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商业银行跨境人民币报送与核查

2022-11-21 16:15金砭编辑白琳
中国外汇 2022年5期
关键词:国际收支收支核查

文/金砭 编辑/白琳

商业银行应全面梳理跨境人民币业务与渠道,做好相应数据采集和报送,完善报送系统功能,做好跨境人民币报送工作。

跨境人民币政策的不断优化与业务的持续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报送数据。随着跨境人民币业务的蓬勃发展,跨境人民币数据报送的内涵和范围也更加丰富和广泛。本文对跨境人民币报送的框架、跨境人民币收支信息的报送、跨境人民币收支数据的核查等进行梳理和解析,为商业银行做好跨境人民币报送工作提供借鉴。

跨境人民币报送的框架

中国人民银行在2018年专门编写出版了《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统(RCPMIS)操作和信息报送指南》(以下简称《报送指南》),与人民银行在日常报送管理中发布的通知、培训文件等,共同构成了跨境人民币报送体系。

报送范围

《报送指南》共列举了30余类需报送的报文信息,报送的内容可归纳为4类:第一类是收支信息,包括人民币跨境收支信息、涉外资金境内支付结算信息、境外主体之间主体划转业务信息、人民币相关外币收支信息等。收支信息不只报送人民币,部分涉及外币的业务(如以人民币计价外币结算的货物贸易收支、部分跨境投融资业务等)也需要报送。第二类是合规登记类信息,包括企业激活信息、跨境投融资信息、担保及履约信息、跟单结算及贸易融资信息、跨境购售信息、跨境双向资金池备案信息等。第三类是账户信息,包括涉外资金专用账户(外债、资本金、境外放款、跨境双向资金池专户等)、非居民机构人民币账户等。第四类是账户余额及证券持仓类信息。

跨境人民币报送内容基本涵盖了现有的跨境人民币业务范围,并包含了由人民银行实行本外币一体化的宏观审慎管理的业务,如境外放款和全口径跨境融资等。

报送时限

跨境人民币的报送时限要求分为四类:一是业务办理次工作日内,如人民币跨境支出信息等。二是业务发生5个工作日内,如人民币跨境收入信息、账户开关户信息等。这一类信息要特别注意的是,5个工作日包含业务发生当日,即报送截止日为T+4。三是月初5个工作日内,如各类账户的余额信息、证券投资的持仓信息等。四是需业务发生前要报送,比如跨境激活信息、对内投资合规信息和对外投资信息等。

跨境人民币收支报送和国际收支报送的差异

一是企业基本信息的备案方式。企业办理首笔跨境人民币业务前需在主报告行办理企业激活,填写《企业信息情况表》,首次激活后,企业在任何一家银行网点办理业务均无需重复办理激活。企业在任何一家银行网点首次办理跨境业务前,均需要填报《组织机构基本情况表》。此外,境外企业在境内银行办理收支无需办理激活,但需建立《组织机构基本情况表》。

二是对于跨境收支的数据采集口径、采集要素及申报单据。跨境人民币报送中的跨境收支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交易,跨境收支信息从境内主体的角度报送,跨境人民币的收支信息报送基本采取了国际收支框架,如使用了国际收支的交易编码体系,但在具体的数据报送中存在如下差异:

(1)数据口径。跨境人民币报送中将非居民机构境内账户与境外的往来及非居民机构境内账户间的往来纳入人民币境外主体之间资金划转业务信息中报送,而非跨境人民币收支中进行报送;该类业务在国际收支报送中纳入跨境收支报送,非居民机构境内账户间的往来则无需报送。另如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项下境外投资者将资金用于境内证券投资的,国际收支明确其NRA账户(即证券托管账户)资金在境内的收支不用报送,但该业务需报送跨境人民币收支信息。

(2)采集要素。跨境人民币相比国际收支多采集了交易对手银行、货物贸易项下物流明细等要素信息;国际收支相对跨境人民币多采集了收付款类型、资本项目下外汇局业务编号等要素。此外,国际收支对于境内居民个人等值5000美元以下的跨境收支仅需采集基础信息,跨境人民币则无此金额区分。

(3)申报单据。国际收支采取标准化申报单据,如《境外汇款申请书》《涉外收入申报单》和《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跨境人民币使用《人民币跨境结算收/付款说明》作为报送单据,且在便利化项下,跨境人民币可以不填写收付款说明,仅凭收付款指令办理业务。

跨境人民币报送的注意事项

第一,企业激活是大部分业务数据报送的基础。包括合规登记、涉外资金账户开立及跨境收支的报送等,建议银行为企业办理相关涉外资金专用账户开立或者跨境收支等业务前,先办理企业激活。

第二,部分外币业务需要报送。实行宏观审慎管理的业务,如境外放款或全口径跨境融资项下业务需报送外币信息,包括跨境信贷融资信息和跨境收支信息等。且境外放款业务一般为关联公司间借贷,还需在收支报送前根据借贷双方的关系或集团内部的跨境投融资关系报送对内直接投资合规登记或者对外直接投资合规登记信息;纳入全口径跨境融资外币跟单结算、融资性内保外贷等也需报送在RCPMIS系统中。根据《关于进一步优化跨境人民币政策 支持稳外贸稳外资的通知》(银发〔2020〕330号),外债的提款币种和签约币种可不一致,对于以人民币签约,但以外币提款和还款的外债业务也需报送跨境人民币收支信息。

第三,部分业务存在逻辑校验关系。如对于资本类的业务,存在报送中的“先登记后汇兑”要求,即在报送跨境收支前要报送相关合规登记信息。如外商投资企业接收一笔境外股东的投资款项,报送收入信息时企业除需办理激活之外,还需报送对内投资性合规登记信息,企业的人民币资本金账户还需报送涉外资金专用账户信息。上述信息报送完毕后,跨境人民币资本金入账后报送的跨境收入信息才能成功报送。再如外商投资企业使用人民币办理利润或分红汇出,前期企业可能接收的为外币投资资本金,但使用人民币汇出利润或分红前,需补报对内直接投资合规信息。

跨境人民币收支信息的报送

跨境人民币收支信息是跨境人民币报送体系中的基础性报送内容,跨境人民币中的“跨境”也主要体现在收支的跨境场景中。跨境人民币报送中的跨境收支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交易。除了便利化业务之外,跨境人民币收支需客户填写《跨境人民币收/付款说明》作为申报单据,该申报单据由银行指导客户填写。收付款说明涵盖的要素实际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基础信息,另一部分为申报信息。基础信息涵盖了申报人名称、组织机构代码、收付款金额及收付款日期等基本交易要素。申报信息包含了物流明细(货物贸易项下)、交易编码(非贸易项下需填写)、交易附言、交易对手国别等描述交易性质的要素。

申报信息要注意交易编码的填写。与国际收支申报单据的不同在于,一是货物贸易项下不填写交易编码,填写物流明细;二是不同交易背景的交易编码填写在对应栏位下,不可填混;三是跨境人民币收付款说明的交易编码不限2个,一笔跨境收支包含多种交易背景的,国际收支的交易编码最多可以填写2个,但跨境人民币收付款说明的交易编码可超2个。对于RCPMIS系统中需要报送的要素,但跨境人民币收付款说明中没有具体填写栏位的,建议可以统一放于“备注”栏位,如业务编号、境外结算银行、交易对手常驻国别以及交易附言信息等。

跨境人民币收支数据的核查

跨境人民币收支数据的核查建议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一是查阅RCPMIS系统中提示的迟报和异常数据。商业银行可以登陆RCPMIS系统“公共查询”模块,查询银行迟报及异常业务信息。

二是与国际收支、业务台帐进行匹配核查。通过将跨境人民币报送的数据与国际收支的具体申报要素中相同的要素,如交易编码、交易附言、交易对手、交易对手常驻国别、收支日期等进行匹配核查,发现跨境人民币报送数据和国际收支数据在具体申报要素方面的差异,同时与业务台账进行匹对,核查是否存在漏报迟报等情况。

三是对跨境人民币报送数据自身进行核查。如核查业务编号是否符合业务类型、交易附言与交易编码的一致性、交易附言填写的规范性及逻辑性、国别的准确性等。同时对某一时间跨度内的数据进行批量比对排查,如交易双方都相同的业务的交易背景是否保持一致,同一交易对手是否报送在同一国别等。此外,还应核查数据报送状态,查看数据是否为“新增成功”或“更新成功”(修改后的数据)等。

综上,商业银行要做好跨境人民币报送工作,一是要全面梳理涉及跨境人民币的业务与渠道,做好相应数据采集和报送,防止业务迟报漏报;二是要加强跨境人民币报送队伍建设,做好数据报送政策的培训与传导,确保报送要求的及时传导与有效执行;三是完善数据报送的事后核查检查及差错考核问责机制,通过考核督导提升数据报送质量;四是完善报送系统功能,包括通过直连报送、增加系统校验功能等提升数据报送效率,减少因人工报送引起的差错。

猜你喜欢
国际收支收支核查
独立软件体系核查要点浅析
浅谈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
食品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期间核查实施方法
我国国际收支对通货膨胀传导机制的经济计量性检验
2015全国土地出让收支现“双降”
走进邮箱来 理财更容易
逾六千家政府网站关停整改核查再升级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收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