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心战谋略十法

2022-11-21 16:21
孙子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谋略孙子兵法敌方

修 齐

《孙子兵法》重心战,在《军争篇》中鲜明地提出了“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的心战思想,其心战谋略在各篇中都有生动体现。

战争不仅是实力的对抗,也是心理的较量。无论是斗智还是斗勇,都离不开斗心。战争中获胜的一方,最后时刻往往不是从肉体上消灭了对手,而是从心理上压垮了对手。当今时代,心理较量仍然是对抗双方战前、战中博弈的重要战场,更是影响战事开启、战场走势、战争结局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孙子的心战谋略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孙子兵法》学习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总结归纳了孙子心战谋略十法。

一、“非战”屈心

《孙子兵法·谋攻篇》曰:“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在孙子看来,通过非战争手段施加的压力迫使对手折服、妥协或服从,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这个“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不经过直接交兵就能使敌人屈服的过程,说到底是一个从心战到心胜的过程。对处于攻势的一方来讲,通过诸多非战争手段的运用,让对方充分认识到武力抵抗的无用和带来的可怕后果,进而放弃抵抗,屈从对方的意志。对处于守势的一方来讲,通过诸多非战争手段的运用,让对方充分认识到己方的抵抗意志、“坚不可摧”的实力和攻方用兵可能付出的可怕代价,迫使对方知难而退,放弃战争。在这个过程中,谁在心理的较量上占据了上风,谁就更可能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手段有哪些呢?孙子给我们提供了基本的思路:伐谋,伐交,伐兵。《孙子兵法·谋攻篇》曰:“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所谓伐谋,就是通过一些谋略手段的运用,充分展示己方的力量、决心和意志,包括兵力调动、军事演习、战争动员,以及制造和利用敌方内部的矛盾,等等,让敌方感受到强大的军事政治压力,进而动摇依靠军事手段解决问题的意志。所谓伐交,就是通过“合交”“交合”,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或军事同盟关系,变一国对抗一国为多国对抗一国;或通过外交努力,削弱他国对敌方的支持,最大限度地孤立对手,迫使其放弃抵抗或发动战争。比如,战国后期六国的合纵策略、秦国相应的连横对策,都曾是成功的伐交实践。当今世界,伐交谋略扩展到了各个领域,经济战、金融战、能源战、科技战、交通战、舆论战等手段,频频登场,具有越来越强的“杀伤力”,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心战威力。

当然,伐谋、伐交的实际成效,往往是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作支撑、为后盾的,或是建立在伐兵、攻城的现实威胁之下的。伐兵,在孙子看来绝不是上策,但如果把它放在“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或谋略框架之中来看,一定的伐兵动作有时也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说,“非战”并不是百分之百的不动干戈。“非战”语境下的伐兵,带有明显的警告性、震慑性,即通过有限度地运用军事手段,给敌方心理上施加更现实、更具象的压力,迫使敌方丢掉幻想,放弃抵抗,接受己方的主张。

二、“以害”攻心

《孙子兵法·九变篇》曰:“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在孙子看来,要使诸侯国屈服,就用它最厌恶的事情去伤害它。这里,“屈”是要实现的目标,也就是让诸侯国从心理上屈服;“害”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也就是实施心理攻击的手段。说白了,就是敌方怕什么就给它来什么。比如,敌方怕围城,就坚决地实施围城;敌方怕来不了援兵,就坚决阻断它的援兵;敌方怕断了水源,就坚决地断它的水源;敌方怕断粮,就坚决断它的粮道;等等。当年秦将白起坑杀40 万赵国降卒,既说明了战争之惨烈、白起之残忍,也不能否认这是秦国对赵国君臣乃至其他五国实施的震慑力极强的攻心行动。

《孙子兵法·九变篇》曰:“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孙子为什么把戒“五危”强调到如此重要的程度?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可能就在于,具有“必死”“必生”“忿速”等特点的将领,性情偏执,心理脆弱,素质构成失衡,很容易被对方抓住利用,而导致“用兵之灾”。比如,“忿速”者容易失去理智,如果敌方抓住这些心理弱点“以害”,必定是致命性的一击。

三、示弱骄心

骄兵必败,这是历史的规律与殷鉴。《孙子兵法·计篇》提出了“卑而骄之”的诡道之法,就是说对谦慎的敌人,要设法让他骄横起来。人一骄横,心理就会变得漂漂然,往往高估自己、轻看别人,遇事容易头脑发热,盲目冲动。那么,如何让谦慎的对手骄横起来呢?孙子同样在《计篇》中给出了思路,那就是示弱于敌:“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孙子的后人孙膑在马陵之战中,就是运用孙子“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的原则大败庞涓的。此战,孙膑抓住庞涓一向骄横、蔑视齐军的弱点,通过减灶示弱,大打心理战,让庞涓变得更加骄狂。一心要抓住孙膑的庞涓,心理严重失衡,他丢下步兵和辎重,只带1 万名骑兵马不停蹄地追击“溃逃”的齐军,最后钻进孙膑在马陵道设下的伏击圈,上演了一出自己被射杀、魏军全军覆没、太子申被俘的战争惨剧。

示弱只是一方之愿之举,要想让对方上钩,还必须如孙子在《计篇》所言“利而诱之”。在《军争篇》中孙子再次强调“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可见“利诱”之措不可或缺。孙膑“减灶示弱”计划的最终得逞,关键就在于抓住庞涓急于歼灭齐军特别是擒获孙膑的心理,用“巨利”蒙蔽了他的双眼,让他只看到了千载难逢的“战机”,而对其中的真伪与凶险不愿去作理性的思考与判断,甚至不惜孤注一掷,甘愿冒险而为。

当然,示弱于敌,重在逼真,绝不能露出任何破绽。明人李贽在《孙子参同》中强调:“以利动之,以形示之,以乱与人,使敌人但见吾之为怯,而闻吾之为弱也。”战国时期的赵国良将李牧守卫北部边疆,面对进犯的匈奴军队长期闭城示怯,不仅受到朝廷的指责和调离,甚至连赵国的边防官兵也认为自己的主将胆小怯战。李牧重新履职后加紧练兵布阵,但仍不“悔改”前策,一如既往示怯于敌,而就是在不断的示怯中,骄狂的匈奴单于变得更加骄狂,在后来赵军出其不意的猛烈反击中阵脚大乱,前来进犯的十万匈奴大军全军覆没,单于远遁,十年内不敢靠近赵国边境。这足见李牧示怯的定力与功力。

四、激怒挠心

《孙子兵法·计篇》提出了“怒而挠之”的用兵思想。在孙子看来,敌人易怒,就骚扰他。喜怒哀乐是人的本性,但怒是一种坏情绪,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所以,孙子在《火攻篇》特别提醒君王将帅“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他还特别警告为将者务必修将德、戒“忿速”等“五危”。孙子正是深知易怒的危害,才在重视“治怒”的同时,强调通过有效的手段把敌方将领的怒气激发出来,让其怒而失态、失智、失措。

当年蜀魏对垒中,司马懿率领的魏军坚守大营拒不出战,诸葛亮无论如何叫阵,司马懿就是不理。为了把魏军“调”出来,诸葛亮运用了孙子“怒而挠之”的谋略,派人给司马懿送去女人的衣服,嘲笑他像女人一样胆小怯战。但聪明的诸葛亮也有糊涂的时候,此计用在别人身上或许奏效,而用在司马懿身上注定是枉费心机,老道的司马懿一看就知是诸葛亮的激将之法,不仅自己坚决不出战,还搬出朝廷来制止急于出战的魏将。不过,像司马懿这样熟读兵书、身经百战、智慧超群的人毕竟凤毛麟角,历史上被对方激怒而贸然行动、最后损失惨重的君王将帅并不少见。

隋朝末年,督运粮草的礼部尚书杨玄感起兵造反,得到广大民众的积极响应和支持,起义军很快攻占东都洛阳。隋炀帝闻讯,紧急调集兵力予以围歼。杨玄感采纳部下建议,决定放弃洛阳,直取潼关,进入关中,开永丰仓赈济百姓,赢得人心,以关中为落脚之地,再伺机东进,争夺天下。杨玄感大军取潼关必经弘农(今河南陕县),该县太守杨智积对属下说,杨玄感被迫放弃洛阳是因为我援军即将赶到。我们应该把他们拖在这里,待援军到来后一举消灭他们。当杨玄感大军经过弘农,准备绕城而过时,突然杨智积高高站在城头,对着杨玄感破口大骂,语言污秽之极,不堪入耳。杨玄感大怒,立即命令大军停止前进,将弘农城团团包围起来。杨玄感的部下认为杨智积使的是激将法,苦苦相劝杨玄感追兵就在身后,此城非逗留之地。杨玄感道:“量一小小城池,能奈我何?待我捉住杨智积匹夫,以泄我心头之恨!”怎奈杨智积早有防备,一连三天过去,城未攻克。这时传来“追兵已接近弘农!”的飞报,杨玄感大吃一惊,这才慌忙撤去包围,向潼关进军,但为时已晚。边撤边战的杨玄感部队很快被隋军打散,最后只剩下他和弟弟杨积善二人。杨玄感又悔又恨,让弟弟杀死自己后,弟弟也举剑自刎。这正是:一怒酿成千古恨!

五、造乱分心

《孙子兵法·计篇》强调“乱而取之”,意指敌人混乱就攻取他。这里,孙子实际上说的是一个选择攻击目标或攻击时间的问题,核心点就是利用敌人的混乱状态。在孙子看来,处于混乱状态的敌人战斗力最低,是最好攻取的。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便可发现,处于混乱状态的敌人,给人的感觉是形乱,而隐藏在形乱背后的是心乱,这是根本之乱。也就是说,心乱导致了形乱,而形乱又推波助澜加重了心乱。所以,孙子又在《势篇》强调“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就是说在混乱状态中作战,要努力保持部队的严整,防止出现混乱。与此同时,孙子又进一步提出“治乱,数也”。还在《军争篇》强调:“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对此,张预注:“善治己之心以夺人之心。”从中可以看出,孙子一方面重视战场上利用敌人之乱,另一方面警惕己方出乱,既要求努力适应战场之乱,以治待乱,又强调采取措施治乱防乱。这些都是“斗心”之略,“治心”之举,“稳心”之要。

在“乱”这个问题上,孙子不仅强调坐等敌人之乱、妙用敌人之乱,而且要求采取措施制造敌人之乱。这正所谓“致人而不致于人(《虚实篇》)”。孙子在《计篇》中要求:“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在《虚实篇》中要求“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这些都是调敌、扰敌、乱敌之策。在《九变篇》提出的“役诸侯者以业”招法,就是用诸侯不得不做的事情去驱使他,让他忙于应付,疲于奔命,同样是乱敌之举,更是心战之措。

另外,《孙子兵法》十三篇,唯独把“火攻”这一具体的作战样式长篇大论、独立成篇,看出了孙子对火攻的青睐。孙子为什么如此重视火攻?这固然与当时的军事水平和作战环境、条件有关,而在笔者看来,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火攻可以乱敌,能够在敌人心理上产生强烈的震撼力,从蜀吴彝陵之战的过程和结局即可见一斑。

六、善俘化心

春秋战国时期,虐杀俘虏是战争中的常态。大量屠杀俘虏,虽然有可能对敌方起到强烈的震慑作用,但也可能会引起敌方的强烈反弹,表现在战场上官兵就会拼死作战,誓死不当俘虏;体现到道义上,就会引起社会的愤慨,失道寡助,遭到谴责与孤立;体现到双方的关系上,就会形成解不开的疙瘩、难以化解的仇恨,其害无穷。孙子站在人类道义的制高点上,从心战谋略的视角思考战俘问题,鲜明地提出了厚待俘虏的政策。《孙子兵法·作战篇》曰:“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在孙子看来,厚待俘虏,既可消除他们的反抗心理,也可使敌方部队受到震撼。如果把这些降卒编入己方部队,战场上他们会拼命报答;如果遣散释放,他们也会成为最好的宣传员,起到瓦解敌军的作用。从中可以看出,孙子“卒善而养之”这一划时代的伟大思想,既是一种“道胜”思想,也是一种“心胜”谋略。

七、避时制心

《孙子兵法·军争篇》曰:“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按照现代解释,士气是维持意志行为的具有积极主动性的动机,是“驱使战斗群体中的成员投入战斗的心理力量”。对方士气最高涨的时候,也正是心理最强劲、最坚韧的时候;相反,对方士气最低落的时候,也正是心理最疲惫、最脆弱的时候,避开了对方的“气峰”,也就避开了对方的“心峰”。从这种意义上讲,“治气”也是“治心”,“夺气”也是“制心”,应该把握的“气战”规律也是应该遵循的“心战”规律。

八、“斩首”摧心

现代战争中的“斩首”概念是由英国的军事理论家富勒提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他提出以攻击敌方指挥系统为首要目标的“瘫痪攻击”,亦称“斩首攻击”。现代远程打击兵器和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为“斩首行动”提供了十分高效的手段和条件。“斩首行动”之所以受到青睐,不仅因为这种军事行动作战规模、附带杀伤可控,关键是对有关方和国际社会能够产生强大的震慑威力和寒蝉效应。可以说,“斩首战”也是心理战。

“斩首”概念、“斩首”理论虽然产生于现代,“斩首行动”也是在信息化条件下屡试不爽、大显神威,但如果追溯历史就不难发现,2500 多年前的孙子已经提出了这种作战的雏型。他在《孙子兵法·九地篇》中指出:“故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这里的“千里杀将”,不正是今天的远程精确“斩首”?“巧能成事”之中,不正包含着心理震慑的独特力量?要说人类心理战理论的鼻祖,当数中国古代大军事家孙子。

九、“限知”稳心

《孙子兵法·九地篇》曰:“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利,勿告以害”。长期以来,孙子的这些“限知”思想,受到许多人的质疑,被后人广为诟病,以致被断定为《孙子兵法》这部伟大军事著作的“败笔”所在。

孙子的这些“限知”思想真的是“愚兵”之策吗?在笔者看来,这些思想恰是孙子的高人之处。试想,孙子作为一个思想先进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能容忍自己的军事著作中有如此消极腐朽的内容吗?显然不可能。那么,孙子的这些思想本意何在?智慧何在?说到底就是为了稳心。当时的士卒成分复杂,都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认识水平、自觉意识、自控能力都比较差,心理比较脆弱,让他们对出国作战、深入敌境的困难情况、复杂局面了解过多,不仅不利于保密,更不利于稳定军心。所以,“限知”既是孙子在特殊背景下的无奈之举,也是稳心留人的智慧之策。

十、治气强心

心战,既要善攻,也必须能守;既要攻心有方,还必须强心有策。对己方军队的治气强心,《孙子兵法》不仅提出了“令之以文,齐之以武”(《行军篇》)的治军总方略,而且为我们提供了具体的思路与对策。比如:

“修道而保法”。在《计篇》,孙子把“道”列为预测战争胜负的“五事”“七计”之首,指出:“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在孙子看来,有道的君王,民众才会真心拥护、铁心维护,才会在战争中不畏惧危险,心甘情愿地为之赴汤蹈火;有道的战争,民众和士卒取胜的底气与信心才足。这无疑抓住了治气之基、强心之本。

“施无法之赏”。孙子在《作战篇》提出:“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提倡用丰厚的物资奖励英勇杀敌的士卒,激励部队的士气。他要求关心爱护士卒,在《地形篇》指出:“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特别是在《九地篇》要求敢于打破常规,“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以达到“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的境界。

“投之亡地”。孙子在《九地篇》提出:“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在孙子看来,处在“亡地”和“死地”的士卒,心理不但不会崩溃,反而是热血迸发、奋勇向前、拼死求生的时候,士卒陷入包围就会竭力抵抗,迫不得已就会拼死战斗,身处绝境就会听从指挥。在这里,孙子“玩的不是心跳”,而是实实在在的顶级心战。

猜你喜欢
谋略孙子兵法敌方
少林韦陀十八手
中西文化的关键性差别
施明敬
水果大作战
孙子兵法与商业战争
小罗汉拳技击术(上)
浅谈《三国演义》
罗汉神打 (下)
谋略至上必然导致战略失败
生活三十六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