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肉鸡养殖保健要点

2022-11-21 15:30朱志芳任志友张智
北方牧业 2022年13期
关键词:肉鸡日龄鸡群

朱志芳,任志友,张智

(邢台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河北邢台 054000)

在我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大背景下, 家禽养殖行业面对禽病复杂多变难题,依赖药物治疗途径难以为继, 必须转变原有观点到保健思路上,通过加强饲养管理促进家禽保健福利,在保障家禽健康的前提下,可持续拓展收益空间。

1 蛋鸡保健要点

1.1 产蛋高峰期发病原因

1.1.1 青年鸡得过影响免疫力疫病(支原体、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等),且病程比较长,降低了新城疫、流感的抗体水平,但当时没有发病。

1.1.2 鸡群产蛋初期,身体发生急剧变化:发育的输卵管、卵巢占腹腔1/3 空间,鸡群呼吸频率加快,需氧量大,打破了原本的生物钟。 加上鸡舍内通风不好,氨气味过大,鸡群体质弱而发病。

1.1.3 产蛋期间光照没有遵循原则给光 (每周30 分钟递增),而是一步到位,导致鸡体雌激素分泌过盛、双黄蛋增多,产蛋量快速上升。 鸡蛋带走鸡体内部分新城疫、流感抗体,降低了机体水平,同时鸡群又没有及时补充营养而发病。

1.2 养殖关键环节控制

1.2.1 优质鸡苗: 选择的种鸡场应不存在鸡白痢、支原体病、马立克氏病、白血病、血管瘤等免疫抑制或者垂直传播的疫病。

1.2.2 优质饲料:所选饲料应性价比高,并且霉菌、沙门氏菌不超标。

1.3 鸡群免疫及疫苗保存

1.3.1 活苗保存温度在0℃以下,使用时要真空开启。

1.3.2 使用饮水、点眼免疫方式时,要同时增强鸡舍湿度,可降低疫苗反应。

1.3.3 油苗在0℃~5℃的环境下保存,使用时应先放在鸡舍内预温, 一般需达到35℃~36℃,既可减轻应激反应,又有利于疫苗吸收。 否则注射部位易出现游离的肿块,疫苗吸收不良,不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

1.3.4 接种疫苗时要注意防止疫苗之间产生拮抗:如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接种需间隔10 天才能进行免疫。

患支原体病、 沙门氏菌感染的鸡群免疫时易引起免疫失败。

1.4 育雏期控制

1.4.1 消毒: 鸡舍熏蒸消毒时, 首先要预温25℃,否则消毒不彻底。

1.4.2 消毒液要几种成分交替使用, 使用时用温水稀释效果好。

1.4.3 进雏时鸡舍温度:进雏时,鸡舍温度应控制在32℃左右。 如果鸡舍内温度过高,鸡雏会出现甩鼻现象。

1.4.4 开口水: 水温要控制在18℃~21℃,水中加多种维生素、葡萄糖;饮水要少添勤添,每次饮水不要超过3 小时。

1.4.5 开口料:开口料最好在出壳24 小时后使用合适,有利于卵黄的吸收。

1.4.6 开口药:主要防治沙门氏菌、支原体感染,且使用的药物不伤肝肾。 育雏第二天用药最好,因为第一天部分鸡不认水,易引起部分饮水的鸡雏用药量过大导致中毒、痛风等症状。

1.4.7 育雏光照:前3 天强光20~30 勒克斯,4 日龄到1 周龄生长阶段的鸡,光照强度开始趋暗, 保持15~20 勒克斯,1 周龄后光照强度逐渐减弱至10 勒克斯。

2 肉鸡保健要点

2.1 肉鸡疾病问题分析

2.1.1 肉鸡容易过料

鸡群受光照刺激, 分泌胃酸过多, 食欲增强,采食量超标,肠道蠕动过快,易改变肠道pH值成为酸性环境,导致胰腺消化液分泌不足引起过料。

2.1.2 肉鸡全年易引起呼吸道症状

肠道的酸性环境使饲料中的氨基酸代谢异常,增加了鸡的肾脏负担,肾主下水,肺主上水。鸡群出现白色稀便,过料,呼吸道症状。

鸡群免疫后,肠道的酸性环境破坏了疫苗,免疫反应降低,免疫应激引起呼吸道症状。

鸡群密度大,运动量不足,鸡舍缺氧,湿度低,空气干燥,灰尘大都易引起呼吸道症状。

2.2 养殖关键环节控制

2.2.1 鸡舍消毒: 进雏前鸡舍熏蒸消毒时鸡舍温度一定在25℃以上、湿度50%以上,熏蒸消毒效果才会好;消毒液喷雾消毒时喷雾的用水温度控制在50℃左右。

2.2.2 鸡舍温度控制: 进雏时温度控制在36℃,湿度70%以上;每天降低1℃,第5 日龄32℃,6、7 日龄不变。 每个阶段保证温差浮动不过大,循序渐进。

2.2.3 光照:第1 日龄24 小时光照,第2~7日龄闭光1 小时,第8 日龄以后每天减2 小时光照,直至19 小时光照,35~36 日龄开始每天增加2 小时光照直至24 小时。

2.2.4 开口水温度应在18℃~21℃最适合,以防止鸡洗澡;开口料应在雏鸡出壳12~24 小时食用,开口药最好第2 天用最适合。

2.2.5 定时定量饲喂,一天4 次。

2.2.6 标准湿度不要较标准偏低。

在做好上述要点前提下,日常观察可见鸡粪便保持干湿适中,成堆又不稀,表明保健工作较好。

科学的饲养管理和防疫是保证养殖保健成功的关键,否则即使应用更好更多的药物也只能管眼前不管长远,禽病也容易反复发生和反复治疗,导致家禽生产性能下降。 家禽养殖者应注重保健细节,降低饲养成本,减少疾病发生,促使效益最大化。

猜你喜欢
肉鸡日龄鸡群
给肉鸡带上小眼镜 性格变温柔还长肉
影响鸡群均匀度的原因及改进对策
性成熟前不同日龄伊拉兔睾丸和附睾形态学与组织学特征
后备母猪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鉴定初情日龄的可能性研究
画里有话
鸡场免疫失败的原因及注意事项
鸡群日常的观察与应对
国内首个肉鸡全基因组选择育种联盟成立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