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的意识流解读

2022-11-21 15:37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意识流象征主义伍尔夫

唐 景 春

(成都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成都 611130)

一、引言

意识流小说流派二十世纪初盛行,该小说流派用诗歌一般的书写,它一改传统小说注重叙事、人物描写的手法,而将心理学中的内心独白、诗歌的写作手法如音乐化、象征、隐喻等手法运用于小说的书写中,成为一个独特的流派,独具特色,将文学、心理学、音乐、美学等多个领域的内涵融入写作中,具有独特的文学内涵和美学价值。

意识流小说流派的代表人物有詹姆斯·乔伊斯、弗吉尼亚·伍尔夫、威廉·福克纳等,其代表作品为《尤利西斯》《达洛维夫人》《海浪》《喧哗与骚动》等。作家们通过独特的意识流写作手法,彰显了该流派特殊的艺术魅力。

二、弗吉尼亚·伍尔夫和意识流小说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伟大的意识流小说和女性主义作家。研究伍尔夫常常从这两个角度进行;即意识流和女性主义角度。弗吉尼亚·伍尔夫出生于贵族家庭,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父亲是出版商和商人,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她具有丰富的创作灵感,成为意识流小说流派的代表人物。她的作品多以意识流写作风格见长,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一书中,伍尔夫用了大段的篇幅展现了内心意识也即心理独白,同时在片段化的书写中传递了作者的女性主义思想内涵。而在《海浪》中,作者内心独白描写技巧日臻完善。通过诗歌化的语言来书写小说也是《海浪》的另一大特色,整个作品富有音乐化、象征和隐喻的艺术风格,不拘泥于传统风格,展现了独具一格的文学艺术魅力。

三、意识流理论

意识流理论基于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理论得以构建。威廉·詹姆斯在其《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意识流理论:“即把思想比做一股流水的概念和意识汇合的观念。这些概念是把心理学词语变成艺术手法的试金石”。意识流理论的提出给文学创作和研究增加了新的词汇,让文学作者和研究者们能对人类精神领域中,内心深处深奥的、抽象的东西进行描述和研究。《意识流,文学手法研究》一书中是这样写道:“意识流小说应该被认为是一种主要挖掘广泛的意识领域、一般是一个或几个人物的全部意识领域的小说”。内心独白是意识流小说的主要写作手法,而音乐化是意识流小说的另一大写作手法。

“内心独白是在产生思想或印象的过程中、并且从头至尾都处于活跃状态的心灵的直接引述。它可以涉及全部意识的领域,也可以涉及意识的任何部分。它一般是一段内心的叙述,并且可以作为一个完整的单元而独立存在”。

在《意识流,文学研究手法》一书中,作者提到了人们不应忘记音乐化对意识流小说的重要贡献。而小说中的音乐化是基于法国的象征主义理论而产生的。19世纪,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热潮开始逐渐消退,而象征主义开始兴起。前期的象征主义理论提倡诗人通过象征、联想、隐喻等修辞手法来书写,通过意象来描绘内心世界。此后,保尔·瓦莱里提出了以音乐化为主要内容的象征主义理论。就概念而言,音乐化是指“诗的词语关系在读者欣赏时引起的一种和谐的整体感觉效果。其次,音乐化还指诗情世界和梦幻世界存在着的某种联系。”)关于音乐化,瓦莱里理论是这样认为的:“诗的世界”实质上是:语言(词)——意(形)象—感觉(情)三者之间的和谐、和拍的音乐化关系。此观点进一步深化了前期法国象征主义理论家波特莱尔的观点即:“自然界万物互为象征”,“最重要的是人的心灵与自然界之间也是互为应和、交流的”。

四、《海浪》的意识流解读

(一)内心独白

在《海浪》中,作者的意识像流水一样的,读者能够随着她书写捕捉到处于活跃状态的心灵感受。也就是作者的内心独白。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通过对话来转换他们的意识状态。进行心灵的交流。在珍妮和苏珊的对话中,草地、树叶、花梗、鸟儿和毛毛虫是是她们心灵感受到的东西,大自然的美好是两人交流的中心。路易斯的心灵感受到鲜花、泥土的芬芳和美好,在他的视野里,看到了一个小男孩,看到走向河流的男人们女人们,在路易斯的意识中流动的是人物、蝴蝶、树叶、花茎、小男孩和人,这些都融合在一起,他发出这样的内心独白:“我的头发是树叶子的,我扎根在地球的中心,我的身体是一株花茎”。伯纳德听着他们的对话中对大自然的内心独白,他被那些景象所吸引,他就提议说去到大自界去探险……。在散步回来后,苏珊的意识状态转移到她所熟悉的人物福洛丽,在大段的景物描写之后,小说第一次有了人物的描写,她描绘了福洛丽的被风吹起来的衣服还有福洛丽的爱人恩斯特,苏珊描绘了他们的动作行为包括吃面包、喝牛奶等等的动作,然后是苏珊的内心独白,她不怕热也不怕冷。作者对罗达,路易斯,伯纳德,奈维尔等人物的动作进行了书写,但是整个书写是通过心灵感受来完成的,而不是遵循传统的逻辑思维方式,所以读者会觉得没有情节或丈二摸不着头脑,同时,在书写的过程中伴随着人物的内心独白。如果说对人物行为动作的描写是一幅画中颜色鲜明的线条,那么心灵感受的诉说就是暗藏于其中隐晦的线条,这需要读者从明显的内容中剥离出来才能很好的理解,而且阅读时也不能像读传统的小说去寻找情节,按照传统的逻辑性、因果关系来理解小说,否则阅读就进行不下去。

不同于其他的小说,意识流小说并不刻意去描写一个完整的故事,可以说是没有故事的讲述和故事的发展等内容,《海浪》一开始从几个主人公的对话展开,人物的对话没有进行故事的讲述,而是通过人物意识流动展开整个小说内容。在人物的意识流动中充满了人物的内心独白,而且人物之间的谈话没有我们常见的因果、时间等逻辑纽带,而是随着每个人的意识状态而独立发展,这一点是意识流小说的独特之处。于是读者在阅读中,苏珊谈及离开家离开父亲在学校度过的第一个夜晚以及她的内心独白,她的眼泪和哭肿了的双眼、看到风吹雨打的灌木,她的心里都充满着恨,这些代表了她离开家和父亲的内心感受。然后她的叙述跳跃式的转移到兰波特小姐的描述,描绘小姐的衣服和坐在王后亚历山德拉的肖像下面的样子,这些描述都是通过意识的流动来完成的。路易斯的话语是按照自己的心理活动来展开,而不是为了承接苏珊的话语,路易斯谈到了去教堂的情景以及教堂里朗诵《圣经》时的感受,他的内心独白主要是基于这一点而发生。他说到:“我很喜欢…他平息了萦绕在我的震颤的、不光彩地纷乱的心上的灰暗乌云……”诵经使他从内心的黑暗走出来了,他进入了阳光之中。奈维尔的话语也是从内心活动开始,她的内心喜欢伯纳德讲故事,于是她一开始就是提议让伯纳德讲故事去。而她自己却躺着,在天与地之间展开自己的内心独白,于是,天上的云彩、地上的草叶、树丛,以及在路上行走的棒球手们是她内心独白的主题,蓝色和白色在内心留下深深的痕迹,他们吸引了她的注意力,也引发了她的内心感受,她的内心愿望是希望蓝色永远不消失,希望这一刻永远存在下去。在珍妮的谈话中,她也是这样,不是为了接续路易斯的说话,而是从自我内心独白开始说话,她的话语一开始就是谈及讨厌黑暗和夜晚,她说到清晨自己希望鸟儿的叫声唤醒她,希望一个星期是一个没有时间间隔的一个整天,然后她的思绪跳跃到图书馆,她阅读到的一首诗歌,想起来鲜花、野玫瑰和常春藤等,花儿献给谁呢,这个问题引发了她的内心挣扎,似乎自己遇到了障碍。在《海浪》中,内心独白始终贯彻在整部小说的内容中。

(二)《海浪》中的象征主义——音乐化

新一派的象征主义理论认为,音乐和文学作品是相通的,人们的感觉和文学作品中的遣词造句以及意象统一了起来,在作品中形成了心灵的共鸣,这是新一派的象征主义的主要内容。在《海浪》中我们也看到了很多这样的描述,是符合这个理论的分析的。在该小说中,在朋友们的对话中间,弗吉尼亚·伍尔夫对海浪进行了很多描述,这些描述穿插于人物的对话中间,显示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而在描述中的语言文字非常优美,不仅是充满诗意的,而且有音乐化的效果。作者对海浪的描写完全是散文诗一般的语言,和人的心灵感受融为一体,引发读者的共鸣,读者在读到这些诗一般的语言时会感受到海浪的美、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好。《海浪》中有几处描写了海浪,这几处的描写都穿插于人物的对话之中。第一次描写海浪,在作者的笔下,太阳升起了,显示一天的早晨到来了,海浪是多么美啊,海浪是蓝色和绿色的,海浪不停的冲击着海滩,在海滩上留下一道道痕迹,海滩上的礁石也在海浪退去后渐渐露出来,草地是清新的,露珠在草地上舞蹈,太阳光投下的阴影投射在露珠上,露珠像在舞蹈,有着黄色和红色斑点的鸟儿在欢快的歌唱,太阳照在房屋上,光和影在房屋的角落处留下像绿宝石一样的阴影,随着光线的增强,光线变成金色的线条,像一朵朵怒放的鲜花,而海浪的声音像音乐般澎湃激荡,不停地拍打着海岸,在花园中,在树上和灌木丛中鸟儿在唱歌,时而独唱,时而合唱,鸟儿们被突然出现的黑猫惊起,互相追逐,他们欢快的向上和向下翻飞,露珠、鲜花在阳光下泛着迷人的光芒……这一切就像抒情的蓝调音乐一样在敲打人的内心,让人产生舒缓、愉悦的情绪,通过激发人的这些内心感受,让读者认同海浪的美好。第二处描写海浪,作者写到:“太阳升起来了,黄色绿色的缕缕光线洒落在海边,给饱经风霜的小船的船舷镀上了金色的光辉……”在作者笔下,小动物们是合唱团里的成员,在大自然这个礼堂中进行着歌唱表演,灌木丛中,树叶、鲜花、露珠,光与阳光、阴影等的描写很像作者在画出清晨的海滩场景,这个作用虽然是静态的画面,但是对于人的心灵感受来说,生动的散文诗一般的描写就像潺潺流水的抒情音乐给人宁静愉悦的感受,此时,语言文字的力量和音乐的艺术效果是相通的,读者的感受和大自然相应和。作者描写了阳光、海滩、海浪、小鸟、灌木、树叶、花瓣、光与影,这些是大自然的基本元素。在描述中,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联想、象征等传统的象征手法来书写,引发读者情感的共鸣。

五、结语

黑格尔特别强调心灵在艺术作品中的作用,他认为艺术作品只有赋予了心灵方面的元素,才有生命力和美,在《美学》一书中他说到:“美的艺术用意在于引起情感,……即引起适合我们的那种情感,……”。在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中,都是如此。在《海浪》中,作者通过意识流写作手法,展现作品中人物的心灵感受,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并达到了很好的美学效果。同时,黑格尔也提到外部的世界是人的观察对象,人们通过观察外部世界认识自己,《海浪》中作者首先展开了内心世界的书写,并且描写了内心感受和大自然的契合,从而让读者反躬自省,更加真实的认识自己,在情感上引起共鸣,同时心灵和大自然的契合又在美学方面将作品推高到新的高度,在一点是非常独到的,也是意识流小说和弗吉尼亚·伍尔夫魅力所在之处。《海浪》中作者在多处对海浪的描写是栩栩如生的,显示出象征主义音乐化的效果。在作者笔下,在《海浪》中,音乐、美学和文学的艺术效果已经融合在一起了。

猜你喜欢
意识流象征主义伍尔夫
中国古代“飞翔”意象审美意识流变史建构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伦敦风景》中的情景交融
当边缘遇上意识流——写在吕红《美国情人》发表十周年之际
To the Light House—A Journey of Life from Moments to Eternity
《阿甘正传》中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
比较文学视域下莫言小说独创性探索分析
荻原朔太郎象征主义诗学略论
法国象征主义诗人与英国象征主义诗人的比较研究
论张爱玲《金锁记》的思想艺术
《喧哗与骚动》中首章非线性叙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