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困境的成因及其应对之策

2022-11-21 09:52宋莉莉
关键词:思政红色大学生

宋莉莉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厚积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历史印记、文化传统和革命精神。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人才之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新形势下,大学生群体对红色文化的认可、认同,真知、真信,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永续发展,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

一、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的时代意蕴

红色文化认同是指“人们对于红色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并形成支配人们行为的思维准则与价值取向。”[1]增强高校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使其将红色文化蕴含的精神实质内化于心并付诸实践,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一)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

“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2]红色文化独特的引领示范、教化导向功能,决定了其是高校思政教育引领大学生继承和实践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必不可少的内容。它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形态,既能够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生动的教学素材,也能够为其工作方法注入新鲜活力;不但可以增强思政课程的理论说服力,使大学生对课程理论逻辑来源有更清晰的脉络,还可以为高校思政教育实践教学提供场所和机会,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感同身受中达到教育效果。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与大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理解、认同密不可分。大学生从心底里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和接受,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具有重要作用。

(二)利于滋养大学生的个人品质

中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3]现有的以器物、制度、精神等各种形态存在的红色文化资源,很好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探索、拼搏、奋斗的历程,其承载的丰富精神内涵和高尚道德情操,为大学生良好个人品质、崇高理想信念的养成提供了精神给养。能够启示大学生在人生道路上遇到任何挫折都要勇敢面对,不轻言放弃,从而锻炼坚韧顽强、敢于吃苦的品格;能够使大学生认识到集体力量的伟大,从而养成乐于助人的品质和团队精神;能够教育大学生在新的时代要坚定理想、拼搏奋斗、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因此,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程度,是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成效的检验,有助于大学生提升个人修养,树立高尚人格和坚定政治信仰。

(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精神

习近平强调:“我们要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在新的起点上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4]红色文化展现在为挽救民族危亡、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历程中,展现着无数中华儿女顽强拼搏、开拓进取、忘我奉献、不畏牺牲的爱国情怀。“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5]红色文化是传承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绝佳载体,能够使大学生体会到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英勇气概,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决心和勇气,从而激励大学生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之中,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接受和认同有助于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升华,能够促其自觉将传承民族精神作为己任。

(四)利于强化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6]而增强文化自信,就要“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发扬好红色文化传统,传承好红色文化基因。”[7]红色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先进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谋求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孕育、形成、发展起来的,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艰难探索的奋斗历程和取得的成功经验,呈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时期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和把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使命担当和价值追求。因此,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接受和认同,有利于帮助其净化内心世界,明确党高瞻远瞩、与时俱进的智慧,从而激励其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自信,弘扬中国精神。

二、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困境的成因

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决定了其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大学生成长成才、国家未来发展均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红色文化主题活动的不断推进、高校红色文化育人政策的落实,大学生对其认同程度显著提升。但也存在着部分学生对于红色文化认知不到位,学习参与积极性不高,认同选择冲突等问题。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价值多元化的冲击,使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削弱

当今世界处在各种社会思潮、民族文化、价值观念的相互交织与碰撞之中。由于大学生还处于成长阶段,心理不够成熟,社会经验少,因此在物质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思想观念影响下,大学生的价值判断逐渐趋向功利,追求金钱利益至上,红色文化中所蕴含的牺牲、奉献、奋斗、自强等价值判断标准则被忽视甚至抵触,对红色文化所包含的主流价值观产生怀疑,甚至否定。

(二)红色文化在传播推广环节中存在的不足,造成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认同的错位

从某种程度上讲,教育者隐藏自身的教育意图,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向受教育者传达教育信息,往往更能够被受教育者所接受并转化为内心认同,从而达到教育目的。红色文化的在推广上主要是采取自上而下的形式,突出强调其意识形态属性,行政色彩过于浓厚。大学生在这种被动状态下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很难保持对红色文化的清醒理性认知。

具备良好载体的支撑,是一种文化思想能够广泛传播并得以深入人心的根基。然而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对于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追求政绩形象,过分功利化;个别红色旅游景区为了经济效益,增收各种名目费用;部分导游为了吸引游客,随意讲解历史甚至任意篡改。这些现象的存在制约了红色文化资源对于红色文化传播的支撑催化作用,削弱了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情感体验。

红色文化教育价值的显现、精神内涵的传承和弘扬,离不开科学有效的推广。但目前我国一些影视作品为了提高收视率,打着演义红色经典的旗号亵渎史实,对于红色历史、革命人物、英雄事迹诠释低俗化,背离了红色文化的本真要义和正向激励作用,误导了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正确认知。

(三)高校对红色文化教育的挖掘深度不够,导致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认同的疏离

高校对红色文化教育缺少系统、长效机制,没有设定关于红色文化教育的明确教学目标、考核评价标准,红色文化知识被以碎片化的形式贯穿在思政课的相关课程当中。而部分思政课教师红色文化理论功底单薄,课堂上对红色文化知识的阐释停留在表面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感谢党的英明领导等政治理论和口号层面,无法传达出红色文化的真正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不能有效激发大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情感认同。

高校对于红色文化的教育宣传存在偏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能够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相关主题实践活动的不多,并且在活动中过多注重场面的布置、气氛的渲染,而相对缺少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明确要求,也很少对学生的学习体会进行跟踪、分析、研究等。这种状况使学生对于红色文化只是停留在简单的感性认识层面,不能领悟活动的宗旨和意义。

(四)大学生的成长经历与个性特征造成其对红色文化认同的排斥

当代大学生大多在充满关爱与物质相对富足的环境中长大,没有对老一辈人艰辛苦难岁月的直观感受。对于他们而言,中华民族饱受屈辱、挫折和伤痛的历史记忆已经逐渐淡化,难以引起心灵深处的反思,对于红色文化所蕴含的革命精神、优良传统、英雄事迹等难以产生共鸣。

当代大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崇尚自由,热衷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勇于探索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意识,并且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但是他们的叛逆心理较强,对于课堂上老师对红色文化一成不变的讲解不感兴趣,因而学习主动性不强;对于学校组织的相关红色文化活动表现冷漠、应付了事、被动完成。大学生这种内心的叛逆排斥自然对于红色文化的内涵不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更谈不上将其转化为自身思想理念和行为约束的内在力量。

三、增强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的对策

红色文化见证了中华民族从危亡走向新生进而迈向辉煌的艰辛历程,饱含着崇高的革命精神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大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真知、真信、真学、真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涉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对策,消解目前高校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的困境。

(一)营造崇尚红色文化的社会环境是增强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的坚实基础

第一,形成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世界上各种文化之争,本质上是价值观念之争,也是人心之争、意识形态之争。”[8]因此,要在全社会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弘扬爱国主义思想,树立红色革命人物、时代英雄人物榜样,“使红色传统更加具体形象、可模仿、可实现,有效激起受教育者的思想情感共鸣,充分调动受教育者传承红色传统的主观能动性”[9],进而引导大学生以理性的态度对待西方文化,为红色文化拓展生存空间。

第二,发挥公共媒体的教育功能。加强红色文化网络平台管理,利用报刊、书籍、影视、广播等传统媒介及手机APP、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宣传红色文化知识,传播红色文化舆论,并在此过程中打破单纯强调红色文化政治意识形态属性的形式,在其内容展示上多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注重鲜活易懂;表达方式上多与时代潮流相结合,注重丰富多样。从而增强红色文化的感染力、号召力,吸引大学生自愿主动接受、认同红色文化。

第三,重视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政府要从长远角度规划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打造公益性实践考察基地,注重周边交通、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严格相关法律法规,规范门票价格;对相关导游进行专业培训,从而达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红色文化资源的共识,为大学生提供便利、人性化的接触、学习红色文化的场所。

第四,打造红色文化品牌。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多出精品佳作,推进红色文化产业发展。在此过程中,“适当利用红色文化的商品属性和经济属性”以提升和推广红色文化,而当其意识形态属性与商品属性发生冲突时,则以“商品属性服从和服务于意识形态属性”[10],从而保持红色文化的纯洁性和崇高性,激发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情感认同。

(二)与高校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是增强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的关键

首先,与思政课程相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红色文化正是立德树人的根基。”[11]思政课教师要主动提升履行红色文化教育的责任意识,在认真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和精神诉求的基础上,找准红色文化与教学内容恰当的契合点,将红色文化有效融入到思政课程当中。“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2]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将红色文化知识的讲解与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现实热点问题等结合起来,将与红色文化相关的书籍、影视作品等作为教学案例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进行理性分析,使理论课程变得生动、鲜活,唤起大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认可伟大历史、肯定时代价值,进而达到对红色文化的理论认同,并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和思想政治觉悟。

其次,与实践活动相融合。开展多元红色文化实践活动,是使大学生在切身体验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进而深化理论认知,增强对红色文化认同的有效途径。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与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相连接,建立红色文化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定期参观考察;鼓励学生成立红色文化社团,组织各类红色社团活动;利用VR技术、游戏和实景体验等打造革命历史的真实场景或假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研、红色旅游、红色夏令营等,使学生在直观体验和情感震撼中感悟红色文化的精神实质,进而凝聚为内心认同。

再次,与校园文化相融合。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添加红色元素,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等在校园内开展纪念活动;在校刊、校报、校园广播站等开辟红色文化专栏;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推送红色思想教育内容,“形成稳定持久的校园思想政治育人文化环境和氛围”[13],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

(三)主观上自觉自律是增强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的内在要求

其一,坚定内心信仰。大学生要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坚守自己心中的文化阵地,客观理性看待事物,对于西方文化学会透过现象认清本质,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在内心厚植红色文化精神价值内涵,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真信才有真情”[14],而人的内心情感一旦被真正唤醒,又会对认知产生强烈的认同催化作用。因此,大学生只有真正使红色情怀入脑入心,从红色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才能激发出自身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结合在一起,将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与信念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主动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

其二,做到真学真用。费孝通先生曾指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15]因此大学生作为认同红色文化的主体,要积极主动接受红色文化熏陶,学习红色文化知识,充实自身的红色文化理论功底,明确红色文化的发展历程、内在涵义及其时代价值;积极参与红色社团活动,利用假期参观旅行等,在实践中去感悟红色文化的精髓。从而促使自身坚定理想信念,将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升华为内心上的认同和行动上的自觉,真正做到用红色文化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来武装自己的头脑,鞭策自己主动去传播弘扬红色文化,切实履行作为新时代青年应承担的使命和责任。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16]红色文化作为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效的提升、大学生良好个人品质的养成、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以及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通过营造崇尚红色文化的社会环境、推进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以及大学生的自觉自律,强化大学生群体对于红色文化的认同,使红色文化发挥其强大的育人功能,进而激励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竭诚奋斗!

猜你喜欢
思政红色大学生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追忆红色浪漫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