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最可“爱”
——我心中的英雄杨根思

2022-11-20 03:06江苏省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张海涛
少先队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战斗英雄长津湖连队

江苏省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 张海涛

江苏省兴化市林湖中心校 翁荣平

作为泰州人,提起新中国第一位特等功臣、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我心里可自豪了!杨根思,是我们家乡一位超级大英雄,辅导员带领我们到杨根思烈士陵园开展研学活动,爸爸给我讲了不少杨根思烈士的故事。今天,我就来讲一讲这位我心目中最可“爱”的人。

杨根思,1922年出生于泰兴的贫苦农民家庭。

1944年,杨根思正式加入新四军,成为新四军一师一旅一团一营三连三排九班的一名战士。

1945年2月,在我的家乡兴化沙沟,杨根思首次参战就用长矛刺倒敌人,并缴获了第一杆枪,受到连队表扬。很快,由于他的积极努力,杨根思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多次立功。他先后被评为战斗模范,荣获“爆破大王”“华东一级战斗英雄”“全国战斗英雄”等称号。杨根思不顾生命危险,用勇气与毅力赢得了一次次胜利,为新中国的解放作出了突出贡献。

1950年8月,杨根思出席了华东军区英模大会以及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1950年11月,抗美援朝战争拉开序幕,杨根思所在部队奉命入朝参战,他担任志愿军第二十军第五十八师第一七二团第三连连长。在第二次战役中,杨根思所在的五十八师奉命开往东线参加长津湖战役。

看过电影《长津湖》的小伙伴还记得吗?那时,我们志愿军第九兵团已经把长津湖地区的美军切隔阻截、并形成四个大的包围圈。对手美军陆战一师孤立无援,只有想办法突围南逃,而小高岭正是其南逃的必经之地。关键时刻,杨根思主动请缨,带一个排扼守长津郡下的东南小高岭阵地,负责阻击美军部队,切断他们的南逃退路。

在战前动员会上,身为一连之长的杨根思喊出了气壮山河的“三个不相信”: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有我们的勇敢,就没有敌人的疯狂;有我们在,阵地就一定在!”

1950年11月29日,小高岭上焦土夹杂着雪花,炽热融化着冻土,连长杨根思带领着一支靠着树叶取暖,树皮充饥的连队,阻挡着侵略者的冲锋,面对着敌军飞机大炮的钢铁洪流,他的“三不精神”成为了阵地上最有力的动员。

战斗持续了一天一夜,杨根思率领全排打退了敌人在大量飞机、炮兵支援下的8次连续猛烈的进攻。战友们一个个倒下,弹药也几乎用尽,小高岭阵地上只剩下了杨根思一人。面对敌人发起的第9次进攻,已经负伤的他仍未放弃,他拍去脸上的尘土,戴正军帽,毅然抱起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烟的5公斤重炸药包冲向敌群。伴随着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连同迎面而来的40多名敌军一起、他那伟岸的身躯消失在了烈火浓烟之中。杨根思用他年轻的生命捍卫了小高岭阵地,也为夺取战役胜利赢得了时间,坚守了军令状里“人在阵地在,决不让敌人爬上小高岭半步!”的誓言。而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8岁。

1952年5月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杨根思特等功,授予他“特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命名杨根思生前所在连为“杨根思连”。这也成为我军在朝鲜战场上第一支以英雄名字命名的连队。

朝鲜政府在长津湖畔修建了一座杨根思英雄纪念碑。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题词赞誉他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志愿军的模范指挥员”。

小伙伴们,今天,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但我们知道,如今我们和平幸福的生活,是一个又一个像杨根思那样的英雄用生命换来的,我们永远铭记黄继光、邱少云还有无数的无名英雄。

习近平爷爷说过:“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历来崇尚英雄、成就英雄。”今天的我们,要学习杨根思烈士的英雄事迹,赓续红色血脉,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队员们,让我们一起努力!

猜你喜欢
战斗英雄长津湖连队
血战长津湖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长津湖》创票房纪录后再拍续集
长津湖归来
至贞碧血沃青松——电影《长津湖》观后
时代精神——浅论英雄
连队文化创新对连队管理创新的影响探索
海军战斗英雄
“战斗英雄”养成记
愿洒热血在疆场——记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战斗英雄陈绍光
南疆兵团少数民族聚居团场连队经济发展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