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百年锡镶技艺的发展看社会进步

2022-11-20 08:57李江玉杜龙池
居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威海工艺品技艺

李江玉 杜龙池

(威海金镶玉工艺品有限公司,山东 威海 264200)

1 锡镶技艺溯源

1.1 锡镶技艺简介

据史料《威海文史资料第二辑》记载,威海锡镶技艺发祥于清光绪末年,兴盛于英国租占威海卫时期,结束在日本侵占威海卫之后。威海锡镶的历史和几个家族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包括柏家以及谷家,相传锡镶技艺就源自家族创始人从小在外打工积攒的丰富经历。英国强租威海卫期间,最早的锡镶工艺出现在茶具上,一位匠人对茶壶嘴进行了锡镶,受到了外国人的追捧,没想到此壶备受欢迎,于是越来越多的订购者慕名而来。锡镶业有许多著名的锡铺,包括合成铜锡铺(笔者根据文物考证,“合”应为“和”,锡铺名应为“和成锡铺”),做的最大的是以和盛为核心的同庆锡铺,同时还有福成锡铺等,锡镶的技艺因这些家族的经营也传承开来。近百年的发展,锡镶技艺于2009年9月被列入山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2 锡镶技艺产生的地理位置

锡镶技艺的诞生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是分不开的,锡镶技艺的源头在威海,威海市地处山东胶东半岛的最东端,北与辽东半岛隔海相望,东与朝鲜半岛和日本群岛相对,自古以来就是海运的重要关口。鸦片战争之后清廷设立的北洋海军,就在威海的刘公岛上,可以说危害是北海海军的诞生地。威海的战略地位、军事地位以及贸易地位为锡镶技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1.3 威海锡镶技艺的地域性特征

锡镶技艺诞生在威海被英国租借期间,是国外审美影响下诞生的中华文化艺术载体,记录着威海在上世纪被侵略、被占领的历史,威海在那段历史中坚强不屈的传承着中华文化,并逐渐诞生了兼容并包的锡镶技艺。1998年,威海就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发达的旅游业和旅游衍生品为锡镶技艺的传承提供了便利条件。

2 新中国前锡镶技艺的历史背景及其发展

2.1 锡镶技艺产生的背景及社会背景

2.1.1 锡镶技艺产生的原因

“非利器美材,则巧工难为良器,故列在于其首。”制器的首要条件是材料与工具,锡镶也不例外。传统的威海锡镶是用百分之六十的锡和百分之四十的铅的合金,也叫做“六锡”。从现存文物看,民用锡镶茶壶所用锡的品质参差不齐,专供出口的锡镶茶壶品质更高,成色较好。清末的交通相对不方便,国内锡大多集中在云南个旧,要获取威海锡镶所需的锡资源步并不方便。《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1840—1949》中记载,清末官方设立了个旧厂关商有限公司,将云南的锡资源运到香港销售。在随后的1898年,英国租占威海卫,此后来威英国船只较多,香港可作为英国到威海船舶的停靠站之一,以锡锭作压船之用将云锡带到威海等地,这是目前威海锡镶原材料之一的锡由何而来最让人信服的观点。

与此同时,国外对中国工艺品的旺盛需求也是锡镶技艺产生的重要因素。早在十七世纪,海外对中国瓷器就满含向往之情,但由于不擅长瓷器制造技术只能大量进口中国生产的瓷器。瓷器在运输过程中脆弱易碎的特点使得英国人渐渐开始了对贵重的瓷器镶边,锡镶的艺术形态中包镶上下口也是与其不谋而合的相似,所以锡镶艺术的外在形态是其产生、发展的外在原因。英国强行将威海定位租界之后,大量客船商船的来往刺激了威海的旅游业市场需求,诞生了各种各样的锡镶技术工艺品,对锡镶的产生也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

2.1.2 锡镶艺术流变的过程及社会背景

英国抢占威海之后,导致了主权中国的分崩离析,但在客观上刺激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商业整体环境相对稳定,这为威海的锡镶技艺的流变起到了重要影响。锡镶技艺工艺品的的市场大都在海外,因此不可避免地为了迎合西方审美做出了流变。传统的锡镶工艺品茶壶仅仅在壶嘴部分进行镶嵌,为了使锡镶更具审美价值,锡镶部门从壶嘴蔓延到全壶身,锡镶工艺品的种类也由紫砂的茶壶延伸到了其他工艺品,诸如茶杯、花瓶、牛奶杯、茶叶罐等。锡镶技艺也更加纯熟,从家庭式的传统作坊到学徒制的商铺,再到规模化的大中型企业,由此促进了锡镶工艺和技术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2.2 锡镶技艺发展的社会背景

2.2.1 中西方装饰风格的相互影响

19世纪80年代,英国人詹姆士·马茂兰夫妇在传教时,组织乡间妇女编织花边和绣花。从此,外来花边工艺与威海传统刺绣技艺相结合,逐步演变成麻布透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威海文化通览》提及最早在威海卫发展起来的手工业是绣花、编织和织布,纺织业之外的手工业产品,最为著名的就是威海卫艺人始创的锡镶工艺品。“初传威海的外来绣花工艺,只是在麻布上做局部简单刺绣,然后把编织好的整块花边镶到刺绣的麻布上,谓之“镶绣”。单从字意,不难想象处于威海这片共同的土壤,这两类民间工艺多少会有相互的碰撞。威海的文登享有“鲁绣之乡”的美誉,当地的老百姓善于运用各种手法将花鸟、山水等图案绣在物品上,这些栩栩如生、美丽吉祥的刺绣纹样饱含着生活的气息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锡镶茶壶上我们常见的各种纹样所表达的也是这样的主题。文化的融合促进了锡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是以锡镶技术为代表的东方艺术走向国际化一大步。

2.2.2 锡镶艺术国际化的商业宣传

以山东威海为中心胶东半岛地区的民间工艺与当地人们的衣食住行紧密相连。特别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开通商口岸、办工厂洋行,这里的工艺美术品以商品经济出现,并逐步进入国际资本主义市场。

文华顺本是威海当地的一家银楼,它却与锡镶结下不解之缘。“银楼”,威海人习称银匠炉,专门打制出售金银首饰的作坊。妇女戴的簪、钗、耳坠、手镯、小孩戴的长命锁等都是银匠炉打制的。关于威海银匠炉出现的年代久远,具体时间很难考证,但威海锡镶鼎盛时期同是威海银楼兴旺之时是有文献记载可查询的。外销银器,也是威海那段特定时期的产物。从民间收藏上看,银器上的纹饰以及银器的中英文标款都与锡镶茶壶非常相似,水果叉上的寿字纹、鼻烟壶上的古钱纹、双龙戏珠的纸巾盒等,都反映出其共同处。由此可见,锡镶虽然是地方性的民间工艺,在当时却具有了国际性的面貌。“不论过去还是现在以至未来,任何一个国家的艺术都是以民族性来显示其特点的。越是有地方性的,便越是具有世界的意义。”

3 新中国后锡镶技艺的历史背景及其发展

3.1 锡镶技艺的现状及社会背景

现在威海锡镶企业规模最多的大约五十人左右,基本采用传统工艺生产,生产规模较小。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已发生了改变,民间艺人年岁已高,新一代年轻人崇尚时尚的现代文明而对很多民族文化失去了兴趣,信息时代的科学文明冲击了传统文化,从而使锡镶的自然传承和社会传承得不到发展。

从如今的整个锡镶市场来看,其产品价格定位不高,销售市场的局限性较强。现在的锡镶企业也普遍采用代销模式来销售产品,但市场萎缩处境艰难,自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空前繁荣,市场上现代工艺品种繁多,在竞争激烈市场经济下,必然会使某一品类工艺品销量萎缩。而当今是经济信息高度发展的社会,经济社会环境的变迁使得锡镶现在主要是在国内大中城市销售,虽然曾先后获得过山东省科技兴鲁奖、工艺美术百花奖等殊荣,也难免遭遇市场困境。所幸的是锡镶制作工艺已经被列为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对于延续传承与发展锡镶这一独特的传统工艺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3.2 锡镶技艺的传承及社会背景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失去了出口海外的市场,威海锡镶行业也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建国后又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传统锡镶民间制作工艺被当成“破四旧”的对象来处理。此后,谷祖威在长达二十几年的时间里竟再未动过父亲遗留下来的那些工具一下。到20世纪70年代末,威海的锡镶业在本地基本已经绝迹,传统的锡镶工艺在近代逐渐衰败。

20世纪80年代以后,1984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沉寂了近半个世纪的威海锡镶业终于迎来了春天。1984年,改革开放后的威海百废俱兴,谷秀昭等十几号人,重新打出了“新和成”字号,开起了锡镶工艺品厂。锡镶技艺的现代传承由此开始起步,创业虽然艰难但收获也是丰厚的。在两年时间里,谷祖威就将他的锡镶艺术品销售到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广州等文化底蕴丰厚的大城市,同时也创造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艺术家”的光荣称号。然而令谷祖威并未想到的是当时政策和体制等因素的制约和变化。由于在规模和经营管理方式上的种种不足,最终谷祖威的“新和成”锡镶工艺品厂被威海鲸园办事处收购,经整合后成为镇办企业,名称为威海锡镶工艺品厂,孙佑家任威海锡镶工艺品厂厂长。从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看出民间手工艺的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背景是密切相关的,正因为现在政通人和的社会环境,今天的锡镶艺术才能再现生机。

3.3 对锡镶技艺发展的建议

首先,锡镶技艺应该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走产业化发展道路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新模式,也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要求。引入民间资本办文化已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要提速发展文化建设和开发锡镶文化,如果单凭地方财政投入将无法实现提速发展。因此要转变传统操作模式,使政府投入与社会赞助、民间资本投入相结合,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对一些项目的承办权、开发权、经营权,进行公开招标,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建设共同开发。

其次,文化产业办公室是威海锡镶发展的重要途径。要成立专门的文化产业办公室,有一个具体负责锡镶艺术产业发展的规划、立项、协调、统筹的部门。政府承担宏观管理和引导规范的职责,实行管办分离,在投资商和文化资源、市场与卖点之间牵线搭桥。由专业化的机构作策划并配套进行市场运作。要不断扩大与外界的文化经贸交流,加强与省内外文化集团的纵横向合作联系,把锡镶艺术通过工艺品、影视作品、诗书画、大型歌舞、旅游业、海洋民俗节会活动等形式推向市场。

最后,多渠道扩大市场是锡镶技艺发展另一途径。要向省外及国外拓展文化市场,形成外向型的锡镶文化产业。锡镶工艺品早年是出口专销,后来还夺得国内、国际大奖,但近年来却建树不大,有萎缩之势,应该积极思考创新改革。马来西亚是世界重要的锡器制造大国,锡工艺品制造业非常火爆,已经成为当地的主要产业。这不仅与当地旅游业发达有关,更重要的是他们的锡工艺品种类繁多、精美实用,既有价值不菲的珍藏品、馈赠品,也有时尚的女性小饰品、家居实用餐具、器皿和装饰品,是创汇主力产品。如果威海的锡镶工艺品厂能和他们进行技术资金项目合作,改进提升锡镶工艺品,创办世界级锡镶工艺品博览会、展销会,可以说是一条提速发展文化旅游和锡镶工艺品制造业的捷径。

4 结 论

锡镶的生产工艺流程复杂、要求严格,所以在制作难度上是其它工艺品所难以比拟的,其具体的图案工艺对当下设计的启示不是没有变化的继承,而是在继承中的创造。这些生产加工技艺是威海劳动人民长期的智慧结晶,它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基因。本文的几点建议对锡镶艺术的创新发展起了到促进作用。锡镶艺术是中华民族历史性和地域性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展现出了中华文化无穷的魅力和神韵,同时也是我国一份极其宝贵的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方性民间工艺中的奇葩。

猜你喜欢
威海工艺品技艺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威海港口》
两块木头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广西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开发
社会版(五)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
山东威海水产品批发市场水产价格
山东威海水产品批发市场近期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