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幸福”的内涵

2022-11-20 03:40任艳陈瑾长沙市明达中学语文教师
十几岁 2022年18期
关键词:幸福观幸福成就

文/任艳 陈瑾(长沙市明达中学语文教师)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杜甫眼中的人生幸福;“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诠释的幸福;回家时妈妈做好的一顿热腾腾的晚餐,是很多普通人感受的幸福……

正如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对“幸福”就会有一千种诠释。如何定义幸福?如何获得幸福?请看长沙市明达中学任艳、陈瑾两位老师带我们追求“幸福”的真谛。

材料传送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②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

③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

④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古代先贤有很多关于幸福的言论,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辉,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有些语句在新的时代下又可以辩证思考,从新的角度作出辨析或阐释。

读了上面五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任意一两句为基础,结合社会现实,写一篇文章向校文学社社刊《澜清》的“幸福大家谈”栏目投稿。

材料分析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题目由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材料给我们的五句话各异,但是在写作任务中已经给予关键词为“幸福观”,故写作时应围绕五则材料所诠释的幸福观来辩证思考,完成写作任务。

(一) 背景探究

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此,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大文化”的主题内容,将成为作文命题的热点。

本次作文题正是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炼出对幸福的不同解读,体现中华民族在生产生活中的智慧与胸怀。

(二)逐一解读材料内容

材料五句话中所包含的幸福观,可进行如下诠释:

第一句:幸福与不幸福之间是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之间互相依存、互相转化。

第二句: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是获得幸福的基本前提;精神上的幸福大于物质上的幸福;幸福与道德密不可分。

第三句:天下人彼此相爱才会得到太平与幸福,互相仇恨就会混乱不堪,从而不幸福。

第四句:家庭和睦相处、亲人俱在是幸福,无愧于人、内心坦荡是幸福,师长在培育人才的过程中亦能体会到幸福。

第五句:作为士大夫,承担起社会责任,以天下为己任,方为幸福。

(三)辨析材料之间的关系

第一、二句话主要阐述了幸福的来源与转换问题,体现的是幸福与不幸福之间相互转化、辩证统一的内在关系。

第三、四、五句话则讨论了幸福的对象问题。在先贤的幸福观中,不再局限于个人的小幸福,而是以天下为己任,“幸福着他人的幸福”。因此,我们可选取其中一两条阐述自己对于幸福的理解。

(四)明确写作立意角度

立意要从小处入手,但切忌泛泛而谈个人的“小确幸”,而是应该上升到家国层面,从微观入手,在宏观的角度来寻找“幸福密码”。

在写作时,我们可以选取最有感触的一两句材料,论证其中的观点,也可辩证看待,思考其中的不足之处,选用恰当的论据,对自己的观点加以阐述和论证,使文章合情合理之余还能有见地。

在立意过程中思考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围绕话题,抛开 “是什么”的话题,思维直奔“为什么这被视作一种幸福”“怎么样提高我们的幸福指数”等问题,层层深入。抛开单方面、直线型的立意方式,找出“幸福与家国”“幸福与担当”等关系发表高见,也能别具一格。

另外,先贤的幸福观固然有其时代适应性和局限性,但和我们今天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必然有共通之处,因此我们应该辩证看待,褒贬适度。我们在选取正面典型阐述圣贤言说的同时,更要对现实社会中的问题有所观照与反思。

(五)深挖人文主题内涵

通过对材料的解读,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对于“幸福”的解读。并结合新的社会实践,全面理解新时代的幸福观,从而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处于当今时代之中,我们可以平凡但绝不平庸,我们要敢于追求幸福,做有理想信念、有责任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立意参考

1.幸福,当超越自己,心中有爱;

2.幸福,在心内不在心外;

3.幸福,在于担当使命,乐于奉献;

4.幸福是一种家国情怀;

5.正确看待幸福与不幸;

6.在成就自我和成就他人中收获幸福。

好开头

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每个人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各自的人生体验中经历着悲喜。幸福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却有获得的途径。孔老夫子疏食饮水,曲肱而枕,却乐在其中,安贫而乐道是因为他找到了幸福的方法。

作文共赏

于时代洪流中寻找幸福

文/叶芷荞(长沙市明达中学2009 班)

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过:“如果我们要问‘人类主要关注的是什么?’我们应该能听到一种答案:‘幸福’。”那么,幸福是什么呢?

幸福是个人付出的成就。孔子说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乡村教师支月英,为教育扶贫事业工作40 多年,将贫困山区的千余名孩子送出大山,资助20 多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默默付出,不求名利和回报。长年的艰苦乡村生活,让支月英落下许多病根。但在支月英眼中,教育孩子并把他们送至更广阔的世界是她首要的事。当她倾注所有,只为孩子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只为帮助和改变他们的命运时,便是幸福。

幸福是救治人民的担当。“中国肝胆外科第一刀”吴孟超院士一生奋斗在手术台上,用一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几十年如一日,他将自己奉献在救治患者的职责中,帮助患者渡过难关、重现生机。他不贪图名利,只为救治人民。一个个病人的痊愈,便是对他的鼓励。这于他,便是幸福。

幸福是报效祖国的热血。“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人民子弟兵们为国效力、为民服务,国旗是他们的信仰,洋溢在人民脸上的笑容是对他们的肯定。这于他们,便是幸福。

一份责任,一份担当,承载着千万人的幸福。真正的幸福,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满足,还是于千万人民幸福生活的满足。

这是最好的时代吗?当然是。我们应与之共舞、呐喊,在这个时代里,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或大,或小,它们都是值得我们珍藏的宝贵财富。

作文解析

文章开头以引用名人名言的形式直接点题,然后抛出问题“幸福是什么”,简洁且吸引读者的目光。接着从个人成就和家国情怀的角度来谈“何为幸福”,讲个人应置身于时代的洪流之中,去奉献、奋斗、拼搏,在成就自我和成就他人的过程中找到幸福。

全篇很好地使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结构上环环相扣,意蕴上层层深入,体现着清晰的思路和严谨的构思,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猜你喜欢
幸福观幸福成就
以更好的自己,成就更好的家乡
父亲不断更新的幸福观
成就诗人三别才
退休老人经典感悟
幸福观及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述评
“幸福”之下,真实的不丹
为了“幸福”的母亲
略谈资产阶级幸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