拧紧『选育管用』工作链条 发挥第一书记『尖兵』作用

2022-11-21 13:56
党员干部之友 2022年7期
关键词:选派服务队第一书记

济宁市把选准用好驻村第一书记作为建强基层组织、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拧紧“选育管用”工作链条,创新“整乡覆盖、全域提升”选派模式,严格管理考核,强化激励保障,确保了第一书记选得优、下得去、融得进、干得好。

坚持“选优配强”,凝聚帮扶合力。坚持定村精准、派人精准、执行精准,确保优中选优、精准选派。一是因村派人,科学组队。根据全市脱贫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结合帮扶单位优势和选派干部专业特长、个人意愿等,有针对性地组建队伍。全市选派市派服务队队长24名,市派第一书记247 名,县派第一书记1301 名。二是整乡覆盖,全域提升。按照第一书记项目化、区域化帮扶,成方连片打造,整体优化提升的思路,创新“整乡覆盖、全域提升”选派模式,每县选择2~3 个重点乡镇,共选取48 个乡镇全覆盖派驻第一书记,集中资源、重点突破、示范引领、梯次跟进、全域提升。三是优化机制,专班推进。实行队长包乡镇、第一书记包村,每支服务队配10 名市派第一书记和若干县派第一书记,形成“1 +10 +N”的工作框架。队长挂职乡镇党委副书记,参加乡镇党委会议、党政联席会议等,全面参与乡镇工作。服务队组成工作专班,会同乡镇、村全面参与中心工作,做到重点任务集中攻坚,实现由“单兵作战”向“兵团会战”的转变。

坚持“精培细育”,提升帮扶能力。坚持既交办,也教办,常态化开展学习培训,让第一书记有底气、有思路、有能力。一是强化自学,帮有底气。编印《政策“一口清”》《学习材料汇编》,引导第一书记主动学理论、学政策。建立具体学习制度,引导第一书记常态化开展自学,系统掌握党的政策理论和帮扶业务,提升综合能力。二是加强交流,帮有思路。开展“五必访、五必问”,摸清“家底”,明确任务目标。服务队会同乡镇每月组织1 次集中学习和工作调度会,每季度组织1 次内部集中观摩,市县层面每半年开展1次现场观摩,通过实地看、现场学,交流经验、启迪思路、开阔眼界,形成互学互鉴、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三是常态培训,帮有能力。采取统分结合、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常态化开展第一书记培训,既邀请组织、农业农村、信访等部门领导和业务骨干指导业务,也邀请党校、农干院专家学者专题授课,还邀请优秀第一书记、现职优秀村支部书记现身说法,提升了第一书记的思想境界和业务能力。

坚持“严管厚爱”,激发帮扶动力。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引导第一书记在乡村振兴一线干事创业。一是清晰责任、严格奖罚。实行属地和派出单位工作责任“双捆绑”,第一书记工作情况既与帮扶乡镇责任捆绑,也与派出单位责任捆绑。实行考核评估“三挂钩”,队长考核与乡镇综合考核、党建考核挂钩,第一书记考核与帮扶村考核挂钩,派出单位下派工作年度考核与第一书记考核成绩挂钩,层层压实责任,形成工作合力。二是规范制度、严明纪律。印发《第一书记管理办法》,全面规范管理。完善请销假制度,依托“钉钉”APP,做好第一书记考勤打卡。建立督导抽查制度,不定时抽查第一书记在村在岗、工作开展和作风建设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通报,对不胜任的第一书记及时调整。三是优化服务、强化保障。建立市派第一书记服务队专项帮扶资金保障制度,将资金列入年度预算;按照每人每年2 万元标准安排工作经费,确保“有钱干事”。

坚持“用好用活”,保障帮扶效力。充分发挥第一书记的干事热情、专业优势和优良作风,为全市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一是强党建、促提升。发挥第一书记知识层次高、眼界视野宽、资源信息多的优势,通过教育培训、考察学习、言传身教等方式,帮助村“两委”班子补短板、强弱项、提素质,着力带出好班子。二是保稳定、促发展。统筹做好安全生产、生态环保、秸秆禁烧等工作,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坚守疫情防控一线,当好群众“守护员”、防控“指导员”、信息“宣传员”、一线“服务员”。三是谋项目、促增收。推行项目全过程动态化、公开化、规范化管理,确保帮扶资金高效使用、帮扶项目科学实施。各服务队因村制宜谋划产业项目,帮扶项目及早着手、精心谋划、多方论证,累计储备产业和基础设施帮扶项目155 个,涉及资金1.22 亿元,为后续项目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选派服务队第一书记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江苏省射阳县的“书法拥军志愿服务队”
蒋王社区:打造“侨之家”、同心桥服务队 以侨为“桥”架起为民服务“连心桥”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长沙作家志愿服务队走进校园
有的病倒“文字堆”,有的陷进“项目堆” 第一书记怎么避免“能力尴尬”
《第一书记扶贫手记》
驻村第一书记
建昌县:激发选派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省首批选派干部已全部驻乡村开展工作
省首批选派干部已全部驻乡村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