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有效融入高职物理教学的研究

2022-11-20 04:08
读与写 2022年31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物理

赵 秋

(昭通卫生职业学院 云南 昭通 657000)

引言

当前,在“立德树人”育人教育目标的指导下,“课程思政”在高校物理课堂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主导作用。课程思政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隐形的德育教育,它主要是把提高学生素质的德育内容有机融入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本文结合当前高职物理教学融入思政课程的现状,简要分析高职物理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重要意义,并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提出高职物理教学的有效策略,希望能为高职物理课程教学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与参考。

1.课程思政与物理学科的契合性

思想理论教育可以和许多学科专业领域有机融合,并成功套嵌在其中,从而带来学科知识新的功能与作用。物理教育作为研究物体一般运动规律以及物体基本构造规律的专门课程,既有自然科学性质,又融合了人文科学性质,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与高职院校的物理课程之间才能实现完全嵌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统领了整个物理学课程,让学生在掌握物理学基础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感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外在价值,并最终反馈到整个物理课程的教学和研究过程中。

同时,课程思政的理念对学生学习物理学科具有积极的带动作用,它可以使学生带着对目标的追求和崇高的理想去奋斗,更能在学习中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和努力拼搏的学习热情,找到努力的方向,充满激情和自信的力量,从而对物理学知识中的未知领域充满了斗志,使学生更坚信自己能够在物理学专业领域有所建树,进而启发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创新精神,增强了学生的创新动力。

2.高职物理教学融入思政课程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社会的经济正处于转型的特殊时期,对于人才的需求也逐步向知识技能型转变,这就对各大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正是在此背景下,国家教育部门提出了“课程思政”这一教育新名词,并明确要求各高职院校要将其纳入到教学任务之中[2]。物理教师应积极探索在高职物理课程教学中渗透课程思政理念的有效路径,深入挖掘物理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及时转变师资队伍的教学方式,不断提升他们的思政意识。正基于此,物理教师应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努力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将专业知识的传授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思想价值观的引导与教育宣传紧密结合起来,积探究开展高职物理课程教学的新路径,完成教书育人的教学目标。

3.高职物理教学渗透思政课程的重要意义

为了全面落实“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学方针政策,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各高职院校要求各科教师将“课程思政”作为一项重要教学内容有效渗透于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在增加专业知识储备的同时也能接受到良好的道德培养。由于处于高职阶段的学生思想还没有完全成熟,因此道德观念和个人品格的形成也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和水平,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是专门的思政教师还是其他学科的教师,都应在教学过程中承担起以提升学生素养为核心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在向学生传递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形成与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相一致的思想价值体系,高职物理课程有着庞大的知识体系,蕴含着十分系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时代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智慧结晶,与人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其学习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在高职院校物理学的课堂上,物理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并讲述观点和理论知识背后的科学故事的时候,很大程度上能引起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他们深深地被科学家钻研奉献的精神所折服,并惊叹于科学研究成果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积极推动作用,这对于学生爱国精神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都是十分有好处的[3]。这种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学科课堂的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物理课堂那种单一理论知识讲解的专业模式,使物理课堂变得生动鲜活,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索知识的热情。

在高职教育院校的物理教学课堂中,教师对于思政内容理解和把握的深度和高度,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在讲解物理知识的同时,教师能够恰到好处地将思政内容渗透到物理课堂教学中,以创新、独特、富有趣味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做到专业理论知识与自身素质的双向提升,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与高职院校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是相契合的。因此,高职院校的物理教师应率先垂范,在教育教学中从“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出发,在教学实践中使自己不断学习,不断精进,不断增加知识储备,在充实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职业素养,使思政课程与物理教学实现完美的“无缝对接”,从而更好地促进物理的教学科研成果的转化,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4.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物理教学的有效路径

4.1 将思政元素融入物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的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切课堂互动都是依据教学设计展开的,比如教学内容的实施、教学思想的把握、教学理念的植入、教学目标的规划等,都要以教学设计为依据。在高职院校的物理课堂中,教学方案设计的优劣程度,将直接决定课堂效果的好坏。按照新时期的教育目标和教学理念,高职院校应本着教书育人的教育思想,从学生的成长与成才两个方面来对实施教育。从物理学科培养人才的角度讲,要求物理教师不仅要按目标要求完成本专业的教学任务,还要注重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提升、动手能力的提高,创新素养和探究精神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当前高职院校的物理课程无论是在教学方案设计方面还是在具体落实方面,都存在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带来的弊端对创新教育改革的有效推进具有阻碍作用。因此,要想使高职教育的物理教学活动能够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有效开展,就必须更新课堂教学设计理念,在进行设计时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充分考虑教书育人的双向并进,同时结合学院的发展战略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出科学合理又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来,并将正确的道德思想和价值观念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在不断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从而促进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双重提高。

4.2 在物理教学中突出思政元素的作用。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和思想影响较深,在高职院校里依然有些物理教师的教学方法落后,在课堂上缺少创新的思维和意识,在教学内容方面仍然采取传统的“理论+实验演示”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对于学生科学素养以及文学素养的培养,仅仅是将其作为课外拓展的素材穿插在教学环节中,而教师在这方面的教育引导却少之又少,从而出现了过高重视专业知识的教育,而将思想政治教育摆在从属或者附庸的地位,这无疑影响了思政元素和学科教育的有机融合和有效渗透。作为高职教育院校的物理教师,应在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认真钻研教材内容,深入挖掘出蕴含在教材中丰富的思政元素,提炼出具有一定教育思想的观点,然后在此基础上将这些教育思想延展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从而使学生在接受物理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无形中接受思政思想教育潜移默化的渗透和影响,既帮助学生搭建起了比较系统的物理知识体系,又使学生的见识得到增长,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促进思政课程在物理学科的有效植入[4]。此外,物理教师还应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多种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增加课堂的互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能力,使课堂教学内容不断得到优化,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

4.3 将思政元素融入物理实验教学。从物理学科的学习特点来看,实验活动无论对于哪个学段的教学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高职院校的物理课程相比之下对于实验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形象直观地观察物理现象,更加透彻地理解物理知识,更加深入地分析物理科研成果,物理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实验教学活动,并且在实验教学的设计环节中有效将思政元素融入进去,使学生能够在实验中无形接受思政教育的熏陶和影响。以《摩擦力》这节物理实验课的讲解为例,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直观形象地感受到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可以组织开展“摩擦系数与摩擦力关系”的物理实验。在正式进入实验环节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国内高铁技术和悬磁浮技术纪录片,引导学生针对高铁中铁轨摩擦程度进行深入探究,增强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和新颖度,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5]。

4.4 将思政元素融入物理教学评价中。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高职院校的物理课堂应力求新颖独特有创意,有效地渗透思政元素理念,从而使物理知识与思政元素有机契合,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对学生的精神引领作用。因此,高职院校物理教师应注重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植入思政元素,积极构建与课程思政相契合的教学模式,并不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制定出符合教学目标、任务的评价标准和相应的反馈制度,从而使教学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在这种相对科学的教育模式下,学生的考试成绩固然重要,但绝不是教师关注的唯一对象,除了成绩之外,教师应结合多种因素对学生做出综合的评价,比如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政治素养、思想觉悟、沟通能力等诸多项目,在学生的评价体系中都应有所体现。高职院校除了采取教师评价之外,还可以采取学生自评与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以此使评价体系更加贴近客观真实。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对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物理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在评价的过程中针对不足进行反思,在总结经验中获得提高。同时,为更进一步调整物理课程的教学方案,并为其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参考,促进教学模式随着教学改革的进程不断革新和优化,从而使课程思政理念在高职院校物理课程教学中得到有效渗透。

4.5 提升教师队伍的思政意识和能力是关键。教师在学校教育中担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是实施“课程思政”功能的核心要素。教师作为“传道者”,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起着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尤其在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方面更应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因此要想将课程思政融入高职院校物理教学中,教师本身的德育意识必须首先确立起来,在教学内容中不断融入思政元素,注重在知识传播中的价值引领,使学生逐渐理解并深化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由此可见,要想使课程思政理念有效融入到高职物理教学活动中,提升教师队伍的思政意识和能力是至为关键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要有大局意识,坚持教育者自身首先要接受教育的理念,努力使自己成为先进思想和优秀文化的践行者和传播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精进,使之能够更好地肩负起学生培养的重任,促进学校育人工作的稳步推进,成为学生成长和成才的引领者。在实施和不断完善课程思政与学科教育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榜样带头作用,然后其他教师在党员教师的带动和影响下再以点带面地逐步展开。与此同时,为了促使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融入到每一位教师的设计理念中,就要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加强交流和探讨,并且把不断提升学生的智育和德育作为主要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将专业课程赋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政功能,以此为宗旨做好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使思政元素不断丰富,做出有温度、有情感的课程,从而将物理学科打造成为一门兼具人文关怀和民族精神的理工科精品课程。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高职物理教学活动势在必行。课程思政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能优化物理教学效果,而且能有效提升学生群体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物理教师应运用物理教学知识的内涵和所包含的德育资源,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学,形成全员、总体和所有学科相结合的多层次思想政治教学方式,将学生由以前单纯的课堂型思想政治教学转换为立体化的德育教育方式,传播科学的生命价值观与理念,进而培养出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学科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思政物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留言板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