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超:写好中医故事

2022-11-19 07:47张晓利
中国医院院长 2022年20期
关键词:陈超中医医院潮汕

文/本刊记者 张晓利

将传承、弘扬中医,发挥中医药优势,写入医院高质量发展战略,融入慢病管理。陈超正带领粤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中医医院自信前行。

在医院管理界,熟悉医疗事务、深知医院管理精髓的管理者不在少数。汕头市中医医院院长陈超便是他们中的一员。

陈超接手的汕头市中医医院是粤东地区首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是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单位和国家级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也是粤东地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及康复为一体,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中医医院。

对于这样一所医院,陈超思考最多的是如何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怎样更好地充分发挥中医特色,服务好当地百信的责任。于是,他将传承、弘扬中医,发挥中医药优势,写入医院高质量发展战略,融入慢病管理,以自己的方式写好中医故事。

最大化满足患者就医需求

陈超告诉《中国医院院长》杂志记者,当下,百姓对健康需求持续提高,患者不只是希望看好病,对就医体验也十分重视;而且不只是关注眼前疾病的诊疗效果,对出院后疾病的管理,也十分关注。这要求医院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还要对患者做通盘考虑,怎样做好医院管理工作?最大化满足患者就医需求和体验。

而要想最大化满足患者就医需求,管理者要明确两点:一是“想干什么”,即医院的目标、定位是什么,“有了清晰的目标,才会有更多志同道合者走到后面来”;二是“怎么干”,围绕发展目标进一步细化,找准切入点。“找准切入点,就像治病找准病根,才能对症下药。”

在国家大力支持中医药的大背景下,在2021年新院区投入使用的更大发展契机下,陈超认为,应以差异化的思路做好规划,服务好自己的群体。

基于此,陈超做了系列布局:早在搬迁前,便做好了学科规划。据了解,医院增设了感染性疾病科、产科、新生儿科、介入科、颅脑外科、医学美容科、老年病科等一批新的临床专科。“每增设一个临床专科都是大工程,都需要做好预案和规划。”陈超称,尤其是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储备。让陈超自诩的是,近两年时间,医院便引入了十几个学科带头人,不仅充盈了人才队伍,也为医院学科带来了迅猛发展。

与此同时,医院以慢病管理为突破口,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慢病管理很难立竿见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与中医细水长流的特点有很高的契合度。”目前,医院对糖尿病、腰椎疾病、关节疾病、骨质疏松等慢性病,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进行全程化管理,深受百姓认可。

以糖尿病为例,陈超注意到,只有少部分患者因血糖高到内分泌科就诊,很多患者分散在各个科室。而很多疾病的治疗方案的效果受血糖影响,医院大力推行全院血糖管理。“全院血糖管理平台,由内分泌科牵头,对患者进行包括诊前、诊后、饮食、运动、随访等全程化管理,并以中医药的优势,保障患者血糖长期稳定。”陈超称。

与之相得益彰的是,陈超带领医院开设了“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引入MMC管理模式,推行糖尿病管理标准化、一站式解决方案,做到代谢疾病多角色全病程个体化的精准随访和管理。

“我们希望通过同质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希望通过标准化数据收集,提高医生管理效率,评估治疗效果。”陈超称,“当下,中医院加入比较少,但我们有信心看到中医治疗的效果。”

机制助力医院持续领航

其实,无论是最大化满足患者就医需求,还是应对员工管理、工作落地情况,绩效“国考”等院内、院外的挑战,都需要机制的支持。在探索过程中,陈超建立了很多值得参考借鉴的机制。

“医院是高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而且当下医务人员不仅关注薪酬待遇,还关注专业能力有无提升空间,有无晋升机会。”陈超称。

针对这一现象,他首先以党建为引领,加强职工的思想教育,引导职工不单纯把医生看作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修为,要有更大的理想和抱负。同时,做了多年医生的陈超,十分清楚怎样将“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平台留人”的价值发挥到极致。

他主张让每一位人才感受到被重视,并竭力解除其后顾之忧。在引进人才上,陈超给予足够待遇、重视以及学科发展平台。在培养人才上,他毫无吝啬地把骨干人才送出去,“在我们医院,医生、护士、检验都有出去学习的机会,为的是打造一个很强的团队”。此外,他积极推动毕业后再教育、开展多期“西学中”学习班,等等,“我们不仅要把手术技术引入医院,同时要把中医的优势植入医生的思维中。”

当然,考核是医院管理的绝佳抓手。陈超将绩效“国考”融入w医院考核体系,并设置了绩效考核和目标考核,不仅考核业务量,还考核完成的质量。

在陈超看来,考核是院长和职工的对话,看考核表就知道管理的方向。而且考核自然会有压力,有压力才有进步。“此时需要管理者公平公正,才能服众。”

而要真正落地好考核,现代工具的应用必不可少。陈超将现代工具定义为“需要很大投入,也是必须投入的领域”。智慧病房、移动查房等智慧化建设已渗透医院各个环节,当下该院正在建设SPD等进一步实现精准化管理。

文化弘扬托起更好明天

如果说机制影响的是当下,那么文化托起的就是明天。

“在文化上,我们有着独具特色的潮汕中医药文化优势。”陈超介绍称,在潮汕,一是很多百姓日常看病会优先考虑和选择中医疗法。二是作为一名中医,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这是文化沉淀的结果。“作为中医人,我们应讲好中医故事,将潮汕中医药文化传承、弘扬下去。”

基于这样的信念,汕头市中医医院正在建设“两馆一基地”,即潮汕中医药文化馆、汕头市中医医院院史馆和中草药科普基地。

“我们要打造一个集文化宣传、教育指导队伍培训、青少年科普实践与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潮汕中医文化传播阵地,构建潮汕中医药文化宣传平台,普及中医药知识,弘扬和传承中医传统文化,增强群众的健康意识和文化自信。”陈超表示,站在医院角度,要将当地很多中医名家的故事向职工讲好,增进职工对职业的热爱。当下,“两馆一基地”正在按部就班地建设过程中。

综上不难发现,有入木三分的认识,才能有高瞻远瞩的布局。陈超在自己的管理蓝图上,写下的浓墨重彩的篇章,正是很好的佐证。

管理者要明确两点:一是“想干什么”,即医院的目标、定位是什么;二是“怎么干”,围绕发展目标进一步细化,找准切入点。

慢病管理很难立竿见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与中医细水长流的特点有很高的契合度。

作为中医人,我们应讲好中医故事,将潮汕中医药文化传承、弘扬下去。

猜你喜欢
陈超中医医院潮汕
前进中的广汉市中医医院
重庆市二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评估
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全国示范中医医院
潮汕牛肉火锅
潮汕名食
——南瓜芋泥
求距求值方程建模
和我一起去广西
鲜红的红旗是首歌
舌尖上的潮汕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