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背景下红色文化传播路径探索

2022-11-21 16:41卞小燕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16期
关键词:总台铁军盐城

卞小燕

(作者单位:盐城广播电视总台)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建设、改革等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所创造的珍贵的精神和思想遗产。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特别强调要把红色资源管好、用好、护好,加强红色资源的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达到生动传播红色文化的要求。盐城是全国有名的革命老区,也是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留下了大量珍贵的红色基因和鲜明的红色回忆。盐城广播电视总台持续以红色资源为依托,以媒体融合为载体,充分利用本地红色资源,挖掘其深刻内涵、精神特质与时代特征,搭建“红色大讲堂”“铁军红色电台”等平台,让盐城红色文化更加具有价值效应,使盐城红色文化焕发时代光芒。

1 开展大型新闻行动,以新闻的方式讲述红色故事

传播红色文化是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一项重大内容,它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巨大价值,使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补充,在思想上引导和影响受众,使政治认同得到凝聚,使文化传承得到推动[1]。盐城广播电视总台坚守党媒政治属性,在以新闻方式讲述红色故事时,使红色资源的内在价值得到充分挖掘,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得到极大丰富,推动红色文化与时俱进,潜移默化传递红色气质与红色文化基因,从中汲取前进力量。

目前,盐城共有红色遗存遗址248处,以烈士命名的镇村128个,潘黄镇、特庸镇、佳富村、正茂村……这些名字早已融入大地血脉、扎根人民心中。作为地方主流媒体,盐城广播电视总台有义务、有责任牢记、弘扬革命英雄文化,打造“叫得响”“立得住”的传播产品,引导社会风尚,振奋民族精神。2018年起,盐城广播电视总台电视栏目《盐城新闻》和广播新闻同步开设“传承党的血脉 烈士命名镇村行”专题专栏,以128个烈士命名的镇村的红色资源为基础,开展大型新闻行动,深度挖掘新四军的“铁军精神”“铁血传奇”以及盐阜大地的沧桑巨变,推出《步凤镇:让“红色种子”世代相传》《滨海县东坎街道三烈村:桃园三烈士 精神永不朽》等100多篇系列报道。2019年,盐城广播电视总台开展“不忘初心、增强四力”主题教育实践,由总台班子成员带队挂钩以烈士命名的镇村,实地感受以烈士命名的镇村的发展新面貌,挖掘当地群众与国家同命运、共成长的故事,先后推出数十篇系列报道,讴歌盐城在党的领导下扬帆奋进、日新月异的光辉历程和辉煌成就,激发了全体人民的爱国爱党热情。

2021年,《盐城新闻》栏目联手各县(市、区)融媒体中心,策划推出大型融媒新闻产品《初心·答卷》,寻访盐城境内最具代表性的20个红色地标,全方位、多角度追寻红色盐城的历史根脉和精神图谱,推出《阜宁羊寨:华中抗战的里程碑——中共中央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旧址》《阜宁陈集:停翅港新四军军部旧址》等20篇报道,并通过“电视新闻报道+短视频”的形式,在电视频道、客户端、公众号、视频号推送,全网点击量突破200万,引起热烈反响。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还通过对60多位老兵的走访,选择了12位深藏功与名的宝藏老兵作为《寻找身边老英雄》系列节目的素材,礼赞英雄事迹,赓续盐城红色血脉。这些老英雄都已90多岁,其中96岁的王俊19岁入党,与妻子周琳一起征战南北,重伤多次,先后两次荣获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章,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抗战之歌。节目组创意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组合模式,在客户端广泛发布有奖征集消息,寻找线索、故事和图片,吸引市民关注;电视专题片以广大市民共同“寻找”为线索,通过组合“我眼中的英雄”碎片,最终丰满呈现英雄故事和革命精神,创新讲述方式,炒热传播看点,引发了收视高潮。

有资料表明,在盐城市域范围内,新四军和敌人浴血奋战4700余次,牺牲于抗战和解放战争的盐城籍新四军战士就有13 000多人,“铁军精神”是盐阜军民用鲜血和生命所铸造的宝贵精神遗产。这些弥足珍贵的红色文化,通过深入人心的生动表达,引发人们灵魂深处的共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成为普通受众可以认知和触摸的精神食粮[2]。盐城市众多革命英雄、革命先烈的事迹,历来受到民众的敬仰,“铁军精神”也融入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血脉中,从而提高了其传播的价值,达到“乘数效应”,传播效果不断增强。

2 搭建媒体矩阵,打造红色文化宣传系列品牌

媒体的融合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红色文化传播方式。要强化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结合,使新媒体在媒体的融合中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并以媒体的融合来开拓新的媒体形态,扩大红色文化的传播途径[3]。适当地运用新媒体,既能充分挖掘传统媒体的内在属性,又能促进其在新时期的继承和革新,从而提升传统媒体传播的优势。

自2019年以来,盐城广播电视总台重点打造了红色文化品牌“红色大讲堂”融媒传播项目,依托广播电视新闻主播的公共影响,组建了一批优秀的“红色故事传承人”,挖掘盐阜大地丰富的红色文化,并通过互联网组建“线上融媒体+线下红色教育礼堂”的融合传播平台,通过音频、视频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多种在线学习与互动,为受众普及红色文化的相关知识。2019年12月3日,活动启动仪式暨第一讲在盐城潘黄镇(以革命烈士潘克、黄炜命名)举行,特邀开国大将黄克诚大将长女——黄楠同志开启红色大讲堂首讲,同时首批红色故事传承人进行了集体宣誓。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盐城派出多支医疗队奔赴湖北,其中有不少医护工作者定向前往黄石,而追溯半个世纪前,盐城和黄石之间的情谊更是用鲜血凝结。红色大讲堂为此专门制作了一档特别节目——《英雄城市两地情深 盐黄儿女并肩战“疫”》。节目用翔实的史料,讲述了在盐城牺牲的黄石籍烈士胡特庸的感人事迹(1940年11月,胡特庸随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刘少奇赶赴盐城,在盐阜地区坚持了8年斗争,1948年5月牺牲)。为纪念这位革命英烈,盐城市射阳县特庸镇以他的名字命名。节目中视频连线了胡特庸烈士的后人,并连线奔赴黄石抗疫的白衣战士,全方位展示盐城黄石守望相助的深情厚爱,再次见证骨肉同胞同舟共济的强大力量。

红色大讲堂开启线上线下双传播通道,形成了广泛社会影响。“红色故事传承人”以年轻人易于接受的多元媒体相融合、多种讲述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讲述红色故事。2020年,其中两位“红色故事传承人”分别获得江苏省第二届红色故事宣讲大赛“金牌志愿讲解员”和“优秀志愿讲解员”称号。同时,“红色故事传承人”队伍不断扩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村支书、好人群体、行业先进代表等新鲜血液的补充,持续推进“红色大讲坛”的优秀文化资源覆盖到基层和广大党员,使其常态化、制度化、品牌化,激发和增强人民群众的历史回忆,引导大家全面、准确、深刻、生动地了解红色历史、传承红色精神,汲取前行力量。红色大讲堂呼应了基层党建需求,在广泛传播红色文化基础上,将“红色文化”“铁军精神”的内在精神文化源泉转化到“创新党建工程”“先进红色教育”“廉政文化教育”工作中,依托这个阵地走进社区贴近百姓,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目前,线上传播达300万人次,线下传播影响10万人,得到了基层党员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初期阶段,主要讲述盐城市以烈士命名的128个镇村烈士故事,在形成红色品牌后期,“红色故事传承人”将深入其他红色城市,挖掘和讲述更多红色故事,让更多中华儿女了解红色历史,传承红色精神,促进红色文化的“微传播”[4]。

2020年,盐城广播携手党的诞生地上海、革命圣地延安、西北革命摇篮铜川三地广播电台,共同打造“红色故事联盟”,利用阿基米德广播电台的音频技术,打造了国内第一个24小时播放的“红色铁军广播电台”,将“红船精神”“延安精神”“照金精神”“铁军精神”的力量传递给广大群众。通过“技术+内容+频道”的联合支持,从小切口多角度挖掘红色文化,努力建设一个让受众可以随时聆听优秀文化内容、随身学习党史和历史的红色广播电台。现已开通《新四军历史》《新四军重要战争》《新四军人物故事》《盐城·地标性》等专题,精心策划了网上云打卡区,在“新四军”纪念馆的语音导航模块中,设置“走入新四军纪念馆”;特别开发H5“红色铁军广播-倾听新四军历史”,全媒体“字图音视”呈现,有声的图路线式推介,展示了更多的红色文化与媒体的互动。“铁军红色电台”是用“最强音”激活红色文化的一次载体创新,也是用媒体融合弘扬红色文化的一次有益尝试。2020年8月1日,上海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王治平表示,“‘铁军红色电台’上线暨‘红色故事联盟’启动仪式可以说是红色优秀IP内容与新媒体技术融合创新的一次突破性尝试,展现了技术赋能下红色文化与媒体融合传播的更多可能。期待铁军红色电台以及我们的红色故事联盟为我们发出更多新声、更多正能量”。该活动收听收看人数超1500万以上,并成功入选2020年度江苏广电十件大事,有效推动了媒体融合和跨区域联动。

3 研究用户新需求,实现内容产品质效双提升

针对年轻受众群体,制作趣味性强、体验感深入的红色文化产品,是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手段。2021年,盐城广播电视总台精心策划制作了系列特色短视频产品《永不褪色的记忆——政协委员带你走进红色盐城》,邀请市、县政协委员走进镜头,结合盐城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以及自身所在行业和领域,跨越时空维度,以“Vlog+微电影+MTV”的形式,现身解说盐城红色历史故事,将党史课堂“搬”到盐城红色地标现场,开展云端沉浸式党课,引导广大受众学党史、感党恩,汇聚起听党话、跟党走的时代强音和磅礴力量,该系列短视频入选“2021年度江苏广电十件大事提名”。同时,盐城广播电视总台还策划创作了《碑文里的党史》系列微视频,视频节目以碑文切入,讲述革命时期的动人故事和各条战线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事迹。其中首篇推出的《宋公碑: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承诺》,讲述了80年前共产党、新四军胸怀为民情怀,历尽千难万险修筑捍海长堤宋公堤的一段重要历史,宋公堤因此成为盐城著名的红色地标,更成为盐阜人民心中不朽的丰碑。宋公记功碑上镌刻的新四军在苏北大地浴血奋战勇于担当的“铁军”精神,也一直流淌在盐阜人民的血液中。此外,盐城广播电视总台策划《你的1921,我的2021》广播“百年”系列活动,线上讲述盐阜大地上的100个奋斗故事,线下举办“回眸百年征程波澜壮阔,颂扬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社区歌会、诗会和演讲会,共同感悟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的多元化,传统的红色文化必然会与新一代的科技、互联网技术结合起来,因此需要借助各种不同的传播形态,使红色文化的传播焕发出勃勃生机。为庆祝建党百年华诞,盐城广播电视总台整合各类融合传播手段,策划制作了融合交互H5、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全景、客户端专题、电脑端网页多端合一融合贯穿的主题作品《走进红色盐城 赓续百年初心》,宣传盐城的红色地标故事以及革命史和发展史,获2021年度江苏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奖新媒体融合创新一等奖。

该主题作品亮点一:“深”。紧贴党史学习教育重点,深入挖掘盐城红色资源,探索新的切入视角,把高质量贯穿策划思路、资料收集、脚本撰写、拍摄剪辑、后期合成、技术开发等全过程,致力打造出既有历史价值、又有时代意义的多维融媒体作品,将盐城蕴含的红色记忆、革命故事娓娓道来。亮点二:“黏”。用户通过不同数码产品打开链接或二维码,会自动适配并呈现对应的媒体属性。其中,电脑端以红色盐城为主题背景,综合利用视频、直播、VR全景、H5、图文等形式,通过鼠标滑动分页展示;手机端互动H5以三条互动路径进行融合贯穿呈现。亮点三:“融”。以新媒体手段为依托,策划制作了将交互H5、VR全景、客户端专题、电脑端网页、移动直播等多端合一并融合贯穿的新媒体作品,将红色文化具体化、思想内涵形象化,不断放大学习教育质效和社会引导效应。该系列短视频推出后,被“学习强国”平台、中央党史学习教育办公室网站、人民政协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全市100多家部门单位主动联系,把该作品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鲜活材料。据不完全统计,总观看量达911万人次。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力量,面对新时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努力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真正让红色文化滋润人们心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当下媒体融合快速发展,为推进红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多元方式,创新红色文化传播路径的探索和实践也不断取得新成果。

红色文化传播的前提是坚守红色历史,而在新时期传播过程中,更要借助“云”的力量,拓展红色文化传播的广度,增加红色文化传播的深度。与此同时,在大数据的支持下,红色文化的传播还可通过线上平台和终端的积极推动,通过受众的喜好,把有效和适配内容的红色文化传播到受众的面前,提升红色文化传播效率,扩大主流意识形态阵地。

总之,主流媒体要想更好地发挥在文化传播中的主导作用,就要从实际出发,紧跟时代步伐,调整媒介策略,深挖媒体融合背景下的红色文化资源,建构“网络+红色文化”的传播新思维,用当代语言讲述红色故事,用现代手法展现历史事件,进一步提升红色文化的传播影响力,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迸发出新活力。

猜你喜欢
总台铁军盐城
No.2 抖音成为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持权转播商
铸维修铁军,促华龙一号全球首堆行稳致远——福清核电“维修铁军”党建联建工作实践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2021年赛事合作目录发布
从盐渎到盐城——盐城命名记
非遗盐城
三个关键词,读懂盐城这座城!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评出2019年国内十大体育新闻
“东方湿地之都”——盐城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基于中国移动5G技术的4K超高清传送测试成功
捧读《铁军》《大江南北》