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校外工程测量实训基地建设探究

2022-11-20 12:29锐,纪凯,王东,马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2年20期
关键词:实训基地测量

杨 锐,纪 凯,王 东,马 瑞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0 引言

要开展好高校的思政工作,就要遵循思政工作、教书育人、学生成长的规律;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更要用好课堂教学,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因此,专业课不仅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更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责任。

课程思政不是新开设一门课,更不是新增加一项活动,而是在除思想政治课程以外的其他课程中,将学生的价值观塑造与培养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各环节,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最终实现立德树人。因此,教师要想开展课程思政教育,首先要有思政育人意识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还要有渊博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

1 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高等职业院校以培养道德技术双修型人才为办学目标。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应当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意志品质、正确价值观,这样才能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测量技能已成为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工程测量是土木工程等工科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该课程内容由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部分组成,学好理论知识可以更好指导实践,掌握实践技能才能更好地工作,二者同等重要、相互促进,学生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才能成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2]。在工程测量教学中,常因校内场地有限,不能满足实践教学及技能大赛训练的需要。因此,建设工程测量校外综合实训基地显得非常必要。校外实训基地既能满足测量实训及测量员职业技能鉴定的需要,又可以在同类高职院校中起到示范作用[3]。

要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工程测量技术人员,除了具备知识技能以外,还应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例如工程测量员需夏天顶着烈日,冬天冒着严寒工作,因此,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品质;工程测量内业计算复杂、数据繁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容不得一丝马虎,因此,课堂上要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测量工作过程中会接触到国家地形图等,需要学生严格保守国家秘密,具有爱国情怀;工程测量数据必须真实可靠,需要培养学生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品质;测量工作需要若干人共同协助才能完成,因此学生还需具有团队协作意识。对于工程测量课程来说,实践教学是塑造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关键环节,因此在工程测量实训中开展课程思政非常重要,建设实践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双基地”也非常必要。

该文以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究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工程测量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测量实训基地建设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及职业素养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必备技能为重点,促进学生德智技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实现从学校到企业之间零距离适应,并能在工作岗位上走得更远。

2 实训基地建设

2.1 实训基地选址

我院校外工程测量实训基地选择在六安市独山镇。从环境来看,基地处于独山镇特色农业生态园区,环境优美,周边相对封闭,学生可以静心认真学习技能。从地形来看,独山镇属于重丘陵区域,地形地貌有特色,小路蜿蜒曲折,比较接近工程实际,在这里实训更能够锻炼学生的测量技能。从距离来看,独山校外工程测量实训基距离学院本部约100 km,距离适中。从思政教育方面看,独山镇是中国革命的策源地之一,享有“红军故乡、将军摇篮”之美誉,镇内的独山革命纪念馆是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2 硬件设施建设

独山测量实训基地占地约50万m2,经过两期扩展建设,独山实训基地可同时满足60多名学生共同实训和生活。

基地仪器室有足够的水准仪全站仪、GPS等设备,可以满足高程测量、导线测量、坐标放样、GPS测量、路线纵横断面测量、地形图测绘等教学实训项目需求。另外,实训基地还专门修建了供工程测量技能大赛训练用的场地。

3 师资队伍建设

3.1 教师队伍组成

进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首先要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离不开工程经验丰富的专家的指导,所以,实训指导教师由校内任课老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组成。校内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企业人员工程经验丰富,二者可以互相学习,互相提高;双师共导,切实提高学生职业岗位技能[4]。

从校内到校外,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教师队伍中还应包括负责管理学生的生活、心理变化的辅导员。同时还要加入思政专业教师,负责挖掘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讲好独山革命故事,并与专业课教师一起制定课程标准,以便更好地开展课程思政。

3.2 教师队伍育人意识提升

目前,在思政教育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错误观点,比如有些专业教师认为完成育才任务也就意味着完成了育人任务,把思政教育留给思政课教师。在高校开展课程思政的背景下,需要转变专业课教师的这种观念,加强其党性修养及思政等方面的培训,提升其思政教育意识。

无论是校内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还是校外测量专家,都要不断提高思政教育意识。要本着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主动加强思政理论学习及培训,提高自身思政素养,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同时要不断挖掘工程测量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教学中,在教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5]。

3.3 教师队伍素养提升

教师的知识素养、言谈举止都会传递给学生,所以,教学实施的效果跟教师的“言传、身教”有很大关系,教师上课前要选择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想好说什么和怎么说。得体的言谈举止本身也是思政元素,所以,教师队伍首先要加强自身职业修养[6],注意自身一言一行,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教学中,做学生知识学习的传授者以及思想品格锤炼的引导者。

通过以上建设措施,我院打造了一支组合结构合理、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言谈举止得体的专业化、高素质工程测量实践教学教师队伍。

4 课程标准及规章制度建设

4.1 课程标准建设

工程测量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不仅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掌握技术技能。本着“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的原则,将工程测量的理论、方法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较多地参与到教学和实践的活动中,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工程测量课程实践教学占很大比重,因此课程标准的制定需要有相应岗位企业人员参与,其参与方式可以是参与课程改革、作为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同时还应有思政专业教师参与,添加思政教学目标和评价指标,真正达到“岗课赛证思”综合育人。

4.2 规章制度建设

校外测量实训基地条件与校内不同,因此,为了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需要制定专门的规章制度对教师和学生加以约束。例如:制定了《校外工程测量实训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来规范校内教师、校外教师以及学生的日常工作和学习;制定了《校外工程测量实训考核制度》,将学生的实训考核成绩与其学习态度、实训外业表现、实训内业得分、宿舍卫生情况、思政意识等多方面的表现关联起来。

5 思政教育实践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材,成天下之材者在教化”,而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学院一直很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增砖添瓦。开展好课程思政教育,既要寓道德于教,也要寓教于乐,使各类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让思政教育活起来,深入到学生心中[7]。因此,在独山基地实训期间,除了在课堂中融入思政元素,还组织开展了一些思政教育活动。

5.1 进行课中思政教育

首先,测量实训时5~6人一组,率先完成任务的小组会获得奖励,让学生在分工合作的测量实训中,学会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立起良好的协作意识,以此培养小组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团队意识。第二,实训安排在每年五六月份,天气炎热,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指导教师不断鼓励学生要不怕苦、不怕累,讲测绘人的故事,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第三,指导老师在学生实训过程中观察学生操作是否规范,查看量测数据是否真实可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第四,在进行内业计算时,指导教师选取因测量失误导致的工程事故案例,教导学生要认真细致,培养学生务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

5.2 进行劳动教育

实训期间,学生除了完成测量外业与内业的任务外,还要兼顾自己一日三餐。每天轮流安排四名学生帮助专任厨师买菜、洗菜、处理驻地卫生等事务;宿舍卫生自己打扫,锻炼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劳动光荣意识。

5.3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我院工程测量校外实训基地位于皖西革命老区核心地之一的六安市独山镇,该镇共遗留九处革命旧址群,并修建有六霍起义纪念塔、六霍起义纪念馆等,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8]。为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学生来开始实训之前,先在教师们带领下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回顾红色历史,聆听革命故事,缅怀先烈丰功伟绩;宣读入团誓词,坚定理想信念。通过革命精神的激励、家国情怀的感召,学生进行测量实训的劲头更足,学习效果更好。

5.4 传递爱心教育

测量实训基地所在的镇里有不少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大多缺乏陪伴和关爱。学生们自发为贫困老人捐款捐物,利用课余时间帮留守儿童温习功课,给老人、孩子带去快乐和温暖。通过帮助他人将爱心传递。

通过课中融入思政教育和课外思政教育实践,从真正意义上做到了课程思政,提升了教学效果,实现了“育人”和“育才”相结合。

6 建设特色与成效

6.1 建设特色

(1)测量路线贴近工程实际。独山镇为丘陵地区,8条测量线路高差较大,与实际工程更接近,学生需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才能完成任务,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大的考验,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校内与校外“双指导”。第一天辅导员跟学生一起到实训基地,然后带领学生参观独山革命旧址群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测量实训期间,由学校专业课教师和企业测量方面专家共同进行指导。

(3)学习与生活“双锻炼”。实训期间,学生天亮就起床进行外业操作,日落收工回基地,培养吃苦耐劳品质;晚上在基地教室内整理内业,培养严谨认真的态度,实践氛围与企业环境相仿。同时,一日三餐也由学生协助厨师完成,生活用品自己采购,宿舍卫生自己打扫,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4)实践教学与思政教育“双基地”。在这里,学生不但可以学到测量专业知识,还可以提升职业素养,增强政治意识,实现自身价值。独山测量实训基地实现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良性互动,是实践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双基地”[9]。

6.2 建设成效

学生通过在独山实训基地的训练,能较熟练掌握水准仪、全站仪、GPS等测量工具的使用,测量技能大大提升,98%以上学生毕业时能够取得测量员证书,使自己一毕业即处于准就业状态。同时,通过课程思政教育建设,学生的爱国信念更加坚定。另外,吃苦耐劳品质、团队合作意识及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都得到极大提高,走上工作岗位后能“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

7 总结

实践教学是工程测量课程的重要内容,更是塑造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关键环节。因此,建好校外实训场地,加强实践课堂思政,开展好思政教育活动非常重要。同时,教师们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及思政教育意识,为我国工程测量技术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实训基地测量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二十四节气简易测量
日出日落的观察与测量
你所不知道的测量秘密
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