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产妇孕晚期胎动自我检测行为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分析

2022-11-19 07:34王慧群曹淑萍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九龙湖产二病区江西南昌330000峡江县人民医院儿科江西峡江33400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2年13期
关键词:胎动初产妇胎儿

王慧群,曹淑萍(.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九龙湖产二病区,江西 南昌 330000;.峡江县人民医院儿科,江西 峡江 33400)

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冲击子宫壁的活动称为胎动,孕妇最早于妊娠18周左右可感受到,被视为胎儿生命活动的表现[1]。妊娠晚期,胎儿生长发育速度增快,易导致脐带绕颈、缺氧等状况出现,而胎动监测作为了解胎儿在宫内健康状况最直接的监测手段,当胎动次数出现加快、减少等异常时,均可有效提示胎儿安危受到了威胁[2-3]。研究报道,我国胎儿宫内死亡发生率在9.5‰左右,每年约有12.2万例胎儿发生宫内死亡,位于全球第4位[4]。Flenady等[5]研究显示孕妇在孕晚期坚持胎动自我监测行为可有效减少胎儿宫内死亡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国内孕期保健相关指南均建议孕妇应于妊娠晚期坚持胎动自我行为,监测到胎动异常后应立即到医院就诊[6-7]。然而,我国孕妇胎动自我监测行为依从性较差,对其认知不足[8]。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影响初产妇孕晚期胎动自我监测行为的相关因素,并探讨宣教干预策略,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65例进行分娩的初产妇。纳入标准:(1)均为初产妇;(2)足月,单胎。排除标准:(1)其它原因所致无法检测胎动;(2)精神类疾病者;(3)智力、语言等功能损害者。年龄22~34(25.68±3.24)岁;孕周36~41(38.26±1.12)周;教育水平:小学及以下15例、初中和高中各30例、大专及以上20例。

1.2 方法

1.2.1 胎动自我监测状况参考张雯等[9]编制“孕晚期胎动自我监测行为调查问卷”计算总分值,1≤得分≤6分表明胎动自我监测行为较差,7≤得分≤12分表明胎动自我监测行为良好,13≤得分≤18分表明胎动自我监测行为较好。见表1。

表1 孕晚期胎动自我监测行为调查问卷

1.2.2 健康信念水平[10]使用“孕晚期妇女胎动自我监测健康信念问卷”,该问卷从正性态度、负性态度、行为控制、疾病感知、主观规范5个维度展开,共21个条目,使用Liket 5级评分法,满分105分,得分越高健康信念水平越高。

1.2.3 统计一般资料统计研究对象包括年龄、高危妊娠、教育水平、居住地、健康信念水平、接受健康教育、职业等一般资料。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孕晚期胎动自我监测行为的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胎动自我监测状况及健康信念水平比较监测组胎动自我监测状况、正性态度、负性态度、行为控制、疾病感知、主观规范得分均高于未监测组,负性态度得分低于未监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胎动自我监测行为及自我监测健康信念调查问卷得分(ˉx±s,分)

2.2 影响孕晚期胎动自我监测行为的单因素分析两组年龄、高危妊娠、职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教育水平、居住地、健康信念水平、健康教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影响孕晚期胎动自我监测行为的单因素分析

2.3 影响孕晚期胎动自我监测行为的多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教育水平、居住地、健康信念水平、健康教育作为自变量,并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中,将胎动自我监测状况作为因变量,结果显示教育水平、居住地、健康信念水平、健康教育是影响孕晚期胎动自我监测行为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4。

表4 影响孕晚期胎动自我监测行为的Logistic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孕妇自我监测胎动是妊娠晚期操作最简单的无创监测手段,有研究表明,妊娠晚期的胎动次数较实验室指标更能反映宫内状况,同时妊娠晚期监测出异常胎动史者不良妊娠结局明显高于正常者[11]。

本研究中显示,监测组胎动自我监测状况得分高于未监测组,表明监测组妊娠晚期自我监测胎动行为较好。本研究通过对监测组与未监测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并进一步对存在差异的指标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孕晚期胎动自我监测行为的独立因素包括:(1)教育水平:孕妇教育水平相差较大时,孕妇对胎动自我监测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接受程度也会产生明显差距,从而影响孕妇胎动自我监测行为。有研究显示,孕妇教育水平可对孕妇胎动相关知识水平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孕妇胎动自我监测行为[12]。因此临床健康宣教时应注重对教育水平较低的孕妇的宣教,使用通俗易懂、简便直观的方式向教育水平较低的孕妇讲解进行胎动自我监测的重要性,同时可通过制作图画、视频等方式为孕妇讲解如何进行胎动自我监测。(2)居住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获取各类信息资源方式更加便捷,居住于城市的孕妇获得与胎动自我监测相关知识途径更多,就医途径更为方便、便捷,同时城市收入水平、医疗观念水平更高,孕妇及家属更注重对胎动的监测;而农村信息传播速度较慢,资源获取途径较少,就医更为不便,加之农村收入水平、文化水平较低,甚至易受到传统观念、习俗的影响,对胎动监测依从性较差,从而影响孕晚期胎动自我监测行为[13]。目前,随着网络信息的发达,智能设备的流行,“互联网+医疗”模式的发展,临床针对居住于农村的孕妇,医护人员可利用微信等聊天软件对孕妇实施线上监控,建立“胎动监测”相关公众号及群聊,在孕妇进行产检时帮助孕妇关注公众号加入群聊,于孕晚期时由公众号每日推送监测提醒,嘱咐孕妇每日监测数据需立即发送至微信群聊内。若护理人员发现漏发监测信息者,私信该孕妇并督促进行胎动监测行为.(3)健康信念水平:有研究表明,健康信念水平越高的孕妇进行胎动自我监测的行为越好[14]。由于初产妇第一次经历妊娠期,缺乏胎动监测相关知识,对自我监测胎动行为重要性认识不足,获取与胎动监测相关信息资源不足,加之妊娠晚期进行胎动自我监测对孕妇来说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健康活动,对胎动监测认知存在产生偏差,认为胎动监测不具有可靠性,从而无法坚持胎动自我监测行为[15]。健康信念水平越低者在个体健康受到威胁时感受程度越低,因此孕妇在监测胎动异常时感受到的威胁深度越低,同时提示孕妇对通过某种行为减轻健康威胁程度的信念越低,从而无法坚持胎动自我监测行为。针对健康信念水平较差的患者可实施知信行干预,由护理人员为孕妇详细解释进行胎动监测的必要性,使孕妇对该行为产生信念,产检时可借助B超将胎儿在宫内活动情况与孕妇腹部鼓动情况结合讲解给孕妇,提升孕妇信念感,建议孕妇书写“胎动日记”,详细记录每次胎动时间、次数等信息,是孕妇形成习惯,从而有效坚持自我胎动监测行为。(4)健康教育:孕妇理解胎动较为容易,但定期监测胎动状况与辨别胎动异常需要孕妇具备一定的生理知识及良好的依从性。而未接受过健康教育的孕妇对胎动的生理知识了解较少,无法准确判断胎动异常状况,同时胎动监测依从性较差,从而影响孕晚期胎动自我监测行为。因此,加强胎动监测相关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孕晚期,医护人员可成立“孕妇宣教”小组,为孕妇宣讲胎动相关知识,教会孕妇如何进行胎动监测,讲解胎动正常标准(每1 h≥5次)、胎动规律(晨间最少,中午至晚上逐渐增加,晚间18:00~22:00为胎动高峰期)、胎动类型(全身运动、打嗝等)等内容,并对孕妇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加强胎动监测的宣教直至完全掌握相关知识。

综上所述,妊娠晚期初产妇胎动自我监测行为受教育水平、居住地、健康信念水平、健康教育因素影响,需针对性进行相关干预措施以加强初产妇胎动自我监测行为。

猜你喜欢
胎动初产妇胎儿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弓1例
临床护理路径在自然分娩初产妇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胎动怎么数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分析自由体位护理在初产妇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胎儿三维超声科普知识
数胎动
孕期胎动知多少?
自测胎动随时关注你腹中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