用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疗效显著。鼻内窥镜具有良好的照明系统,镜头细小,可将3.5 mm的小孔放大500倍,帮助手术操作医生清晰观察病灶位置[3]。在鼻内窥镜引导下,手术可以达较深、较隐蔽的病变位置,确保手术的精细化操作,对机体损伤较小,可以良好保留鼻腔生理功能,术后复发率低。不仅针对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疾病的临床治疗,鼻内窥镜技术用于鼻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中也可保证良好的效果。

恢复机体正常的鼻腔通气与引流功能,清除鼻窦内的炎症组织,改善鼻黏膜肿胀是鼻窦炎手术治疗的目标。术中处理、术后处理以及随访检查均会对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治疗的效果造成直接影响。鼻内窥镜手术技术可以辅助手术操作医生完成高质量的手术操作,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基础。术前予以患者CT检查,术中结合CT检查结果与鼻内镜检查结果进行操作,术中应小心谨慎地处理鼻甲、鼻中隔偏曲,不可过深或过于向内切除钩突,以免损伤纸板。术后需予以有效的随访来确保治愈率。根据相关研究的术后随访结果[4],如术后14~21天内患者鼻腔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伴血痂块阻塞,导致鼻窦内分泌物潴留。这时需注意术后勤换药,清理术腔,保证良好的鼻窦内引流通畅。术后21~28天是鼻息肉复发的高峰时间段,相关报道称其为术后残留[5-6]。所以,复诊时一旦发现息肉前期小囊泡或肉芽增生,应及时予以妥善的处理。远期鼻息肉复发的重要原因为鼻内窥镜检查次数较少及对鼻黏膜处理不当。术后1年,部分病例会出现术腔粘连,原因在于,血痂块渗出,联合分泌物共同在上颌窦口、筛窦腔等狭窄部位附着,且未及时有效清理而导致出现瘢痕粘连。传统手术对鼻腔损伤较大,如随访时患者不积极配合,导致部分受影响的解剖结构难以及时发现并接受处理,从而限制了手术治疗效果。

本研究选取6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均分两组,对照分析鼻内窥镜鼻窦术式与传统手术治疗的差异,以此明确鼻内窥镜鼻窦术式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由此可知,鼻内窥镜鼻窦术式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可以确保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在于,鼻内窥镜鼻窦术式具有微创性,术中手术操作医生可以在鼻内窥镜的引导下开展精确的手术操作[7-8]。鼻内窥镜在术中可以为手术操作医生提供良好的手术视野范围,确保手术操作医生可以清晰观察到病灶位置,并将其有效切除,减少了术中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同时不会累及病灶周围组织,将侵入性手术操作的损伤降低到最低程度,所以并发症发生率也因此而降低,确保了预后效果[6]。同时,鼻内窥镜下实施手术可以确保病灶切除的精确性,保证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耳鼻喉科疾病的发病率近几年逐渐上涨,原因与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变有紧密的联系,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为慢性鼻窦炎,发病后需要及时接受治疗,否则会由于鼻息肉逐渐增大阻塞鼻腔,导致呼吸困难[9-10]。临床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以清理黏膜息肉、切除病变、促进鼻窦引流、保证正常组织为主。所以,鼻内窥镜手术以自身显著的优势首当其冲。鼻内窥镜引导下,可以帮助手术操作医生清晰看到病灶组织,确保高效、精确、微创地切除病灶。同时,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可知[11-12],针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实施鼻内窥镜鼻窦术式治疗,对患者所造成的应激反应较轻,对机体纤毛传输功能的影响较小,证实了鼻内窥镜术式治疗创伤小、病灶清除彻底、术后恢复快的优势。

鼻内窥镜术式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可以保证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显著控制患者症状,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既安全又有效,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内窥镜术式鼻窦
SMARCA4在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中高频性丢失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舒适护理在鼻内窥镜术后鼻腔填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一种具有附加内窥镜功能的医疗管
缓解鼻窦疼痛,试试盐水冲洗
电子内窥镜临床评价要求探讨
内窥镜技术研究进展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术式及手术时机的选择
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
69例宫颈肌瘤的手术途径及术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