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2022-11-21 12:01张海霞
智库时代 2022年37期
关键词:微时代思政信息

张海霞

(长春工程学院)

一、“微时代”视角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背景分析

在“互联网 + 教育”、自媒体、教育大数据等新兴媒介为代表的“微时代”,应该是传统的思政教育教学方式逐渐被打破,一种新兴的、全过程的信息共享、实时交流、互动合作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正在兴起。这种开放式的、共享式的、交互式的、透明式的信息平台为每个受教育者提供了平等的教育机会,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主体角色,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流水线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得教育可以以学生的体验感和需求感为中心,学生可以获得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趋势,应该是一个实证的时代,而不是依赖理念和习惯积累的经验传承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以数据为驱动,以实践来论证的实证科学。教育大数据通过采集、分析、挖掘教师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式、学习成果、学习进度和学习习惯等教学过程数据、师生交互数据、系统日常数据,通过数据分析的结果,预判学生学习效果,为教师提供辅助教育决策,从而服务学生个性化学习和教师个性化教学,实现教育的差异化和个性化,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预期的效果。

二、“微时代”视角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新兴媒介的正负效应凸显,教师为主的信息平衡机制被打破

现阶段,以新兴媒介为标志的“微时代”的正负效应已经凸显。从正面效应来看,这是一个人人可以发表、分享自我观点的人本主义时代,每个人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传播制造者,公众话语表达权的自由度大大提升。信息传播途径多样化、传播方式便捷化,每个大学生都是网络自媒体的直接和间接接触者。从负面效应来看,新兴媒体使学生获得了更多碎片化的信息,会改变学生的阅读习惯,当面对大量信息的时候,学生无法集中精力进行阅读,无法形成连贯性的思维,不利于理性的、连贯性的思维模式的建立。在遇到问题时,学生缺乏解决问题的耐心,表现为只想快速得到答案,在课程设计需要创造性、创新性时,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他们面临的是话语权的逐渐被削弱,高校学生可以自由地通过自媒体平台获取和制造信息,社会和高校无法对自媒体信息进行监管,这使得在思政工作的开展中,学生往往比教育者更便捷、更快速、更准确地获取信息。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了从自媒体获取信息的这一渠道,失去了对教师传播的知识信息的依赖,信息平衡机制被打破。

(二)交互式体验教学无法贯彻,以生为本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尚未建立

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的课堂仍然以教师填鸭式、灌输式的传统教育为主,以学生为主体的需求端教育模式并没有建立起来,缺乏交互式的体验教育,教学模式的单一,教师无法在课堂中抓住信息需求的主体。在信息化、系统化的网络思政建设方面,缺乏顶层设计和系统化建设,效果甚微。平台建设同质化严重、信息内容自创性弱、信息质量低下、传播形式单一、多平台内容重复化,缺乏特色和趣味性,不被学生所喜爱。同时,“学习公社”“新时代e支部”“学习强国”“腾讯课堂”“网易公开课”“百度教育”等产品的共享化、网络化、交互式、在线化、可获取化、便捷化等特色很大程度上吸引并引领学生,满足了需求端的个性化、差异化要求,“微时代”的产物“微信”“微博”“快手”“抖音”“直播间”等媒介都成为学生信息获取的主要渠道,这是对高校思政教育者的巨大挑战。

(三)保障机制运行不稳,思政教育物质与环境保障机制尚不健全

现有的专职辅导员队伍工作内容繁杂,流动性强,在分析和处理问题过程中缺乏专业性和创新性,信息素养缺乏,网络思政效果不明显。部分思政工作者对思政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对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他们认为高校学生的三观已经在小初高时期定型,思政教育的促进作用不明显。长期以来,高校思政教育过于重视政治思想意识层面的教育,忽视了学生德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将政治教育、德育教育、法制教育之间的关联完全割裂,违背了思政教育的初衷。

此外,高校各职能部门联动性不强,工作思路缺乏多角度思考,分工不明确,不能形成合力。各职能部门和思政教育队伍之间缺乏稳定的、有序的、高效运作的协调机制,不利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同时,高校思政教育软硬件建设相对滞后,教育实践基地无法满足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实际需要,学生工作经费跟进存在较大的缺口,思政教育物质和环境保障机制无法接续。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的缺乏影响了思政教育工作者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思政工作质量的提升缺乏有效的保障。

(四)“海量信息”无法甄别,思政教育受众群体自主分辨意识弱

“互联网+教育”时代,以海量信息为载体,以互联网为传播途径,以手机为终端,对学生的学习、思想、人际交往、就业观念、心理健康等各个方面进行“覆盖式”的影响。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隐蔽性强、信息复杂多样,在获得信息资源的同时,一些“负面磁场”的垃圾信息裹杂其中,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直接影响。随之而来的西方势力的多元化观念的传播、网络诈骗等现象突出,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此外,大学生是一个自控性比较弱的群体,信息获取的便捷性,浩如烟海的网络视频、网页、音乐、游戏可以随时随地获得,微信朋友圈、网购、游戏大量占据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使得不具有信息素养和自控力的学生成为了“拇指族”,使得他们疏于与老师、同学、朋友、家长沟通联系,导致人际关系淡漠,人际交往能力低下,长期将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加剧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难度。此外,信息端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高校对网络信息监控的力度薄弱,这种超越时间、国度、时空、地域的数字化、虚拟化的网络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质量的提高带来了挑战。亟待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站在互联网时代的前沿,转变教育理念,改变教育方式,改善复杂化的高校思政教育环境。

(五)教育理念落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泛工具化、理想化、缺乏独立性

现阶段,思政教育工作者更多倾向于日常事务性工作,缺乏事前干预布局,停留在事后说教层面,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格局,很难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原生动力。过分强调社会工具对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忽略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和主体价值。这种过分追求社会意志至上的单向灌输式教育,这种泛工具化的思想在高校思政工作中表现明显。

在具体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只是按照指导思想来推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不是根据受教育者的实际需要来推进工作,这种片面追求价值,无视事实的应然式理想化的思政教育工作脱离了现实。此外,无论是从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来看,都是绝对套用固定的体制,工作模式缺乏创新性、主动性和独立性。从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来看,仍然停留在就事论事的理论层面,实证实践研究少,忽视了思政教育的时代性和发展性。这严重导致了课程设置内容与受教育者实际需求相脱离的现状,这种重智轻德、重知轻行的教育思维方式,造成了高校学生对思政教育的排斥性。

三、“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对策研究

(一)打造“四创”品牌,贯彻理念、载体、机制和队伍建设的“创新理念”

高校思政教育者要站在时代的前沿,改变教学模式、转变教育理念,建设与学生平等对话的信息交流平台,维护好信息传播平台,谨慎发言,重视自身媒介素养的提升。同时,要缩短师生之间对话的距离,整合平台优势资源,充分利用校园网论坛、表白墙、贴吧等媒介载体,不断扩大思政教育的影响力。当学生将思想动态或者生活学习诉求发表在平台上时,教师应该给予及时的反馈,同时要对平台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完善教学方案,更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

现阶段,高校传统的危机处理机制无法实现学生与时代对话的需求,面对自媒体时代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信息,高校缺乏监管的力度,应急处理机制的作用不明显。高校需要建立一个执行力强、效果明显的监管机制,为思政平台良好的运行提供相应的保障。在危机出现的第一时间,启动紧急危机公关,有效控制舆情,防止事态扩大。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合理监管网络舆情,规范学生在思政平台的舆论,有效地防患于未然。作为思政教育者要掌握自媒体言论的自主权,实时把控舆论的导向,全方位提升自身核心职业能力。高校应该培养自媒体时代的运行队伍,提升网络思政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改善思政教育的质量。

(二)打造大数据平台,贯彻全媒体融合、文化熏陶、师德师风的“建设理念”

现阶段,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大数据平台,组建大数据思政教育队伍,在思政教育领域充分发挥大数据的高储存和高深度分析功能,深度采集、挖掘、分析思政教育全过程的系统数据,整合教务系统、学工系统、党务系统、学生行为数据系统的多种数据,从而构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大数据平台。进一步将新媒体、新时代“e”支部、BTX、VR技术、学习强国、腾讯课堂等平台深度融合,贯彻全媒体融合的建设理念。

此外,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数据分析的结果,根据学生的成长数据和行为习惯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融合脱口秀、辩论、非遗手工等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手段,增强思政教育的“用户黏性”,从而将马克思主义理念、世情、国情、党情等教学内容融合到综合性的思政教育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不仅有助于文化热点、形势政策、热点话题的宣传,贯彻了文化熏陶的思政建设理念,而且实现了学生网络道德理性和学生网络教育阵地的融合。

作为高校先进思想文化传播者的思政队伍,掌握大数据平台,提高教育大数据的应用能力,充分发挥大数据在思政领域的特色优势、实现跨学科领域的相互交融,不仅有助于思政大数据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还有助于良好师德师风建设理念的贯彻,学生对教师崇拜感和信任感的产生是增强思政教育黏性的前提。因此,还需要在制度层面着手,强化奖惩机制和考核机制的建设和完善,从根本上提高大数据思政队伍的战斗力,使其不断提升内驱力,通过其在大数据领域的综合能力,在网络思政领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增强高校学生的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三)创新思政话语系统,贯彻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过程的“系统化理念”

随着多元文化的不断发展,学生很容易会对思政教育的意义、重要性、必要性以及辐射力产生怀疑。因此,高校应该将学生的学习、情感、生活、人际交往、社会文化、校园文化等合理地诉求融合到思政话语体系当中,创新教学内容、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在保证思政主导地位的前提下,也要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各项合理需求。在创新思政话语体系的同时,应该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实现跨学科的融合,充分挖掘各学科的思政教育元素,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当中,发挥各门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将大学生各门课程内容的知识体系与思政教育内容相结合,创新思政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系统化。

此外,要结合学生在各学习阶段的特征,以学生实际需求为出发点,采取差异化的教育方法。根据各年级学生的专业特点、发展需求等实行分层次、分阶段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个主体分阶段、分梯度逐步推动,有序提高思政教育的教学质量。实现教育方法的系统化,意味着理论知识的系统化,更进一步要求教学计划的系统化,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应该认识到思政教育是一个联动的教学体系,各职能部门是一个联动的教学中心,思政教育与学生课堂学习、学风建设、德育教育、校园管理、安全管理等模块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发挥以思政教育为中心,其他模块为双翼的联动作用,实现教育过程的系统化和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四)创建教学体系,构造与学生生活实际、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生活化理念”

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是缩短学生主体与思政教育理论知识之间的距离,要加强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认同感,保持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就是要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融合,将教学过程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具体而言,要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前提,全方位挖掘学生生活,充分结合学生生活中的物质载体、精神载体,将其与思政教育的课程载体相融合,增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注重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同时要将思政教育融合到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以辅导员工作的九大职能模块为抓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全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结语

在“微时代”背景下,将创新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教育中,有助于增强思政教育的价值判断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理念;提高思政教育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激发高校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意识;加强了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教育重心转移到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当中,有助于培养独具创新品格和个性化需求的人才,成为社会建设所需要的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坚实动力。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是跨学科的一种融合发展,也是思政教育的发展趋势,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微时代思政信息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订阅信息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