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话好好说
——六年级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2022-11-20 18:30陈晓芳
江苏教育 2022年32期
关键词:向日葵暴力语言

陈晓芳

【设计理念】

小学六年级学生已经步入青春期。这一阶段,学生与人沟通时会表现出冲动性的特点,有时会说出一些过激的话,这些话可能会发展成为语言暴力。语言暴力指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致使他人的心理受到侵犯和损害。在校园生活中,有一部分学生时常受到语言暴力的影响,容易产生愤怒、羞愧等负面情绪,导致自我认同感降低,更有甚者会对他人使用语言暴力。因此,为了避免语言暴力,掌握正确的人际沟通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节课通过体验性活动、小组讨论和情景表演,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暴力的不良影响,学会好好说话。

【活动过程】

一、导入:对植物说话

教师: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两盆向日葵。请说说这两盆向日葵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1:它们看起来一样高。

学生2:它们的花瓣数目一样。

学生3:它们的颜色一样,朝向也一样。

教师:这两盆向日葵在同一时间播种,在同一环境中成长。现在,它们长得非常相似。接下来,我们要做个游戏——“对植物说话”。

教师邀请6名学生,分为2组,每组3人。其中,一组学生每人轮流对左边的向日葵说一句赞美的话,另一组学生每人轮流对右边的向日葵说一句批评的话。

学生活动。

教师:刚才,左边的向日葵被真诚地赞美,而右边的向日葵却饱受批评。假如它们长时间遭受语言上的不同对待,它们会有什么变化?

学生:左边这盆会更有活力,而右边这盆会慢慢枯萎。

教师:其实已经有人做过了“对植物说话”实验,并且将整个过程拍摄成了纪录片。结果和大家设想的一样,长期被温柔以待的植物茁壮成长,而遭受语言暴力的植物却慢慢枯萎,甚至凋零。可见,语言具有魔力。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话好好说”。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游戏,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发学生对语言影响力进行初步思考,从而自然地引出课题——有话好好说。

二、体验活动:感受语言的力量

教师:在刚才的活动中,我们发现了语言暴力对植物的伤害。你觉得什么是语言暴力呢?

学生1:语言暴力就是批评他人,让他人受到伤害。

学生2:语言暴力是一种不受欢迎的说话方式。

教师:语言暴力就是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致使他人的心理受到侵犯和损害。下面,我们通过活动来感受语言暴力对人的影响。

PPT展示活动要求:请5名学生扮演“语言暴力者”,其余学生扮演“倾听者”。“倾听者”先跟着老师进行冥想。

冥想指导语:现在请大家舒服地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身体慢慢放松。此刻,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深深地吸气,慢慢地呼出,再轻轻地吸一口气,慢慢地呼出。下面,请安静地跟我一起走进今天的心灵空间!我是一名六年级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我有很多兴趣爱好,如踢球、唱歌、跳舞、画画、玩游戏等。我很喜欢爸妈、老师和同学,他们是我身边最亲近的人。我渴望走近他们,也希望大家喜欢我。我希望给他们带来快乐,希望他们想到我的时候是开心的。可是,当听到这些话从他们口中说出时……

5名“语言暴力者”根据拿到的纸条,以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气大声读出纸条内容。(纸条内容为课前调查时学生写的“最讨厌的十句话”)

学生1:没见过比你更笨的!这么简单的题目都做不好,我以后再也不教你了!

学生2:我对你太失望了!你真是什么事都做不好!

学生3:你能不能滚远点,真是太烦了!我真的很讨厌你,没见过比你更令人讨厌的人!

学生4:你不行,你永远都做不好!果然又是你,简直太令人无语了!

学生5:永远没有人愿意和你这种人做朋友!你看看别人,要你有什么用!

教师请“倾听者”睁开眼睛,并采访他们:听到“语言暴力者”对你说出这些话时,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难受、生气、郁闷、伤心、想哭。

教师采访台上的5名“语言暴力者”:你说出这些话时内心有什么感受?

学生:感觉残忍、难受、伤人、粗暴、无理。

教师请全班学生做3次深呼吸,从扮演的角色回到现实中的自己。

教师:语言暴力带给我们的感觉真不好。可是,为什么会产生语言暴力呢?

学生1:他们遇到了挫折事件,心情不好。

学生2:他们平时爱说脏话。

学生3:他们和对方产生了冲突,报复心理在作祟。

学生4:他们不太懂得沟通技巧。

教师:产生语言暴力的原因多种多样,需要我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设计意图:通过体验活动,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暴力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不良影响,了解语言暴力的产生原因。

三、小组讨论:有话好好说

教师: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如何避免语言暴力,做到好好说话呢?请每组讨论3分钟,然后派1名代表发言。

学生1:先冷静再沟通。

学生2:可以寻求他人帮助,说话时不能用命令的语气。

学生3:我们要换位思考,想想如果我是他会有什么感受。

学生4:文明用语,不说脏话

学生5:注意语气,说话就事论事,避免带有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气。

学生6:负面情绪会影响表达,说话前应先调节好情绪。

学生7:积极交流,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不要妄加评判。

教师:今后,我们可以尝试这些方法,做一个好好说话的人。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在合作的氛围中学习避免语言暴力发生的方法,学会好好说话。

四、情景表演:我会巧应对

教师:接下来,请各组运用刚刚总结出来的方法,对以下情景进行故事改编。每组运用表演加解说的形式来表达正确的说话方式。

PPT呈现情景内容:小新考试成绩不理想,心情烦躁。同桌小雨找他借橡皮,小新很不友善地说——“走开,你这个笨蛋,我这里没有橡皮!”小雨听了小新的话后非常郁闷。如果你是小雨,你会怎么做?

学生活动。

学生1:我会先冷静下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问问小新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自己或许可以帮助他。

学生2:我会跟小新积极交流,真诚表达此刻的心情,希望他注意说话语气,和我礼貌对话。

学生3:我会寻求他人帮助,通过第三方来协调自己和小新的关系。

教师: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体验到语言暴力带来的伤害,学会远离语言暴力,做一个好好说话的人!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表演,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巩固课上学习到的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聚焦于学生的人际沟通问题,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活动体验和小组合作让学生感受语言暴力带来的消极影响,帮助学生认识到友善沟通的重要性,学会好好说话。但是,本课也存在不足:一是课堂容量比较大,教学环节过于紧凑,导致学生情景表演的时间太短,课堂体验不够深入。二是学生在分享好好说话的方法时,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在黑板上记录关键词,这样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堂知识要点的印象。

【点评】

这是一节贴近学生生活、解决人际沟通问题的心理辅导课,其具有实用性强、启发性大、学生参与度高等特点。课堂活动紧紧围绕主题“有话好好说”展开。其中,体验活动“感受语言的力量”设计得比较巧妙:教师首先进行课前调查“最讨厌的十句话”,其次邀请学生进行冥想活动体验,最后现场采访学生的活动感受。该活动设计层层递进,由感性到理性,先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暴力的伤害,再了解语言暴力的产生原因。但是,“最讨厌的十句话”包括家长、教师和学生所说的暴力语言,范围偏广,如果课前调查内容能够聚焦学生之间的沟通或许更贴合本课主题。

猜你喜欢
向日葵暴力语言
反性别暴力
向日葵
向日葵
暴力的班长
我有我语言
暴力和痛苦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疆独”暴力袭击我驻外使领馆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