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增效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智慧教学

2022-11-20 14:05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岩溪中心小学沈惠娜
家长 2022年10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新课改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岩溪中心小学 沈惠娜

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一直困扰着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不断前行,对小学生健康成长也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减负增效应把镜头调往课堂,引导广大教师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促进学生学习热情着手。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效率,也是参差不齐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指导。对优秀的学生,要注重在重点、难点、盲点上下功夫;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做到“一个也不落下”式的及时辅导。

在新课改教育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智慧化教学主要是建立数字化、网络化以及智能化等基础上所开展的教学。面对教改新形势,教师应该及时地转变自身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积极利用现有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不断探索与追求减负增效新课改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智慧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学习、健康成长。智慧教学就是利用信息技术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对教学方式给予创新,同时利用这一教学方法更好地培养学生道德三观,从而帮助学生在步入社会时能迅速地适应社会,且积极地加入社会活动。智慧化道德与法治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更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促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小学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容及其含义,顺应减负增效这一教学要求。

一、减负增效的概念

在新课改的持续深化下,越来越多的教师都已经对减负增效产生了认同,也正是这样课堂教学模式正在悄然地发生变化。这也就要求教师能对新课改提出的减负增效这一含义给予真正的理解。

何为“减负”?主要指的是结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特征及其能力,对超出他们能力范围之外的作业或学习任务进行相应的减除,尤其是学习活动中那些比较机械、重复且花费时间长,又对学生智力提升没有用的练习作业,还要减去与实际应用无关且过时的教学内容。教师更要积极主动地摒弃传统简单、落后且粗暴的教学模式,不要单单以成绩评价的方式为主,这并不会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何为“增效”?就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教学模式给予创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懂得学什么、学多少、用到什么地方、能用多少为基础,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除了要强化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之外,还要结合实际地对学生思政教育、品德教育、法制教育进行强化。

减负增效是辩证统一。要求教师从本质上改变传统的灌输知识式教学模式,而是着重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避免出现重智育,轻德育;过于关注升学考试学科,忽视其他学科教学;重文化传授,轻德智体美劳素质的训练等。要在原有的程度上进一步对学生的思想品质进行教育,尤其是学生的心理教育,通过这一些教育帮助学生逐渐养成健康的心理,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二、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教学课堂上,或多或少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将直接影响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也直接影响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学习好道德与法治,将是学生未来成长的重要基石。近年来,我国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标准中要求:加强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加强了法治教育和生命教育,强化公民意识教育,更加强化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更加重视对教学理论和方法的革新,更加注重双向互动共同成长等。那么,现实教学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具体有哪些主要存在的问题呢?

(一)课程内容不被重视

小学阶段正是小学生形成健康品行和道德的关键时期,也是小学生学习法治知识的黄金阶段。但因为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家长和教师都为了让小学生考出高分成绩,就认为道德与法治可以“晚”点再学,认为这一课程并不会对学生的成长带来什么影响。因此,不少家长和教师也就不管是在课上还是在课下都没有真正关注到学生的学习成果。正是如此,很多家长误认为道德与法治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什么作用,也就让学生错失了珍贵的道德与法治学习阶段,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也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

(二)教学模式不够灵活

通过观察了解到,很多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授课时,虽然秉着新课改教学思想,但在实施时表现得没有对思想精髓吃透,对教学模式的运用更是模糊,所以很容易导致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尴尬场景。比如,有些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教案做得非常充分,但立足于学生的角度,这些内容很难让学生全部掌握,甚至有些内容无法理解。除此之外,还有些教师只在课堂教学中花了一小部分时间展开智慧课堂,剩下的时间仍选择使用灌输式和板书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天生好动且活泼的性格,再加上学生对学习的需求,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突出,很难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的道德意识给予培养。

(三)课堂教学实践不足

众所周知,道德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时时刻刻都规范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的教学形式都以教材和课堂为主,把小学紧紧“围”在教室里,很少会带小学生到课堂外面、社会生活中展开相关实践,从而导致一些学生虽然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却没有得到实践的机会。倘若小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会感到很陌生又棘手,想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这样的问题,常常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恰恰是“初次见面”而在脑海里搜索不到相对应的知识了。在这一模式下,就会让学生误以为自己学的内容没有任何作用,也就逐渐对道德与法治这一课程失去了兴趣。

三、减负增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智慧教学策略

(一)“智慧”分析教材

实施智慧教学的前提是读懂教材。完成教学目标的载体为道德与法治这一本教材,其为课程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并且在教学过程和教学理念中,也受气引领。比如,在学习“生活离不开他们”中的第一个板块时,教材中呈现了四张图片,分别是不同行业劳动者的劳动内容,以及其劳动与我们生活之间的联系。该章节的第三个板块同样也给出了四张图片,主要对应主题:感谢他们的劳动。这些图片的主要目的则是让学生了解每个行业的艰辛,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父母也是劳动者之一,要体谅自己的父母。只有对教材展开深入解读,才能保证连接各个板块之间的逻辑关系,才能真正灵活、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从而发挥教材的作用。

(二)“智慧”整理教学资源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和开发教学资源,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程内容,还对强化课程开放性和生成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此,教师要主动将生活融入实际课堂教学,利用社会关系、家庭关系以及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对教学资源进行开发,从而让学生主动从课本中迈向实际生活。例如,“生活离不开他们”这一内容,为了可以加强学生对该内容深入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成立不同的小组,对身边的劳动者进行采访与调查,且将调查的内容详细记录下来。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了解为何有些职业被人们称之为“白衣天使”“城市美容师”“人民的卫士”。另外,这样的任务相比较繁重的作业而言,更加轻松且有趣,不仅缓解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还强化了整体学习效率和质量。

(三)“智慧”开展课堂教学

1.展开智慧导学。这一环节主要是在教师的带领下,围绕学生这一中心群体,结合某一知识点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师要想关注到班级中的任何一个学生,可以运用比较具有个性化的智慧导学这种教学模式,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针对“生活离不开他们”这一节内容,教师则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提前让学生了解到课前学的导学单,微课视频以及调查等相关内容,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行业进行调查,结合自己所调查的结果发表看法,或利用语音的形式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这一举措可以有效帮助教师展开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说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2.实施智慧活动。只有积极且有效的实施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活动和学习方式,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从而实现制定的教学目标。同样的,依旧以“生活离不开他们”这一节内容为主,教师可以创设以下几个教学活动:

活动一:小组调查。活动目的:帮助学生意识到什么是劳动者。

活动二:经历共享。活动目的:通过分享促使学生感恩劳动者。

活动三:展开练习。活动目的:真正深入了解劳动者。

活动四:树立榜样。活动目的:让学生以劳动为荣,学做劳动者。

只有将生活与知识进行联系,并保持二者之间的紧密关系,这样才能让学习慢慢成为学生生活和精神中的一个部分。这样的教学方式相比较传统的教学形式更有效果,学生也不需要再利用课下时间反复巩固所学知识。再者,学生实践过程中所得来的东西,不可能一贯地依赖于书本来获得,这样也是顺应了新课改提出的减负增效这一教学要求。

3.布置智慧作业。当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也要秉减负增效以及“智慧”教育的观念,结合学生的实际身心特征,利用纸质作业、智能批改、网络资源、学习平板等几项内容一起建造,从而彰显作业完成过程中的一系列场面,如出题、做题、批改、反馈以及资源推送。在完成上述的活动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关的问题:

(1)感受做一种职业,体会其中的艰辛。

(2)想想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应该如何尊重和感谢劳动者?

(3)尝试在家庭这个环境中做一个小小劳动者。

(4)记录过程中产生的想法和感受,上传照片与大家交流。

当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完成情况给予一个正面、客观的评价,利用语言的方式给予学生在精神上的鼓励。同时,学生使用这样的方式也能拉近了自己与劳动者之间的距离,从而真正感受到劳动者的艰辛,进而正确地意识到为何生活中离不开他们。

(四)注重情感培养

自信,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具备敢于面对生活的自信人格。一是用师爱滋养学生的心。师爱,是伟大的,每个教师要爱每个学生,特别关爱那些有心理负担的学生,用生活上的细心关怀、思想上的善诱启迪、心灵上的春雨抚慰、精神上的相通支持,把师爱渗透进去。二是用集体的友爱来沐浴学生的成长。小学生在班集体和劣等队中,正体验着人与人、人与集体之间的联系,友好的交往、真诚的待人,会使他们感受到班集体充满爱,也能体验到团结友爱、互助进取、荣誉第一等各种积极的情感。三是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是抵御任何心理负担的利刃,前面讲到的“师爱”和“友爱”,都是外动力,真正能让学生有足够防御负面能量的是内动力。情感培养,正是这种内动力。情感培养,不仅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还要客观认识自己的主观世界。在情感的教育上,要显得直观、具体,以身作则表现直观,教师的言行举止都时刻吸引着学生的眼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时,为了能为学生带来更好的课堂教学,可以主动将道德与法治与智慧教学进行结合,教师不仅应把课本、教参上的文字讲出来,让学生听明白,也应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达到完整,让学生在课堂中将该学的知识掌握牢固,就不需要花费大量的课下时间进行补充,只需要做简单的预习即可。这一教学方式与我国倡导的减负增效这一要求,也保持了高度契合。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道德即自然”新证——儒家生生伦理学对道德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让“游河南”更惬意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